品種認定編號:贛認蘆筍2007001
品種名稱:井岡701
選育單位: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生物工程中心
品種來源:臺南3號×Backlim雜交選配的雜交蘆筍組合
認定情況:2007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特征特性:早熟。幼株期180天左右,生長期270天左右,露地栽培成株3月中旬露筍,3月底齊筍,11月底至12月初休眠。該品種為雌雄株混合種,雌、雄比例4:6。植株高大,莖桿直立,株型緊湊,長勢旺盛,株高200厘米,平均第一分枝高度52厘米,不易開散。筍頭鱗片包裹緊密,嫩莖粗細中等、大小整齊,平均莖粗約1.4厘米。筍鱗片稍大、多汁、微甜、質地細嫩,纖維含量少。
產量表現:露地栽培每年畝產筍600-1200公斤,大棚栽培每年畝產筍1200-2000公斤。
適宜地區:江西省蘆筍種植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壤土或沙壤土種植。3月中下旬播種,播種后60-80天長至3-5支地上莖時將苗按大小分級帶營養土移栽。作綠蘆筍種植,行距1.3-1.4米,株距0.3米;作白蘆筍種植,行距1.5-1.7米,株距0.3米。移栽前開種植溝,畝施農家肥3000-5000公斤和復合肥50公斤左右作基肥。采筍期每株留母莖3-5支。適時打頂防倒伏。追肥結合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時澆水和追肥。多菌靈或百菌清防治莖枯病和褐斑病,氰戊菊酯防治斜紋夜蛾,樂果乳油防治薊馬。根據不同栽培方式適時、適量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