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川蘆2號
申請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育種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品種來源:H2-4×AS18-8。
特征特性:早生性好,比對照冠軍早出筍9~11天,比格蘭德早出筍7~10天。株型高大,平均株高277.2厘米,第一分枝高度59.6厘米;嫩莖莖粗平均2.0厘米,單支嫩莖平均重39.9克;莖皮花青甙顯色弱,鱗片略帶紫色、抱合緊實,莖尖錐形略帶紫色,不易散頭。
品質:蛋白質含量2.11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24.1毫克/100克。
抗性:接種鑒定,中抗莖枯病。
產量表現:2020~2021年兩年多點試驗平均產量1270公斤/畝,比對照冠軍、格蘭德分別增產16.6%、21.6%。
栽培技術要點:①育苗移栽:采用設施育苗,苗齡60~80天,每株發莖3苗且肉質根5條以上即可移栽。行距130~150厘米,株距25~35厘米。開定植溝(寬40厘米、深35~50厘米),溝內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復合肥100公斤。②施肥:成年筍在每年2月中旬每畝追施腐熟農家肥1000~2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250~500公斤、高氮型復合肥30~40公斤,6月上中旬每畝施平衡型復合肥30~40公斤,冬季清園后每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4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750~1000公斤、平衡型復合肥40~60公斤。③田間管理:第二年嫩莖出土25~35厘米左右及時采收;4月中旬每窩選留母莖3~5根,夏秋每窩選留母莖5~6根。夏秋季和冬季母莖枯黃后全部清除,消毒、追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盆地及丘陵地區種植,2月中旬~3月中旬設施育苗。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注意重點防治莖枯病、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病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