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津審棉2006004
品種來源:母本魯優101引自山東省利津種子公司,父本冀大鈴668由河北冀豐種業有限公司提供,2000年去雄雜交,采用改良混合選種法育成:即F1代自交混收留種,F2代至F4代選株自交,性狀相似株混選建立株系,F5代優系比較,系6表現優秀被入選,命名津原棉1號。
選育單位:天津市原種場
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株高104.5厘米,株型較松散呈塔形,莖桿粗壯,茸毛多,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濃綠,始果節6.5節,果枝數15臺,中部結鈴性強,單株結鈴16個,鈴大橢圓形,鈴重6.88克,通風透光性好,吐絮暢而集中,絮色潔白,易采摘,霜前花率88.7%,衣分39.0%,籽指12.02克,早熟不早衰。2006年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耐棉花枯萎病,耐棉花黃萎病。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河南.安陽)檢測結果:絨長29.3毫米,比強度(cn/tex)29.3,馬克隆值4.9,整齊度84.4%,紡紗均勻性指數139,伸長率7.0%,反射率74.6%,黃度8.7。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天津市春棉A組區域試驗,5個試點平均畝產籽棉186.9公斤,比對照冀668(179.5公斤/畝)增產4.1%,增產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七位。2006年參加天津市春棉A組區域試驗,5個試點平均畝產籽棉211.3公斤,比對照冀668(188.7公斤/畝)增產12.0%,增產極顯著,居8個參試品種第四位。2006年參加天津市春棉生產試驗,5個試點平均畝產籽棉209.5公斤,比對照冀668(178.4公斤/畝)增產17.4%,居8個參試品種第三位。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4月20-30日為播種適期,地膜覆蓋寬窄行種植,畝留苗2200-2800株。
2、施肥水平:底座尿素10公斤,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花鈴期追尿素10公斤,二銨5公斤。
3、因苗制宜靈活使用調節劑,全期畝噴縮節胺6-8克,確保植株健壯穩長。
4、防病除蟲:本品種抗棉鈴蟲,除暴發年份一般不需防治,重點防治蚜蟲和盲蝽象,“營養壯苗”綜合防治枯黃萎病。
適宜地區:適宜天津地區做一季春棉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