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育560
審定編號:津審稻2002005
品種來源:天津市農作(zuo)(zuo)物研(yan)究(jiu)所(suo)1998年(nian)在海南(nan)以C602為(wei)母(mu)本,以中作(zuo)(zuo)17為(wei)父本配(pei)組(zu)系選而(er)成(cheng)。
報審單位: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屬粳型中熟水稻品種,全生育期146天左右,主莖葉片16葉,株型較緊湊,劍葉挺直長40cm左右;平均株高102cm,平均穗長21cm,平均每穗110粒,結實率97%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粒型橢圓,無芒,稃尖桿黃色。莖桿較矮,耐肥抗倒,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經天津市植保所鑒定中抗稻瘟病,耐鹽堿,米質優,糙米率85.1%;精米率78.2%;整精米率73.0%;堊白粒率6%;堊白度1.1%;直鏈淀粉含量16.2%;蛋白質含量9.1%;米飯軟滑,口感好。
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天津市麥茬稻區試,三點平均畝產622.2公斤,比對照津稻490(585.3公斤/畝)增產6.3%,居5個參試品種第3位;2002年續試,平均畝產611.2公斤,比對照津稻490(567.0公斤/畝)增產44.2公斤,增幅為7.8%,居6個參試品種第2位。2002年參加天津市麥茬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6.1公斤;比對照津稻490(513.2公斤/畝)增產52.9公斤,增幅為10.3%,居4個參試品種第1位。
栽培技術要點:
1.稀播(bo)(bo)量:稀播(bo)(bo)育壯秧,每(mei)畝秧田播(bo)(bo)種量40公斤(jin)為(wei)宜。
2.短秧(yang)齡:秧(yang)齡以30天(tian)左右為宜,5月中旬播(bo)種,6月中旬插秧(yang)。
3.化控苗(miao):在秧苗(miao)1葉(xie)期每畝用(yong)150-200克的多效唑,加水(shui)100斤(jin),落(luo)干均勻噴灑。可使秧齡(ling)延長到(dao)40-45天。
4.密(mi)插秧:行(xing)距6寸(cun),株(zhu)距5寸(cun),每(mei)穴4-6苗。
5.早追(zhui)肥(fei)(fei):以全層施(shi)肥(fei)(fei)為主,60-70%氮(dan)肥(fei)(fei),50%鉀肥(fei)(fei)和全部磷肥(fei)(fei)在耙(pa)(pa)地(di)前(qian)施(shi),然后(hou)耙(pa)(pa)地(di)。在全層施(shi)肥(fei)(fei)的基礎上,追(zhui)肥(fei)(fei)也要提前(qian),全部追(zhui)肥(fei)(fei)應在插秧后(hou)1月內(nei)全部追(zhui)完(wan)。
6.防病蟲:對病蟲害主要是稻瘟病,應以預防為主,對二化螟、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蟲害要堅持治早、治小的方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天津市做麥茬稻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