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星四號(原代號94-17)
審定編號:津審稻2002002
品種來源:天津(jin)市農作物研究所于(yu)1986年以津(jin)341-2×中花8號進行雜交,后(hou)代連續選擇而成。
報審單位:天津市農(nong)作物研究(jiu)所(suo)。
主要特征特性:粳型中晚熟品種,該品種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屬半散穗、大穗型品種,穗長17厘米,穗粒數160粒左右,千粒重26-27克,分蘗力中上,成穗率80%以上,株高110厘米,莖稈粗壯、抗倒,株型緊湊,葉片寬厚與莖稈夾角小,劍葉上舉,稻瘟病中抗,紋枯病、稻曲病田間發病輕。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該品種出糙率80.69%,整精米率70.65%,堊白米率16%,堊白度2.4%,直鏈淀粉16.41%,膠稠度90mm,粒型(長/寬)1.7,不完善粒、異品種粒、黃粒米,雜質均為0,水分11.57%,氣味、色澤正常。米質優,適口性好。
產量表現:1999年參加天津市春稻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6.3公斤,比對照中作93(531.2公斤/畝)增產2.8 %,居11個參試品種第5位。2000年續試,平均畝產555.5公斤,比對照中作93(502.2公斤/畝)增產10.6%,居12個參試品種第3位。2001年參加天津市春稻生產試驗, 平均畝產628.9公斤,比對照中作93(578.2公斤/畝)增產8.8%,居4個參試品種第1位。
栽培技術要點:
1、宜在4月(yue)上、中旬播種,5月(yue)中、下旬插(cha)秧,尤(you)以(yi)旱育小苗最(zui)佳;
2、施(shi)用(yong)農家肥(fei)(fei)(fei)或水稻專用(yong)肥(fei)(fei)(fei)做底(di)肥(fei)(fei)(fei),重施(shi)底(di)肥(fei)(fei)(fei)和蘗(bo)肥(fei)(fei)(fei),穩施(shi)、早施(shi)穗肥(fei)(fei)(fei);
3、插(cha)秧密度(du)每(mei)穴3-4苗(miao)(miao),每(mei)畝基本苗(miao)(miao)5-6萬最高莖數28-30萬,成穗20-22萬;
4、注意田間雜草(cao)及病蟲害防治。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天津市做春稻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