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飼2009001號
品種名稱:中農大青貯67
申請單位:九原區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審定情況:2004年農業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國審玉2004028)
品種來源:以1147為母本,Sy1046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來源于78599;父本來源于SynD.0.Cu高油群體。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綠色,葉緣綠色,第一葉圓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342 cm,穗位169 cm,總葉片數23片。
雄穗:一級分枝8-12個,護穎淺紫色,花藥淺紫色。
雌穗:花絲淺紫色
果穗:筒型,白軸,穗長22 cm,穗粗4.8 cm,穗行數16行,行粒數40粒,穗粒數604粒,出籽率86%。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27.1g。
品質:2003年北京農學院植物科技系(北京)測定,中性洗滌纖維41.37%,酸性洗滌纖維19.93%,粗蛋白8.92%。
抗性:2007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絲黑穗病(9.2%MR),中抗莖腐病(18.7%MR),中抗玉米螟(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生物產量7170.2kg/畝,比對照東陵白增產6.8%。平均生育期126天。
栽培技術要點:
青貯種植畝保苗55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通遼市≥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種植。
2、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飼2009002號
品種名稱:三元青貯1號
申請單位:北京三元農業有限公司種業分公司
審定情況:2005年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京審玉2005026)
品種來源:以406為母本,2102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來源于94406的雜交后代;父本是以京七黃和矮81雜交后代為材料經連續定向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長橢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41 cm,穗位165 cm,總葉片數24片。
雄穗:一級分枝12個,護穎淺紫色,花藥淺粉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長筒型,白軸,穗長22 cm,穗粗4.8 cm,穗行數14行,行粒數40粒,穗粒數560粒,出籽率87%。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9.0g。
品質:2004年北京農學院植物科技系(北京)測定,中性洗滌纖維43.29%,酸性洗滌纖維18.66%,粗蛋白9.62%。
抗性:2004年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感絲黑穗病(13.0%S),中抗莖腐病(20.0%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生物產量7720 kg/畝,比對照東陵白增產14.99%。平均生育期131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200-43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通遼市≥10℃活動積溫2800℃以上地區種植。
3、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飼2009003號
品種名稱:北農208
申請單位: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選育單位:北京農學院
品種來源:以7922為母本,2193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引自鐵嶺市農科院;父本是以78599為材料經連續10代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29 cm,穗位160 cm,總葉片數21-23片。
雄穗:一級分枝7-9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綠色
果穗:長筒型,白軸,穗長19-22 cm,穗粗4-5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0粒,出籽率83%。
籽粒:半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4.8g。
品質:2007年北京農學院植物科技系(北京)測定,中性洗滌纖維44.43%,酸性洗滌纖維17.18%,粗蛋白9.63%。
抗性:2007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中抗絲黑穗病(6.1%MR),高抗莖腐病(HR),中抗玉米螟(5.5MR)。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生物產量5316.7 kg/畝,比對照東陵白增產11.1%。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生物產量7343.9 kg/畝,比對照東陵白增產9.4%。
平均生育期126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通遼市≥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種植。
4、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飼2009004號
品種名稱:金剛青貯50
申請單位:遼陽金剛種業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2007年農業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國審玉2007028)
品種來源:以2104-1-6為母本,9965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丹598×9321)為材料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父本是以(8904×8411)為材料連續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08 cm,穗位154 cm,收獲時葉片數13片。
雄穗:護穎綠色,花藥淡黃色。
雌穗:花絲淺綠色
果穗:筒型,白軸,穗長23.2 cm,穗行數18-22行。
籽粒:馬齒型,黃色。
品質:2006年北京農學院植物科技系(北京)測定,中性洗滌纖維49.71%,酸性洗滌纖維19.29%,粗蛋白9.92%。
抗性:2006年中國農科院作物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感大斑病(7S),中抗小斑病(5MR),高抗矮花葉病(HR),中抗紋枯病(MR),抗絲黑穗病(3.8%R)。
試驗情況:
2005年參加國家青貯玉米區域試驗,內蒙古農科院試點平均生物產量1549.4 kg/畝,比對照農大108增產25.1%。
2006年參加國家青貯玉米區域試驗,內蒙古農科院試點平均生物產量1446.8 kg/畝,比對照農大108增產31.8%。
平均生育期135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500株左右。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大斑病。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900℃以上地區種植。
5、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飼2009005號
品種名稱:蒙農4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以高粱雄不育系11A為母本,內蒙古地區栽培多年的棕殼蘇丹草為父本種間雜交選育而成。母本引自山西省農科院高粱研究所。
性狀描述:
植株:高大,株高390-410 cm,單株分孽6-9個。
葉:長披針型,葉脈乳白色。
穗:直散型。
籽粒:長橢圓型,穎殼顏色為黑色、棕紅色、乳黃色等。
品質:2008年內蒙古農牧漁業生物試驗研究中心(呼和浩特)測定,拔節期粗蛋白14.89%,粗脂肪5.36%,粗纖維35.18%,粗灰分10.02%,無氮浸出物29.07%,氨基酸總量10.63%;開花期粗蛋白6.35%,粗脂肪5.55%,粗纖維38.85%,粗灰分4.75%,無氮浸出物39.04%,氨基酸總量5.53%。
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田間未發現任何病蟲危害癥狀。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作物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草5398.0 kg。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作物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草5032.6 kg。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670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通遼市≥10℃活動積溫2800℃以上地區種植。
6、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飼2009006號
品種名稱:蒙農5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以高粱雄不育系11A為母本,內蒙古地區栽培多年的黑殼蘇丹草為父本種間雜交選育而成。母本引自山西省農科院高粱研究所。
性狀描述:
植株:基部節間粗壯,高大,株高360-380 cm,單株分孽5-7個。
葉:長披針型,葉脈乳白色,長75-82 cm,寬4.5-5.5 cm。
花:圓錐花序。
籽粒:長橢圓型,穎殼顏色為黑色、紅色、乳白色等,千粒重21.5 g。
品質:2008年內蒙古農牧漁業生物試驗研究中心(呼和浩特)測定,拔節期粗蛋白14.15%,粗脂肪5.18%,粗纖維33.38%,粗灰分8.46%,無氮浸出物33.60%,氨基酸總量9.50%;開花期粗蛋白6.93%,粗脂肪5.34%,粗纖維43.12%,粗灰分5.31%,無氮浸出物34.46%,氨基酸總量5.92%。
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田間未發現任何病蟲危害癥狀。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作物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草5070.2 kg。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飼用作物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草5344.3 kg。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670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通遼市≥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