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紅映(ying)二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牧(mu)業科學院蔬(shu)菜研究所
引種單位:內蒙古農牧業科(ke)學院蔬菜(cai)研究所
品種來源:日本(ben)丸種公司育成的雜交種,母本(ben)為amr-16雄性(xing)不育系,父本(ben)為m215。
性狀描述:
植株:葉叢直(zhi)立,葉色濃綠。
根:橙色,圓柱狀(zhuang),長22.2cm,粗4.8cm,重253g。
品質:內蒙古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ce)(ce)中(zhong)心(呼(hu)和浩特)測(ce)(ce)定,可溶性總糖4.92%,β-胡蘿(luo)卜素40.4 mg/kg,水分(fen)90.53%。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田間自然條件(jian)下,未(wei)發現黑斑(ban)病。
試驗情況:
2001~2002年(nian)參加內蒙(meng)古自治區胡蘿卜(bu)春(chun)播(bo)(bo)(bo)和夏播(bo)(bo)(bo)區域試驗,春(chun)播(bo)(bo)(bo)平均(jun)產(chan)量5097.9kg/畝(mu),比(bi)對(dui)照(zhao)寶冠新(xin)黑(hei)田增(zeng)產(chan)10.85%,商(shang)品率(lv)75.45%,比(bi)對(dui)照(zhao)提高13.65%;夏播(bo)(bo)(bo)平均(jun)產(chan)量5504.10kg/畝(mu),比(bi)對(dui)照(zhao)增(zeng)產(chan)10.53%,平均(jun)商(shang)品率(lv)81.45%,比(bi)對(dui)照(zhao)提高16.80%。
2002~2003年參(can)加(jia)內蒙古自(zi)治(zhi)區(qu)胡蘿卜生產試驗,平均產量(liang)5640.80kg/畝(mu),比對(dui)照增產11.28%,商(shang)品率(lv)83.45%,比對(dui)照提(ti)高17.30%。
生育期100天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
內蒙古一般4月(yue)中下(xia)旬至5月(yue)中下(xia)旬播(bo)種為宜;行距一般20~25cm,播(bo)種深度0.5~1cm,播(bo)種量(liang)0.3~0.5kg/畝;胡蘿卜肉質根開始膨大時,要保證田間濕度,以免裂(lie)根、爛根。
適宜地區:內蒙古(gu)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呼和浩(hao)特市托克托縣等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