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內蒙 » 正文

2003年內蒙審定小麥品種介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6-1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546
 

1 、審定編號:蒙審麥2003001號

品種名稱: 海墾九1號(原代號九三96-60454)

選育單位: 海拉爾農牧場管理局農林處、黑龍江省九三科研所

品種來源:九三科研所小麥室1991年以九三86-19×九三87-9012為母本,克85-858為父本有性雜交,系譜選育而成。1992-1993年正季繁殖兩代,93年冬南繁基地增繁一代,94-95年又正季繁殖兩代,于96年繁殖第六代后決選,新品種代號為九三96-60454。

特征特性:

幼苗:半直立,分蘗力較強,葉淺綠色。

株高:100厘米,稈強不倒。

穗:呈紡錘型,大穗多花,口松緊度適宜,有芒。

籽粒:紅色,成熟落黃好,角質率90%以上,千粒重35g左右,容重800g/l。

品質: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2000年1月檢驗結果報告:蛋白質14.75%,濕面筋38.8%,沉降值40.9~51.5ml,吸水率68.0%,面團粉質儀形成時間3.8分鐘,穩定時間6.5分鐘,中筋小麥。

生育期:生育日數在90天左右,屬中晚熟品種。

抗性:經黑龍江省農科院植保所和沈陽農業大學植物免疫所病害鑒定,中抗根腐病,中抗赤霉病,對當前流行的稈銹菌小種21C3、34C2、34均表現免疫。前期抗旱,后期耐濕。

試驗情況: 2001年參加呼盟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產量259.5Kg,比對照龍麥26號的平均畝產241.10Kg增產18.4Kg,增幅7.63%。

2002年參加呼盟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產量276.9Kg,比對照龍麥26號的平均畝產236.40Kg增產40.50Kg,增幅17.13%。

2002年參加呼盟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產量232.8Kg,比對照龍麥26號的平均畝產209.10Kg增產23.70Kg,增幅11.30%。

栽培技術要點: 喜肥水,公頃保苗600萬株。每公頃施肥250~300Kg,N:P比為1:1配合鉀肥每公頃30Kg,種肥與后期追肥相合。

適應區域:適于內蒙古東部中等肥力地區種植。

2、審定編號:蒙審麥2003002號

品種名稱: 豐實黑粒1號 (原代號98-89)

選育單位: 牙克石豐實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黑龍江省九三農研所1995年用黑76為母本,克90-514為父本雜交,用克90-514回交后代中,由牙克石市豐實種業有限責任公司1998年決選。

特征特性:

幼苗:苗期生長快、苗壯,芽鞘紫色。

葉片:葉色深綠。

植株:株高95-100cm,莖桿為紫色,抽穗后植株繁茂,整齊度好。

穗:長7.6-8.5cm,穗粒數30-40粒,穗為紡錘型,長芒。

籽粒:顏色為黑紫色,角質率高,千粒重36-38g,容重802-812g/l。

生育期:≥10℃活動積溫在1900℃左右地區,生育日數87-90天。中晚熟品種。

抗性:田間表現抗倒伏,豐產性、穩產性好,產量高,抗旱性極強。抗銹病、赤霉病、根腐病、葉枯病。

試驗情況: 2000年參加呼盟小麥引種試驗; 2002年呼盟小麥區域試驗畝產271.0kg,比對照龍麥26號畝產236.4kg增產14.6%。2000?2002年三年生產試驗(15點次)平均畝產213.2kg,比對照龍麥26號增產18.5%。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崗坡、平川地種植。畝施肥N、P、K之比為1:1.1:0.3,畝保苗38-42萬株為宜。

適應區域:呼盟嶺西各旗市≥10℃有效積溫在1900℃左右地區種植。

3、審定編號:蒙審麥2003003號

品種名稱:哲麥7號

選育單位:通遼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1995年由黑龍江省農科院育種所引入88高世代及單株材料,從中選出龍92-204-2-3較好的早熟材料,經選擇單穗收獲,1996年穗行種植,繼續鑒定選擇,收獲時選中四個穗系。1998年命名為哲麥7號。

特征特性:

幼苗:直立,前期生長快。

植株:株高80-85厘米,莖桿粗壯,有彈性,分蘗力中等。

穗:紡錘型,白殼,每穗小穗數12-14個,每穗結實28-30個,長芒。

籽粒:紅粒,子粒半角質,千粒重38-40克。

生育期:76-78天,為春性早熟品種。后期灌漿快,熟相好。經多年試驗哲麥7號在三月下旬播種,六月五日前可正常抽穗,七月八日?十日正常成熟,熟期僅比遼春10號晚1-2天。

品質:2002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驗,蛋白質(干基)15.89%,濕面筋30.5%,沉降值41.8ml,吸水率54%,穩定時間5.4min,容重780克/公升。面粉白,品質好,屬強筋粉小麥品種。

抗性:抗干熱風,耐肥水,抗倒伏。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高抗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

試驗情況: 2001年?2002年參加國家春小麥東北早熟旱地組區域試驗。2001年區試七個點平均畝產189.2公斤比對照品種遼春9號增產1.9%。2002年十個點平均畝產291.5公斤比照遼春9號增產9.3%。二年平均比照增產5.6%,區試第三位, 2003年參加國家春小麥東北旱地早熟組生產試驗。抗旱鑒定達3級,為抗旱性較強品種。

栽培技術要點:

選地:要求選擇地勢平坦,有水澆條件,無風沙危害肥力較高地塊種植。

整地、施肥:應秋翻,秋冬匯地,最好結合秋翻施農肥2000-3000公斤,春整地應摟凈茬子打碎大土塊,整平土地,做成畦田。?

播種:要求機播,基本苗42-45萬,成穗42萬。隨播種畝施二銨13-15公斤,尿素4公斤,鉀肥5-6公斤,播深3厘米,力爭三月底,四月初播完,播后及時鎮壓。?

田間管理:苗出齊后壓青苗1-2次。及時澆三葉水,一般在四月下旬,結合灌水追硝銨每畝15公斤或尿素12-13公斤,分蘗末期用2.4-D丁酯每畝(50-60克)化學除草,撥節水在5月20日左右,孕穗水在6月初結合灌水,追尿素13-15公斤,灌漿水在6月15日至20日,小麥抽齊穗后葉面噴磷酸二氫鉀0.2%水液1-2次,及時防治小麥蚜蟲、粘蟲。?

及時收獲。

適應區域:適合通遼地區水地麥茬復種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