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滇審玉米2009010號
申請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于2002年冬季以YML46為母本、YML8711為父本組配而成的玉米單交種。母本YML46是從泰國引進的熱帶玉米群體Suwan1經多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的自交系SW1-1-1-2-1-2-1,于1999育成。YML8711是利用云南國北方引進的優良玉米自交系87-1與熱帶玉米自交系CML171雜交,以87-1為輪回親本回交3次,然后自交4代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5天左右,成株整齊,株型半緊湊,株高275cm左右,穗位高105左右。花絲淡粉色,雄穗分枝數多,護穎綠帶紫色,花藥黃色,花粉量大。果穗筒型,苞葉覆蓋好,籽粒黃色中間偏硬粒型,排列整齊,穗軸紅色。籽粒容重734g/L,粗蛋白(干基)7.47%,粗脂肪(干基)4.14%,粗淀粉(干基)75.98%,賴氨酸(干基)0.29%。中抗穗腐病,中感小斑病、銹病,感灰斑病、絲黑穗病、大斑病、莖腐病和彎孢霉葉斑病,高感紋枯病。
產量表現:參加2007-2008年云南省B1組區試 ,平均畝產553.65千克,比海禾2號增產0.71%,兩年14個點次中,較對照增產的點次有9個,占試驗點次的64.3%。2008年生產試驗,畝產量變幅為482.0-666.7千克。
適宜區域:適宜云南省南部普洱、文山、紅河、德宏等地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