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粵油7號
審定編號:粵審油2004001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臺南12/粵油79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春植全生育期126天。主莖高44.4厘米,分枝長46.1厘米,分枝性較好,總分枝數7.8條,有效分枝5.9條。主莖葉數18.7片,收獲時主莖青葉數7.6片,葉片大小中等,葉色深綠。單株果數14.1~15.7個,飽果率79.6%,雙仁果率82.2%~85.2%,莢果大,百果重194.8~205克,半公斤果數276.6~292個,出仁率68.9%~70.4%,含油率52.2%。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澇性強。試驗地田間自然發病葉斑病2級、銹病2.1級,均屬高抗級。接種青枯病菌表現為中感。缺點是果殼較厚,出仁率略低。
產量表現:2002年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329.23公斤,比對照種汕油523增產45.59公斤,增幅16.07%,增產極顯著,平均每畝仁產量231.78公斤,增產31.25公斤,增幅15.58%,增產極顯著;2003年復試,平均畝產290.95公斤,比汕油523增產48.99公斤,增幅20.25%,增產極顯著,平均每畝仁產量200.46公斤,增產29.88公斤,增幅17.52%,增產極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⑴不適宜在連作田種植;⑵適時播種,春植在驚蟄前后,秋植在立秋前后播種較為適宜;⑶合理密植:每畝播種1.8~2.0萬苗為宜;⑷施足基肥,適量及時追肥,防止后期徒長;⑸要特別注意防治青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油7號為珍珠豆型花生品種,豐產性突出,生勢強,分枝性較好,含油率較高。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澇性強,田間表現高抗銹病和葉斑病。缺點是果殼較厚,出仁率略低。適宜我省各地肥水條件中等以上的水旱輪作地春、秋季種植,栽培上要特別注意防治青枯病,青枯病常發區不宜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品種名稱:粵油20
審定編號:粵審油2004002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油99/湛油12)F1//ICGV94433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春植全生育期127天。植株偏高,生勢強,株型緊湊。主莖高51.2~57.4厘米,分枝長56.2~58.5厘米,總分枝數7.7~8.3條,有效分枝6.4條。主莖葉數19.9~20.7片,收獲時主莖青葉數8.4片,葉片大小中等,葉色綠。單株果數14.8~17.9個,飽果率77.4%~81.1%,雙仁果率82.8%~84.6%,百果重163.4~169克,半公斤果數322~353個,出仁率68.6%~69.7%,含油率51.8%。抗倒性、耐旱性強,耐澇性中等。試驗地田間自然發病葉斑病2.0級、銹病2.4級,均屬高抗級。接種青枯病菌表現為高感。缺點是果殼較厚,出仁率偏低。
產量表現:2002年春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304.21公斤,比對照種汕油523增產20.27公斤,增幅7.25%,增產顯著,平均每畝仁產量212.03公斤,增產11.50公斤,增幅5.74%,增產不顯著;2003年春復試,平均畝產265.38公斤,比汕油523增產23.42公斤,增幅9.68%,增產極顯著,平均每畝仁產量182.05公斤,增產11.47公斤,增幅6.72%,增產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⑴不適宜在連作田種植;⑵適時播種,春植在驚蟄前后,秋植在立秋前后播種較為適宜;⑶合理密植:每畝播種1.8~2.0萬苗為宜;⑷施足基肥,適量及時追肥,防止后期徒長;⑸要特別注意防治青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油20為珍珠豆型花生品種,豐產性較好,生勢強。抗倒性和耐旱性強,耐澇性中等,田間表現高抗銹病和葉斑病。缺點是果殼較厚,出仁率偏低。適宜我省各地水旱輪作地春、秋季種植,栽培上要特別注意防治青枯病,青枯病常發區不宜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品種名稱:汕油162
審定編號:粵審油2004003
選育單位:廣東省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品種來源:湛油30/泉花9號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春植全生育期125天。株高中等、生勢強,株型緊湊,直立。主莖高45.1~50.1厘米,分枝長49.9~52.1厘米,分枝性較好,總分枝數8.5條,有效分枝6.5條。主莖葉數19.8~20.6片,收獲時主莖青葉數6.7~7.6片,葉片大小中等,葉色綠。單株果數15.5~17.1個,飽果率82.9%~83.3%,雙仁果率83.6%~85.0%,百果重169.5~182克,半公斤果數324~327個,出仁率70.5%~71.7%,含油率50.4%。抗倒性和耐旱性強,耐澇性較強。接種青枯病菌表現為中抗。試驗地田間自然發病葉斑病1.9~3級、銹病2.9~3級,均屬高抗級。
產量表現:2002年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308.24公斤,比對照種汕油523增產24.60公斤,增幅8.67%,增產顯著,平均每畝仁產量221.01公斤,增產20.48公斤,增幅10.21%,增產極顯著;2003年復試,平均畝產265.95公斤,比汕油523增產23.99公斤,增幅9.91%,增產極顯著,平均每畝仁產量187.49公斤,增產16.91公斤,增幅9.91%,增產極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⑴合理密植,每畝播種量,以春植1.8~2.0萬粒、秋植2.0~2.2 萬粒(均為雙粒播)為宜。⑵肥水管理,以增施優質土雜肥作基肥為主,早施追肥,水田花生地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⑶要注意防治青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汕油162為珍珠豆型花生品種,豐產性好,生勢強,出仁率較高,抗倒性和耐旱性強,耐澇性較強。中抗青枯病菌,田間表現高抗銹病和葉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水旱輪作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