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桂審菜(cai)2004003號
選育單位:廣西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從日本(ben)引進的四(si)棱豆品(pin)(pin)系(xi)(xi)KUS?101(蔓生四(si)棱豆品(pin)(pin)系(xi)(xi)KUS-8的自然突變體)中的高產(chan)變異(yi)株系(xi)(xi),經過4代定向系(xi)(xi)選而(er)成。
報審單位:廣西大學農學院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自封頂的有限生長型品種,分枝能力極強,整個植株呈叢生狀,不用支架就能直立。主蔓生長11-13片真葉后,其頂芽即分化為花芽而自封頂,主蔓長約80cm。但主蔓的第1節至第7-9節短縮,只占主蔓長的1/4左右;子蔓生長出3-6片葉后,其頂芽又分化為花芽而自封頂;孫蔓也在長出1-3片葉后,頂芽分化為花芽而自封頂。主蔓、子蔓和孫蔓各莖節的腋芽都可以分化出花芽而開花。主蔓第7-9以后的腋芽及孫蔓上的腋芽只分化出花芽。花為腋生總狀花序,每個花序有小花2-8朵,花冠淡紫色。嫩豆莢淡綠,成熟豆莢黑褐色,豆莢長18-22cm,橫斷面呈正方形,單株結莢數45莢左右;老熟種子的種皮黃褐色。該品種根系發達,不用專性根瘤菌接種,須根能著生大量根瘤,根瘤著生于細嫩根系的表皮,呈瘤狀突起和不規則的圓形,白色至灰色,剖面為暗紫紅色,單株結瘤數319個。根系能膨大形成肥大的塊根。
產量表現:1995年在南寧進行品比試驗,桂矮嫩豆莢平均畝產為1223.7公斤、塊根平均畝產402.1 公斤分別比對照KUS-101(親本)增產48.0%和16.7%,且始花期和始收期都比KUS-101提早。1999-2003年在南寧市、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等地進行生產示范,畝產11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疏松、通氣性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種植。2、浸種:四棱豆種皮較厚,表面光滑且略具蠟質,吸水困難,將種子放在粗砂中劇烈搖動15分鐘后浸種。浸種6?8小時后播種,可大大提高發芽率。3、適時播種:最適播種期是6月上旬至7月中旬,如果以采收塊根為目的則可提前至3-4月播種,每畝種植1200-1500株,用種量0.75-1.0公斤。除一般大田栽培外,還適用于幼齡木本果園、經濟林等間作栽培。4、肥水管理:整地時每畝施入腐熟堆肥1500-2000公斤,鈣鎂磷肥30公斤作基肥,蔓長80cm前畝追施尿素10公斤,開花期畝施含鉀復合肥15公斤;收莢期追肥2-3次,每次畝施復合肥10公斤,鉀肥10公斤,人畜糞尿150-200公斤。四棱豆喜濕,整個生育期都要保持土壤濕潤。5、采收:供蔬菜食用嫩豆莢的采收一般于開花后12-16天進行;供留種用成熟豆莢的采收一般于開花后45-50天進行;地上部分枯死后則可挖采塊根。
自治區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shen)核(he),該品種(zhong)在生產上(shang)有較好的(de)應用(yong)價值,通過審(shen)定,可因地(di)制宜種(zhong)植(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