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浙江 » 正文

2008年浙江審定油菜、玉米、大豆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982
 

審定編號:浙審油2008001

品種名稱:浙雙8號(原名:浙油17)

作物類別:油菜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浙雙6號/G166

產量表現:2005-2006年度省油菜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7.2公斤,比對照浙雙72增產7.5%,未達顯著水平;2006-2007年度省油菜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0.8公斤,比對照增產4.6%,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164.0公斤,比對照增產6.0%;兩年平均產油量72.4公斤,比對照增10.3%。2007-2008年度省油菜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8.8公斤,比對照減產1.0%。  

特征特性: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222.9天,與對照浙雙72相仿,屬中熟甘藍型半冬性油菜。株高183.2 厘米,有效分枝位53.2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10.7 個,二次有效分枝數11.3個,主花序長56.9 厘米,單株有效角果數602.8 個,每角粒數23.5粒 ,千粒重3.73克。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品質檢測,芥酸含量0.85%,硫甙含量20.0umol/g,含油量44.14%。據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抗病性接種鑒定,菌核病和病毒病株發病率分別為23.0%和43.5%,病情指數分別為12.3和17.3,與對照相仿。

栽培注意要點:重施基苗肥,需施硼肥,加強病蟲害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熟期適中,植株較高,角果多,每角粒數和千粒重中等,抗倒性強,豐產性好。含油量高,品質優。抗病性與對照相仿。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8001

品種名稱:科甜1號

作物類別:甜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HB-4×E28/sh2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鮮穗平均畝產896.6公斤,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10.6%,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鮮穗平均畝產843.7公斤,比對照增產14.6%,達顯著水平;兩年鮮穗平均畝產870.1公斤,比對照增產12.6%。2007年省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畝產804.7公斤,比對照增產11.9%。

特征特性:該品種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收)90.6天,比對照短0.5天。株高219.0厘米,穗位高84.6厘米,穗長20.1厘米,穗粗4.9厘米,果穗筒形,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禿尖長1.5厘米,穗行數14.2行,行粒數38.1粒,鮮籽千粒重287.9克,單穗鮮重285.0克。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8.48%。省區試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4.1分,比對照超甜3號高4.6分,鮮穗外觀品質較好,甜度較高。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種鑒定,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穗位較高,中上部葉片較寬,中后期注意培土防倒。

審定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品質較優。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8002

品種名稱:科甜2號

作物類別:甜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白B2×黃18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鮮穗平均畝產761.9公斤,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11.1%,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省區試鮮穗平均畝產884.6公斤,比對照增產17.2%,達極顯著水平;兩年鮮穗平均畝產823.3公斤,比對照增產14.1%。2007年省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畝產860.4公斤,比對照增產19.6%。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6.8天,比對照超甜3號長0.3天。株高216.5厘米,穗位高72.3厘米,果穗筒形,穗長20.8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2.0厘米,穗行數17行,行粒數36.5粒,鮮籽千粒重334.2克,單穗鮮重283.4克。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為8.82%。省區試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6.8分,比對照超甜3號高8.7分,鮮穗外觀品質較好,甜度較高。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抗莖腐病,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前期生長偏弱,注意早施苗肥,促早發。

審定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優,商品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8003

品種名稱:嵊科甜208 (原名:嵊科甜2008)

作物類別:甜玉米

選育單位:嵊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N-08×J-2

產量表現:2006年省甜玉米區試鮮穗平均畝產747.9公斤,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9.0%,達顯著水平;2007年區試鮮穗平均畝產849.6公斤,比對照增產12.5%,達極顯著水平;兩年鮮穗平均畝產798.8公斤,比對照增產10.8%。2008年省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畝產887.7公斤,比對照增產15.8%。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8天,比對照超甜3號長1.5天。株高215.8厘米,穗位高79.6厘米,雙穗率6.4%,空稈率1.6%,倒伏率14.2%,倒折率10.8%。果穗筒形,穗長20.0厘米,穗粗5.0厘米,禿尖長2.9厘米,穗行數15.7行,行粒數34.0粒,鮮籽千粒重296.2克,單穗鮮重261.3克。籽粒黃色,排列整齊。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9.34%。省區試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3.6分,比對照高5.5分,甜度較高,柔嫩性較好。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種鑒定,中抗大、小斑病,抗莖腐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植株較高易倒折,栽培上應控制密度,做好蹲苗、培土等防倒措施。

審定意見:該品種生育期較短,豐產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8004

品種名稱:浙糯玉4號(原名:浙甜糯6681)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SM-1-1×4BNC

產量表現:2006年省糯玉米品種區試,鮮穗平均畝產837.0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28.9%,達極顯著水平; 2007年省區試鮮穗平均畝產946.5公斤,比對照增產27.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鮮穗平均畝產891.8公斤,比對照增產28.3%。2008年省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畝產903.3公斤,比對照蘇玉糯2號增產20.5%。

特征特性:該組合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5.9天,比對照蘇玉糯1號短1.3天。株高202.2厘米,穗位高81.9厘米,雙穗率37.3%,空稈率1.3%,穗長18.8厘米,穗粗4.9厘米,果穗錐形,禿尖長1.7厘米,穗行數14.4行,行粒數34.5粒,鮮籽千粒重288.0克,出籽率64.0%,單穗鮮重233.0克。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糯甜籽粒比例3:1。經農業部稻米品質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直鏈淀粉2.6%。省區試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3.7分,與對照蘇玉糯1號相仿,鮮穗外觀品質較好,口感糯中帶甜,糯性好,皮較薄。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種鑒定,抗大、小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組合株型較緊湊,耐肥性較好,在高肥水條件下注意去除小穗,以提高成穗率和商品性。

審定意見:該組合豐產性好,品質較優,商品性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8005

品種名稱:美玉6號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小白×920

產量表現:2006年省糯玉米區試鮮穗平均畝產720.3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0.9%,未達顯著水平;2007年省區試鮮穗平均畝產886.4公斤,比對照增產19.6%,達顯著水平;兩年鮮穗平均畝產803.4公斤,比對照增產15.3%。2008年省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畝產759.9公斤,比對照蘇玉糯2號增產1.4 %。

特征特性:該品種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8.4天,比對照蘇玉糯1號長1.2天。株高217.7厘米,穗位高98.5厘米,雙穗率31.5%,空稈率1.5%,穗長18.8厘米,穗粗4.3厘米,果穗錐形,禿尖長1.4厘米,穗行數16.3行,行粒數36.5粒,鮮籽千粒重242.0克,出籽率69.8%,單穗鮮重195.0克。鮮穗籽粒紫、黃、紅、白色相間,排列整齊。經農業部稻米品質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8%,省區試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3.6分,與對照蘇玉糯1號相仿,鮮穗蒸煮品質風味好,皮較薄。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種鑒定,中抗大、小斑病和莖腐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植株較高、穗位高,應適當控制種植密度,提高雙穗成穗率,注意防倒。

審定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較優,商品性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8006

品種名稱:浙大糯玉2號(原名:浙大特糯2號)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大學作物科學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W13-715×N10-132

產量表現:2006年省糯玉米區試鮮穗平均畝產727.1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2.0%,達顯著水平;2007年省區試鮮穗平均畝產782.5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5.6%,未達顯著水平;兩年鮮穗平均畝產754.8公斤,比對照增產8.6%。2008年省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畝產764.3公斤,比對照蘇玉糯2號增產2.0 %。

特征特性:該品種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7.6 天,與對照蘇玉糯1號相仿。株高199.7厘米,穗位高79.3厘米,雙穗率19.5%,空稈率4.4%。果穗長錐型,穗長19.5厘米,穗粗4.6厘米,禿尖長1.7厘米,穗行數14.4行,行粒數34.3粒,鮮籽千粒重268.3克,單穗鮮重209.2克。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9%。省區試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4.5分,比對照高1.0分;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糯性、柔嫩性較好。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種鑒定,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抗莖腐病,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前期生長快,栽培上應施足基肥,宜小苗移栽,密度以畝栽3500株左右為宜,重施早施穗肥,防空稈。注意防治小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株型較緊湊,生長勢旺,豐產性較好,品質較優,商品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8007

品種名稱:浙鳳糯5號(原名:甜糯2005-1)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03SN-70×ZCN-203

產量表現:2006年省糯玉米區試鮮穗平均畝產725.0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1.7%,達顯著水平;2007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94.9公斤,比對照增產20.8%,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鮮穗畝產810.0公斤,比對照增產16.5%。2008年省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畝產775.5公斤,比對照蘇玉糯2號增產3.5%。

特征特性:該品種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收)83.7 天,比對照蘇玉糯1號短3.5天。該組合株高202.4厘米,穗位高69.6厘米,雙穗率13.5%,空稈率0.5%。果穗錐型,籽粒白色,糯質粒與甜質粒比例為3:1,排列整齊,穗長17.3厘米,穗粗5.0厘米,禿尖長0.9厘米,穗行數14.9行,行粒數31.5粒,鮮籽千粒重294克,出籽率69.8%,單穗鮮重209.4克。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直鏈淀粉含量3.0%。省區試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4.8分,比對照蘇玉糯1號高1.3分。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病蟲性接種鑒定,中抗大、小斑病,高感莖腐病、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熟期較早,適期早播促早發,苗期預防莖腐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熟期較早,豐產性較好,商品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豆2008001

品種名稱:浙鮮豆5號(原名:4603)

作物類別:菜用大豆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北引2/臺灣75

產量表現:2005年省菜用大豆區試鮮莢平均畝產694.6公斤,比對照臺灣75增產24.3%,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鮮莢平均畝產554.0公斤,比臺灣75增產4.8%;2006年省生產試驗鮮莢平均畝產523.0公斤,比對照臺灣75增產12.0%。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播種至采鮮豆)85.0天,比臺灣75短1.9天。有限結莢習性,株高35.8厘米,株型收斂,主莖節數8.8個,有效分枝2.7個。葉片卵圓形,白花,灰毛,青莢淡綠色、直葫蘆形。單株有效莢數26.3個,標準莢長4.9厘米,寬1.3厘米,每莢粒數1.9粒,百莢鮮重239.8克,百粒鮮重63.1克。口感鮮脆,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淀粉含量3.56%,可溶性總糖含量3.06%。據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病毒接種抗性鑒定,大豆病毒病SC3病指5,為抗SC3病毒病,SC7病指61,為感SC7病毒病。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較耐肥抗倒,在栽培上可適當增施肥料,根據地力適當調節種植密度,視鼓粒飽滿程度和莢色適時采收。

審定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適應性廣,較耐肥抗倒。適宜在全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豆2008002

品種名稱:太湖春早

作物類別:菜用大豆

選育單位: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S30-1/9080

產量表現:2006年省菜用大豆區試鮮莢平均畝產565.4公斤,比對照臺灣75增產7.0%,未達顯著水平;2007年區試鮮莢平均畝產691.5公斤,比對照增產10.9%,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鮮莢畝產628.5公斤,比對照增產9.0%。2008年省生產試驗平均鮮莢畝產597.3公斤,比對照增產2.7%。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播種至采鮮豆)83.1天,比對照短7.6天。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株高35.3厘米,主莖節數8.7個,有效分枝3.0個。葉片卵圓形,白花,灰毛,鮮莢淡綠色,莢型彎鐮形。單株有效莢數23.5個,莢長4.8厘米,寬1.3厘米,每莢粒數2.0粒,百莢鮮重233.7克,百粒鮮重61.0克。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淀粉含量4.64%,可溶性總糖含量2.90%。據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病毒接種抗性鑒定,大豆病毒病SC3病指22,為中抗SC3病毒病;SC7病指56,感SC7病毒病。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矮稈抗倒,在栽培上可適當增肥增密,根據地力適當調節種植密度,視鼓粒飽滿程度和莢色適時采收。

審定意見:該品種采摘期較早,豐產性好,較抗倒耐密。適宜在全省作早春菜用大豆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