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浙江 » 正文

2007年浙江審定玉米、油菜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780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7001

品種名稱:金玉甜1號(原名:溫甜品2)

作物類別:甜玉米

選育單位: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作物所

品種來源:152×113

產量表現:2005年省甜玉米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58.8公斤,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7.6%,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760.6公斤,比對照增產3.3%,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09.7公斤,比對照增產5.5%。2007年省甜玉米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畝產781.8公斤,比對照增產8.7 %。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8.4天,比對照超甜3號短2.4天。株高206.7厘米,穗位高71.5厘米;果穗長筒形,穗長19.4 厘米,穗粗4.8厘米,禿尖長1.6厘米,穗行數13.5行,行粒數36.1粒,鮮千粒重327.7克,單穗鮮重246.4克。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可溶性總糖含量8.4%,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為84.4分,比對照超甜3號高4.8分。在蒸煮品質中,色、味、甜度、柔嫩性及皮厚薄等6個指標均優于對照。據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鑒定,感大、小斑病,高感莖腐病,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組合植株較高,應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及時培土防倒伏;加強苗期管理,促早發;注意防治大、小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熟期較早,豐產性較好,品質優,商品性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7002

品種名稱:浙甜8號〔原名:白甜(糯)1號〕

作物類別:甜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DX-1×W3D3

產量表現:2005年省甜玉米區試平均鮮穗畝產1057.2公斤,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30.4%,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29.9公斤,比對照增產21.0%,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943.5公斤, 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25.7%。2006年省甜玉米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畝產871.9公斤,比對照增產6.0%。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出苗至采摘)92.3天,比對照超甜3號短1.2天。株高229.0厘米,穗位高83.9厘米;果穗筒形,穗長20.3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1.0厘米,穗行數15.6行,行粒數36.4粒,鮮千粒重328.6克,單穗鮮重276.0克。可溶性總糖含量7.8%,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為82.9分,比對照超甜3號高3.3分。鮮穗外觀品質較好,籽粒白色,排列整齊。氣味、色澤和風味較好,甜度較高。據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鑒定,中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莖腐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組合穗型較大,密度宜控制在每畝3200~3400株,加強苗期管理促早發。

審定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較優,商品性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7003

品種名稱:浙甜9號(原名:金銀甜135)

作物類別:甜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S114×S217

產量表現:2005年省甜玉米區試平均鮮穗畝產929.4公斤,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14.6%,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00.3公斤,比對照增產8.7%,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64.9公斤,比對照增產11.7%。2007年省甜玉米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畝產880.4公斤,比對照增產22.4 %。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6.9天,比對照超甜3號短4.2天。該組合株高177.5厘米,穗位高49.3厘米,穗形長筒形,穗長20.3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1.5厘米,穗行數14.3行,行粒數34.5粒,鮮千粒重345.1克,單穗鮮重254.2克。可溶性總糖含量7.6%,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為80.5分,比對照超甜3號高0.9分。鮮穗外觀品質較好,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據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鑒定,中抗玉米小斑病和莖腐病,抗大斑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密度一般以每畝3500株左右為宜,加強苗期管理促早發,注意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該品種生長勢強,豐產性較好,果穗商品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7004

品種名稱:浙糯玉2號(原名:黃糯135)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W41×W04

產量表現:2004年省糯玉米區試平均鮮穗畝產666.1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減產1.7%;2005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05.0公斤,比對照增產11.7%,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698.3公斤,比對照增產11.3%,未達顯著水平;三年省區試平均畝產723.1公斤,比對照增產7.1%。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畝產836.6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23.0%。

特征特性:該組合生育期(出苗至采摘)88.0天,比蘇玉糯1號早3.2天。株高192.3厘米,穗位高66.2厘米,穗形長筒形,穗長18.4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2.1厘米,穗行數16.1行,行粒數31.3粒,鮮千粒重321.8克,單穗鮮重224.5克;直鏈淀粉含量3.0%,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1.6分,比對照蘇玉糯1號低1分;籽粒黃色,排列整齊、緊密。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高感莖腐病和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密度一般以每畝3800株左右為宜;加強苗期管理促早發;注意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該品種生育期較短,豐產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7005

品種名稱:浙糯玉3號(原名:金銀糯135)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W41×W321

產量表現:2005年省糯玉米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11.4 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3.3%,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03.9 公斤,比對照增產28.2%,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807.6公斤,比對照增產20.8%。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畝產912.7公斤,比對照增產34.2%。

特征特性:該組合生育期春播(播種至采收鮮果穗)87.2天,比對照蘇玉糯1號短4天。株高177.4 厘米,穗位高57.1厘米,穗形長筒形,穗長21.3厘米,穗粗4.8厘米,禿尖長1.7厘米,穗行數14.2行,行粒數33.5粒,鮮千粒重358.4克,單穗鮮重247.5克;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緊密,苞葉較短。直鏈淀粉含量3.1%,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79.6分,比對照低2.8分;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鑒定,中抗大、小斑病和莖腐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植株緊湊,密度以每畝4000株左右為宜。加強苗期管理促早發,注意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該品種株型緊湊,生長勢強,產量較高,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7006

品種名稱:浙鳳糯3號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浙江大學作物科學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W10-315×W12-621

產量表現:2005年省糯玉米區試平均鮮穗畝產762.6 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6.5%,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750.5 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9.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756.6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3.1%。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畝產851.9公斤,比對照增產25.3%。

特征特性:該組合生育期春播(播種至采收鮮果穗)90.6 天,比對照蘇玉糯1號短0.6天。株高199.1厘米,穗位高89.7厘米,果穗長錐型,穗長20.6厘米,穗粗4.6厘米,禿尖長1.9厘米,穗行數14.4行,行粒數36.2粒,鮮千粒重291.7克,單穗鮮重226.1克;直鏈淀粉含量3.2%,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為83.9分,比對照高1.5分;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緊密,風味、糯性、柔嫩性較好,皮較薄。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感莖腐病和小斑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穗位相對較高,密度以每畝栽3300株左右為宜,并做好蹲苗、培土,防后期倒伏,注意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該品種株型緊湊,生長勢旺,果穗較大,豐產性好,品質較優,商品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玉2007007

品種名稱:西子糯2號

作物類別:糯玉米

選育單位:諸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品種來源:Z03×Z31

產量表現:2005年省糯玉米區試平均鮮穗畝產740.8 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3.5%,未達顯著水平;2006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701.1 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1.8%,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鮮穗畝產720.9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7.6%。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畝產850.8公斤,比對照增產25.1%。

特征特性:該組合生育期春播(播種至采收鮮果穗)87.0 天,比對照蘇玉糯1號短3.2天。株高185.1 厘米,穗位高71.6厘米,果穗長錐型,穗長16.5 厘米,穗粗4.6 厘米,禿尖長0.5厘米,穗行數13.2行,行粒數30.9粒,鮮千粒重313.9克,單穗鮮重196.9克;直鏈淀粉含量3.2%,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為82.9分,比對照高0.5分;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緊密,風味、糯性、柔嫩性較好,皮較薄。經東陽玉米研究所抗性鑒定,感大、小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植株緊湊,密度以畝栽3500株左右為宜,注意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該品種株型緊湊,生長勢旺,果穗較大,豐產性好,品質較優,商品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審定編號:浙審油2007001

品種名稱:浙油19(原名:H40)

作物類別:油菜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浙雙72/浙優油1號

產量表現:2004~2005年度省油菜區試平均畝產136.7公斤,比對照浙雙72增產2.3%,未達顯著水平;2005~2006年度省油菜區試平均畝產147.4公斤,比對照增產0.7%,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42.0公斤,比對照增產1.5%;兩年省區試平均產油量64.4公斤,比對照增8.2%。2006~2007年度省油菜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2.0 公斤,比對照增產0.4 %。

特征特性:該品種全生育期225.8天,比對照浙雙72短1.1天。株高168.2 厘米,有效分枝位38.7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9.4 個,二次有效分枝數9.2個,主花序長53.8 厘米,單株有效角果數501.7 個,每角粒數22.8粒 ,千粒重3.47克。品質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04~2005年檢測,芥酸含量0.86%,硫苷含量25.11微摩爾/克,含油量45.42%。抗病性據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接種鑒定,菌核病和病毒病株發病率分別為20.0%和33.0%,病情指數分別為7.8和13.0,均優于對照。

栽培注意要點:重施基苗肥,注意施用硼肥,注意菌核病和病毒病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屬中熟甘藍型油菜,熟期適中,植株中等偏高,角果多,每角粒數和千粒重中等,豐產性較好,含油量高,品質優,抗病性優于對照。適宜在全省油菜產區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