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浙江 » 正文

2007年浙江認定非主要農作物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506
 

1、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1
品種名稱:曉春(原名:超級曉春)
作物名稱:甘藍
申報單位: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許昌牛心’自交系選系‘97-22’×引進的春甘藍自交系選系‘97-2’。
產量表現:該品種1999~2002年四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2383.5公斤,比對照‘爭春’增23.2%。2003年在瑞安、永嘉、樂清和溫州多點試驗,平均產量2508.3公斤/畝,比對照‘爭春’增產24.0%。一般大田畝產230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株高20厘米左右,植株開展度50-60厘米;外葉11-12片,葉色深綠,葉面略有臘粉。葉球胖尖形,高15-16厘米,橫徑14-15厘米,單球凈重0.68公斤左右,中心柱長8厘米左右;葉質脆嫩,較‘爭春’耐裂球,葉球緊實。冬性強,不易未熟抽薹。采收期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比‘爭春’早熟3-4天。
栽培注意事項:嚴格掌握播種期,浙江省宜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種;肥水管理采取“冬控春促”措施;及時采收。   
認定意見:該品種高產穩產,品質優良,抗逆性強,耐抽薹。適宜全省作春甘藍種植。
2、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2
品種名稱:甌豇二尺玉(曾名:甌豇白52)
作物名稱:豇豆
申報單位: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科學研究所和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國外引進的豇豆品種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經多點品比試驗,平均畝產約2010公斤,比對照‘之豇28-2’增產20.4%。一般大田畝產,春播約2000公斤,夏播約1000公斤。
特征特性:中熟偏早。播種到始收,春播約70天,夏播約45天。植株生長勢較強,不易早衰。分枝少,主蔓結莢為主,第一花序發生于主蔓第5節左右。花藍紫色,結莢性好,單株結莢約25莢,嫩莢銀白色,莢長約60厘米,橫徑約1.0厘米,單莢重25克左右,鼠尾莢和鼓粒較少,商品性好;單莢種子數15-20粒,種子紅褐色,百粒重約20克。對光周期不敏感。田間表現較抗枯萎病和病毒病。
栽培注意事項:春栽3月上旬小拱棚育苗,播種至移栽20-25天;露地直播在4月上旬-8月上旬。種植密度約3500穴/畝,每穴3株,行株距55厘米×30厘米。掌握肥水管理,適時采收。
認定意見:該品種一致性好,產量、品質、抗性和適應性等綜合性狀表現優良。適宜在全省作春季和夏季栽培。
3、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3
品種名稱:綠雄90(原名:TSX-8720)
作物名稱:青花菜
申報單位:杭州三雄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日本TOKITA種子有限公司引進
產量表現:2001-2003年臨海、蕭山和慈溪等地多年多點品種試驗結果,平均畝產1596公斤,一般畝產量1200~2000公斤。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的雜交一代種。定植至采收90~110天。生長勢強,植株較直立,株高65~70厘米,開展度40~45厘米,總葉數21~22片。商品性好,作保鮮出口花球采收,花球橫徑11~14厘米,莖直徑5~8厘米,單球重400~450克;作內銷采收,單球重750~1250克。球形圓整緊實,蕾粒中細、均勻,色綠。耐寒、耐陰雨性較強,低溫條件下花蕾不易變紫,蠟粉較濃。抗霜霉病。
栽培注意事項:我省秋季栽培,一般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定植時注意去掉生長弱小苗,種植密度2500株/畝左右。對缺硼較敏感,缺硼田塊需增施硼肥。注意黑腐病等病蟲害綜合防治。
認定意見:該品種是保鮮出口和速凍加工兼用的中晚熟青花菜新品種,花球采收彈性大,豐產性和商品性好,耐低溫陰雨,抗霜霉病,適宜全省秋冬季栽培。
4、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4
品種名稱:采風1號
作物名稱:辣椒
申報單位: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江蘇羊角椒和北方牛角椒自交選系‘9317-1-22-6’ב9322-A-15-4-1’。
產量表現:經杭州市2001至2002年春季和秋季多點品比試驗,平均畝產2263.8公斤,比對照‘弄口早椒’增產48.2%。多年多點示范平均畝產2840.6公斤。
特征特性:屬早熟雜交一代種。從定植到采收,春栽約60天,秋栽約50天。株高80厘米左右,植株開展度70厘米,長勢旺,座果性好。第一花序著生于9~10節,果實羊角形,果長20厘米左右,橫徑2.0~2.5厘米,果肉厚約3毫米,單果重約40克,青熟果味微辣,黃綠色,老熟果紅色,商品性好。
栽培注意事項:畝栽2000~2200株。生長中后期插桿防倒伏。注意防治猝倒病、病毒病。
認定意見:該品種生長整齊一致,長勢較強,產量高,果實品質佳,商品性好,適宜全省春秋大棚及露地種植。
5、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5
品種名稱:金于夏芹(原名:下于香芹、金東香芹)
作物名稱:芹菜
申報單位(個人):金華市金東區經濟特產站、金東區東孝街道下于村金培斌
品種來源:本地芹菜×   正大脆芹雜交定向選育
產量表現:2003-2005年分別在4月、6~9月進行品比試驗,該品種平均畝產3554.5千克,比對照‘正大脆芹’增4.3%,比本地芹菜增45.8%。一般大田畝產350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植株長勢旺,平均株高67.6厘米;葉色綠,葉柄淡綠,心葉黃綠色,葉柄粗壯,葉柄內空腔較小,葉柄直徑6.2毫米,單株葉片數7.3片(其中食用部分5片左右),最大葉片長69.4厘米、寬22.3厘米、葉柄長42.3厘米、葉鞘寬20.7毫米,平均單株重39.1克;質地脆嫩,纖維少,商品性佳;耐熱性較強;一般播種至采收90天左右。通過遮蔭栽培,在夏季高溫季節能正常生長。
栽培注意事項:夏季高溫期播種前宜進行低溫催芽處理,以利齊苗;春夏季栽培采收期正值高溫干旱,需及時采收;注意防治蚜蟲。
認定意見:該品種田間生長整齊一致,耐高溫能力強,豐產性好,品質優良,商品性佳;適宜金華及生態類似地區種植。
6、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6
品種名稱:溫抗1號
作物名稱:蕪菁(盤菜)
申報單位: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溫盤2號’自交系選系×   ‘耐病98-1’自交系選系
產量表現:2003-2005年瑞安、甌海等地多年多點品種比較結果,平均畝產2125公斤,比對照品種‘溫盤2號’、‘玉環盤菜’均增產20%以上。2004-2005年示范點平均畝產2360公斤。
特征特性:葉色濃綠,花葉,株高約45厘米,植株開展度約75厘米,肉質根扁圓形,縱、橫徑分別為9~13厘米和16~22厘米,縱橫比在0.5~0.6之間,,單個肉質根重800~1200克,皮光滑、白色,肉質細嫩、白色,口感與對照品種相仿。定植到采收55-60天,比對照品種‘溫盤2號’提早7~10天采收。田間表現抗蕪菁花葉病毒病。對土壤適應性強,耐瘠,耐貯藏。
栽培注意事項:溫州地區適宜秋冬季栽培,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種,肉質根膨大適宜溫度15~18℃;加強肥水管理,早施追肥,保持土壤濕潤,注意病蟲害綜合防治。
認定意見:該品種豐產好,抗蕪菁花葉病毒病,品質優,早熟性好,適宜于溫州及生態類似地區種植。
7、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7
品種名稱:金茭1號(原名:磐茭98)
作物名稱:茭白
申報單位:磐安縣農業局、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磐安地方茭白品種的優良單株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經多點品比試驗,平均畝產殼茭約1400公斤,比對照單季茭‘一點紅’畝增29.6%,比原有磐安茭白畝增18.6%。一般大田畝產殼茭1200-1400公斤。
特征特性:屬單季茭品種。植株長勢較強,株高2.5米左右,與原品種相比,平均株高降低約10厘米,最大葉長185厘米左右,最大葉寬4.1-4.6厘米,葉鞘長達53-63厘米,孕茭葉齡15-17葉,單株有效分蘗1.7-2.6個。茭體膨大4節,隱芽無色,殼茭單重110-135克,平均124.6克,與原品種相比,單茭重增約10克。茭肉長20.2-22.8厘米,寬3.1-3.8厘米,葉鞘淺綠色覆淺紫色條紋。肉質莖表皮光滑、白嫩。適宜生長溫度15-28℃,適宜孕茭溫度20-25℃。正常年份采收期7月下旬到8月下旬,與原品種相比,熟期提早約7天。
栽培注意事項:春栽   4月上旬定植,秋栽10月上中旬定植。畝栽約1900穴,每穴2-3本,行株距70×50厘米。加強銹病的預防。
認定意見:該品種生長整齊,產量、品質、適應性等綜合性狀表現優良,適宜浙中地區海拔500-700米山區種植。

8、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8
品種名稱:浙雜205
作物名稱:番茄
申報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國外引進的‘9247’的自交系選系‘T9247-1-2-2-1’בT01-198’自交系選系‘T01-198-1-2’。
產量表現:杭州2003-2005年品種比較試驗結果,平均畝產5190公斤,比對照品種‘阿乃茲’平均增產19.9%;在杭州、瑞安等地生產性試驗和試種示范中,畝產5085-6098公斤,比對照‘阿乃茲’增產18%以上。一般畝產5000公斤以上。
主要特征特性:無限生長,長勢中等,植株開展度較小,葉柄和莖桿的夾角較小,葉片較小;中早熟,第1花序發生于第7葉位,花序間隔3葉;座果性佳,平均單株結果16-18個(6穗果);果實光滑圓整,無果肩,大小均勻,無棱溝,果洼小,果臍平,心室3-4個;成熟果大紅色,色澤鮮亮,著色一致,商品果率高,果實口感好、品質佳;果實單果重160-180克;果實較硬,果皮韌性好,果肉厚,不易裂果,耐貯運。田間表現,抗番茄花葉病毒病(ToMV),高抗枯萎病,中抗葉霉病。
栽培注意事項:本省可作為冬春、早春或秋延后大棚栽培,單桿整枝,栽培密度2800-3000株/畝,一般5-6穗果打頂,每花序留3-4果。重視中后期追肥。
認定意見:該品種產量高,商品性好,品質優,耐貯運,適宜在全省作設施栽培。
9、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09
品種名稱:甬瓠2號
作物名稱:瓠瓜
申報單位: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寧波地方品種與國外品種雜交后的自交系NC94-4-09-15×寧波本地品種自交系94-04-3-1   
產量表現:2002~2003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3830.9公斤,比對照‘杭州長瓜’增產5.9%。2002~2005年生產試驗結果表明,平均畝產3328公斤,比‘杭州長瓜’增產10.7%。一般大田畝產約3000公斤。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以側蔓結瓜為主,單株結瓜4-5個。第一雌花一般著生在主蔓第3-4節位側蔓的第1節位,早期雄花花粉較多。商品瓜表皮淺綠色,長棍棒形,下部略粗,瓜長約50厘米,橫徑約5厘米,單瓜重約0.5公斤,瓜臍部鈍圓。瓜肉白色,口感細嫩微甜,商品性好。早春保護地栽培從移栽到始收45天左右,花后7-10天采收。始收期比對照品種‘寧波夜開花’早約3天。抗病毒病能力較強。
栽培注意事項:立架栽培畝栽約1300株。注意中后期肥水管理,每采收2~3次需追施復合肥1次,防止出現“尖頭”瓜。商品瓜成熟時須及時采收,尤其是首批瓜更應及時采收,有利于后續結果。
認定意見:該品種早熟、豐產、外觀商品性好,抗病毒病能力較強。適合全省保護地春早熟和秋延后栽培。
10、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10
品種名稱:衢絲1號
作物名稱:絲瓜
申報單位:衢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常山縣農作物技術推廣站
品種來源:引進的絲瓜品種‘日引1號’ב常山短絲瓜’雜交定向選育
產量表現:經衢州市2003~2004年多點品比試驗,平均畝產為3076公斤,比對照品種‘江蔬一號’平均增產14.6%,生產上一般產量在3000公斤/畝左右。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早熟絲瓜品種。設施栽培播種至始收88天左右;植株生長旺盛,分枝力強,掌狀裂葉。第一雌花著生于主蔓8~11節,以后每節均著生雌花,側蔓雌花著生率80%以上,主側蔓連續結瓜力強,前期產量高。瓜條長棒形,瓜長37.5厘米,直徑3.8厘米,單瓜重0.3公斤左右,粗細一致,果皮綠色,皮薄,肉質致密,商品性佳。
栽培要點:在衢州地區設施立架栽培播種適期在2月中下旬,每畝定植1500株左右;露地栽培3月中旬播種,種植密度800-1000株/畝;在栽培管理上注意適當整枝疏瓜,適時采收。
認定意見:該品種連續結瓜力強,前期產量高,品質佳,商品性好,適宜全省早春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
11、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11
品種名稱:甘栗(原名:甘栗2號)
作物名稱:筍瓜(印度南瓜)
申報單位: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杭州三雄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引進的‘試交KN100’自交系選系‘7KF01’×自交系選系‘F5-1-5-8-5’
產量表現:1999~2001年品比試驗結果平均嫩瓜畝產1455公斤,比對照‘試交KN100’增產12.9%;平均成熟瓜畝產1310.7公斤,比對照增產13.5%。一般大田畝產嫩瓜1600公斤或成熟瓜120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屬雜交一代筍瓜品種。植株生長勢較強,分枝性中等。第1雌花節位6~8節,雌花分化較多,一般單蔓雌花數在6朵以上,易座果,單株結果3~5個。果形扁圓形,嫩瓜單果重750克左右,果皮綠色有黃綠色條斑;成熟果單果重1200~1800克,果皮墨綠色有淺綠色條斑,果肉厚,肉色金黃,肉質粉糯,口感好,淀粉含量9.8%。果實外觀商品性好。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嫩果一般在開花后20天左右采收,成熟果開花后40天左右采收。
栽培注意事項:爬地栽培一般每畝栽500株左右,座果前單蔓整枝。立架栽培一般每畝栽1200株左右,單蔓整枝。生長后期注意防治病毒病和白粉病。
認定意見:該品種早熟性好,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佳。適合全省作春季露地或設施栽培,夏季可作高山栽培。
12、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蔬2007012
品種名稱:藍甜5號
作物名稱:網紋甜瓜
申報單位: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和杭州富惠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引進的‘可麗德2號’系選‘藍5G’ב甜球’系選‘甜5K’
產量表現:2004~2005年多點品比試驗,平均畝產2031.4公斤,比對照‘浙網29’增產15.2%;大田平均畝產193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雜交網紋甜瓜品種。果實發育期春季約48天,秋季約55天。子蔓結果,適宜座果節位為主蔓第12-14節位的子蔓;果實            高圓,果形指數約1.1,縱橫徑分別為16.5厘米和15厘米左右,平均單瓜重約1.5公斤;瓜皮灰綠色,網紋中粗凸顯;瓜肉質地松脆,橙紅色,肉厚約4.1厘米,瓜皮薄,成熟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約15%。坐瓜容易,商品果率高。
栽培注意事項:適宜春秋大棚種植。春季畝栽1200-1400株,秋季1500-1600株;單株留1果為宜。
認定意見:該品種生長整齊一致,長勢較強,產量高,果實品質佳,商品性好,適宜在全省春秋季大棚種植。
13、旱糧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豆2007001
品種名稱:慈蠶1號(原名:慈溪大粒1號、白花大粒20-1)
作物名稱:蠶豆
申報單位:慈溪市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白花大粒’的變異單株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經多點多點品比試驗,鮮莢平均畝產953.7公斤,比對照‘白花大粒’17.8%。一般大田鮮莢畝產在90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植株長勢旺,株高約90厘米,葉片厚,單株有效分枝8~10個;花瓣白色,花托粉紅色,單株有效莢數15~20個,單莢重35.7克,2~3粒莢約占90%,莢長13厘米左右;鮮豆粒淡綠色,長約3.0厘米,寬2.2~2.5厘米,厚1.3厘米左右,百粒重450克左右;種皮淡褐色,種臍黑色,種子百粒重190~220克。全生育期約230天,播種至鮮莢采收200天左右。鮮豆食用品質佳,商品性好,適合鮮食和速凍加工。
栽培注意事項:浙北至浙南適播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單粒點播,畝用種量約4~6公斤,種植密度2000~2500株/畝;酌施氮肥,增施磷鉀肥。
認定意見:該品種田間生長整齊,長勢較強,產量高,商品性好,適宜全省種植。
14、旱糧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薯2007001
品種名稱:心香
作物名稱:甘薯   
申報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科學所、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金玉×浙薯2號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2005年省農科院組織的甘薯早熟組品比試驗,平均畝產鮮薯1205.2公斤,比對照金玉增   25.9%;2006年省品比試驗,平均畝產鮮薯2061.4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6.0%,生產上應用一般畝產鮮薯在1500公斤左右,迷你型番薯商品率較高。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早熟鮮食迷你型甘薯,適宜生育期(扦插至收獲)10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中短蔓,一般主蔓長1~2   米,分枝7~12個,頂芽綠色凹陷,葉片心形,葉脈綠色,脈基紫色,葉柄綠色,莖綠色中粗。結薯淺而集中,前期膨大較快,單株結薯數4-8個,中小薯比例較高,薯塊紡錘形,皮紫紅色、較光滑,薯肉黃色。耐儲性較好,種薯萌芽性較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結果,2005~2006年平均結果,薯塊干物率34.5%,淀粉率20.0%,可溶性總糖6.22%,粗纖維含量6.22%,鮮薯蒸煮食味佳;據2006年福建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結果,抗蔓割病。
栽培注意事項:該品種作為迷你甘薯栽培時應注意控制生育期,適當增加種植密度,控氮增鉀,適時收獲,提高商品率。秋季栽種時,最遲不宜晚于8月上旬。
認定意見:該品種早收產量較高,食用品質優,薯形美觀,商品性好。適宜全省種植。
15、旱糧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薯2007002
品種名稱:浙薯132
作物名稱:甘薯   
申報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浙薯13×浙薯3481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2004年省農科院組織的甘薯品比試驗,平均畝產鮮薯2143.0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12.1%;2005年平均畝產鮮薯1926.4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12.3%,達極顯著水平;兩年試驗平均畝產鮮薯2034.7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12.2%;2006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91.2公斤,比對照徐薯18   增產18.7%。2004年和2005年早收試驗,4月底至5月中旬扦插90-110天后收獲,平均畝產鮮薯1293.4公斤。
特征特性:該品種種薯發芽快,苗期長勢旺,薯苗較粗壯;中短蔓,葉片心型帶齒,葉色濃綠,藤蔓較粗壯;結薯集中,前期膨大較快,平均單株結薯4.16個,單塊薯重132.5克,50~250克中薯比例60~75%;薯塊長圓形,薯皮紅色,薯肉桔紅色,表皮光滑;薯塊干物率30.70%,淀粉率17.34%,可溶性總糖5.93%;鮮薯蒸煮食味甜,口感軟;耐儲性較好。
栽培注意事項:該品種作常規栽培時,密度3000~3500株/畝;作早收栽培時密度4000~4500株/畝;施肥宜控氮增鉀,避免徒長。
認定意見:該品種早收產量較高,食用品質較優,商品性好,適合鮮食和薯脯加工。適宜全省種植。
16、旱糧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薯2007003
品種名稱:浙薯6025(原名:浙薯602、浙薯602-5)
作物名稱:甘薯   
申報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浙薯27-5×浙薯2號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2005年省甘薯品比試驗,平均畝產鮮薯1866.5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8.8%,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平均畝產鮮薯2020.2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3.9%;兩年試驗平均畝產鮮薯1943.4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   6.4%;2006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薯2451.8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35.5%。2005年早收試驗,4月底至5月中旬扦插90-110天后收獲,平均畝產鮮薯1234.0公斤。
特征特性:該品種種薯發芽快,苗期長勢旺;中短蔓,葉片深缺刻,葉色濃綠,葉脈紫紅;結薯集中,平均單株結薯5.6個,單塊薯重103.1克,50~250克中薯比例60~80%;薯塊紡錘形,薯皮紫紅色、有根毛,薯肉桔黃色;鮮薯干物率30.40%,淀粉率18.36%,可溶性總糖4.84%,口感粉,食味甜;薯塊耐儲性較好。   
栽培注意事項:該品種作常規栽培時,密度3000~3500株/畝;作早收栽培時密度4000~4500株/畝,宜選擇土壤較疏松、肥力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   
綜合評議:該品種早收產量較高,食用品質較優,商品性較好。適宜在全省種植。
17、果樹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果2007001
品種名稱:黑晶(原名:大黑炭)
作物名稱:楊梅   
申報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溫嶺市農業林業局
品種來源:溫嶺市地方品種“溫嶺大梅”園中發現的實生變異株
產量表現:2003年-2005年溫嶺、樂清試驗結果,成齡樹一般畝產500公斤以上,比對照品種‘荸薺種’增產10%左右。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烏梅類品種。樹勢中庸,樹姿開張,樹冠圓頭形;葉倒披針形,葉尖圓鈍,葉緣淺波狀;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17克左右,果頂較凹陷,蒂部突出呈紅色,完熟時呈紫黑色,有光澤,具明顯縱溝;肉柱圓鈍,肉質柔軟,汁液多,酸甜適口,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風味濃;果核較大,可食率90.6%;始果期早,一般四年生樹能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著果均勻,大小年現象不明顯,采前不易落果;果實6月下旬成熟,成熟期介于“荸薺種”與“東魁”楊梅之間。
栽培注意事項:可適當密植,加強肥培管理,保持豐產樹形。
認定意見:該品種始果期早,豐產、穩產;果實較大,品質優,熟期適中,采前不易落果。適宜全省楊梅產區種植。
18、果樹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果2007002
品種名稱:早甜
作物名稱:葡萄
申報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金東區昌盛葡萄園藝場
品種來源:‘先鋒’葡萄變異株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2003-2005年金華、嘉興等多點品種比較試驗結果,平均畝產1510.2公斤,比對照‘京亞’高25.8%。
特征特性:屬歐美雜交種。自根苗長勢中等。幼葉絨毛較多,成齡葉心臟形、淺五裂。果穗圓錐形,穗大,平均穗重700克左右。果粒大,圓形或卵圓形,單粒重10克以上。果皮中厚,紫黑色,果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16%左右,含酸量0.52%,果汁多。大棚設施栽培從開花到成熟需70天左右,金華地區4月中下旬開花,6月中下旬成熟,露地栽培7月上中旬成熟,略晚于‘京亞’。田間表現,抗病性與‘先鋒’相仿。
栽培注意事項:該品種易無核化栽培,宜采用設施栽培和雙十字V型架,中短梢修剪;普通栽培也可采用水平棚架和單十字飛鳥型架。注意防治灰霉病、霜霉病。
認定意見:該品種早熟性好,品質優、果穗大、商品性好,較耐貯運,易無核化。適宜全省種植。
19、果樹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果2007003
品種名稱:東江本地早
作物名稱:柑橘
申報單位:浙江省柑橘研究所、臺州市黃巖區林業特產局
品種來源:‘本地早’園中發現的珠心系實生變異株的營養系鑒定選育
產量表現:2003~2005年黃巖頭陀、新前等地的試驗結果,成齡樹一般畝產1500公斤以上,比對照品種‘本地早’增產7%左右。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寬皮柑橘類。樹勢中強,樹形較開張,枝葉濃密,枝細軟,葉近菱形,色濃綠,葉緣鈍鋸齒。單花。果實高扁圓形,果形指數0.82,果頂淺凹,放射溝紋不明顯,多具柱點,果基稍平,單果重58-75克,果皮橙色、較薄、易剝皮,果面光滑,果肉橙紅色,汁液多,化渣性好。2006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杭州)的檢測結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2%,總酸0.51%,維生素C含量17.71mg/100g,可食率78.9%。單果種子數0.3粒。成熟期比‘本地早’早7?10天,常年于11月上旬采收。
栽培注意事項:適宜以枸頭橙為砧木,加強肥培管理,保持豐產樹形,注意黑點病防治。
認定意見:該品種是一個豐產、品質優、少核、早熟的本地早系統新品種。適宜于黃巖及生態類似地區種植。
20、果樹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果2007004
品種名稱:脆綠
作物名稱:梨樹
申報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院園藝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杭青×新世紀選育
產量表現:多年多點試驗結果表明,4年生樹畝產400-500公斤,盛產樹畝產150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該品種樹姿較直立,樹勢中庸,花芽易形成。果實長圓形,果皮綠色,果面光滑,果點較大且疏。果肉白色,肉質細嫩,石細胞較少,汁液多,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平均單果重220克左右。果實耐貯運。果實生育期125天左右,杭州地區3月中下旬開花,8月上中旬成熟。
栽培注意事項:花粉較少,適當增加授粉樹比例,可與翠冠、清香等互為授粉品種。幼樹宜重剪,成齡樹宜采用長放與短截相結合的修剪方法。加強疏果,控制產量以防止早衰。
認定意見:該品種品質優,豐產、穩產,耐貯運,適應性廣,適宜全省種植。
21、中藥材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藥2007001
品種名稱:浙貝1號
作物名稱:浙貝母
申報單位:鄞州區農林局、磐安縣中藥材生產辦公室
品種來源:鄞州及磐安種植的浙貝母地方品種‘樟村貝母’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1986-1988年鄞州區三年品試,該品種干鱗莖平均畝產454公斤,比輪葉種增產6.9%;1991年和1992年磐安縣小區試驗,該品種平均畝產306公斤,比對照東貝增產48.9   %;兩地小區試驗平均畝產289.2公斤,比對照東貝增產48.2%。2003-2005年大田平均畝產251公斤。
特征特性:屬狹葉型種。全生育期220~230天。株高50~70厘米,主莖粗0.6~0.7厘米、直立、圓柱形,二桿較多。鱗莖表皮黃白色,呈扁球形,直徑3~6   厘米,鱗片肥厚,多為2片,少數3片;葉片深綠,披針形,全緣,下部葉多對生或互生,中部葉多輪生,每株花5~7朵,總狀排列,倒鐘狀,淡黃色或黃綠色,花被6片,有棕色方格狀斑紋;雄蕊6枚,子房3室,雌蕊柱頭三裂。蒴果棕黃色,卵圓形,具6   枚寬翅,成熟時背裂,種子扁平,近圓形。折干率28~30%。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含量為0.107%,高于2005版《中國藥典》規定標準。田間表現對灰霉病、黑斑病、腐爛病等抗性較強,優于東貝。繁殖系數1:2左右。
栽培注意事項: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下種;2號貝母(規格)下種400公斤,3號貝母(規格)下種250公斤;重施基肥和臘肥,適施苗肥,補施蕾肥,摘花打頂,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認定意見:該品種植株性狀優,豐產性好,品質佳,適應性廣,適宜在全省浙貝母產區種植。
22、中藥材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藥2007002
品種名稱:浙胡1號
作物名稱:元胡
申報單位:磐安縣中藥材生產辦公室、東陽市農業局、磐安縣中藥材研究所
品種來源:磐安和東陽的元胡地方品種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1989年和1990年磐安縣小區試驗結果顯示,平均畝產干品105.3千克,比生產用種高22.4%;大田示范結果顯示,平均畝產干品121.7千克,比生產用種高10.9%。2002年-2005年東陽市大區對比試驗結果顯示,鮮品產量比生產用種平均增產7%。
特征特性:越年生草本植物,屬大葉型品種。株高20-30厘米,地下莖4-10條、細軟。葉片淡綠色,2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披針形、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長3-8厘米,花5-10朵,花紫紅色,開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產地很少開花,幾乎不結實。生育期172-177天。商品塊莖扁球形,直徑0.5-2.5厘米,黃棕色或灰黃色,百粒重44-66克,一級品率19.1%,延胡索乙素含量0.116   %,符合中國藥典2005版一部標準。耐肥中等,適應性廣,田間表現較抗菌核病,易感霜霉病。
栽培注意事項:適宜沙質壤土,宜于立冬前播種,畝用種量40-45公斤,注意防治霜霉病。
認定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適應性廣,適宜全省元胡主產區種植。
23、中藥材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藥2007003
品種名稱:浙芍1號
作物名稱:芍藥
申報單位:東陽市農業局、磐安縣中藥材生產辦公室
品種來源:東陽市杭白芍地方品種(大紅袍)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2001-2004年小區品比試驗結果顯示,三年生浙芍1號畝產263kg,列參試材料第一;2002-2005年大區品比試驗顯示,三年生浙芍1號畝產265kg,比當地生產用種高41.7%。一般大田畝產250kg。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70cm,莖桿綠色,莖桿上部分枝;分枝以下的葉片為2回3出復葉,分枝以上葉片多為單生,寬披針形,葉緣細齒狀,葉色淡綠;托葉5、寬披針形,萼片5、綠色;主莖花先開,花紅色,花瓣3層,10-14片;雄蕊金黃色,球狀密生,子房3瓣角形、淡綠色;成熟時果實裂開,種子黑褐色,結籽率低。蘆頭下苗根數中等,且粗壯,次生根少,種根粗,尾部分支根粗,根皮棕黃色,芍藥苷含量2.87%。地上部分年生長期150天左右,3月上旬出苗,4月下旬盛花,花期10天左右。耐肥力強,對銹病、灰霉病抗性強,對紅斑病抗性中等。
栽培注意事項:栽種適期9-11月;每年施肥一般分三次,3月、5月和亮根修剪時各施一次;應亮根修剪;及時中耕除草,清溝排水;重視地下害蟲和病害防治。
認定意見:該品種植株性狀優,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廣,適宜我省杭白芍產區種植。
24、席草品種
認定編號:浙認草2007001
品種名稱:東席1號(原名:東選1號)
作物名稱:燈心草
申報單位:東陽市農業局
品種來源:東陽地方席草品種變異株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2001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817公斤(莖長≥70厘米,下同),比引進的寧波本草和鄞藺1號分別增產0.5%和18.1%,2001-2005年對比試驗平均畝產776.6公斤,比當地生產種增產18.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大田生育期250天左右。地上莖直立,呈圓柱形,濃綠色、基部偏淡;株高110厘米左右,莖較粗,平均2.3毫米;髓心連續,呈白色,莖梢針狀,有3-4枚褐色葉狀鞘,葉鞘長度平均12.2厘米;地下莖匍匐,有粗短節,每節長度平均6.6毫米,外被黑褐色鱗片;分蘗力中等,單莖干重0.39克左右,莖長≥70厘米的草莖達50%以上,折干率30   %以上;著花少,花朵呈簇生狀或聚傘狀,雌雄同花;蒴果卵球形、黃褐色,種子淡褐色。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越夏保苗,培育壯秧,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畝栽1.5萬叢左右;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掛網防倒。
認定意見:該品種田間表現整齊,植株粗壯,長草率高,柔韌性中等,抗病性較好,耐肥力強,豐產性好,適宜于我省東陽市及生態類似地區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