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吉林 » 正文

2007年吉林審定玉米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4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3253
 

一、吉農大501 

    一、選育單位:吉林農大科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外引系合344為母本,自選系km7728為父本雜交育成 。km7728是由哲773-2G與黃428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27.5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1厘米,穗位112厘米,成株葉片21片,花藥黃色,花絲粉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18.4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182. 9克,出籽率80.7%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7.1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61%,粗脂肪4.23%,粗淀粉71.99%,賴氨酸0.28%,容重742/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抗黑粉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15天,需≥10℃積溫24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903.6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早11增產11.4 %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861.8公斤,比對照品種白山7號增產11.5%;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250.9公斤,比對照品種白山7 號增產10.7%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種為宜。

  2、密度:一般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左右。

  3、施肥:施足底肥,施用磷酸二銨100-15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300-400公斤/公 頃。

  4、制種技術:母本合344與父本km7728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4,公頃保苗6.0-7.0 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及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早熟區。

二、瑞興11 

    一、選育單位:蛟河市瑞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外引系4255為母本,外引系K10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2.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黃色,株高255厘米,穗位90厘米,株型微收 斂,成株葉片16片,花藥黃色,花絲黃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錐形,穗長19.8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淺紅色,單穗粒重21 3.7克,出籽率81.3%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9.4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77%,粗脂肪5.09%,粗淀粉72.96%,賴氨酸0.27%,容重7 46/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早熟品種,出苗到成熟115天,需≥10℃積溫24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235.9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早11增產15. 2%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832.3公斤,比對照品種白山7號增產11.1%2006年區域 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253.1公斤,比對照品種白山7號增產9.2%;三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 均增產11.8%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298.1公斤,比對照品種白山7號增產8.3%20 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886.1公斤,比對照品種白山7號增產6.3%;兩年生產試驗比對 照品種平均增產7.3%

  五、栽培要點:

  1、播期:5月初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5.0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10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300 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 2/3父本與母本同期播種,1/3父本在母本將拱土時播種,父母本行比1 4,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三、松玉410

   一、選育單位:吉林市松花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 2002年以自選系S43(以150-4×428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母本,自選系Y103(以444×中106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硬粒型,百粒重25.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81厘米,穗位118厘米,成株葉片18片,花藥黃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中間型,穗長21.1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粉色,單穗粒重220. 2克。

  4、籽粒性狀:籽粒桔紅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3.4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24%,粗脂肪4.40%,粗淀粉72.48%,賴氨酸0.29%,容重754/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0天,需≥10℃積溫2500℃。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29.6公斤,比對照品種 龍單13增產9.2%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212.0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產11.7%;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0.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641.9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 增產8.9%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下旬-5月上旬。

  2、密度:一般清種公頃保苗5.0 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口肥施用復合肥25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400?450公斤/公 頃。

    4、制種技術: 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為14,母本公頃保苗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四、吉單92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3年在海南以自選系吉A-287(以[444×255(金03)]為 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母本,吉1037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淺綠色,株高293厘米,穗位120厘米,成株葉片19片,株型平展,花藥黃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1.5厘米,穗行數14行,穗軸粉紅色。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近硬粒型,百粒重42.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85%,粗脂肪4.17%,粗淀粉72.03%,賴氨酸0.29%,容重742/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抗黑粉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0天,需≥10℃積溫2500℃。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37.7公斤,比對照品種 龍單13增產9.3%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282.3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產12.5%;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0%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528.0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 增產7.6%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下旬。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400公斤/公頃 。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本覆膜,行比15,母本公頃保苗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五、吉農大212

    一、選育單位:吉林農大科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KM5805(以C8605-2×四1028為基礎材料)為母本,KM7653(以PR33G05×吉853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粉質胚乳,百粒重39.0克。

  2、植株性狀:幼苗黃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8厘米,穗位121厘米,株型平展,花藥 黃色,花絲黃綠色,花粉量大。

  3、果穗性狀:果穗長錐型,穗長21.1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56.4克 ,出籽率75.8%

  4、籽粒性狀:籽粒橙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5.0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03%,粗脂肪4.75%,粗淀粉72.47%,賴氨酸0.28%,容重721/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抗黑粉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0天,需≥10℃積溫2500℃。

   四、產量結果: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86.9公斤,比對照品種四早6增產15.2%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907.9公斤,比對照品種四早6增產19.3% ;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7.3%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43.5公斤,比 對照品種四早6增產5.5%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底肥施用磷酸二銨15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硝銨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為15,父母本公頃保苗7.0萬株/公 頃。?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和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六、吉農大516 

    一、選育單位:吉林農大科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KM36[以(四287×哲446)×四2872為 基礎材料]為母本,KM2361[以(1324×1037)×13242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粉質胚乳,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黃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4厘米,穗位111厘米,株型平展,花藥黃 色,花絲粉色,花粉量一般。

   3、果穗性狀:果穗長錐型,穗長22.1厘米,穗行數12-14行,穗軸粉色,單穗粒重210.2 克,出籽率80.7%

   4、籽粒性狀:籽粒橙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9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09%,粗脂肪4.22%,粗淀粉72.56%,賴氨酸含量0.28%, 容重754/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 高抗黑粉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0天,需≥10℃積溫2500℃。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033.9公斤,比對照品 種龍單13增產5.8%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71.1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產11.3%;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8.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552.4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 產7.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底肥施用磷酸二銨15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硝銨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措期播種,父本兩葉一心時播母本,父母本行比為15,父母本 公頃保苗5.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七、吉農大401

    一、選育單位:吉林農大科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km814為母本,自選系km179為父本雜交育成。Km814 1997年以81162444雜交,于2001年選育而成;km1791997年用國外雜交種給7922授粉,于2001年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29.5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82厘米,穗位122厘米,成株葉片21片,花藥黃色,花絲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0.2厘米,穗行數12-14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23. 3克,出籽率78.8%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1.0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77%,粗脂肪4.27%,粗淀粉71.45%,賴氨酸0.30%,容重754/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抗黑粉病、高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0天,需≥10℃積溫25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00.0公斤,比對照品種 龍單13增產14. 2%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64.9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產10.8%;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2.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813.7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 3增產10.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左右。

  3、施肥:施足底肥,口肥施用磷酸二銨100-15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300-400公斤 /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公頃保苗6.0-7.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八、佳爾2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王義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1999年以(428×461)單交種為母本,以自交系MA08( MO17田間變異株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父本雜交育成的三交種。原代號E122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5.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8厘米,穗位123厘米,株形較緊湊,花藥 黃色,花絲淺紫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型,穗長19.4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14.7 克,出籽率79.8%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1.5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11%,粗脂肪4.81%,粗淀粉 71.49%,賴氨酸0.29%,容重732/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抗黑粉病、中抗玉米螟蟲、抗灰斑病。

  7、生育日數: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0天左右,需≥10℃積溫25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3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440.3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早6增產13.4% 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619.7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產8.7%;兩年區域試驗比 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0.7%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900.2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 產7.2%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5.0萬株。

  3、施肥:底肥施用氮、磷、鉀復合肥30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分期播種,父本先播,待父本出苗后再播母本,父母本行比1:4, 母本公頃保苗5.0-5.5萬株,父本公頃保苗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九、伊單56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選系1009(選自吉901×吉871)為母本,外引系龍抗11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2.7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58厘米,穗位94厘米,成株葉片19片,花藥粉色,雄穗分枝中等,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1.5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18. 3克,出籽率78.2%

  4、籽粒性狀:籽粒桔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85%,粗脂肪4.51%,粗淀粉71.69%,賴氨酸0.30%,容重759/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玉米大斑病、中抗灰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0天,需≥10℃積溫25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49.9公斤,比對照品種 龍單13增產10.6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33.5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3增產15.2%;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3.0%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63.9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單1 3增產6.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下旬-5月上旬。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鉀肥10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 尿素300-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先播父本,待父本種子發芽后再播母本,父母本行比為1:5,公頃保苗6. 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

十、穗豐10

    一、選育單位:長春市穗豐農業科學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自交系W1(以81162×掖107為基礎材料)為母本,W 2(以7922×P138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硬粒型,百粒重28.0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淺紫色,株高234厘米,穗位88厘米,成 株葉片18片,花藥紫色,花絲粉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錐形,穗長20.1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42.4 克,禿尖0.3厘米,出籽率80.7%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9.3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94%,粗脂肪4.18%,粗淀粉72.69%,賴氨酸0.29%,容重736/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96.3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10.2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47.0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9.8%;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0.0%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201.7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 增產12.6%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口肥復合肥200公斤/公頃,追肥硝酸銨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6.5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彎孢菌葉斑病。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一、遼科1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吉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Kx(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母本,D22(以478×7922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角質型,百粒重26.7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85厘米,穗位110厘米,雄 穗分枝35個,花藥紫色,花絲綠色,花粉量中等。

  3、果穗性狀:果穗筒型,穗長20.7厘米,穗行數16-18行,單穗粒重275.1克,出籽率8 0.0%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8.3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8.54%,粗脂肪4.22%,粗淀粉75.73%,賴氨酸0.24%,容重 720/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高抗灰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340.5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8.9 %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796.6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14.6%;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5%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17.1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 增產6.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46.8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平均增產16.4%; 兩年生產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9%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為宜。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基肥施農家肥3.0萬公斤/公頃,種肥施硫酸鉀和磷酸二銨各150公斤/公頃 ,追施尿素400公斤/公頃左右。或播種時一次深施玉米專用肥7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50%父本與母本同時播種,待一期父本剛要萌動時播余下父本,父母本行比為16,母本公頃保苗6.0萬株,父本公頃保苗5.0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二、吉東22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吉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S37(以沈137×Mo17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 為母本,S34(以丹340變異株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26.9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77厘米,穗位114厘米。 雄穗分枝多,花藥紫色,花絲淺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2.1厘米,穗行數16-18行,單穗粒重275.4,出籽率 78.3%。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7.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8.72%,粗脂肪4.25%,粗淀粉74.71%,賴氨酸0.27%,容重737 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 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807.7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 19增產14.8%;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624.9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14.9%;兩年區域試驗比 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4.8%。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642.3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 產17.5%。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旬-5月初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5萬株左右。

  3、施肥:基肥施農家肥3.0萬公斤/公頃,種肥硫酸鉀和磷酸二銨各15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頃左右,或播種時一次深施玉米專用肥7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本50%與母本同期播種,待一期父本剛要萌動時播余下父本,父母本行比1:6,母本公頃保苗6.0萬株,父本公頃保苗5.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三、吉單275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外引系綜31為母本, 外引系CN1483為父本雜交 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2.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301厘米,穗位127厘米,成株葉片20片,株型收斂。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2.3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75. 3克,出籽率78.1%,禿尖0.5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金黃色, 半馬齒型,百粒重38.8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92%,粗脂肪4.19%,粗淀粉71.64%,賴氨酸0.29%,容重746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30.4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20. 9%;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14.6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15.8%;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8.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090.4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 19增產11.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下旬為宜。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5.0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口肥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 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為1:4,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四、吉玉301

  一、選育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二、品種來源: 2002年以自選系GS01(5003×330)為母本,外引系吉853 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5.0克。

  2、植株性狀:幼苗濃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57厘米,穗位103厘米,株型平展,花藥 黃色,花絲粉色,花粉量大。
  3、果穗性狀:果穗長錐型,穗長20.3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39. 7克,出籽率79.6%。

  4、籽粒性狀:籽粒橙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5.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40%,粗脂肪3.61%,粗淀粉71.34%,賴氨酸0.32%,容重 742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712.8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12.7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82.7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12.4%;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2.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23.2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 19增產11.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下旬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4.5萬株左右。

3、施肥:底肥施復合肥150公斤/公頃,追肥施尿素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五、吉農大115

    一、選育單位:吉林農大科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KM36[以(287×哲446)×四287為基礎 材料]為母本,KM12[以78599×Mo17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黃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7厘米,穗位100厘米,株型平展,花藥 黃色,花絲粉色,花粉量一般。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1.3厘米,穗行數14-16行,單穗粒重214.0克,穗軸 粉色。

  4、籽粒性狀:籽粒橙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2.0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8.39%,粗脂肪4.17%,粗淀粉75.08%,賴氨酸0.26%,容重 74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1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890.4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11.7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679.7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15.5%;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3.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68.1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 19增產20.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一般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左右。

  3、施肥:底肥施用磷酸二銨15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硝銨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措期播種,父本三葉一心時播母本,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5 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六、吉單602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選系吉D1392(16B4×4112)為母本,外引系35 1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1.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80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葉片19片,雄穗 分枝6-7個,花藥黃色,花絲淺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1.8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54. 9克,出籽率79.8%。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9.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88%,粗脂肪4.39%,粗淀粉72.06%,賴氨酸0.30%,容重740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13.5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9.0%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813.9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6.1%;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7.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910.1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 9.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底肥施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硫酸鉀50-100公斤/公頃,口肥 施用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公頃保苗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七、宏育3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市宏業種子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W9813(選自國外雜交種)為母本,外引系 Mo17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1.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淡綠色,株高292厘米,穗位112厘米,葉片 平展,成株葉片18-19片,花藥黃色,花絲黃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21.7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紫色,單穗粒重231.9 克,禿尖0.2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5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66%,粗脂肪4.36%,粗淀粉70.47%,賴氨酸0.33%,容重748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294.3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7.9%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83.5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13.5%;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0.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34.0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 增產15.2%。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50%父本覆膜,父母本行比1:6,公頃保苗5.5-6.0萬 株左右。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八、原單68號

    一、選育單位:吉原良種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交系J338(以掖107×7884-7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母本,J216(以Mo17變異株做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7.1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77厘米,穗位112厘米,株型緊 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18片,花藥黃色,花絲黃色。

  3、果穗性狀:果穗錐形,穗長21.5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46.3克, 禿尖1.4厘米,出籽率81.4%。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硬粒型,百粒重41.0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81%,粗脂肪4.66%,粗淀粉73.01%,容重759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蟲。

  7、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積溫26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86.7公斤,比對照品種 四單19增產14.3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38.8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19增產14.1%;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4.2%。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02.5公斤,比對照品種四單 19增產11.5%。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尿素100公斤/公頃,追肥硝 酸銨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先播母本,待母本胚芽和種粒同長時播父本,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 苗6.0-6.5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十九、鳳田9號

    一、選育單位:公主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豐田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 2002年以自選系MX13(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為母本 ,B02(340×黃早4)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88厘米,穗位111厘米,成株葉片20片,株型收斂。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0.6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粉紅色,單穗粒重24 3.9克,出籽率79.8%。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40.1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15%,粗脂肪4.77%,粗淀粉71.16%,賴氨酸0.30%,容重722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33.0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7.3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036.0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4.9%;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89.0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 180增產13.0%。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為宜。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口肥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為1:5,公頃保苗6.0萬 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吉單419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自選系吉1037(以Mo17×Suwan1為基礎材料)為母本,自選系吉96815-591(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25.0克左右。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96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葉 片19-20片,花藥黃色,花絲黃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形,穗長22.6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28 .9克,出籽率82.5%。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7.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88%,粗脂肪4.16%,粗淀粉72.68%,賴氨酸0.30%,容重738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743.1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0. 0%;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55.8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3.3%;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7%。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02.5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1.0%。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左右。

  3、施肥:施足農家肥,一次性深施玉米復合肥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一、丹玉41號

    一、選育單位:丹東市農業科學院、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1998年以自交系丹T136(以9046×U8112選育)為母本,丹598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桔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26.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紅色,葉緣綠色,株高287厘米,穗位115厘米,株型 半緊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0片,花藥黃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中間型,穗長20.5厘米,穗行數18-20行,穗軸粉紅色,單穗粒重21 0.0克,禿尖1.1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7.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11%,粗脂肪4.19%,粗淀粉73.65%,賴氨酸0.30%,容重712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414.1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 0增產20.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97.2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4.0%。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3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尿素100公斤/公頃,追肥硝 酸銨300公斤/公頃,或一次性玉米復合肥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6,公頃保苗6.0-6.5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二、登海6145

  一、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平試驗站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交系S44625(以9046×478作基礎材料)為母本,吉853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淺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2.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84厘米,穗位121厘米,株型半 緊湊,葉片上舉,花藥黃色,花絲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21.4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38.4 克,出籽率79.4%,禿尖0.9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44.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09%,粗脂肪4.24%,粗淀粉72.12%,容重758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感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968.1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2. 5%;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904.9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4.9%;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3.8%。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11.1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5.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尿素100公斤/公頃,追肥施 用硝酸銨350公斤/公頃,或一次性玉米復合肥7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畝保苗400-4300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莖腐病和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三、登海3521

  一、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交系DH323[(6537×5003)×DH13為基礎材料 ]為母本,Mo17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深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99厘米,穗位127厘米 ,株型緊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0片,花藥淺紫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28.2厘米,穗行數14行,穗軸深紫色,單穗粒重274.8克 ,出籽率83.9%,禿尖0.4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偏馬齒型,百粒重41.1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58%,粗脂肪4.36%,粗淀粉72.39%,賴氨酸0.32%,容重74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88.6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8 .5%;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591.2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8.7%;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8.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59.5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1.6%。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5.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復合肥300公斤/公頃,拔節后追肥尿素350-400公斤/ 公頃。

  4、制種技術:母本出苗后播第一期父本,第二期父本比第一期父本晚播5天,父母本行 比1:4,母本保苗4200-4500株/畝,父本保苗1200-1500株/畝。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四、吉單196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選系吉D185(以Mo17×L105為基礎材料)為母本,外引系599-20-1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28.0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5厘米,穗位122厘米,成株葉片21片,雄穗分枝6-8個,花藥黃色,花絲淺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3.7厘米,穗行數14-16,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40.0 克,出籽率78.8%。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8.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55%,粗脂肪4.58%,粗淀粉71.60%,賴氨酸0.33%,容重772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574.3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8.1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074.7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3.5%;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1%。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735.7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 80增產12.8%;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59.8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5.9%; 兩年生產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4.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底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硫酸鉀50-100公斤/公頃,追 肥尿素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公頃保苗6.0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五、雙玉201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雙遼市雙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 2002年以外引系C8605為母本,自選系D30(以吉853×3 60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3.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88厘米,穗位119厘米,株型收 斂,成株葉片20片,花藥黃色,花絲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2.4厘米,穗行數14行,穗軸粉色,單穗粒重247.9克 ,禿尖小,出籽率80.5%。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45.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47%,粗脂肪4.61%,粗淀粉72.94%,賴氨酸0.28%,容重738克/升。

  6、抗 逆 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974.1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2. 6%;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487.7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7.7%;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5.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93.3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3.1%。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口肥施用三元素復合肥350公斤/公頃, 追肥施用尿素300公斤/ 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分期播種,先播母本,待母本出芽后播父本。父母本行比1:5為 宜,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彎孢菌葉斑病。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六、吉東8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吉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吉853為母本,S20(9047×沈137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28.5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71厘米,穗位102厘米, 雄穗分枝多,花藥黃色,花絲黃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2.2厘米,穗行數16行,單穗粒重244.2克,出籽率78. 5%。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9.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72%,粗脂肪3.66%,粗淀粉72.39%,賴氨酸0.30%,容重724克/升。

  6、抗 逆 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15.4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 180增產17.6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065.2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6.6%;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7.1%。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846.2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 180增產16.9%。

  五、栽培要點:

  1、播期:選擇中等以上肥力,排灌良好的地塊種植,4月中旬-5月初地溫達到10℃時播種,播種前種子包衣。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5.5萬株。

  3、施肥:基肥施農家肥3.0萬公斤/公頃,底肥施用硫酸鉀和磷酸二銨各150公斤/公頃 ,追施尿素400公斤/公頃左右,或播種時一次深施玉米專用肥7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先播50%父本,待一期父本萌動時,將余下的父本與母本同播,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萬株

  5、其它:注意及時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七、江育417

  一、選育單位:吉林市三江農業科學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選系3115(7922×5003×美國雜交種78599為 基礎材料)為母本,外引系吉853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淺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5.3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綠色,株高268厘米,穗位104厘米,株型半緊湊, 全株葉片20片,花藥黃色,花絲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錐型,穗長20.7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粉色,單穗粒重246. 3克,禿尖0.5厘米,出籽率81.3%。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42.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93%,粗脂肪3.94%,粗淀粉72.04%,賴氨酸0.30%,容重746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04.1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4 .9%;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177.6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6.4%;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5.7%。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60.5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2.7%。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中后期追施尿素300-400公斤/ 公頃。

  4、制種技術:母本與1/3父本同期播種,2/3父本在母本出芽以后播種,父母本行比1: 4,公頃保苗5.5-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及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八、科泰18號

  一、選育單位:公主嶺市科泰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K37為母本,K43為父本雜交育成。K37是1997年以吉853×444為基礎材料,K43是1997年以Mo17×404為基礎材料。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硬粒型,百粒重28.5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綠色,葉緣綠色,株高280厘米,穗位124厘米,成株葉 片21片,花藥黃色,花絲紫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19.9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34. 2克,出籽率79.7%,禿尖0.8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43.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84%,粗脂肪4.14%,粗淀粉73.24%,賴氨酸0.29%,容重752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637.7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9.6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157.3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6.2%;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3.3%。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853.1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 180增產16.9%。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尿素100公斤/公頃,追肥硝 酸銨300公斤/公頃,或一次性施用玉米復合肥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二十九、宏育29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市宏業種子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W9813(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為 母本,外引系吉853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1.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96厘米,穗位114厘米,株型半 緊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0-21片,花藥紫色,花絲黃色。

  3、果穗性狀:果穗錐形,穗長20.0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粉紅色,單穗粒重239. 1克,禿尖0.6厘米,出籽率81.6%。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41.5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31%,粗脂肪4.69%,粗淀粉71.05%,賴氨酸0.28%,容重75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左右,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014.5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 3.9%;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968.1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4.2%;兩年區 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4.1%。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14.1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5.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4.5萬株左右。

  3、施肥:施足底肥,口肥施用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6,公頃保苗5.5-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 :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三十、吉鋒2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吉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交系YF08(從國外引進的KWS-8自交系為基礎 材料)為母本,YFO2(以(853×Mo17)×853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6.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77厘米,穗位123厘米,株型半 緊湊,上部葉片平展,下部葉片上舉,成株葉片18片,花藥黃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錐形,穗長20.8厘米,穗行數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43.3克, 禿尖0.6厘米,出籽率79.6%。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46.0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48%,粗脂肪4.12%,粗淀粉71.38%,賴氨酸0.29%,容重741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29.2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6 .6%;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934.0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5.3%;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5.9%。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007.8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8.6%。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為宜。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尿素200公斤/公頃、鉀肥100 公斤/公頃,追肥尿素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三十一、原單65號

   一、選育單位:吉原良種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交系D16(以599×988為基礎材料)為母本, 外引系944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8.7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淺紫色,株高293厘米,穗位122厘米,株型 緊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0片,花藥淺紅色,花絲淺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21.0厘米,穗行數16行,穗軸淺紅色,單穗粒重227.6克 ,禿尖0.7厘米,出籽率75.8%。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硬粒型,百粒重41.0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84%,粗脂肪4.40%,粗淀粉73.02%,賴氨酸0.28%,容重 726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左右,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799.6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4.1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188.6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6.5%;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9%。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47.5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 180增產15.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鉀肥100公斤/公頃,追肥尿 素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6.5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三十二、銀河32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銀河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以國外引進的玉米雜交種作 基礎材料)為母本,自選系54309(以340×853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97厘米,穗位120厘米,株型緊 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16片,花藥黃色,花絲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型,穗長21.2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54.0克, 禿尖0.5厘米,出籽率81.2%。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0.3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23%,粗脂肪4.73%,粗淀粉72.68%,賴氨酸0.30%,容重753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 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87.7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9 .5%;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064.1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6.6%;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8.0%。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79.2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4.0%。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5.0萬株。

  3、施肥:底肥施用磷酸二銨150公斤/公頃、尿素5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500公斤/ 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待父本出芽后補種二期父本,父、母本行比1:5,公 頃保苗5.5-6.0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三十三、長玉509

  一、選育單位:長春市豐碩農業科學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DH990(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為母 本,D25(以“340×國外雜交種選系”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2.3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310厘米,穗位125厘米,成株葉片21片,花藥黃色,花絲淡紫色。

  3、果穗性狀:果穗中間型,穗長21.7厘米,穗行數18-20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57. 2克,出籽率82.9%。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6.8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49%,粗脂肪4.28%,粗淀粉72.35%,賴氨酸0.28%,容重742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244.0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5 .7%;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542.4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18.2%;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7.1%。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09.8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單180增產12.2%。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6.0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230公斤/公頃、鉀肥75公斤/公頃,追肥施 用尿素300-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母本出苗后,播一期父本,母本兩葉一心,播二期父本,父母本行比1: 6,公頃保苗6.0-7.0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三十四、中單322

  一、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

    二、引種單位:吉林省種子總站

    三、品種來源:以自選系吉1037(以Mo17×Suwan1為基礎材料)為母本 ,自選系中74-106B(以也門矮玉米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四、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淺馬齒型,籽粒較大。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綠色,株高280-290厘米,穗位115-120厘米,成株 葉片21片,雄穗分枝適中,散粉舒暢,花粉量中等,花藥黃色,花絲由青轉粉。

  3、果穗性狀:果穗近長筒形,穗長22-24厘米,穗行數12-14行,穗軸粉色,禿尖極小。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淺馬齒型,百粒重40克以上。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25%,粗脂肪3.40%,粗淀粉72.33%,賴氨酸0.31%,容重72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五、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109.4公斤,比對照品 種吉單180增產7. 6%;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500.3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7.2%;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7.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26.7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 0增產8.1%。

  六、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為宜。

  2、密度:一般公頃保苗5.0萬株。

  3、施肥:重施底肥(有機肥,復合肥均按目前施肥水平施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適量。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5,正反交雜交優勢無明顯差異。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七、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三十五、蠡玉16號

  一、選育單位:石家莊蠡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1998年以自選系953(以國外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 為母本、自選系91158(以黃C×178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濃綠,葉鞘紫紅色,株高290厘米,穗位140厘米,成株葉片22 片,花藥黃色,護穎紫綠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0.8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94.7克 ,出籽率83.1%。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40.3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87%,粗脂肪4.38%,粗淀粉73.53%,賴氨酸0.31%,容重 730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358.8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180增產19.8%。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19.4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180增產8. 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下旬-5月上旬播種為宜。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左右。

  3、施肥:施足底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23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500-600公斤 /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5,母本保苗4500-5000株/畝,父本保苗100 0株/畝。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三十六、承玉62號

  一、選育單位:承德裕豐種業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3年以自交系承系45(P138繁種田雜株套袋自交選育 而成)為母本,承系75(以魯981×吉853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8.6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基鞘紫色,株型緊湊,株高318厘米,穗位138厘米。雄穗分 枝多,護穎綠色,花藥淺紫色,花絲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2.8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63.9克 ,出籽率75.1%。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3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18%,粗脂肪4.17%,粗淀粉72.38%,賴氨酸0.29%,容重73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133.9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12.5%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745.9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0.4%;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1.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62.7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 增產8.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525公斤/公頃,或 一次性施用玉米復合肥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母本2葉一心播種父本,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6.5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三十七、鄭單25號

     一、選育單位:河南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選系選鄭39[以(濟533×鄭32)×濟533為 基礎材料 ]為母本,自選系選鄭37[以(138×鄭22)×掖52106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桔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7厘米,穗位117厘米,成株葉片21片,花絲粉色,花粉量大,花期協調。

  3、果穗性狀:果穗筒型,穗長21.2厘米左右,穗行數多為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 32.4克,出籽率81.3%。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4.4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46%,粗脂肪3.40%,粗淀粉73.56%,賴氨酸0.29%,容重741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抗灰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722.5公斤,比對照品種 農大108增產18 .47%;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18.2公斤,比對照品種農大108增產7.4%;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2.3%。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83.0公斤,比對照品種農 大108增產1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70.8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4.9%。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一般清種公頃保苗4.5-5.0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錯期播種,父本比母本晚7天播種,行比1:4,父母本公頃保苗7. 5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三十八、長宏413

  一、選育單位:四平市豐碩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3年以自交系W457(以7922×5003作基礎材料)為母本,DH34(丹340的變異株經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硬粒型,百粒重25.4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91厘米,穗位115厘米,株型半 緊湊,成株葉片20?21片,花藥黃色,花絲黃白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20.7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26.8克, 禿尖2.0厘米,出籽率80.9%。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5.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80%,粗脂肪4.70%,粗淀粉72.05%,賴氨酸0.28%,容重 736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674.8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14.5%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547.7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2.5%;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3.2%。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40.7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 增產11.3%。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300公斤/公頃,或 一次性玉米復合肥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5.5-6.0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三十九、禾玉3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禾冠種業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H01(以Mo17×7922為基礎材料)為母本,Z209(以營851×丹340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28.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87厘米,穗位125厘米,株型半 緊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0片,花藥黃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2.3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粉色,單穗粒重238. 4克,出籽率79.2%。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1.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43%,粗脂肪4.21%,粗淀粉73.57%,賴氨酸0.28%,容重73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到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119.3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 增產22.0%;20 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510.6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9.8%;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 品種平均增產14.0%。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193.3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3. 2%。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一般底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頃, 或一次性施入玉米專用復合肥6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母本公頃保苗5-5.5萬株,父本公頃保苗4.5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吉單420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自選系D387(Mo17×L105×8112為基礎材料) 為母本,外引系丹598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26.4克左右。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86厘米,穗位126厘米,成株葉 片20-21片,花藥黃色,花絲淺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錐形,穗長21.0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02 .9克,出籽率78.7%。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7.1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73%,粗脂肪4.05%,粗淀粉74.20%,賴氨酸0.28%,容重 725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52.3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11.1%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063.9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6.4%;兩年區域試驗比 對照品種平均增產8.0%。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42.3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 10.3%。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四月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左右。

  3、施肥:施足農家肥,一次性施用玉米復合肥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和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一、吉東10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吉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Dw-23(以599-20/835為基礎材料)為母本,S3 4(以丹340變異株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29.8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株型緊湊,株高308厘米,穗位137厘米, 雄穗分枝多,花藥淺紫色,花絲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型,穗長23.4厘米,穗行數18行,出籽率76.9%。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5.8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01%,粗脂肪4.50%,粗淀粉72.79%,賴氨酸0.28%,容 重713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883.9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 增產16.2%;20 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116.1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6.5%;兩年區域試驗比對 照品種平均增產16.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449.6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 0.3%。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15日-4月30日播種為宜。

  2、密度:一般公頃保苗5.0-5.5萬株。

  3、施肥:基肥農家肥3.0萬公斤/公頃,種肥硫酸鉀和磷酸二銨各150公斤/公頃,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00公斤/公頃左右,或播種時一次深施玉米專用肥7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先播母本,待母本萌動時播一期父本50%,待一期父本剛要萌動時播余下 父本,父母本行比1:6,母本公頃保苗6.0萬株,父本公頃保苗5.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二、吉新308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作物新品種引育中心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新343(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為 母本,吉853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24.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90厘米,穗位122厘米,株型半 緊湊,上部葉片上舉,下部葉片略平展,成株葉片22片,花藥黃色,花絲淡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19.6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30.4克, 出籽率81.0%,禿尖0.6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1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1.91%,粗脂肪4.06%,粗淀粉71.9%,賴氨酸0.29%,容重 736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79.8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10.3%;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325.9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8.9%; 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9.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65.3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9.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3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母本覆膜與父本(不覆膜)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5.5 -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三、銀河33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銀河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9918(以玉米雜交種9918作基礎材料) 為母本,自選系54309[以(340×853)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1.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88厘米,穗位124厘米,株型緊湊 ,葉片上舉,成株可見葉片15片,花藥紅色,花絲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型,穗長21.4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44.4克 ,出籽率82.6%,禿尖0.5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1.6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75%,粗脂肪4.73%,粗淀粉72.99%,賴氨酸0.28%,容重7 58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766.4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14.8%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231.7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8.0%;兩年區域試驗比 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0.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095.2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 產6.6%。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5.0萬株。

  3、施肥:底肥施磷酸二銨225公斤/公頃、尿素5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500公斤/公 頃。

  4、制種技術:先播母本,待母本萌發出芽后播父本,父母本行比為1:5,公頃保苗 5.5-6.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四、通育105

  一、選育單位:通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二、品種來源: 2001年以自選系LH3為母本,外引系紅軸598為父本雜交 育成。自交系L H3是通化市農科院1993年以外引系Mo17為母本,外引系81162為父本雜交,連續自交6代于1 999年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近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310厘米,穗位146厘米,株形半 緊湊,成株葉片22片,花藥黃色,花絲黃色。

  3、果穗性狀:果穗圓柱形,穗長22.6厘米,穗行數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227.1克 ,出籽率82.8%。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5.8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95%,粗脂肪4.20%,粗淀粉72.82%,賴氨酸0.30%,容重 728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810.1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15.4%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681.2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6.6%;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8.0%。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46.7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 增產9.2%。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在4月23日-5月1日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4.2-4.5萬株。

  3、施肥:農家肥50立方米/公頃,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硫酸鉀75公斤/公頃混合作 底肥,追肥施用尿素225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本覆膜,或父本先催芽播種,待出苗后再播母本,父母本行比1:4,公頃保苗5.5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五、益豐39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王義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 2002年以E005(以外引系78599×齊319為基礎材料)為 母本,以E004(以國外雜交種01×丹340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0.9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304厘米,穗位124厘米,成株葉片21片,株形 半緊湊,花藥淺粉色,花絲淺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錐型,穗長21.6厘米,穗行數18-20行,穗軸粉色,單穗粒重250. 8克,禿尖0.6厘米,出籽率80.1%。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7.4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88%,粗脂肪4.22%,粗淀粉 74.83%,賴氨酸0.28%,容重762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 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 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683.7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14.6%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896.3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5.9%;兩年區域試驗 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5.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28.3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 增產13.3%。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底肥施氮磷鉀復合肥3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6 ,母本畝保苗3500-4000株,父本畝保苗2500-3000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六、雙玉102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雙遼市雙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HW1[以(C8605-2×8723)×8723為基礎 材料]為母本,外引系丹598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1.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83厘米,穗位117厘米,株型收斂,全株葉片 21片,花藥黃色,花絲淺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粗筒形,穗長19.6厘米,穗行數18行,穗軸紫色,單穗粒重239.5克 ,出籽率80.4%,禿尖1.4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6.6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36%,粗脂肪4.41%,粗淀粉72.39%,賴氨酸0.29%,容重73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90.3公斤,比對照品種 登海9增產20.6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754.4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14.5%;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6.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807.6公斤,比對照品種登海9 增產14.1%。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口肥施三元素復合肥35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5-6,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七、吉單278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自選系吉163(以玉米雜交種U8112×掖107為基礎材料)為母本,引進的國外自交系CN1483為父本雜交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2.5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66厘米,穗位115厘米,株型緊 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0片,花藥桔黃色,花絲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21.5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189.0 克,出籽率78.2%,禿尖1.3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7.8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68%,粗脂肪4.61%,粗淀粉71.39%,賴氨酸0.30%,容重744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040.6公斤,比對照品 種鄭單958增產1. 4%;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638.0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5.3%;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3.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48.2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 58增產2.3%。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6.0萬株,間種公頃保苗6.5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口肥復合肥2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公頃保苗6.0-6.5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四十八、蠡玉13號

  一、選育單位:三北種業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自選系5812[以(鄭58×Mo17)×鄭58為基礎 材料]為母本,自選系H598(以598×丹340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6.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77厘米,穗位121厘米,株型緊 湊,成株葉片19-20片,雄穗分枝18個,花藥黃色,花絲淺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18.6厘米,穗行數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06.5克, 出籽率85.0%。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9.0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36%,粗脂肪4.54%,粗淀粉74.35%,賴氨酸0.27%,容重 731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2天, 需≥10℃積溫27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810.7公斤,比對照品 種鄭單 958增產8.9%。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431.1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8.8%。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下旬。

  2、密度:公頃保苗6.0萬株左右。

  3、施肥:底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或復合肥450公斤/公頃,追肥施用尿素300? 45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本浸種與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4-5,母本畝保苗4500-5000株,父本畝保苗1000株左右。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四十九、利民622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利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3年以自選系L236(以8112×鐵7922為基礎材料)為母本,以自選系L229(以丹340的變異株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淡黃色,硬粒型,百粒重24.6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72厘米,穗位110厘米,株型緊 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0片,花藥黃色,花絲紫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形,穗長21.4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196. 3克,出籽率80.7%,禿尖1.1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4.6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43%,粗脂肪4.66%,粗淀粉74.50 %,賴氨酸0.28 %,容 重726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973.2公斤,比對照品種 鄭單958增產0.7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775.2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6.6%;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3.8%。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150.5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 58增產6.1%。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6.0萬株,間種公頃保苗6.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尿素1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 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先播母本,待母本鉆錐播一期父本70%,母本一葉播二期父本30%,父母 本行比為1:6,母本公頃保苗6.5萬株,父本公頃保苗5.0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五十、良玉8號

  一、選育單位:丹東登海良玉種業有限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S950(以鄭58×446為基礎材料選育)為母本,外引系昌7-2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橙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2.6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株高269厘米,穗位123厘米,株型緊 湊,葉片上沖,成株葉片20片,花藥黃色,花絲粉色。

  3、果穗性狀:果穗筒形,穗長18.1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01.8 克,出籽率81.2%。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7.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20%,粗脂肪4.57%,粗淀粉73.55%,賴氨酸0.27%,容重736克。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0天,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326.7公斤,比對照品種 鄭單958增產4. 3%。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129.3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0.8%;2006年生產 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667.8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11.0%;兩年生產試驗比對照品種 平均增產6.4%。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6.0萬株,間種公頃保苗6.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尿素100公斤/公頃,追肥硝 酸銨3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6,公頃保苗6.0-6.5萬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及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 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五十一、寧玉309

  一、選育單位:南京春曦種子研究中心

  二、品種來源:2000年以寧晨20(以B73×478為基礎材料)為母本,寧晨07(以[78599×H21]×H21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0.0克。

  2、植株性狀:幼苗深綠色,葉鞘紫色,株高304厘米,穗位126厘米,成株葉片20片,花藥紫色,花絲淺紫色。

  3、果穗性狀:果穗中間型,穗長21.6厘米,穗行數16行,單穗粒重222.7克,穗軸粉色,出籽率79.7%。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0.7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95%,粗脂肪3.23%,粗淀粉73.42%,賴氨酸0.30%,容重736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3天左右,需≥10℃積溫2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50.0公斤,比對照品種 鄭單958增產8. 6%;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138.8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9.9%;兩年區域試 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9.3%。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979.6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 58增產4.5%。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旬-5月上旬。

  2、密度:一般公頃保苗5.1-6.0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種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銨15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300-400公斤/公 頃左右。

  4、制種技術:在海南和西北制種,父母本可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4或1:5,畝保苗 5000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及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五十二、益豐29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王義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E003(以D049×鄭58為基礎材料)為母本,外 引系昌7-2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1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55厘米,穗位122厘米,成株葉片19片,株形緊湊,花絲紫色,花藥黃色。

  3、果穗性狀:果穗粗筒型,穗長17.4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白色,禿尖0.8厘米 ,單穗粒重191.1克,出籽率83.3%。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8.2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79%,粗脂肪4.31 %,粗淀粉74.59%,賴氨酸0.27%,容重760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感玉米螟。

  7、生育日數: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31天,需≥10℃積溫275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596.8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單209增產11 .9%;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065.4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1.7%;2006年區 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049.5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9.1%;三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 平均增產7.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1309.7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7.6%。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初播種。

  2、密度:公頃保苗6.0萬株。

  3、施肥:底肥施氮磷鉀復合肥3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分期播種,待母本播種2-3天后,再播父本,父母本行比1:6 ,母本畝保苗4000-4500株,父本畝保苗3500-4000株。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區。

五十三、吉農糯1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JNX6(以糯玉米雜交種魯糯6號做基礎材 料)為母本,JNX2(以國外白糯玉米品種做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3.4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30厘米,穗位100厘米,成株葉 片21片,花藥粉色,花絲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錐形,穗長20厘米左右,穗行數12-14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18 6.0克。

  4、籽粒性狀:籽粒黃白色,硬粒型,百粒重37.5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79%,粗脂肪4.31 %,粗淀粉74.59%,賴氨酸0.27%,容重760克/升。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感莖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玉米螟、感彎孢菌葉斑病。

  7、生育日數:早熟鮮糯品種,比春糯1、墾粘1早2天,在吉林省出苗至鮮果穗采收 83天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40.0公斤,比對照品種 春糯1減產2.8% 。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3578.7公斤,比對照品種春糯1增產6.0%;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466.5公斤,比對照品種春糯1增產 6.2%。

  五、栽培要點:

  1、播種: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地膜覆蓋大棚育苗可提前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口肥復合肥200公斤/公頃。

  4、隔離種植:一般隔離區在150-200米以上。

  5、制種技術:父母本錯期播種,母本1葉1心時播種父本,父母本行比1:4,公頃保苗5 .5-6.0萬株。

  6、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

五十四、吉農糯4號

  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 2002年以外引系JY(從長春市農科院引進)為母本, 白糯sss(普通玉米自交系B73誘變而成)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白色,硬粒型,百粒重30.4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65厘米,穗位120厘米,株型半 緊湊,葉片上舉,成株葉片21片,花藥黃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形,穗長22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粉色,單穗粒重178.0 克,結實性好,禿尖0.8厘米。

  4、籽粒性狀:籽粒白色,硬粒型,百粒重36.6克,容重786克/升。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淀粉74.22%,粗淀粉中支鏈淀粉含量100%。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抗莖腐病、感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出苗至成熟123天,需≥10℃積溫255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065.1公斤,比對照品種春糯5號增產13 .6%;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926.0公斤,比對照品種春糯5號增產14.8%;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4.2%。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649.9公斤,比對照品種春 糯5號增產11.1%。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口肥復合肥200公斤/公頃,追肥硝酸銨400公斤/公頃。

  4、隔離種植:一般隔離區在150-200米以上。

5、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4,公頃保苗5.5-6.0萬株。

6、其它: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及玉米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區。

五十五、綠糯1號

  一、選育單位:公主嶺市綠育農業科學研究所

  二、品種來源:2002年以自選系L137(以糯1×H152為基礎材料)為母本,L138(以糯2×5003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淺黃色,楔型,百粒重28.0克。

  2、植株性狀: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株高279厘米,穗位130厘米,全株葉片21片,花藥黃色,花絲粉紅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形,穗長20-22厘米,穗行數20-22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189 .6克。

  4、籽粒性狀: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5.6克。

  5、品質分析:籽粒含粗淀粉69.09%,粗淀粉中支鏈淀粉含量100%。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數: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5-127天,需≥10℃積溫2700℃。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210.9公斤,比對照品種 春糯5號增產15. 3%;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364.0公斤,比對照品種春糯5號增產24.3%;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9.8%。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67.6公斤,比對照品種吉單 180增產3.3%。

  五、栽培要點:

  1、播期:4月中下旬。

  2、密度:公頃保苗4.5萬株。

  3、施肥:施足底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300公斤/公頃,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5,公頃保苗6.0萬株。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

五十六、吉甜9號(超甜型)

  一、選育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二、品種來源:2001年以自交系吉529(國外引入的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為母本 ,吉326(超甜玉米綜合群體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種子淺黃色,百粒重12.8克。

  2、植株性狀:幼苗綠色,葉鞘綠色,葉緣綠色,株高225厘米,穗位82厘米,株型松散 ,成株葉片19片,花藥黃色,花絲綠色。

  3、果穗性狀:果穗長筒形,穗長20.5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單穗粒重256. 0克,禿尖1.3厘米。

  4、鮮籽粒性狀:籽粒淺黃色,超甜型,百粒重37.4克。

  5、品質分析:鮮籽粒可溶性總糖含量18.7%。

  6、抗逆性: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玉米螟。

  7、鮮穗采收日數:出苗至采收82天,需≥10℃積溫1800℃左右。

  四、產量結果: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755.1公斤,比對照品種 吉甜9號增產4. 0%;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3062.7公斤,比對照品種吉甜9號增產10.4%;兩年區域 試驗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7.2%。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648.9公斤,比對照品種吉 甜9號增產9.7%。

  五、栽培要點:

  1、播期:一般4月末-6月上旬播種。

  2、密度:清種公頃保苗5.0萬株,間種公頃保苗5.5萬株。

  3、施肥:施足農家肥,種肥施用磷酸二銨200公斤/公頃,硝酸銨200公斤/公頃,追肥 硝酸銨300公斤/公頃,或一次性玉米復合肥500公斤/公頃。

  4、制種技術: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6,畝保苗4000-4200株。

  5、其它:注意隔離,防止花粉直感。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