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武隆花豆3號
作物種類:菜豆
品種來源: 沙灣-2-1-1
申請者:重慶市武隆區高山蔬菜研究所
育種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重慶市武隆區高山蔬菜研究所
育種人:劉翼、茍藍明、楊忠武、胡燕、周娜、胡瑋、潘曉雪、 郭燕
特征特性:常規品種,中熟菜豆類型,播種至初采期 62天左右,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植株蔓生,生長勢較強,主蔓結莢為主,花紫紅色,初始結莢節位為4~5節,每花穗結莢3莢;莢形長圓,平均莢長18.0cm、莢寬1.5cm,單莢質量15g,莢表面有紫色花紋;每莢7~8粒種子,種子腎形,百粒重33.5g。田間表現高抗銹病,耐熱性較好。主食老莢,無筋,口感面,品質優。商品莢可溶性糖含量3.2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1%,粗蛋白含量6.41g/100g,粗纖維含量1.8%,水分含量83.61%,維生素C含量19.6mg/100g。
產量表現:2021~2022年重慶市兩年區試武隆花豆3號平均產量1328.06kg/666.7m2,比對照泰國無筋豆增產4.87%。
栽培要點:1.種植地選擇:海拔800~1200m的中高山區,向陽地塊種植效益較好。2.播種:宜采用直播方法,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播前畝施有機肥200kg,過磷酸鈣20kg,穴距25~30cm,行距50~60cm,每穴播2~3粒種子。地膜覆蓋栽培效益更高。3.肥水管理:高山菜豆喜干怕濕,播種前先在穴中澆適宜的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若土地干燥,則5~6天澆一次水;雨水過多時注意排水。植株四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追肥,復合肥5kg/666.7m2;第二次追肥在植株上架時,復合肥15kg/666.7m2;第三次追肥在開花結莢后,高鉀復合肥25~30kg/666.7m2;第四次追肥在第一次采果后,高鉀復合肥25kg/666.7m2。4.搭架引蔓:用2m以上的竹竿,采用人字形搭架綁蔓或一字形搭架塑料線吊蔓。5.及時防治病蟲害:重點開花結莢期防治豆莢螟。6.適時采收:掌握不同食用品種的采收適期。海拔1000m左右高山菜豆從播種到采收60~65d,采收期長達50d左右。自開花后15天左右可采收老莢。采收標準是:在豆粒長成圓形,顏色由綠轉為紫花時采收,若采收過嫩則不面,過遲商品性不好。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重慶地區高山夏秋季節及低海拔地區春秋季節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