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渝機6號
作物種類:莖瘤芥
品種來源: 半碎葉與山東大白菜遠緣雜交、回交后代系選
申請者: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育種者: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育種人:沈進娟、管中榮、張召榮、彭麗莎、范永紅、王浩、李文平、張星星、楊平
特征特性:晚熟類型,營養生長期170~175天。株高60 cm 左右,開展度56~62 cm,葉橢圓形、綠色、葉面平滑、葉背及中肋無刺毛、無蠟粉,葉緣淺裂,葉柄基部無裂片,瘤莖近圓球形,肉瘤鈍圓,間溝淺,瘤莖平均菜型指數為1.1,平均單株瘤莖鮮重0.62 kg。直播條件下,瘤莖基部平均離地高度3.52 cm,適宜機械收獲。青菜頭含水量94.17%,粗纖維含量(以鮮基計)0.9%,粗蛋白(以鮮基計)2.04 g/100g。室內鑒定病毒病屬中感品種。
產量表現:2021~2023年重慶市兩年區試,青菜頭平均產量3328.4 kg/666.7m2,比對照永安小葉增產14.33%。2023~2024年重慶市生產試驗,青菜頭平均產量平均為3292.1 kg/666.7m2,比對照永安小葉增產5.05%。
栽培要點:在海拔600 m以下榨菜原料產區,播種前30天左右施一次滅生性除草劑;耕地前撒施有機肥配少量復合肥(總養分≥25%)150~200 kg/666.7m2,再利用旋耕機械將肥料與耕層土壤充分混勻,作底肥。9月20~30日進行直播(人工點播或機械直播),每穴2~3粒,種植密度6000~7000株,株距為 33cm。菜苗3~4片真葉時,施用尿素4~6 kg/666.7m2,菜苗5~6片真葉時,及時定苗,每穴1株,定苗后施緩控釋肥(總養分≥40%)45~55 kg/666.7m2。期間加強對蚜蟲、菜青蟲、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等防治。次年2月中下旬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重慶市海拔600 m以下榨菜加工原料主產區種植,也可作機播機收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