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渝芥優222
作物種類:莖瘤芥
品種來源:155-1A×222
申請者: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育種者: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育種人:范永紅、管中榮、沈進娟、彭麗莎、張召榮、王浩、楊平、張星星、李文平
特征特性:莖葉兼用型品種,屬中熟類型,營養生長期150天左右,瘤莖膨大期80天左右,葉長橢圓形,綠色,葉片中皺,葉緣近全緣,葉背及中肋被少量刺毛、無蠟份,瘤莖近圓球形,肉瘤鈍圓,皮色淺綠;平均單株瘤莖鮮重0.65kg,單株葉片鮮重0.54kg,皮筋含量5.5%。瘤莖粗纖維含量(干樣)11.87%,粗蛋白(干樣)20.92g/100g;葉片總芥子油含量(鮮樣)為52.60µmol/g DW,葉片總芳香族芥子油苷僅為0.14µmol/g DW,故葉片芥辣味輕、口感較好。較耐霜霉病,不抗病毒病和根腫病。
產量表現:2021~2022年重慶市兩年區試,青菜頭平均產量3191.73kg/667m2,比對照“涪雜5號”增產3.68%。2022~2023年重慶市生產試驗,青菜頭平均產量2034.45kg/667m2,比對照“涪雜5號”增產4.96%;葉片平均產量為2648.88kg/667m2,比對照“涪雜5號”增產11.53%。
栽培要點:在海拔500m以下榨菜原料主產區,9月10~15日播種,育苗移栽,培育壯苗,當菜苗具5~6片真葉時適時移栽,種植密度為5500~6000株/667m2;移栽前用腐熟的土雜肥1000~1500kg/667m2、氯化鉀5.0kg/667m2作基肥進行撒施,移栽后及時施定根水;全程共追肥兩次:第一次于菜苗返青成活后用尿素10.0kg/667m2,配合清淡人畜糞水施提苗肥,第二次于11月中旬瘤莖膨大始期用尿素25.0kg/667m2,配合人畜糞水施膨大肥,次年2月上中旬收獲。
適宜重慶市海拔500m以下作“莖葉兼用型”品種種植;鮮食加工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