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種名稱:連蔥21號
三、申 請 者: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
四、育 種 者: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
五、選育人員:李威亞、楊海峰、潘美紅、惠林沖、陳微、繆美華、陳振泰、何林玉、劉冰江、李成佐
六、來源與類型:以日本引進的黃皮洋蔥品種秀玉丸玉蔥選育出的不育母本A1與以自有常規品種早春黃3號提純復壯獲得的父本825配組雜交,于2019年育成。
七、特征特性:黃皮、早中熟品種。生長勢旺,8~9片管狀葉,株高70~80厘米,假莖較粗。鱗莖圓球形,球形指數0.86左右,單球重390 克左右,肉質鱗片7~8片。田間表現抗霜霉病、紫斑病較強。
八、產量表現:自行組織的江蘇省洋蔥品種認定試驗中,2020-2021年平均畝產6222.0千克,比對照連蔥9號增產0.1%,倒伏期早9天;2021-2022年,平均畝產6166.0千克,比對照減產1.0%,倒伏期早7天。兩年試驗平均畝產量為6194.0千克,比對照減產0.5%,倒伏期早8天。2020-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76.0千克,比對照減產1.2%。
九、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蘇北地區9月9~12日。2、育苗。每定植1畝大田需種子200克、需苗床面積40平方米~60平方米。苗床作寬1.0米~1.5米畦,澆足底水,種子均勻撒播,覆蓋1厘米左右的細土。苗齡50~55天,三葉一心至四葉,株高15~20厘米,假莖粗0.5~0.6厘米。3、定植。作畦地膜覆蓋定植。行距15厘米~18厘米、株距15厘米,每畝栽苗23000~25000株。4、肥水管理。每畝撒施優質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2000千克、尿素10千克、復合肥(N:P:K=15:15:15)50 千克作基肥。12月中旬灌封凍水。2月底至3月初,結合澆水,每畝施尿素7.5千克~10千克。3月底至4月初,每畝施尿素5千克~7.5千克和磷鉀復合肥10千克~15千克。4月中旬,每畝施10千克~15千克磷鉀復合肥。鱗莖膨大期根據墑情7~10天澆一次水。5、病蟲草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注意防治雜草、霜霉病及蔥薊馬。6、采收。假莖倒伏停止澆水,倒伏后7左右即可采收。
十、認定意見:認定通過,適宜江蘇省蘇北地區露地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