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桂甜612
申請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育種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黃開健、黃愛花、莫潤秀、韋新興、翟瑞寧、鄒成林、鄭德波、譚華、韋慧)
品種來源:ATL122×GTL990
特征特性:成株整齊,抗病性好,株型半緊湊,在云南省平均生育期86天左右,平均株高236cm,穗位高94cm,穗長19.5cm,穗粗5.5cm,穗行數16-20行,行粒數39粒,果穗柱型,籽粒淡黃色,甜粒型,穗軸白色。品質分析:可溶性糖(干基)38.67%。抗病性鑒定:中抗灰斑病,高抗大斑病,中抗銹病,抗彎胞霉葉斑病,抗紋枯病,中抗葉鞘紫斑病。
產量表現: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2020-2021自組織鮮食甜玉米區域試驗(曲靖、臨滄、大理、楚雄、硯山五個試點),兩年平均畝產鮮穗1220.23kg,比對照平均增產28.96%(兩年品質平均分85.29分),增產點次率100%;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鮮穗產量為1267.00kg/畝,平均比對照增產18.82%,增產點率100%。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與其它玉米類型隔離400米以上的地塊種植,或者時間隔離30天以上種植。種植密度為3000-3500株/畝,畝施基肥1500—2000公斤腐熟農家肥,苗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鉀肥,或者20公斤復合肥;大喇叭口期畝施復合肥30公斤。正常天氣下玉米吐絲授粉后20-23天為適宜鮮穗采收期。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廣西、云南省與試點類似區域海拔2000米以下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