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浙審棉2022003
品種名稱:慈棉E1號
申請者:慈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大學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種者:慈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大學作物科學研究所(諸亞銘、祝水金、陳進紅、吳華新、裘建榮)
品種來源:慈ZH6×CZH-EKZ1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2.0天,比對照慈抗雜3號短0.1天。株高127.9厘米,單株結鈴數43.5個,植株較高,株型筒型,葉片大;鈴大,絮潔白,吐絮暢,單鈴重5.9克,衣分42.1%,籽指9.9克。
品質與抗性:纖維品質經農業農村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1.2毫米,整齊度指數84.4%,斷裂比強度35.6cN/tex,馬克隆值4.6,伸長率5.9%。枯萎病抗性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人工接種鑒定,兩年枯萎病病指分別為20.2和6.0,為感病和抗病。
產量表現:2020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7.3公斤,比對照慈抗雜3號(抗蟲雜交棉)增產7.0%;2021年平均畝產皮棉98.9公斤,比對照增產0.8%。兩年平均畝產皮棉108.1公斤,比對照增產3.9%。2021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98.9公斤,比對照減產5.5%。
栽培注意事項:營養缽與地膜栽培,以4月上旬播種為宜,合理密植,適時化控,見花后分兩次重施花鈴肥,注意枯萎病防治。
審定意見:屬優質類型的轉基因抗蟲雜交棉品種,結鈴性強,鈴較大,纖維白,吐絮暢,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