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第16次會議擬認定品種公示
根據《浙江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浙農專發〔2015〕2號)等規定,‘夏尊’等15個品種已通過有關專業組的現場考察審查,擬報省品認委認定。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14日,若有異議,可在公示期間向省品認辦反饋,電話:0571-86757079。
附件:
1. 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第16次會議擬認定品種目錄
2. 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第16次會議擬認定品種表現及認定意見
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12月31日
附件1
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第16次會議擬認定品種目錄
|
序號
|
作物
類別
|
作物名稱
|
品種名稱
|
原名
|
品種來源
|
選育(引進)單位
|
選育(引進)人
|
|
1
|
蔬菜
|
不結球白菜
|
夏尊
|
PK-16032
|
‘夏賞味2號’自交不親和系ב華櫻’自交不親和系
|
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
|
薄永明、胡錦彬、方輝、王瑞琦
|
|
2
|
蔬菜
|
不結球白菜
|
望春亭80
|
PK7121、望春亭
|
‘扁骨白菜’自交不親和系ב80天遲菜心’自交系
|
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
|
薄永明、胡錦彬、王瑞琦、王婉婷
|
|
3
|
蔬菜
|
青花菜
|
甌綠75
|
W4
|
Q1528A×Q1512
|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唐征、徐謙、張小玲、劉慶、朱世楊
|
|
4
|
蔬菜
|
青花菜
|
浙青75
|
/
|
1601A×5610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顧宏輝、王建升、虞慧芳、趙振卿、盛小光
|
|
5
|
蔬菜
|
苦瓜
|
碧月
|
碧翠
|
KGQB45×KGQB53
|
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華金麥田種業有限公司、金華雙依種子有限公司
|
朱璞、周秦、郭子卿、徐誠、徐恒輝
|
|
6
|
蔬菜
|
茭白
|
浙茭10號
|
/
|
‘梭子茭’變異株系選
|
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臺州市黃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張尚法、鄭寨生、陳可可、楊夢飛、李怡鵬
|
|
7
|
蔬菜
|
籽蓮
|
金芙蓉3號
|
2013-SL-02
|
建選35號×太空蓮3號
|
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王凌云、李怡鵬、楊夢飛、鄭寨生、張尚法
|
|
8
|
蔬菜
|
菱
|
南湖紅菱
|
無角紅菱
|
水紅菱/南湖菱
|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姚祥坦,沈亞強,袁曄,王瑞森,沈盟
|
|
9
|
旱雜糧
|
山藥
|
紫蒔藥9號
|
1409
|
紫蒔藥農家種變異株系選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
劉偉明、林飛榮、何賢彪、劉也楠、黃立飛
|
|
10
|
旱雜糧
|
山藥
|
白蒔藥16
|
1416
|
白蒔藥農家種變異株系選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
劉偉明、何賢彪、林飛榮、劉也楠、黃立飛
|
|
11
|
藥用菌
|
靈芝
|
仙芝3號
|
黃背靈芝
|
野生赤芝菌株經人工馴化系統選育而成
|
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植物藥研究院有限公司、金華壽仙谷藥業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珍稀植物藥研究院
|
李明焱、李振皓、王瑛、徐靖、鄭化先
|
|
12
|
中藥材
|
菊花
|
菊米1號
|
8
|
甘菊野生資源
|
麗水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遂昌縣農作物技術推廣中心
|
華金渭、尹設飛、雷文勛
|
|
13
|
中藥材
|
菊花
|
錦菊1號
|
/
|
由早小洋菊變異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
天方健(中國)藥業有限公司、浙江省中藥研究所有限公司、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桐鄉農業科學研究所、
|
沈宇峰、趙娜、沈曉霞、王志安、吳金毛
|
|
14
|
中藥材
|
菊花
|
壽菊1號
|
BY-1
|
‘早小洋菊’芽變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
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植物藥研究院有限公司、金華壽仙谷藥業有限公司、武義壽仙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浙江省中藥研究所有限公司
|
李明焱、李振皓、王瑛、鄭化先、胡凌娟
|
|
15
|
中藥材
|
金線蓮
|
金康1號
|
匠康1號
|
南靖尖葉變異株系統選育
|
金華市荊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華匠康金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吳梅、周小軍、孔向軍、馬巧群、方莉
|
附件2
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第16次會議擬認定品種表現及認定意見
1.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不結球白菜
品種名稱:夏尊
選育單位: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人:薄永明、胡錦彬、方輝、王瑞琦
品種來源:‘夏賞味2號’自交不親和系ב華櫻’自交不親和系
產量表現:經2018-2019年多點品比試驗,2018年平均畝產2451.4公斤,比對照‘依伶’增產1.8%;2019年平均畝產2574.1公斤,比對照‘依伶’減產1.2%。兩年平均畝產2512.8公斤,比對照增產0.3%。
主要特征特性:生長勢強,稍束腰,生長速度快;葉色中綠,葉面光滑,全緣;葉柄色中綠。秋播50天左右,葉長23.1厘米,葉寬11.0厘米,葉柄長6.2厘米,葉柄寬4.4厘米,單株鮮重208.9克。商品性好,口感佳,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定,粗纖維含量0.7%,可溶性糖1.5%。生長期短,秋季生長期為45-55天左右;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微所鑒定,中抗軟腐病和霜霉病。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生長勢較旺,注意后期控制肥水,注意病害防治。
認定意見:該品種生長勢較強,耐熱性強,生長快,產量高,商品性好,適宜浙江省春、夏、秋季栽培。
2.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不結球白菜
品種名稱:望春亭80
選育單位: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人:薄永明、胡錦彬、王瑞琦、王婉婷
品種來源:‘扁骨白菜’自交不親和系ב80天遲菜心’自交系
產量表現:2018年多點品比試驗春季平均畝產1218.0公斤,比對照‘甜脆70天菜心’增產16.7%,秋季平均畝產2067.2公斤,比對照增產42.1%;2019年春季平均畝產1325.1公斤,比對照增產14.3%,秋季平均畝產1777.1公斤,比對照增產33.5%;兩年春季平均畝產1275.1公斤,比對照增產15.5%,秋季平均畝產1922.2公斤,比對照增產37.8%。
主要特征特性:生長勢較強,春季全生育期約57天,秋季全生育期約85天。葉形橢圓,葉色濃綠,葉緣光滑,薹色中綠,薹具弱光澤,側薹萌發能力弱。秋季種植株高53.2厘米。基葉數5.9片,薹葉數6.4片,葉長48.4厘米,葉寬18.3厘米。葉柄長19.3厘米,柄寬3.4厘米。薹高43.4厘米,薹寬3.4厘米,薹重159.1克。口感軟糯香甜,商品性好。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定,蛋白質含量2.58%,可溶性糖2.2%,粗纖維含量0.7%,維生素52.2毫克/100克,干物質含量6.92%。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抗性鑒定,中抗霜霉病,中抗軟腐病。
栽培技術要點:浙東地區春季宜2月下旬至4月下旬露地直播栽培,秋季8月上旬至11月上旬穴盤育苗移栽。該品種中抗軟腐病和霜霉病,注意病蟲害防治。
認定意見:該品種生長勢較強,產量高,口感軟糯香甜,品質優,商品性好,適宜浙江省春秋兩季栽培。
3.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青花菜
品種名稱:甌綠75
選育單位: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選育人:唐征、徐謙、張小玲、劉慶、朱世楊
品種來源:Q1528A×Q1512
產量表現:2018-2019年秋在瑞安馬嶼、甌海慈湖、龍灣永強進行兩年三點生產試驗,2018年平均畝產1402.7公斤,比對照‘炎秀’增產4.4%;2019年平均畝產1453.7公斤,比對照增產5.7%。兩年平均畝產1428.2公斤,比對照增產5.1%。
主要特征特性:從定植到采收75天左右,屬中熟品種。株高59.6厘米,株幅81.2厘米,株型半直立,側枝較少;葉數少,外葉17張,內葉3張,葉橢圓,最大葉片平均63.0×27.2厘米,葉面微皺,深綠色,蠟粉較厚,鋸齒明顯。花球高圓,緊實,花蕾粒細,均勻,顏色翠綠,低溫不易發紫,花球橫徑14.7厘米,花球縱徑22厘米,單球重0.56公斤。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蛋白質3.8毫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82.7毫克/100克,可溶性總糖含量2.3毫克/100克,粗纖維1.1%。水分89.0毫克/100克,經多年田間觀測未見黑腐病、黑斑病和霜霉病的發生。
栽培技術要點:浙江省8月中、下旬播種,畝栽2500-3000株,注意硼肥施用和田間排水。
認定意見:中熟,株型緊湊,花球高圓,緊實,花蕾粒細,均勻,低溫不發紫,商品性較好,豐產性好,適合浙江省秋冬季種植。
4.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青花菜
品種名稱:浙青75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選育人:顧宏輝、王建升、虞慧芳、趙振卿、盛小光
品種來源:1601A×5610
產量表現:經秋季多點品比試驗,2017年平均畝產1199.8公斤,比對照‘炎秀’增產2.5%,2018年平均畝產1228.9公斤,比對照增產2.5%;兩年平均畝產1214.4公斤,比對照增產2.5%。
主要特征特性:中熟,定植至采收77天左右。株型中等、較開展,株高約73.0厘米,開展度約82.0厘米。長勢強,側枝中。葉片羽葉,葉面蠟粉較多,最大葉長寬分別為73.0厘米和28.1厘米。花球較緊實、蘑菇形,花蕾顏色綠,蕾粒較勻,遇冷不易發紫。一級花梗較長、顏色綠,球莖不易空心。球徑14厘米左右,單球重約500克。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驗,該品種花球含水量90.1%,維生素C含量78.6毫克/100克,蛋白質含量2.96克/100克,可溶性糖含量2.1%,粗纖維含量1.0%。苗期接種鑒定中抗黑腐病。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夏種秋冬收,浙北地區8月上中旬播種。畝栽2500株左右。
認定意見:該品種長勢強,花球圓整、蕾粒均勻、顏色綠,商品性好。
5.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苦瓜
品種名稱:碧月
選育單位: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華金麥田種業有限公司、金華雙依種子有限公司
選育人:朱璞、周秦、郭子卿、徐誠、徐恒輝
品種來源:KGQB45×KGQB53
產量表現:經2018-2019年多點品比試驗,2018年前期畝產和總產分別為1079.8公斤和3628.4公斤,比對照‘早碧綠’分別增產3.8%和25.5%;2019年前期畝產和總產分別為1185.6公斤和3696.1公斤,比對照分別增加5.3%和25.2%。兩年平均前期畝產和總產為1132.7公斤和3662.2公斤,分別比對照增產4.6%和25.4%。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生長勢強,主側蔓均可結瓜,分枝性強。葉片掌形、深裂,最大葉長22.9厘米、葉寬23.0厘米,平均節間長13.2厘米。第12-14節著生第一雌花,連續坐果性強,坐果后15-18天可采收商品瓜,平均采收期為105.8天,比對照早碧綠長37.1天。瓜條順直美觀,瓜皮綠色、光澤度好,瓜瘤呈圓瘤與短縱瘤相間,瘤狀清晰;瓜縱徑33-38厘米、橫徑6-7厘米,肉厚約1.2厘米,單瓜重380-500克。肉質脆嫩,苦味適中,耐貯運。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定,可溶性糖含量為0.29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為29.3毫克/100克,含水量為95.0克/100克,皂苷含量為10.18毫克/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鑒定,抗枯萎病。
栽培技術要點:畝栽150-200株,生長后期注意加強肥水管理、防治白粉病。
認定意見:該品種產量較高,商品性好,品質優,抗枯萎病,適宜浙江省春秋季種植。
6.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茭白
品種名稱:浙茭10號
選育單位: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臺州市黃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選育人:張尚法、鄭寨生、陳可可、楊夢飛、李怡鵬
品種來源:‘梭子茭’變異株系選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多點品比試驗,秋季平均畝產1537公斤,比對照‘龍茭2號’增產6.9%,夏季平均畝產2637公斤,比對照增產5.4%;2018-2019年三點品比試驗,秋季平均畝產1590公斤,比對照增產5.37%,夏季平均畝產2699公斤,比對照增產6.5%。兩年秋季平均畝產1564公斤,比對照增產6.1%;夏季平均畝產2668公斤,比對照增產5.9%。
主要特征特性:遲熟,秋季采收期比對照‘龍茭2號’推遲4天左右,夏季采收期相仿。葉鞘淺綠色覆淺紫色條紋,秋季株高199.1厘米,葉鞘長59.3厘米,葉長140.0厘米,葉寬3.5厘米,每墩有效分蘗數9.2個;夏季株高182.7厘米,葉鞘長51.8厘米,葉長130.7厘米,葉寬4.7厘米,每墩有效分蘗數16.0個。秋季殼茭重136.8克,凈茭重90.6克,肉質莖長24.0厘米、粗3.6厘米;夏季殼茭重151.8克,凈茭重103.3克,肉質莖長15.4厘米、粗4.3厘米。肉質莖3-5節,隱芽白色,光滑潔白,肉質細嫩。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干物質、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可溶性固形物和維生素C含量,分別為6.76%、1.06%、0.8%、0.2%、5.5%和6.70毫克/100克。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抗病性鑒定,中抗銹病和胡麻斑病。
栽培技術要點:7月中旬移栽,畝栽1300株;夏季孕茭期較晚,宜采用大棚或簡易覆膜栽培,控制每墩留苗數量;秋季定植時間不宜過早。
認定意見:遲熟高產,商品性好,品質優,抗病性較強,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7.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籽蓮
品種名稱:金芙蓉3號
選育單位: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選育人:王凌云、李怡鵬、楊夢飛、鄭寨生、張尚法
品種來源:建選35號×太空蓮3號
產量表現:經2018-2019年多點品比試驗,2018年平均畝產鮮蓮子399.0公斤,比對照‘十里荷1號’增產7.5%;2019年平均畝產鮮蓮子406.0公斤,比對照增產7.7%。兩年平均畝產鮮蓮子402.5公斤,比對照增產7.6%。
主要特征特性:大型籽蓮品種,植株健壯,株高168.5厘米,花莖高173.3厘米,葉上花,花粉紅、單瓣,花托碗狀、邊緣上翹,花瓣17-19枚,花冠直徑22.9厘米。每畝有效蓮蓬數4500個左右,蓮蓬直徑平均12.7厘米,心皮數平均26.6粒,實粒數平均23.3粒,結實率87.6%。鮮蓮子粒長2.3厘米、寬1.8厘米,粒型指數1.3,可食率69.2%,呈嫩綠色高圓形。鮮蓮子百粒重367.6克。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鮮蓮子含水量86.4%、總糖含量5.3%、纖維素含量0.6%、維生素C含量42.0毫克/100克,氨基酸含量2.26%。抗病性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接種鑒定,中抗疫病和炭疽病。
栽培技術要點:定植前施足基肥,每畝種植150支種藕;7-9月采收期每半個月追肥一次。春季淺水促發,夏季深水降溫,冬季淺水越冬。
認定意見:該品種產量較高,商品性好,品質優,抗病性強,適宜浙江省種植。
8.蔬菜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菱
品種名稱:南湖紅菱
選育單位: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選育人:姚祥坦、沈亞強、袁曄、王瑞森、沈盟
品種來源:水紅菱/南湖菱
產量表現:經2018-2019年多點品種比較試驗,2018年平均畝產量786.9公斤,比對照‘南湖菱’減產2.8%;2019年平均畝產量801.0公斤,比對照增產1.4%;兩年平均畝產量794.0公斤,比對照減產0.7%。
主要特征特性:中晚熟,生長勢較旺。葉片圓菱形,最大葉片長×寬為6.9厘米×10.0厘米,葉柄長14.8厘米;菱盤開展度45.3厘米,單菱盤葉數50.6片,初生葉綠色帶暗紅色斑紋,成熟葉深綠色,水下部分略帶紅色。花白色,果實元寶形,果皮淺紫紅色,光澤度好,四角退化。菱果寬4.9厘米,果厚2.8厘米,果高2.9厘米,平均單果重14.6克,嫩果出肉率47.8%,果肉乳白色,生食爽脆,熟食粉糯。單株菱盤數隨種植密度變化較大,一般單株有效菱盤數30-40個,每個菱盤有效嫩菱果數6個左右,平均單株產量約3公斤。經嘉興中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檢測,‘南湖紅菱’嫩果含水量83.5%,淀粉含量5.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蛋白質含量1.56%。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前應嚴格清塘,適宜蓄水深度60-100厘米,建議栽培密度每畝300-400株。
認定意見:生長勢強,果形大,菱果外觀商品性好,口感品質佳。適宜在嘉興地區外河及內塘種植。
9.旱雜糧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山藥
品種名稱:紫蒔藥9號
選育單位: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選育人:劉偉明、林飛榮、何賢彪、劉也楠、黃立飛
品種來源:紫蒔藥農家種變異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臺州多點品比試驗,2015年鮮薯平均畝產1464.7公斤,比對照‘紫蒔藥農家種’增產28.1%;2018年鮮薯平均畝產2097.7公斤,比對照增產41.7%;2019年鮮薯平均畝產1438.7公斤,比對照增產18.5%;3年試驗鮮薯平均畝產1667.0公斤,比對照增產30.3%。2018年和2020年生產試驗鮮薯平均畝產1984.2公斤,比對照增產24.2%。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180天左右,與對照相仿,生長勢較強,苗期莖葉紫紅色,30-40天開始漸變為綠色,基部分枝數3-6個,主莖長4.4米,莖右旋,有棱翼,莖基紫色,葉柄基色紫色,無零余子,葉卵形,葉緣光滑,葉開展度11.2×7.5厘米;單株結薯一般為1個,少數2個;薯型圓柱形,薯皮褐色,薯肉紫色,須根少,塊莖長29.7厘米、直徑10.2厘米,單株塊莖重1.2公斤;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紫蒔藥9號’干物質26.9克/100克,淀粉20.2克/100克,可溶性糖1.8克/100克。經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紫蒔藥9號’蛋白質1.83克/100克。鮮薯蒸煮口感較粉、稍帶糯;炭疽病田間抗性較好,病情指數48.2。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密度一般為1400-1800株/畝,搭架栽培;施肥宜控氮增鉀,避免徒長。注意炭疽病防治。
認定意見:該品種產量較高,炭疽病田間抗性較好,食用品質優,商品性好。適宜在臺州市種植。
10.旱雜糧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山藥
品種名稱:白蒔藥16
選育單位: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選育人:劉偉明、何賢彪、林飛榮、劉也楠、黃立飛
品種來源:白蒔藥農家種變異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臺州多點品比試驗,2015年鮮薯平均畝產2463.5公斤,比對照‘白蒔藥農家種’增產46.6%;2016鮮薯平均畝產2318.2公斤,比對照增產116.7%。兩年試驗鮮薯平均畝產2390.8公斤,比對照增產73.9%。2017-2019年生產試驗鮮薯平均畝產2255.0公斤,比對照增產34.3%。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180天左右,與對照相仿,耐遲收,生長勢較強,基部分枝數3-8個,主莖綠色、長4.3米,莖右旋,有棱翼,無零余子,葉綠色、卵形,葉緣光滑,葉開展度19.9×9.8厘米;單株結薯一般為1個,少數 2個;薯型圓柱形,薯皮棕黃色,薯肉白色,須根數中等,塊莖長32.9厘米、直徑11.3厘米,單株塊莖重1.6公斤;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白蒔藥16’干物質23.8克/100克,淀粉14.2克/100克,可溶性糖3.8克/100克,經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白蒔藥16’蛋白質1.62克/100克。鮮薯蒸煮口感細膩帶糯,有甜味;炭疽病田間抗性好,病情指數6.7。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密度一般為1200-1500株/畝,搭架栽培;施肥宜控氮增鉀,避免徒長。
認定意見:該品種產量較高,炭疽病田間抗性好,食用品質優,商品性較好。適宜在臺州市種植。
11.藥用菌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靈芝
品種名稱:仙芝3號
選育單位: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植物藥研究院有限公司、金華壽仙谷藥業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珍稀植物藥研究院
選育人:李明焱、李振皓、王瑛、徐靖、鄭化先
品種來源:該品種以武義縣童廬白陽山采集的野生赤芝菌株經人工馴化系統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2018年子實體絕對生物轉化率3.3%,比“仙芝1號”(對照1)低1.4%,比“仙芝2號”(對照2)低3.8%;孢子粉絕對生物轉化率3.5%,比對照1高0.9%,比對照2低2.2%。2019年子實體絕對生物轉化率3.3%,比對照1低0.2%,比對照2低3.5%;孢子粉絕對生物轉化率3.5%,比對照1高1.0%,比對照2低1.6%。兩年平均子實體絕對生物轉化率3.3%,比對照1低0.8%,比對照2低3.7%;兩年平均孢子粉絕對生物轉化率3.5%,比對照1高0.9%,比對照2低1.9%。
主要特征特性:菌絲體白色絨毛狀、密,貼生,有色素、不明顯,適宜生長溫度25-28℃。出芝溫度范圍18-35℃,適宜溫度23-28℃,孢子停止彈射溫度38℃。菌蓋橫徑15-22厘米,厚2.4-3.5厘米,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以腎形居多;表面呈紅褐色,有放射狀縱脊及環紋,腹面淡黃色。菌柄長10.0-12.7厘米,偏生或中生,紫褐色,具漆樣光澤。孢子大小(7.4-8.8)微米×(4.5-5.7)微米,淡褐色至褐色,卵形。出芝比對照早5-7天,孢子粉彈射比對照早10-11天。抗雜菌能力強,平均雜菌污染率為4.1%,比對照低41.9%-59.2%。經金華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測:子實體多糖含量1.48%,三萜含量1.05%;破壁孢子粉甘油三油酸酯含量9.4%,多糖含量1.57%。
栽培技術要點:段木栽培宜11-12月接種,次年3-4月排場出芝,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
認定意見:該品種有效成分含量高,抗性強,生育期短,外觀形狀佳,商品性好,適宜在浙江省段木栽培,菌段排場前應注意防止高溫燒菌。
12.中藥材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菊花
品種名稱:菊米1號
選育單位:麗水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遂昌縣農作物技術推廣中心
選育人:華金渭、尹設飛、雷文勛
品種來源:甘菊野生資源
產量表現:多點品比試驗結果2017年平均畝產54.1公斤,比對照農家種增產33.7%;2018年平均畝產71.3公斤,比對照增產17.5%。兩年平均畝產62.7公斤,比對照增產25.6%。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6.5公斤,比對照增產10.1%。
主要特征特性:9月中下旬現蕾,10月下旬初花,扦插至采收170天左右,比對照平均早2.7天。株高72.4厘米,生長勢較強,分枝能力強,四級分枝數614個;莖桿下部紫褐色,上部淡綠色,葉片卵形,二回羽狀分裂;舌狀花1層,花黃色,花梗長25.6毫米,花朵直徑16.6毫米,管狀花群直徑9.2毫米。干花蕾直徑4.6毫米,百蕾干重2.4克。經麗水市食品藥品與質量技術檢驗檢測院測定,3,5-0-二咖啡奎寧酸含量為0.9%,符合《浙江中藥炮制規范》(2015版)要求。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抗性鑒定,高抗根腐病、病毒病。
栽培注意事項:四月下旬至五月上中旬扦插栽植,單行雙株種植,株距0.5米,畝種1800株左右,修剪整形4-5次,塑造株形,初花前及時采收。
認定意見:長勢較強,抗性好,產量高,品質較好,適合麗水地區種植。
13.中藥材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菊花
品種名稱:錦菊1號
選育單位:天方健(中國)藥業有限公司、浙江省中藥研究所有限公司、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桐鄉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人:沈宇峰、趙娜、沈曉霞、王志安、吳金毛
品種來源:由早小洋菊變異單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2017年品種試驗‘錦菊1號’三地平均干花畝產114.3公斤,比對照‘早小洋菊’增產21.7%;2018年品種試驗‘錦菊1號’三地平均干花畝產133.6公斤,比對照‘早小洋菊’增產18.7%;2019年品種試驗‘錦菊1號’平均干花畝產163.9公斤,比對照‘早小洋菊’和‘異種大白菊’分別增產12.4%和6.6%。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植株直立,株高60-80厘米,莖稈粗硬,直徑4.5-8.0毫米,不易倒伏,生長勢旺,分枝較少;須根多,莖節發根力強;葉片較大,深綠。全生育期220天左右,花期比早小洋菊遲5-6天,11月初始花,11月下旬終花;花形飽滿,頭狀花序直徑4.5-6.5厘米,舌狀花白色、6-9層、135-150片,管狀花金黃色,單花重1.8-2.2克。經杭州市食藥檢院檢測,綠原酸含量0.52%、木犀草苷含量0.581%、3,5-O-二咖啡奎寧酸含量1.05%,符合藥典要求。經浙江中研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檢測,總黃酮平均含量12.43%,多糖平均含量6.89%。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枯萎病和霜霉病。
栽培技術要點:合理輪作,4月上中旬定植,畝栽1萬株左右,每叢4株;5月中旬和6月下旬各壓條一次,7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摘心一次;做好排澇抗旱;11月上中旬以采朵花為主。
認定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不易倒伏、總黃酮和多糖含量高,適宜在浙江省菊花產區作藥用菊種植。
14.中藥材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菊花
品種名稱:壽菊1號
選育單位: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植物藥研究院有限公司、金華壽仙谷藥業有限公司、武義壽仙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浙江省中藥研究所有限公司
選育人:李明焱、李振皓、王瑛、鄭化先、胡凌娟
品種來源:由武義縣白姆鄉‘早小洋菊’芽變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多點品比試驗結果,2017年平均干花畝產131.2千克,比對照‘早小洋菊’增產14.6%;2018年平均干花畝產138.0千克,比對照增產16.8%;兩年平均干花畝產134.6千克,比對照增產15.7%。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9月下旬現蕾,10月采收,從栽種至采花200天左右,花期較早,比‘早小洋菊’早5天。株高64.1厘米,莖桿較粗,直立性好,畝有效分枝數15.9萬個, 畝花蕾數102.5萬個。花朵平均直徑41.7毫米,花瓣6層,比對照多20.0%,玉白色,平均111片,比對照多19.4%,單花重0.9克。胎菊泡飲湯色黃、氣芳香、味微甜。經金華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測定,綠原酸含量0.54%,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含量1.04%,木犀草苷含量0.266%,符合《中國藥典》要求。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抗性鑒定,高抗根腐病。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4月上旬定植,畝栽3500-5000株。適宜壓條栽培,少施氮肥,做好排澇抗旱。
認定意見:該品種花期早,花瓣較多,產量高,品質佳,適宜在浙江省杭白菊產區種植。
15.中藥材品種
認定編號:
作物名稱:金線蓮
品種名稱:金康1號
選育單位:金華市荊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華匠康金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選育人:吳梅、周小軍、孔向軍、馬巧群、方莉
品種來源:南靖尖葉變異株系統選育
產量表現:經2018-2019年三點林下栽培品比試驗,全草鮮品2018年平均畝產106.5公斤,比對照‘南靖尖葉’增產13.0%;2019年平均畝產105.7公斤,比對照增產16.3%。兩年平均畝產106.1公斤,比對照增產14.6%。
主要特征特性:定植至采收210天左右,前期長勢較強,莖直立,平均株高10.9厘米,葉數5-8片,平均葉長3.1厘米、葉寬2.4厘米,葉片較大,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葉片邊緣微波狀,葉上面呈鵝絨狀綠紫色,具連續,較密的金紅色帶絹絲光澤的網脈,背面略帶淡紫紅色;肉質根,須根3-5條。全草平均單株鮮重2.6克。品質經武義中正食品檢測有限公司檢測,總黃酮含量0.62%、多糖含量11.3%,金線蓮苷8.23%。抗病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微所鑒定,中抗莖腐病。
栽培技術要點:林下栽培,3-4月單株種植,株行距3-5厘米×5-8厘米,栽培密度4-5萬株/畝,高溫高濕條件下注意防治莖腐病,忌積水;10-11月花前適時采收。
認定意見:前期莖直立性較強,產量較高,品質好,中抗莖腐病,適宜浙江山區林下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