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渝審麥20200001
品種名稱:西麥9號
申 請 者:西南大學
育 種 者:西南大學
品種來源:貴農21/川麥43
特征特性:春性常規品種,全生育期176天。幼苗半直立,株高84厘米,長方形穗,長芒,白殼,白粒,半角質,熟相中等。在畝基本苗12~14萬的情況下,平均畝有效穗20.6萬穗,穗粒數34.3粒,千粒重39.9克。籽粒容重747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14.6%,面粉濕面筋含量(14.0%水分基)21.7%,降落數值274秒,吸水量54.3毫升/100克,面團穩定時間2.2分鐘。中抗條銹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230.1千克,比對照增產6.5%。9個點次增產,3個點次減產,增產點次率75%,最高畝產303.5千克。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9.6千克,比對照增產渝麥13增產6.1%,6個點次增產,無減產點次,增產點次率100%,最高畝產283.6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平壩區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海拔500~900米深丘低山區在10月中下旬播種,窩播、條播均可,凈作一般畝用種量8~10千克,畝基本苗控制在12萬~15萬;2.施肥:以農家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畝施純氮(N)10~12千克、磷(P2O5)5~7千克、鉀(K2O)5~10千克,有機肥、磷肥、鉀肥做底肥,氮肥底肥70%~80%,追肥20%~30%;3.除草:注意防除田間雜草,可在播種后至拔節前選用麥田專用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或在追肥時選晴天中耕除草;4.病蟲害防治:適時防治赤霉病、條銹病、白粉病和蚜蟲;5.收獲:在小麥蠟熟末期及時搶晴天收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重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重慶市麥作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