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遼春34
申 請 者:遼寧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遼寧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遼94旱鑒11/遼01鑒138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生育期82天左右。幼苗直立,株高75厘米左右,穗紡錘型,白殼,長芒,紅粒,角質。穗粒數31.0個,穗粒重1.41g,千粒重36.16g。2018年和2019年兩年抗病鑒定結果:中感葉銹病,中抗白粉病,中抗桿銹病。2018年和2019年兩年品質檢測平均指標:粗蛋白14.36%,濕面筋31.25 %,吸水量57.75 mL/100g,穩定時間5.85 min。最大拉伸阻力341.50 Rm.E.U,拉伸面積81.00cm2,中強筋品種。
產量表現:2018年參加遼寧省春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29.3公斤,比對照增產12.5%,2019年續試平均畝產339.8公斤,比對照增產11.3%,2018~2019年12點次均增產,兩年平均畝產334.5公斤,比對照遼春18號增產11.9%;2019年參加生產試驗,5點次均增產,平均畝產306.6公斤,比對照增產14.0%。
栽培技術要點: 3月10日~3月25日播種,畝保苗數43—45萬株左右,行距20厘米,播幅5~8厘米,播種深度3~4厘米,成穗數43~45萬穗。畝施基肥(農家肥)3000~5000公斤,種肥(氮磷鉀復合肥)20公斤,苗期追施尿素20公斤。5月下旬防治蚜蟲,通常用樂果乳油防治;6月中下旬當粘蟲長到3齡時用敵殺死防治粘蟲。7月初小麥蠟熟末期及時收獲。收獲后及時脫粒晾曬,避免籽粒發霉變質和蟲蛀。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遼寧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遼寧省灌溉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