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粵審果20190008
申請者: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
育種者: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品種來源:早鐘6號×粵引佳伶枇杷
特征特性:果實成熟期為2月下旬~4月上中旬,多批次成熟,果實倒卵圓形至梨形,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44.96克,質地較緊實,皺皮果少,果皮橙黃、易剝皮,果肉橙黃色,可食率73.6 %,單果平均種子數3.2粒。理化品質檢測結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43%,總糖含量9.97%,還原糖含量7.40%,總酸含量0.22%。
產量表現:易成花坐果,豐產性好。高接樹第3年、第4年和第5年平均株產分別為4.6公斤、7.4公斤和14.7公斤,折合畝產分別為184公斤、296公斤和588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砧木用本砧,或選擇樹勢強健的其它枇杷品種做砧木,也可用枇杷屬其它種如香花枇杷、櫟葉枇杷作砧木。(2)株行距3.5~4米×4~5米定植,畝植40~42株。(3)主干高控制在0.6~0.7米,留3~4條主枝;高接樹在中間砧第一級主枝或副主枝上進行高接,接芽5~8個;每年采果后剪去結果枝、下垂枝、弱枝等,培養健壯結果母枝。(4)全年施肥2~3次,春肥施優質農家肥(花生麩)或復合肥,采后肥施復合肥加農家肥,促夏梢和花芽分化,占全年施肥量的50%以上,壯果肥施磷肥加優質農家肥(花生麩)。(5)對9月下旬至1月上旬的花序進行合理、均勻疏花,疏去弱小花序和過密的花序,疏花(穗)量達30%~50%左右;合理疏果,每穗保留分布均勻的小果3~4個,及時套袋。(6)注意防治葉斑病和天牛等病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早佳90枇杷為黃肉類型品種,易成花坐果,豐產性好,果實倒卵圓形至梨形,平均單果重44.96克,果皮橙黃、易剝皮,果肉橙黃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43%,品質優良,綜合性狀好。適宜廣東枇杷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