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編號:渝備玉2019017
品種來源:SM981×S3-13
引 種 者: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審定編號:桂審玉2011001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雜交玉米。全生育期121.7天,株高261.5厘米,穗位高104厘米,空桿率為0,株型平展。雄花發達,分枝12~22條,花粉量大。花藥飽滿青帶紫褐色,穎片基部綠色,第一穎綠色帶紫斑,第二穎綠色帶紫斑。雌花吐絲過程均是紅色。果穗長筒型,籽粒黃色,硬粒型,穗軸白色。穗長19.9厘米,穗行數16行,行粒數39.2粒,百粒重33.6克,出籽率83.8%。
產量表現:2018年一年適應性試驗,9點平均畝產570.3千克,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8.7%。
抗性評價:抗小斑病、大斑病、莖腐病、穗腐病、紋枯病。
栽培技術要點:1.宜4月初播種,精細整地,每畝種植密度3000~3400株,合理密植;2.合理施肥:畝施1500~2000千克的腐熟農家肥料作基肥,或畝施30千克玉米專用復合肥做底肥,種子出苗后,在3~5葉期應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和施肥管理,苗期追施5~10千克的尿素,在植株拔節前的大喇叭口期應畝施尿素15千克攻苞肥,可適當進行中耕、培土,使植株生長各個時期對營養元素的需求得到充分的保證并刺激氣生根萌發,增強抗倒性;3.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蟲及蝽蟓等害蟲,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和灰斑病等病害;4.適時采收,及時收獲,脫粒并晾干,妥善貯藏。
風險提示:1.注意請將種子存放于陰涼干燥處,要防止蟲、鼠、霉害,及防止混雜。貯藏不當會導致種子的生活力下降(特別是發芽率);2.防治好病蟲害,注意防大斑病和紋枯病,苗期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因各地生態條件的差異,病蟲害防治請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進行,預防為主;3.施肥時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施用。
引種適宜種植區域:適宜重慶市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壩、低山地區種植。
咨詢服務電話:0771-3277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