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臨麥37號
申 請 者:臨夏回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
選 育 者:臨夏回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以遼春6號為母本,以臨麥32號(甘輻92-310×咸陽大穗)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 06-066-12。
特征特性:春性。頂芒,白殼,穗型長方形,株高106厘米,穗粒數40.2粒,卵圓、紅粒、角質。千粒重38.78克,容重750.8克/升。含粗蛋白15.53%,濕面筋32.9%,沉淀值35.0毫升,賴氨酸0.42%。吸水量55.2毫升/100克。生育期103天。苗期對混合菌表現中感,成株期對供試小種及混合菌表現免疫。
產量表現:2014-2015年參加甘肅省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71.92千克,較對照隴春23號增產7.51%。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76.42千克,較對照隴春23號增產4.20%。
栽培要點:3月上旬播種,畝播量20-25千克。畝基施有機肥6000千克,畝施磷酸二銨20千克,尿素10千克。苗期每畝追施硝銨2~4千克。
適宜范圍:適宜在甘肅省中部春麥水地品種類型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