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臨旱9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I-6/臨旱40113
特征特性:半冬性,生育期235天,與對照晉麥47號熟期相當。幼苗半匍匐,分蘗力較強。平均株高85.6厘米,莖稈細、韌性較好。旗葉窄長,穗層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平均穗長7.8厘米,長芒。白殼、白粒、角質。平均畝穗數34.1萬穗,穗粒數30.9粒,千粒重38.3克。
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高感白粉病。2017年、201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哈爾濱)檢測,平均籽粒容重778克/升,籽粒粗蛋白質含量(干基)15.09%,濕面筋含量(以14%水分計)34.5%,穩定時間1.3分鐘。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度參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麥區旱地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26.2千克,比對照晉麥47號增產7.7%;2017~2018年度續試,平均畝產328.0千克,比晉麥47號增產10.7%。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27.1千克,比晉麥47增產9.2%。2017~2018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14.5千克,比晉麥47號增產7.2%。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畝基本苗20萬左右。加強管理,適時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山西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麥區旱地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