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北京市冬小麥品種試驗方案
一、試驗目的
客觀、公正地評價參試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生育期及品質等性狀,篩選適宜京郊生態條件的、綜合性狀優良的小麥新品種,為品種審定及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二、試驗設計
(一)區域試驗
1、區域試驗采取密碼編號制。
2、本年度區域試驗設置2個組,包括高產穩產組、節水組。
3、高產穩產組參試品種14個(含對照),對照品種為中麥175;節水組參試品種11個(含對照),對照品種為農大212。
4、區域試驗每組安排5個試驗點。采取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復,小區面積12平方米,每小區種6行,行距20-25厘米。
5、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的基本苗由育種單位自定,高產穩產組基本苗的范圍是15~20萬株/畝,節水組基本苗的范圍是20~25萬株/畝。
6、參加區域試驗的品種,同年參加由市種子管理站統一組織的指定單位的轉基因檢測、抗病性鑒定、抗寒性鑒定、DNA指紋檢測、DUS測試等專項鑒定,節水組品種還須進行節水性鑒定。
7、參加區域試驗的優質品種(強筋、中強筋)須進行品質檢測,由市種子管理站從當年區域試驗點取樣送樣至有關單位檢測。
(二)生產試驗
1、生產試驗采取實名參試,采取順序排列,一次重復,小區面積300平方米。高產穩產組基本苗的范圍是15~20萬株/畝,節水組基本苗的范圍是20~25萬株/畝。
2、高產穩產組生產試驗2個參試品種(含對照),對照品種為中麥175,安排5個試驗點。
3、節水組生產試驗3個參試品種(含對照),對照品種為農大212,安排5個試驗點。
4、進入生產試驗的中筋品種,須進行品質檢測,由市種子管理站從當年生產試驗點取樣送樣至有關單位進行檢測。
(三)品比試驗
1、品比試驗設置1個組,參試品種34個(含對照),對照品種為中麥175 。
2、品比試驗共安排5個試點,間比法排列,一次重復,小區面積12平方米,每小區種6行,行距20-25厘米。基本苗由育種單位自定,范圍是15~20萬株/畝。
3、參加品比試驗的品種,不參加市種子站統一組織的專項鑒定試驗,請自行安排。
三、供種
(一)參試單位根據參試品種發芽率、千粒重、基本苗、小區面積(12米2),計算出每小區的用種量,各參試品種種子按小區分別進行包裝。
(二)參加區域試驗的品種,須提供6個試驗點用種(1點為備用種),另外,高產穩產組須提供4.5公斤的種子、節水組須提供9.5公斤的種子,按照下表獨立包裝,作為鑒定用種;參加品比試驗的品種,須提供6個試驗點用種(1點為備用種);參加生產試驗的品種,須提供5個點的試驗用種。
各組試驗供種要求
|
試驗組別
|
高產穩產組區域試驗
|
節水組區域試驗
|
生產試驗
|
品比試驗
|
|
每點每品種試驗面積
|
12平方米/小區×3次重復
|
12平方米/小區×3次重復
|
300平方米
|
12平方米
|
|
供種試驗點數
|
6
|
6
|
5
|
6
|
|
專項鑒定及測試
|
1個2.0公斤,抗寒性鑒定;1個1.0公斤,DUS測試;3個0.5公斤,分別為轉基因檢測、DNA指紋檢測、抗病性鑒定。
|
1個5.0公斤,節水性鑒定;1個2.0公斤,抗寒性鑒定;1個1.0公斤,DUS測試;3個0.5公斤,分別為轉基因檢測、DNA指紋檢測、抗病性鑒定。
|
(三)參試品種需在包裝內外標簽上寫清品種名稱、發芽率、千粒重、基本苗等信息。
(四)參試單位于2018年9月10日前將參試品種種子送達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各組參試品種詳見后附表。
(五)參試品種種子質量需達到國家原種標準(純度≥99.9%,凈度≥99.0%,發芽率≥85%,水分≤13%),經純度檢驗不合格的品種停試一年;參加區域試驗的品種同年進行DNA指紋檢測,發現參試品種與上年度DNA指紋不同或與其它已審定、保護品種DNA指紋相同的,取消該品種試驗資格。
四、播種
(一)高產穩產組試驗和品比試驗播種期為9月25日~10月5日,節水組播種期為9月25日~10月1日。
(二)區域試驗在播種前先將每個品種種子平均分成三份(每重復一份,有的品種已由參試單位分好),人工播種的試點將每份種子再按小區行數分成等份,按照田間種植圖播種。品比試驗、生產試驗及品種展示播前將每品種種子按小區行數分成等份,每份種子均勻播在1行內。
五、田間管理
(一)高產穩產組組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品比試驗及品種展示按450公斤/畝以上產量水平管理。
施肥參考:底肥每畝復合肥50公斤;拔節期(春4葉~春5葉展開)隨水追施尿素17.5公斤左右。折合成每小區施肥量,均勻施用。各試點根據地力、苗情,施肥量可酌情增減。
澆水參考:試驗必須保證充足的底墑水、凍水、拔節水和灌漿水。其它時期澆水依具體情況而定。
(二)節水組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全生育期只要求澆足底墑水和凍水,春季不得澆水。
施肥參考:底肥每畝復合肥50公斤;澆凍水時,隨水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折合成每小區施肥量,均勻施用。
節水組試驗周圍要求設置較大面積保護區,以保證試驗不受周圍農田澆水影響為宜,保護區肥水管理與試驗相同。
(三)各組試驗在管理措施中,不可對各種病害進行防治,也不可使用多效唑、矮壯素等化學藥物控制株高,可進行藥劑防治蚜蟲和化學除草,但要嚴格控制用量,以免造成藥害。
六、試驗要求
(一)承試單位嚴格按照《北京市農作物品種試驗操作規程 小麥》和試驗方案實施。
(二)試驗地要有代表性、土地平整、地力均勻、無邊際影響,有水源保證。
(三)嚴把播種質量關,底墑充足,適時播種,播種深淺一致,撒種均勻,做到苗齊、全、勻、壯。
(四)加強田間管理,使參試品種充分發揮出產量潛力。
(五)按試驗記載檔案項目和《農作物品種試驗操作規程 小麥》附錄A 北京市小麥品種試驗調查記載中的標準,做好調查、記載,調查要適時、準確,不得丟漏調查項目。
(六)適時收獲,所有試驗均以小區為單位全區收獲、脫粒、計量實產(以公斤為單位)。
(七)計量產量、室內考種等工作完成后,優質品種區域試驗時和中筋品種生產試驗時各分別取留樣品2公斤作為品質分析樣品,要求保管好樣品種子,避免生蟲、受潮等,確保品質分析樣品質量。
(八)試驗結束后,及時整理數據,記載檔案和鑒定報告于2019年7月10日前寄北京市種子管理站邢蕾。(地址:海淀區北太平莊路15號 郵編:100088 電話:82028489)
北京市種子管理站
2018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