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淮油20號
申 請 者: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K386×96108-6
特征特性:常規種。甘藍型。甘藍型半冬性中熟常規油菜品種。幼苗半直立,葉色暗綠,葉緣鋸齒形,2~3對裂葉。苗前期生長較快,越冬前易形成壯苗,春發生長平穩。3月上旬抽薹,4月初開花,4月下旬終花,花期25天左右。成株株高159厘米,主軸長67厘米。中生型分枝,株型較緊湊。一次分枝8.7個,二次分枝4.3個,單株有效結角280~320個。平均角長7.2 厘米,每角23粒,千粒重3.8克。黃淮地區5月下旬成熟。硫苷含量23.06微摩爾/克,含油量41.48%。低感菌核病。抗寒能力中等,抗倒能力強。抗裂莢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184.43千克,比對照秦油7號減產0.61%;第2生長周期畝產183.79千克,比對照秦油7號增產4.32%。
栽培技術要點:育苗移栽適宜播種期9月中下旬,播量每畝0.6~0.75千克。10月下旬移栽,移栽行、株距為0.3~0.4米×0.14~0.16米,每畝移植10000~14000株。直播種植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開行條播或穴播,條播行距25~40厘米,每畝播量0.3~0.4千克,穴播行距30厘米,株距13~15厘米,每穴2~3粒。苗床齊苗后疏苗,11月中旬定苗,每畝留苗15000~18000萬株。苗床基施45%復合肥30千克/畝,尿素5千克/畝。大田基施45%復合肥40千克/畝,尿素7.5千克/畝,硼砂0.75千克/畝。12月底追施臘肥,開溝條施,每畝施尿素15公斤。抽薹后初花前每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及時防治蚜蟲,花期加強菌核病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北、河南、陜西關中、甘肅隴南的冬油菜主產區冬季種植。
注意事項: 低感菌核病,需要配合藥物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