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濮花33號
申 請 者:濮陽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濮陽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濮9502-0-4① × 豫花15號
特征特性:普通型。食用、鮮食、油用、油食兼用。生育期128天,主莖高39.75厘米,側枝長43.95厘米,總分枝數8條,結果枝數7條,單株結果數19個,百果重263.38克,百仁重116.5克,千克果數481個,千克仁數1063個,出米率72.25%。籽仁含油量54.74%,蛋白質含量24.89%,油酸含量40.6%,籽仁亞油酸含量37.3%。抗青枯病,感葉斑病,感銹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98.81千克,比對照花育33號增產4.05%;第2生長周期畝產374.4千克,比對照花育33號增產7.38%。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88.67千克,比對照花育33號增產6.39%;第2生長周期畝產269.98千克,比對照花育33號增產10.8%。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選擇上茬為禾谷類作物的沙壤地塊。實行秋翻耙,早春結合施有機肥將土壤旋耕整平。2.播期:5月中旬播種;播前10天脫殼,進行種子分級清選,曬種包衣。3.密度:每公頃播15萬穴,每穴2粒。4.施肥:施足底肥,每公頃施花生專用肥500~750千克(N-15%、P2O5-15%、K2O-15%)。出苗后及時進行清棵和除草中耕,在花生下針期前完成上土封壟。根據基肥用量和植株的長相可進行中后期葉面施肥。5.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進行清棵和中耕除草,生育期間應注意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蟲害,尤其注意蠐螬類害蟲和葉斑病、網斑病等葉部病害的防治;開花下針后期、結莢初期或主莖高35厘米時,注意化控,防止徒長、倒伏;后期注意養根護葉,及時收獲。防止漚果、爛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遼寧花生主產區春播或麥壟套種栽培。
注意事項:植株較高大,需要及時控制。品種耐澇性中,抗倒伏性弱,易感葉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