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兆豐5號
申 請 者:內蒙古河套小麥產業化研究院、內蒙古兆豐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內蒙古河套小麥產業化研究院、內蒙古兆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自育品系Y09-4為母本、自育96j106為父本,品種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93天,與對照永良4號同期。幼苗直立,株型緊湊,葉色綠,葉姿態為披散。株高83厘米。平均有效穗數44.14萬/畝。紡錘形穗,長芒、白殼,穗長10.7厘米,穗粒數36.6。籽粒白色、硬質,無黑胚,千粒重42.9克。抗性鑒定,免疫稈銹病,中感白粉病、條銹病、葉銹病和黃矮病。品質檢測,容重828克/升,粗蛋白13.62%,濕面筋28.1%,沉淀值35.0毫升,面團形成時間7.3分鐘,穩定時間9.1分鐘,弱化度103F.U,最大拉伸阻力430E.U,延伸性178毫米。
產量表現:2014年參加水地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83.6千克,比對照增產4.7%;2015年參加水地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3.9千克,比組均值增產2.3%;2016年參加水地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1.2千克,比對照增產5.2%。
栽培技術要點:在巴彥淖爾市井、黃灌區適時早播(3月10號—3月20號);畝保苗45萬/畝為宜,即播種量22.5千克/畝左右,肥地少播,瘦地適當增加;施肥應以農家肥料為主,結合增施磷、鉀肥,種肥用磷酸二銨20千克/畝+5千克/畝尿素+15千克/畝硫酸鉀肥,結合頭水重施分蘗N肥,以尿素22千克/畝為宜,全生育期滴灌5-6水,黃灌區澆3-4水,后期應注意防蟲、滅草,及時收獲。
注意事項:白粉病、條銹病、葉銹病、黃矮病重發區不易使用。
審定意見:通過審定,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10℃活動積溫2100℃以上水地小麥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