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蜀花 1號
申 請 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育 種 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品種來源:黑花生資源材料0528×花11
特征特性:中間型油食兼用品種。生育期121天。莢果普通形,種皮黑色,主莖高40.1厘米,側枝長46.6厘米,單株總分枝7.3個,結果枝5.8個。單株總果數15.5個,飽果數13.1個,單株生產力21.0克。百果重197.6克,百仁重79.0克,出仁率70.7%,飽果重率92.8%,飽仁重率90.9%。籽仁:含油量53.6%,蛋白質含量25.7%,油酸含量60.78%,亞油酸39.22%。高感青枯病,中抗葉斑病,休眠性強,抗倒性強,耐旱性強。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292.13千克,比對照天府14增產3.5%;第2生長周期畝產310.07千克,比對照天府14增產11.76%;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11.51千克,比對照天府14減產2.29%;第2生長周期畝產215.55千克,比對照天府14增產5.73%。
栽培技術要點:四川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均可種植,播前用50%多菌靈、根瘤菌劑和鉬肥拌種。整地做到地平地凈無根茬。精耕細耙,保持耕層深厚,結實層疏松。播種前15天,每畝用90%草甘膦700克對水噴施土壤,整地深度以14~17厘米為宜,要求土壤疏松、細碎、濕潤。施足基肥,合理開廂。每畝用種量(花生仁)10~15千克,密度8500~9000穴,條播,每壟種2行,壟面上行距26.6~30厘米,穴距26.6~33.3厘米。每穴播種2~3粒,然后蓋細土3厘米左右。生長期主要是抗旱排澇防爛果,控制徒長保穩花,治蟲保果奪豐收,防病保葉促果飽。對長勢過旺的田塊,在盛花期末畝用15%多效唑30克左右對水50千克噴霧以控制徒長;6月下旬至7月上旬,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或過磷酸鈣2.5千克、草木灰3千克分別浸泡24小時,取其清夜對水50千克,加尿素0.5~1千克、50%多菌靈50克噴灑葉片,進行根外追肥。生育中后期加強葉部病蟲防治,及時抗旱,適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省花生產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青枯病嚴重地不適合種植;生育中期植株易徒長,需適當進行化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