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贛棉207
轉基因生物名稱:贛棉207
選 育 者:劉亞平、肖遠龍、楊兆光、吳振江、涂祈鈞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6]第31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023(贛雜棉800優系)×207(贛棉11號優系)雜交選配的轉基因抗蟲棉組合
審定情況:2018年1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春播生育期121.8天,該品種出苗整齊、生長勢、整齊度均好,子葉較大平展、葉色較深,苗期表現較好,植株塔形較緊湊,莖稈中粗有茸毛,葉片較大、葉色中等、缺刻較深,鈴卵圓較長、表面光滑,鈴柄稍長,花藥乳白色、柱頭中長,結鈴性較好,吐絮暢,好撿花,抗病性強。株高118.5厘米,果枝始節6.4,果枝數19.4層,單株結鈴42.6個,單鈴重5.1克,霜前花率91.1%,衣分42.53%,衣指7.5克,籽指10.0克,纖維品質:纖維長度30.5mm,整齊度85.35%,比強度32.7cN/tex,伸長率4.54%,馬克隆值5.0,反射率78.34%,黃度7.6,紡紗均勻性指數152.8。耐枯萎病,相對抗指13.54。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域試驗。2013年畝產皮棉126.33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5.8%,2014年畝產皮棉127.9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減產0.49%。兩年平均畝產皮棉127.1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2.01%。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中上旬播種,每缽1-2粒,雙膜覆蓋育苗,苗齡控制在2葉1心時移栽,栽時根部要培地,每畝定植1600株左右。每畝施純氮20公斤,氮、磷、鉀比大約為1:0.5:1。按照“底肥足、蕾肥穩、花鈴肥重、蓋頂肥補”的原則,合理施用,合理化控,加強田間管理,遇澇及時排,遇旱及時灌溉,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盲蝽蟓、白粉虱等害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