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第一批非主要農作物登記目錄》《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指南》有關規定,我中心對2017年12月23日至2018年1月7日收到的馬鈴薯等18種作物“福克212”等338個申請登記品種進行了復核。現將申請材料合格、提交樣品合格,符合登記要求的擬登記品種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自2018年2月2日至2018年2月14日)。
公示期內,如有異議,可向我中心品種登記處(籌)反映。異議人或異議單位須用實名提供書面材料,提供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經本人簽字或加蓋單位公章確認。
聯 系 人:李榮德
聯系電話:010-59194556
電子郵箱:lirongde@agri.gov.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20號樓726
郵政編碼:100125
附件:“福克212”等338個申請登記品種信息
全國農技中心
2018年2月2日
附件:“福克212”等338個申請登記品種信息
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福克212
申 請 者: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燕子×克新2號
特征特性:鮮食型。中熟。葉片綠色,莖綠帶褐色,單株塊莖數6~8個,薯塊短卵圓形,薯皮光滑、中等黃色,薯肉中等黃色,芽眼淺,單株薯重0.45千克,商品率79.07%。干物質含量18.5%,蒸煮食味香,食味品質較優。中抗晚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1856.28千克,比對照紫花851增產9.15%;第2生長周期畝產1711.70千克,比對照增產4.77%。
栽培技術要點:1.田塊選擇。一般選擇土層深厚、疏松、富含有機質以及排灌便利的沙壤水稻田種植為好,忌與茄科作物連作。2.種薯選擇與處理。應選擇優質無病的脫毒種薯切塊播種,當種薯芽長2~3厘米,沿種薯頂端自上而下切成30~35克小塊,并用殺菌劑拌種,有芽的先播種,無芽的應統一催芽,以保證出苗的整齊度。3.合理密植。株型直立,基部分枝數較少,宜適當密植,畝種植密度一般4800~5200穴。4.科學施肥。注意有機肥和化肥搭配使用,氮、磷、鉀比例1:0.4:1.8。5.加強田管。保持田間土壤含水量在80%~85%,病蟲害要以防為主,注意預防低溫霜凍危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福建省冬作、春作或秋作。
注意事項:注意防控晚疫病。
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福克76
申 請 者: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壩9×卡它丁
特征特性:鮮食型。中熟。葉綠色,莖綠帶褐色,塊莖短橢圓形,薯皮中等黃色、光滑,薯肉淺黃色,芽眼中等,匍匐莖長度中等,塊莖大小中等、整齊,商品薯率86.4%。蒸煮食味香,適口性好。干物質含量20.22%,淀粉含量14.87%,蛋白質含量2.26%,維生素C含量24.90毫克/100 克,還原糖含量0.10%。感晚疫病,抗PVX、PVY。第1生長周期畝產2047.1千克,比對照費烏瑞它增產35.7%;第2生長周期畝產2441.9千克,比對照費烏瑞它增產25.6%。
栽培技術要點:1.田塊選擇。一般選擇土層深厚、疏松、富含有機質以及排灌便利的沙壤水稻田種植為好,忌與茄科作物連作。2.種薯選擇與處理。應選擇優質無病的脫毒種薯切塊播種,當種薯芽長2~3厘米,沿種薯頂端自上而下切成30~35克小塊,并用殺菌劑拌種,有芽的先播種,無芽的應統一催芽,以保證出苗的整齊度。3.合理密植。株型直立,基部分枝數較少,宜適當密植,一般種植密度為畝播4800~5200穴。4.科學施肥。注意有機肥和化肥搭配使用,氮、磷、鉀比例1:0.4:1.8。5.加強田管。保持田間土壤含水量在80%~85%,病蟲害要以防為主,注意預防低溫霜凍危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德宏和貴州黔東南州等冬作區種植。
注意事項:由于品種感晚疫病,要注意防控晚疫病,不適宜在晚疫病重病區種植。
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菲勒塞納
申 請 者:雪川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荷蘭HZPC控股公司
品種來源:默恩×格勞亞
特征特性:鮮食及薯條兼用早熟雜交種。從出苗到收獲8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生長勢強,莖綠色,葉深綠色,花冠白色,天然結實性少,匍匐莖短,塊莖橢圓形,黃皮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淺,平均株高36.7厘米,單株主莖數3.65個,單株結薯數為9.0塊,平均單薯重134克,商品薯率86.3%。干物質含量19.20%,淀粉含量14.90%,蛋白質含量2.30%,維生素C含量41.00毫克/100克,還原糖含量0.05%,食味品質優良,蒸煮后入口沙軟。感晚疫病,高感青枯病,感病毒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1876.3千克,比對照粵引85-38減產19.78%;第2生長周期畝產2029.5千克,比對照粵引85-38減產3.44%。
栽培技術要點:冬作地區栽培要點:1.選用合格脫毒種薯,注意輪作(最好采用“稻-稻-薯”水旱輪作),精細整地。2.10下旬至11月初播種,每畝種植5000株左右,播種后每畝覆蓋稻草300公斤左右。3.株高15~20厘米及封垅前進行培土,共培土2~3次。4.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和鎂、硼鋅等微量元素,旱季注意灌水保濕,雨季及時排除積水。5.注意防治晚疫病、蚜蟲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廣東省種植。
注意事項:不能與茄科作物連作,應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制,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發生。注意防治晚疫病、青枯病、黑脛病、早疫病、黑痣病、瘡痂病、粉痂病、病毒病、地下害蟲等當地危害馬鈴薯的病蟲害。該品種應在微酸性土壤,以pH5.5~6.5為最適宜,但在pH5~7.8的范圍內也能較良好的生長,但是土壤pH值低于5或高于7.8植株生長、塊莖產量及品質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影響。冬作區播種前應起高壟,壟高不低于25厘米,且做好排澇措施,以防田間淹水;播種時10厘米地溫不能超過25℃,遇到持續高溫和暴雨天氣,會對種薯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會導致種薯腐爛;播種少量覆土后應采用干稻草覆蓋,稻草厚度應在10厘米左右。土壤耕深應在30~35厘米左右。選用合格種薯,播前15~30天催芽,催壯芽,芽長1厘米左右。使用藥劑拌種,防治病蟲害等。本品種應該適墑播種,播種深度視當地土壤情況而定。合理施肥,以農家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化肥施用根據當地土壤肥力狀況科學施用氮磷鉀等,實施配方施肥。田間管理中注意適當加厚培土層,生長過程中合理灌溉,生長后期防止瀝澇,成熟時及時收獲,收獲時防止暴曬或日光灼害影響品質。貯藏中溫度控制在2℃~4℃,并要求避光和合理的濕度。本品種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馬鈴薯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除草劑的漂移和殘留藥害。
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珍妮
申 請 者:雪川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雪川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妮可塔×歐貝利克斯
特征特性:鮮食早熟雜交種。從出苗到收獲76天左右。株型開展,生長勢強,莖綠色,葉深綠色,花冠白色,天然不易結實,匍匐莖短,薯塊長橢圓形,黃皮淡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淺,平均株高34.8厘米,單株主莖數2.5個,單株結薯數為11.3塊,平均單薯重101克,商品薯率80.8%。干物質含量17.25%,淀粉含量15.42%,蛋白質含量1.98%,維生素C含量38.20毫克/100克,還原糖含量0.05%,食味品質優良,蒸煮后入口沙軟。高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感病毒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112.8千克,比對照粵引85-38減產9.67%;第2生長周期畝產1817.5千克,比對照粵引85-38減產14.58%。
栽培技術要點:冬作地區栽培要點:1.選用合格脫毒種薯,注意輪作(最好采用“稻-稻-薯”水旱輪作),精細整地。2.10下旬至11月初播種,每畝種植5000株左右,播種后每畝覆蓋稻草300公斤左右;3.株高15~20厘米及封垅前進行培土,共培土2~3次。4.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和鎂、硼鋅等微量元素,旱季注意灌水保濕,雨季及時排除積水。5.注意防治晚疫病、蚜蟲等病蟲害。華北地區栽培要點:1.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應用優質脫毒種薯,播前催芽。2.株行距根據當地栽培耕作習慣,每畝種植密度2500~3000株。壟作播深15厘米左右,覆土10厘米。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強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時灌排水,防止因肥水過多而徒長;及時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發棵和早結薯。4.生長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低溫霜凍。5.收獲前一個月停止施氮肥,收獲前15~20天停止灌水,以利收獲貯存。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廣東省、廣西崇左市冬作;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春作。
注意事項:不能與茄科作物連作,應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制,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發生。注意防治晚疫病、青枯病、黑脛病、早疫病、黑痣病、瘡痂病、粉痂病、病毒病、地下害蟲等當地危害馬鈴薯的病蟲害。該品種應在微酸性土壤,以pH5.5~6.5為最適宜,但在pH5~7.8的范圍內也能較良好的生長,但是土壤pH值低于5或高于7.8植株生長、塊莖產量和品質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影響。北方一作區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8℃后播種,冬作區播種時地溫則不能超過25℃,北方一作區遇到持續低溫和陰雨天氣,冬作區遇到持續高溫和暴雨天氣,都會對種薯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會導致種薯腐爛;而在冬種區播種后應采用干稻草覆蓋,稻草厚度應在10厘米左右。土壤耕深應在30~35厘米左右。選用合格種薯,播前15~30天催芽,催壯芽,芽長1厘米左右。使用藥劑拌種,防治病蟲害等。本品種應該適墑播種,播種深度視當地土壤情況而定,冬作區播種前應起高壟,壟高不低于25厘米,且做好排澇措施,以防田間淹水。合理施肥,以農家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化肥施用根據當地土壤肥力狀況科學施用氮磷鉀等,實施配方施肥。田間管理中注意適當加厚培土層,生長過程中合理灌溉,生長后期防止瀝澇,成熟時及時收獲,收獲時防止暴曬或日光灼害影響品質。貯藏中溫度控制在2℃~4℃,并要求避光和合理的濕度。本品種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馬鈴薯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除草劑的漂移和殘留藥害。
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褐色布爾班克
申 請 者:雪川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路得•布爾班克
品種來源:布爾班克變異體
特征特性:薯條及全粉兼用晚熟品種。從出苗到收獲110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長勢強,莖綠色,葉綠色,花冠白色,天然可結實,匍匐莖短,薯塊橢圓形,赤褐色皮白肉,薯皮麻皮,芽眼淺,平均株高85厘米,單株主莖數3.4個,單株結薯數為6.2塊,平均單薯重110克,商品薯率87.4%。干物質含量22.8%,淀粉含量16.8%,蛋白質含量2.65%,維生素C 含量17.7毫克/100克,還原糖含量0.68%,食味品質優良。中抗馬鈴薯PVY病毒病,中抗馬鈴薯PVX病毒病,高感晚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565.1千克,比對照克新1號增產20.47%;第2生長周期畝產2404.8千克,比對照克新1號增產1.85%。
栽培技術要點:1.華北地區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應用優質脫毒種薯,播前催芽。2.株行距根據當地栽培耕作習慣,每畝種植密度3300~3700株。壟作播深15厘米左右,覆土10厘米。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強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時灌排水,防止因肥水過多而徒長;及時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發棵和早結薯。4. 生長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低溫霜凍。5. 收獲前一個月停止施氮肥,收獲前15~20天停止灌水,以利收獲貯存。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省壩上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不能與茄科作物連作,應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制,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發生。注意防治晚疫病、青枯病、黑脛病、早疫病、黑痣病、瘡痂病、粉痂病、病毒病、地下害蟲等當地危害馬鈴薯的病蟲害。該品種應在微酸性土壤,以pH5.5~6.5為最適宜,但在pH5~7.8的范圍內也能較良好的生長,但是土壤pH值低于5或高于7.8植株生長、塊莖產量和品質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影響。北方一作區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8℃后播種,遇到持續低溫和陰雨天氣,會對種薯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會導致種薯腐爛;土壤耕深應在30~35厘米左右。選用合格種薯,播前15~30天催芽,催壯芽,芽長1厘米左右。使用藥劑拌種,防治病蟲害等。本品種應該適墑播種,播種深度視當地土壤情況而定。合理施肥,以農家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化肥施用根據當地土壤肥力狀況科學施用氮磷鉀等,實施配方施肥。田間管理中注意適當加厚培土層,生長過程中合理灌溉,生長后期防止瀝澇,成熟時及時收獲,收獲時防止暴曬或日光灼害影響品質。貯藏中溫度控制在2℃~4℃,并要求避光和合理的濕度。本品種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馬鈴薯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除草劑的漂移和殘留藥害。
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華恩1號
申 請 者: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恩施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
育 種 者: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恩施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393075.54×391679.12
特征特性:中晚熟鮮食、炸片炸條品種。株型直立,植株偏高,生長勢較強,匍匐莖短,莖綠帶褐色,葉片綠色,花冠淡紫色,開花繁茂性中等,天然結實少。單株結薯數較多,薯形扁圓形,黃皮黃肉,表皮較光滑,芽眼淺。生育期91天,株高86.1厘米,單株主莖數3.3個,單株結薯數9.6個,單薯重61.4克,商品薯率73.4%。干物質含量為24.78%,淀粉含量為19.01%,蛋白質含量為1.52%,維生素C含量為187.30毫克/千克,還原糖含量為0.13%,食味優。中抗晚疫病,感PVX、PVY病毒病,中抗早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1911.9千克,比對照米拉增產11.9%;第2生長周期畝產1770.2千克,比對照米拉增產5.2%。
栽培技術要點:1.精選種薯。以小整薯或切塊播種,切塊時要保證每個切塊帶有兩個以上的芽眼,切塊時注意刀具的消毒。不耐退化,需嚴格控制種薯質量以保證品種的豐產性。2.適時播種。高海拔地區在2、3月播種為宜,中、低海拔地區在11月下旬至1月播種為宜。3.播種密度。適宜凈作或套作,凈作時播種密度為4000株/畝以下,與玉米套作時,可采用2行馬鈴薯、2行玉米的分帶輪作方式種植,畝株數不超過2500株。4.施足基肥。以基肥為主,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鉀15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或馬鈴薯專用復合肥40~50千克。5.田間管理。于不同生育期,即苗期和蕾期,根據苗情及植株長勢,將鋤草、松土、追肥、培土等結合起來。苗期追肥用15千克/畝尿素,蕾期追肥用10千克/畝左右尿素,適當高培土。注意病蟲害的防治。6.適時收獲。當莖葉2/3變黃,應及時收獲。采收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7~10天割去植株。收獲后塊莖避免暴曬、雨淋和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收獲時一定要選晴天,挖出來的薯塊應留在地面上晾干水氣后再收回,剔除爛薯、病薯,于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儲藏,注意防治蟲害及鼠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湖北省二高山及高山地區種植,高海拔地區在2月至3月播種為宜,中、低海拔地區在11月下旬至1月播種為宜。
注意事項:1.該品種休眠同步性種薯間有一定差異,易出現田間出苗期延長現象。2.薯塊過大后偶有空心現象。3.感花葉病毒病。防范措施:1.使用脫毒并充分打破休眠的種薯,以防止退化,提高出苗整齊度。2.植株較高大、分枝較發達,注意合理密植,一般與玉米間套作不超過2500株/畝,單作不超過4000株/畝,開花期注意控制徒長。
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華薯2號
申 請 者:華中農業大學
育 種 者:華中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LR93.073 × LR93.050
特征特性:早熟鮮食、特色品種。株型直立,生長勢強,莖、葉綠色,匍匐莖短,花冠白色,開花繁茂性中等,薯型橢圓形,黃皮黃肉,表皮較光滑,芽眼淺。薯肉較抗褐變,蒸煮和烘烤品質優。生育期66天,株高44.6厘米,單株主莖數4.3個,單株結薯數10.7個,單薯重59.7克,商品薯率72.0%。干物質含量19.03%,淀粉含量11.20%,蛋白質含量 2.42%,維生素 C 含量143.4毫克/千克,還原糖含量0.29%,食味優。中感晚疫病,中抗PVX、PVY病毒病,中抗早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1984.5千克,比對照中薯5號增產6.7%;第2生長周期畝產2093.0千克,比對照中薯5號增產3.5%。
栽培技術要點:1.精選種薯。以小整薯或切塊播種,切塊時要保證每個切塊帶有兩個以上的芽眼,切塊時注意刀具的消毒。不耐退化,需嚴格控制種薯質量以保證品種的豐產性。2.適時播種。適宜低山平原種植,低海拔地區在12月至1月播種為宜。春季地膜覆蓋可提早出苗。3.播種密度。可采用單壟和雙壟播種,單壟行距70厘米左右,雙壟行距110厘米左右;鮮食栽培每畝4500株~5000株為宜。4.施足基肥。根據土壤肥力,施入足量的底肥,最好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鉀15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或馬鈴薯專用復合肥40~50千克。5.田間管理。在不同生育期,即苗期和蕾期,根據苗情及植株長勢,將鋤草、追肥、培土等結合起來。苗期追肥用15千克/畝尿素,蕾期用10千克/畝左右尿素追肥,適當高培土,同時注意病蟲害的防治。 6.適時收獲。收獲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于收獲貯存。當莖葉2/3變黃,應及時收獲,采收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7~10天割去植株。收獲后塊莖避免暴曬、雨淋和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收獲時一定要選晴天,挖出來的薯塊應留在地面上晾干水氣后再收回,剔除爛薯、病薯,于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儲藏,注意防治蟲害及鼠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湖北省低山、丘陵、平原地區種植,12月至1月播種為宜。
注意事項:輕感普通花葉病毒病和早疫病,中感晚疫病。推廣中應使用脫毒種薯,搞好輪作,切忌連作,培好土,對旺長植株進行化控,雨水多的年份注意防治晚疫病。
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華薯3號
申 請 者:華中農業大學
育 種 者:華中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Innovator×F98002
特征特性:早熟鮮食、炸片炸條品種。株型直立,生長勢較強,莖綠色、基部紫色,匍匐莖短,無蕾,薯型長橢圓形,淡黃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淺。較抗低溫糖化,適于薯條加工。生育期66天,株高39.5厘米,單株主莖數3.7個,單株結薯數9.7個,單薯重64.6克,商品薯率73.4%。干物質含量21.00%,淀粉含量13.50%,蛋白質含量 2.20%,維生素 C 含量247.80毫克/千克,還原糖含量0.10%,食味優。中感晚疫病,中抗PVX、PVY病毒病,中抗早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016.4千克,比對照中薯5號增產8.4%;第2生長周期畝產2145.6千克,比對照中薯5號增產6.0%。
栽培技術要點:1.精選種薯。以小整薯或切塊播種,切塊時要保證每個切塊帶有兩個以上的芽眼,切塊時注意刀具的消毒。不耐退化,需嚴格控制種薯質量以保證品種的豐產性。2.適時播種。該品種適宜低山平原種植,低海拔地區在12月至1月播種為宜。春季地膜覆蓋可提早出苗。3.播種密度。可采用單壟和雙壟播種,單壟行距70厘米左右,雙壟行距110厘米左右;鮮食用薯每畝4500~5000株為宜,加工用薯,播種密度適當降低,4000株/畝為宜,以提高大中薯率。4.施足基肥。根據土壤肥力,施入足量的底肥,最好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鉀15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或馬鈴薯專用復合肥40~50千克。5.田間管理。 在不同生育期,即苗期和蕾期,根據苗情及植株長勢,將鋤草、追肥、培土等結合起來。苗期追肥用15千克/畝尿素,蕾期追肥根據生長勢,適當高培土,同時注意病蟲害的防治。此外,加工原料用薯對薯型要求較高,宜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含量較高的田塊,由于該品種屬于早熟品種,應特別加強苗期管理,以保證齊苗壯苗,提高大中薯率和薯塊干物質含量。6.適時收獲。收獲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于收獲貯存。當莖葉2/3變黃,應及時收獲,采收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7~10天割去植株。收獲后塊莖避免暴曬、雨淋和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收獲時一定要選晴天,挖出來的薯塊應留在地面上晾干水氣后再收回,剔除爛薯、病薯,于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儲藏,注意防治蟲害及鼠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湖北省低山、丘陵、平原地區種植,12月至1月播種為宜。
注意事項:輕感普通花葉病毒病和早疫病,中感晚疫病。生產中應推廣脫毒種薯,防治晚疫病,搞好輪作。
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晉谷61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史關燕 楊成元 麻慧芳 史根生 史宏 侯東輝 馮耐紅 陳瑛
品種來源:晉谷20號×化F3-17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株高164.0厘米,主穗長19.6厘米,穗呈棍棒型,單穗粒重20.1克,出谷率86.8%,千粒重3.0克,白谷黃米,生育日數126天,抗逆性強,米質較好。糧用粗蛋白14.21%,粗脂肪2.58%,賴氨酸0.19%。抗谷瘟病,抗谷銹病,中抗白發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05.75千克,比對照長農35增產8.7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31.7千克,比對照長農35增產11.4%。
栽培技術要點:秋耕深施足農家肥,播前每畝一次增施復合肥50千克作底肥,5月中旬播種,畝留苗種植密度2.3~2.6萬株,出苗后及早定苗,中耕鋤草,注意防治谷子紅葉病、鉆心蟲和后期鳥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省晉中、長治、晉城、呂梁、忻州等谷子中晚熟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植株較高,播前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防止生長后期脫肥,防倒伏。
1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冀谷33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品種來源:(冀谷14×冀谷19)×M40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莖基葉鞘綠色,白色花藥,在冀魯豫夏播生育期89天,株高130厘米左右。紡錘穗,松緊適中;穗長21厘米左右,單穗重15克左右,穗粒重12克左右;千粒重2.54克;出谷率84.3%,出米率78.1%;黃谷黃米。糧用粗蛋白11.71%,粗脂肪3.28%,總淀粉79.03%。抗谷瘟病,抗谷銹病,線蟲病發病率為0.09%。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15.0千克,比對照冀谷19增產5.7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24.1千克,比對照冀谷19增產6.04%。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在冀魯豫夏谷區適宜播期為6月15-25日,行距0.35~0.4米,畝播種量0.8~1.0千克,畝留苗4.0~5.0萬株;春播適宜播期5月15至5月30日,行距0.4米,畝播種量0.75千克,畝留苗3.5萬株~4.0萬株。2.化學除草與化學間苗:谷苗3~5葉期于無風晴天每畝噴施5%咪唑乙煙酸150毫升,對水30~40千克,在壟內和壟間均勻噴施,可實現化學間苗和化學除草。3.其他管理措施:底肥以農家肥為主,有條件的增施磷鉀肥(有效成分各5千克)。孕穗中后期畝追施尿素20千克,隨后深中耕培土。苗期注意防治鉆心蟲、灰飛虱和蚜蟲,抽穗前后注意防治黏蟲、蚜蟲、紋枯病、谷瘟病和褐條病。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兩作制地區夏播及丘陵山區春播,在遼寧中南部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谷瘟病、谷銹病和紋枯病;注意除草劑的正確使用。
1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冀谷34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品種來源:冀谷24×冀谷31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生育期88天,株高124.34厘米。在畝留苗4.0萬的情況下,成穗率87.5%;紡錘形穗,松緊適中;穗長20.04厘米,單穗重14.39克,穗粒重11.90克;千粒重2.90克;出谷率82.73%,出米率79.19%;褐谷黃米。糧用粗蛋白11.16%,粗脂肪2.76%,總淀粉79.53%,賴氨酸0.205%。抗谷瘟病,抗谷銹病,線蟲病發病率0.46%。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12.5千克,比對照冀谷19增產4.8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13.8千克,比對照冀谷19增產2.67%。
栽培技術要點:1.在冀魯豫夏谷區適宜播期為6月 15日至6月25日,最遲不晚于7月5日;春播的適宜播期為5月15日至5月25日。2.播種后出苗前噴施阿特拉津,用量為400毫升/畝;谷子生長到3~5葉期噴施拿捕凈,用量為80毫升~100毫升/畝,實現化學間苗和除草。3.在冀魯豫夏播要求行距0.35~0.4米,畝留苗4.0萬株;春播要求行距0.4~0.5米,畝留苗3.0~3.5萬株。4.其他管理措施:底肥以農家肥為主,有條件的增施磷鉀肥(有效成分各5千克)。孕穗中后期畝追施尿素20千克,隨后深中耕培土。苗期注意防治鉆心蟲、灰飛虱和蚜蟲,抽穗前后注意防治黏蟲、蚜蟲、紋枯病、谷瘟病和褐條病。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兩作制地區夏播及丘陵山地春播,在遼寧中南部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谷瘟病、谷銹病和紋枯病,注意除草劑的正確使用。
1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冀谷41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品種來源:安09-8525×[復532×(谷豐2號×03-528-4)]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在華北兩作制地區夏播生育期86天,在東北地區春播110~122天,屬于中早熟類型;夏播株高105 厘米左右,春播株高120 厘米左右,屬于中矮稈類型。紡錘穗,穗子松緊適中;穗長20~30厘米,千粒重2.92克。糧用粗蛋白9.61%,粗脂肪2.70%,總淀粉62.52%,賴氨酸0.237%。感谷瘟病,感谷銹病,中抗白發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75.5千克,比對照豫谷18增產5.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69.4千克,比對照豫谷18增產3.4%。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該品種屬于夏播中早熟類型,在冀魯豫夏谷區適宜播期6月15日至7月5日,最晚7月20日播種仍能成熟;冀中南太行山區、冀東燕山地區、北京、豫西及山東丘陵山區、遼寧南部春谷區種植適宜播期5月10日至6月10日;在遼寧西部和吉林春播適宜播期4月25日至5月10日。2.播種量與適宜留苗密度。每公頃播種量5千克,在正確使用配套除草劑的情況下,不需要人工間苗。該品種有較強的自身調節能力,每公頃留苗38~75萬株產量差異不顯著。3.間苗、除草劑使用。在谷子3~5葉期,雜草2~4葉期,每公頃使用與谷種配套的谷闊清600~750毫升混配12.5%烯禾啶1200~1500毫升,對水300~450千克,殺滅雙子葉及單子葉雜草。注意兩種除草劑都要在無風晴天噴施,防止飄散到其他谷田和其他作物上,壟內和壟間都要均勻噴施。注意噴施除草劑前后嚴格用洗衣粉洗凈噴霧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河南、山東、新疆澤普夏播及遼寧、吉林、內蒙古、山西、陜西、黑龍江肇源、新疆昌吉、博樂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1.本品種噴施拿捕凈后5~10天部分谷苗死亡,達到間苗和除草的效果,適宜畝留苗3~5萬株,要嚴格按要求的播種量均勻播種,播種量過小會導致缺苗,播種量過大會導致谷苗過多。如果墑情差出苗不全或者出苗不均勻,苗少的部分(每行谷苗少于15株/尺)不噴拿捕凈,可人工間苗。2.按要求的時期和劑量噴施配套除草劑,除草劑具有間苗和除草雙重作用,壟上壟背都要噴施,注意除草劑要在無風晴天噴施,防止飄散到其他谷田和其他作物上,噴藥前、后都要用洗衣粉浸泡和清洗噴霧器,并注意人畜安全;不得自行購買除草劑,否則有可能發生藥害。3.使用本品種不能自留谷種,否則不能達到應有的技術效果。4.注意用相應藥劑拌種防治白發病和線蟲病;5.雨水大時注意防治谷瘟病和谷銹病;6.注意根據墑情掌握播種量及播種深淺。7.本品種指定使用的烯禾啶(拿捕凈)為本品專用除草劑,嚴禁用于其他谷子田,同時嚴禁將其他除草劑用于本品種,否則會造成田間絕收。8.在有效積溫不足2750℃或者海拔500米以上地區慎用。9.在谷銹病、谷瘟病、線蟲病嚴重發生區域慎用。
1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冀谷T7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品種來源:豫谷17×冀谷18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在華北兩作制地區夏播生育期93天,株高119.25厘米。紡錘穗,穗子較緊;穗長18.9厘米,單穗重20.12克,穗粒重18.17克;千粒重2.84克;黃谷黃米。糧用粗蛋白7.78%,粗脂肪4.5%,總淀粉66.22%,賴氨酸0.22%。中抗谷瘟病,中感谷銹病,中抗白發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75.7千克,比對照冀谷31增產6.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92.6千克,比對照冀谷31增產5.1%。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在華北夏谷區夏播適宜播期6月中上旬,留苗密度3.5~4.5萬株,在冀西太行山區以及山東、河南丘陵區春播適宜播期5月下旬,留苗密度3.0~3.5萬株。2.播前造足底墑,畝施有機肥1~2方,復合肥25千克做底肥,以每畝施干雞糞500千克最經濟有效,可以不追施化肥。3.谷子封壟前結合中耕培土每畝追施尿素20~30千克。及時防治病蟲害,成熟后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河南、山東夏谷區種植。
注意事項:1.注意用相應藥劑拌種防治白發病和線蟲病;2.雨水大時注意防治谷瘟病和谷銹病;3.注意根據墑情掌握播種量及播種深淺。4.在谷銹病、谷瘟病、線蟲病嚴重發生區域慎用。5.本品種不抗除草劑,注意防治谷田雜草。
1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冀谷42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品種來源:安4585 ×(石98622×1310-2)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在華北兩作制地區夏播生育期88天,平均株高140.15厘米。畝留苗4.0萬的情況下,成穗率81.5%;紡錘穗,穗松緊適中;穗長17.30厘米,單穗重22.15克,穗粒重17.88克;千粒重1.47克;出谷率80.75%,黃谷黃米,米色鮮黃,商品性好,熟相好。糧用粗蛋白8.7%,粗脂肪2.0%,總淀粉62.08%,賴氨酸0.216%。中感谷瘟病,中抗谷銹病,中抗白發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83.5千克,比對照豫谷18增產7.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77.4千克,比對照豫谷18增產5.7%。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冀魯豫夏谷區適宜播期6月15日至7月5日,最晚7月10日播種仍能成熟;冀中南太行山區、冀東燕山地區、北京、豫西及山東丘陵山區、遼寧南部春谷區種植適宜播期5月10日至6月10日;在遼寧西部和吉林春播適宜播期4月25日至5月10日。2.播種量與適宜留苗密度。每畝播種量0.5千克,在正確使用配套除草劑的情況下,不需要人工間苗。該品種有較強的自身調節能力,每畝留苗3~5萬株產量差異不顯著。3.間苗、除草劑使用。在谷子3~5葉期,雜草2~4葉期,每畝使用與谷種配套的谷闊清(二甲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40~50毫升兌水30千克防治雙子葉雜草,采用12.5%烯禾啶(拿捕凈)80~100毫升,兌水30千克防治單子葉雜草,若單雙子葉雜草同時較多,可將兩種除草劑混合噴施。注意兩種除草劑都要在無風晴天噴施,防止飄散到其他谷田和其他作物上,壟內和壟間都要均勻噴施。注意噴施除草劑前后嚴格用洗衣粉洗凈噴霧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河南、山東、新疆澤普夏播及遼寧、吉林、內蒙古、山西、陜西、黑龍江肇源、新疆昌吉、博樂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1.本品種噴施拿捕凈后5~10天部分谷苗死亡,達到間苗和除草的效果,適宜畝留苗3~5萬株,要嚴格按要求的播種量均勻播種,播種量過小會導致缺苗,播種量過大會導致谷苗過多。如果墑情差出苗不全或者出苗不均勻,苗少的部分(每行谷苗少于15株/尺)不噴拿捕凈,可人工間苗。2.按要求的時期和劑量噴施配套除草劑,除草劑具有間苗和除草雙重作用,壟上壟背都要噴施,注意除草劑要在無風晴天噴施,防止飄散到其他谷田和其他作物上,噴藥前、后都要用洗衣粉浸泡和清洗噴霧器,并注意人畜安全;不得自行購買除草劑,否則有可能發生藥害。3.使用本品種不能自留谷種,否則不能達到應有的技術效果。4.注意用相應藥劑拌種防治白發病和線蟲病;5.雨水大時注意防治谷瘟病和谷銹病;6.注意根據墑情掌握播種量及播種深淺。7.本品種指定使用的烯禾啶(拿捕凈)為本品專用除草劑,嚴禁用于其他谷子田,同時嚴禁將其他除草劑用于本品種,否則會造成田間絕收。8.在有效積溫不足2750℃或者海拔500米以上地區慎用。9.在谷銹病、谷瘟病、線蟲病嚴重發生區域慎用。
1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濟谷21
申 請 者: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楊延兵 管延安 秦嶺 陳二影 張華文 王海蓮 劉賓
品種來源:(安03-1603×冀谷25)×復1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幼苗葉姿半上沖,植株葉姿下披,花藥白色,單株成穗莖數1個。生育期95天,株高126.85厘米。在畝留苗4.0萬的情況下,成穗率89.62%;紡錘穗,穗子密;穗長21.45厘米,穗粗2.15厘米,單穗重15.46克,穗粒重12.34克;千粒重2.74克;出谷率82.81%,出米率80.69%;黃谷黃米;籽粒胚乳類型為粳。熟相較好。糧用粗蛋白11.2%,糧用粗脂肪3.1%,糧用總淀粉69.7%,糧用支鏈淀粉52.2%,糧用賴氨酸0.25%。中抗谷瘟病,中抗谷銹病,抗白發病,蛀莖率1.96%。第1生長周期畝產361.6千克,比對照豫谷18增產3.07%;第2生長周期畝產362.6千克,比對照豫谷18增產1.87%。
栽培技術要點:1.選用2~3年沒有種過谷子的地塊作為種子繁育田,使用具有該品種最典型性狀特征的原種進行種子生產。2.整地時每畝可使用三元素(15-15-15)復合肥30千克,商品有機肥200~300千克,整地做到上平下實,無大坷垃,做到足墑下種,以保全苗。3.留苗密度一般應在4.0萬株/畝左右,間苗定苗要及時。4.拔節追施氮肥,追肥量每畝10千克左右尿素為宜,如有旱情及時澆水。 5.孕穗期注意防治黏蟲,生長期間注意去雜、去劣、去病穗。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河北、河南兩作制夏谷區丘陵山區春谷區種植。
注意事項:1.注意防治谷瘟病,注意防治黏蟲。 2.種植密度不宜超過4.5萬/畝,后期追施氮肥不宜過多,防止倒伏。
1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冀創1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品種來源:豫谷1號×(1066A×十里香)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葉鞘淺紫色。平均主莖高120.8厘米。穗子呈圓錐形,松緊適中,一般穗長19.0厘米,單穗重12.03克,穗粒重9.44克。出谷率81.4%,出米率77.9%,黃谷黃米,千粒重2.3克,籽粒為糯質。群體成穗率較高,在留苗密度每畝5萬株的情況下成穗4.74萬株,成穗率94.8%。一般生育期88天,屬適宜夏播的中早熟品種。抗倒、抗旱性較強。粗蛋白含量10.24%,粗脂肪含量4.06%,總淀粉含量74.22%,支鏈淀粉含量73%,賴氨酸含量0.19%,籽粒呈糯質,適宜食品加工。高抗谷銹病,中抗白發病,感谷瘟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35.95千克,較對照冀谷19減產5.21%。第2生長周期畝產349.00千克,較對照冀谷19減產5.29%。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夏播一般6月20日前播種即可,最遲不晚于7月5日。 2.留苗密度:播種量一般每畝0.5~1千克,應根據土壤狀況和播種技術確定,在谷苗5葉1心時完成定苗,留苗密度每畝4~5萬株。定苗后要及時中耕除草,促進根系生長發育。3.肥水:施足底肥,氮磷鉀復合肥每畝50千克,有條件的可增施一些農家肥。谷子封壟前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土壤干旱時,有水澆條件的可在孕穗期、開花灌漿期澆水1~2次。4.病蟲害防控:谷子鉆心蟲危害嚴重的地區,可在定苗前后,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施苗基部防治鉆心蟲,隔7天再防治1次;用10%吡蟲啉2000倍液防治蚜蟲,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防治黏蟲。種子藥劑包衣可預防線蟲病和白發病。5.適時收獲:一般以蠟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獲最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山東、河南夏谷區種植。
注意事項:1.該品種為高抗銹糯質類型,其小米直鏈淀粉含量較低,可用作食品加工專用原料,不適宜熬煮小米粥。適宜綠色和有機生產種植。2.谷瘟病、白發病在重發生的年份,有感染病害的風險,從而造成較重減產的風險。在谷瘟病、白發病重發生的年份,應及時采取相應的化學防治措施,防治相關病害。
1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赤谷4號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昭谷一號輻射處理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中熟,生育期118天。幼苗綠色,刺毛中長,穎綠色,苗期莖葉繁茂,平均株高161厘米,平均穗長22.7厘米,平均穗粒重14~18克,平均千粒重3.2克。穗紡錘形,谷碼大而粗,中緊碼,黃白谷黃米。籽實飽滿,出谷率和出米率均在80%以上。糧用粗蛋白12.1%,糧用粗脂肪3.16%,總淀粉74.3%,支鏈淀粉60.0%,賴氨酸0.27%。高抗谷瘟病,抗谷銹病,抗白發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黏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40.3千克,比對照昭谷一號增產23.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74.3千克,比對照昭谷一號增產12.4%。
栽培技術要點:1.旱地畝保苗2.0~2.5萬株,水澆地畝保苗3.0萬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2.播種質量。精細整地,不要重茬和迎茬,最好選用豆茬,可以減少病蟲害。3.施肥建議。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的旱地、坡地、水澆地,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低溫干燥條件下儲存;2.注意防止倒伏;3.注意防治谷子白發病、谷子銹病、谷瘟病、谷子葉斑病、谷子黑穗病、谷子線蟲病、紋枯病及谷子褐條病等;4.注意防治粟灰螟(鉆心蟲)、玉米螟、粟負泥蟲、黏蟲、粟莖跳甲、粟緣蝽、薊馬及蚜蟲等;5.注意防治地下害蟲;6.間苗時認真去除谷莠;7.謹慎使用除草劑避免要害;8.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1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赤谷5號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昭1谷號× 7506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刺毛中長綠色,穎綠色,株高134.4厘米,穗長24厘米,平均單穗粒重13.9克,千粒重3.2克。穗紡錘形,松緊適中,白谷黃米。出谷率和出米率均在80%以上。糧用粗蛋白10.76%,粗脂肪3.36%,總淀粉78.3%,支鏈淀粉61.0%,賴氨酸0.28%。抗谷瘟病,抗谷銹病,抗白發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黏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46.9千克,比對照獨稈緊增產1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19.3千克,比對照獨稈緊增產12.2%。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旱坡、旱平地苗保苗2.0~2.5萬株,水澆地苗保苗3.0萬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2.播種質量。精細整地,不要重茬和迎茬,最好選用豆茬,可以減少病蟲害。3.施肥建議。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2600℃以上積溫區的旱平地、山坡地和水澆地,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請在低溫干燥條件下儲存;2.注意防止倒伏;3.注意防治谷子白發病、谷子銹病、谷瘟病、谷子葉斑病、谷子黑穗病、谷子線蟲病、紋枯病及谷子褐條病等;4.注意防治粟灰螟(鉆心蟲)、玉米螟、粟負泥蟲、黏蟲、粟莖跳甲、粟緣蝽、薊馬及蚜蟲等;5.注意防治地下害蟲;6.間苗時認真去除谷莠;7.謹慎使用除草劑避免要害;8.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1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赤谷6號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赤谷3號×昭谷1號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綠苗、綠桿,葉片綠色狹長,株高125.8厘米,穗短紡錘形,碼松緊適中,短刺毛,穗長18.8厘米,單穗粒重12克,秕谷少,出谷率在85%以上,千粒重3克,黃谷黃米。糧用粗蛋白11.42%,粗脂肪4.47%,總淀粉70.46%,支鏈淀粉55.67%,賴氨酸0.30%。抗谷瘟病,抗谷銹病,抗白發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黏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45.7千克,比對照赤谷3號增產12.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26.6千克,比對照赤谷3號增產18.8%。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水肥較好的平地保苗2.0~2.5萬株;水澆地苗保苗3.0萬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2.播種質量。精細整地,不要重茬和迎茬,最好選用豆茬,可以減少病蟲害。3.施肥建議。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1900℃以上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請在低溫干燥條件下儲存;2.注意防止倒伏;3.注意防治谷子白發病、谷子銹病、谷瘟病、谷子葉斑病、谷子黑穗病、谷子線蟲病、紋枯病及谷子褐條病等;4.注意防治粟灰螟(鉆心蟲)、玉米螟、粟負泥蟲、黏蟲、粟莖跳甲、粟緣蝽、薊馬及蚜蟲等;5.注意防治地下害蟲;6.間苗時認真去除谷莠;7.謹慎使用除草劑避免要害;8.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2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赤谷8號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80-562×80-943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刺毛中長綠色,苗期莖葉長勢繁茂,株高在中上等肥力條件下160厘米。穗長23.64厘米,穗圓錐形,松緊適中,平均單穗粒重22.3克,千粒重3.2克,白谷黃米。糧用粗蛋白11.69%,粗脂肪3.42%,總淀粉73.8%,支鏈淀粉57.6%,賴氨酸0.32%。抗谷瘟病,抗谷銹病,抗白發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黏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66.3千克,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11.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24.7千克,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8.2%。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水肥較好的平地留苗2.5~3.0萬株/畝,旱坡地2.0~2.5萬株/畝為宜;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2.播種質量。精細整地,不要重茬和迎茬,最好選用豆茬,可以減少病蟲害。3.施肥建議。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2900℃以上積溫區的旱平地、山坡地和水澆地,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請在低溫干燥條件下儲存;2.注意防止倒伏;3.注意防治谷子白發病、谷子銹病、谷瘟病、谷子葉斑病、谷子黑穗病、谷子線蟲病、紋枯病及谷子褐條病等;4.注意防治粟灰螟(鉆心蟲)、玉米螟、粟負泥蟲、黏蟲、粟莖跳甲、粟緣蝽、薊馬及蚜蟲等;5.注意防治地下害蟲;6.間苗時認真去除谷莠;7.謹慎使用除草劑避免要害;8.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2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赤谷9號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昭谷1號×承谷八號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苗期莖葉長勢繁茂,葉片上沖,抽穗后灌漿速度較快。中等肥力條件下株高140.0厘米,莖稈強壯、不倒伏,耐旱又較喜肥水,整齊,不早衰,成熟時青枝綠葉。穗長21.9厘米左右,紡錘形。刺毛中長綠色,穎綠色。單穗粒重21.5克,白谷黃米,千粒重3.18克。出谷率85%以上。糧用粗蛋白11.25%,粗脂肪3.1%,總淀粉80.3%,支鏈淀粉64.24%,賴氨酸0.26%。抗谷瘟病,抗谷銹病,抗白發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黏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90.0千克,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11.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76.5千克,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14.1%。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水肥較好的平地保苗2.5~3.0萬株/畝,旱坡地2.0~2.8萬株/畝為宜;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2.播種質量。精細整地,不要重茬和迎茬,最好選用豆茬,可以減少病蟲害。3.施肥建議。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2800℃以上區域,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請在低溫干燥條件下儲存;2.注意防止倒伏;3.注意防治谷子白發病、谷子銹病、谷瘟病、谷子葉斑病、谷子黑穗病、谷子線蟲病、紋枯病及谷子褐條病等;4.注意防治粟灰螟(鉆心蟲)、玉米螟、粟負泥蟲、黏蟲、粟莖跳甲、粟緣蝽、薊馬及蚜蟲等;5.注意防治地下害蟲;6.間苗時認真去除谷莠;7.謹慎使用除草劑避免要害;8.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2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赤谷17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99-562×99-943
特征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葉鞘綠色,刺毛中等。株高144.79厘米,穗長21.76厘米。穗紡錘形,碼松緊度適中。穗重21.63克,千粒重3.0克,黃谷黃米,出谷率82.0%以上。糧用粗蛋白12.60%,粗脂肪3.8%,總淀粉70.5%,支鏈淀粉55.3%,賴氨酸0.25%。抗谷瘟病,中抗谷銹病,抗白發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黏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37.38千克,比對照九谷11增產3.2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80.68千克,比對照九谷11增產6.04%。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畝保苗2.5~3.0萬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2.播種質量。精細整地,不要重茬和迎茬,最好選用豆茬,可以減少病蟲害。3.施肥建議。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2600℃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請在低溫干燥條件下儲存;2.注意防止倒伏;3.注意防治谷子白發病、谷子銹病、谷瘟病、谷子葉斑病、谷子黑穗病、谷子線蟲病、紋枯病及谷子褐條病等;4.注意防治粟灰螟(鉆心蟲)、玉米螟、粟負泥蟲、黏蟲、粟莖跳甲、粟緣蝽、薊馬及蚜蟲等;5.注意防治地下害蟲;6.間苗時認真去除谷莠;7.謹慎使用除草劑避免要害;8.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2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金粱糯1號
申 請 者:貴州卓豪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金沙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品種來源:青殼洋
特征特性:中早熟糯性常規種。生育期129天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255厘米。芽鞘淺紫色,葉色綠色,總葉片數16片左右。穗側散、傘形,成熟整齊一致,熟相好,穗長39厘米,一級分枝46個左右,穗重平均47克,千粒重16.5克,紅殼,紅粒,籽粒扁圓形,均勻飽滿,種皮厚,易脫粒,籽粒糯質。粗蛋白質含量13.36%,總淀粉含量74.24%,其中支鏈淀粉占總淀粉比例為78.14%,單寧含量0.69%。中抗絲黑穗病和葉部病害。第1生長周期畝產345.32千克,比對照黔高8號增產3.47%;第2生長周期產量340.08千克,比對照黔高8號增產13.49%。
栽培技術要點:宜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下旬為始播期。直播一般每窩播種3~5粒,4~6葉期定苗,每窩2株。采用育苗移栽,4~6葉期打窩移栽,每窩2株;每畝種植密度8000株左右,土壤肥力高的適當稀植,土壤肥力低的適當密植。播種前施足底肥,畝用農家肥1000千克和琨蒽有機肥50千克,追肥用清糞或沼液1000千克,播種后蓋土2~3厘米。定苗時中耕除草一次結合追肥,拔節孕穗期培土一次并追肥。孕穗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蟲危害。適時收獲,成熟時要及時采收,脫粒,晾曬干后(水分含量在13%時)貯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貴州省中上等肥力土壤4月份種植。
注意事項:孕穗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蟲危害。
2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中科甜438
申 請 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謝旗 唐三元
品種來源:ZK017A×ZK0180
特征特性:青貯高粱雜交品種。全生育期155天左右,苗勢很強,一般從出苗到齊穗為115天,成熟時株高平均450厘米,莖稈粗壯,中部莖粗平均2.0厘米,大散穗型。再生能力強,生長速度快,適合多次收割。水分73%,可溶性糖25.2%,粗蛋白9.6%,酸性洗滌纖維36.2%,中性洗滌纖維63.3%,木質素3.55%。抗絲黑穗病,無葉部病害,抗蟲。生物產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6160千克,比對照龍草1號增產13.0%;第2生長周期畝產6364千克,比對照龍草1號增產11.6%。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中等肥力土壤的10厘米耕層地溫穩定在12℃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播種為宜,在北京、河北、山西、寧夏、新疆地區適宜播期通常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2.播種方式。 播種深度掌握覆土鎮壓后在2厘米左右,采取地膜平鋪或溝畦覆蓋起壟(壟高4~5厘米)的種植方式。3.合理密植。一般地種植密度每畝以13000株為宜。4.肥水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每畝地施農家肥3000~4000千克、三元復合肥30千克;拔節期畝追施純氮6.5~8千克。播種后遇連續干旱,要及時澆水。如果采取多次收獲,每次收獲后要施尿素10千克/畝。5.病蟲草害防治。播種時用毒谷或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全田噴霧,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后及時用拉素1000倍液,或用50%阿特拉津可濕性粉劑150~200克/畝兌水30~50千克均勻噴于土表防治田間雜草。全生育期注意防治蚜蟲、玉米螟、高粱條螟等害蟲。6.適期收獲。全生育期一次收獲可以在起包后10天左右,多次收獲可以在拔節期高度在2.0~3.0米之間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寧夏、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河北、江蘇、山西和廣東等地區,春播或夏播種植。
2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中科甜968
申 請 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謝旗 唐三元
品種來源:ZK009A×ZK0410
特征特性:青貯、能源高粱雜交品種。全生育期145天左右,苗勢很強,一般從出苗到齊穗為105天,成熟時株高平均380厘米,莖稈粗壯,中部莖粗平均2.4厘米,緊穗型,平均穗粒重60.4克。青貯:水分75%,可溶性糖27.8%,粗蛋白9.3%,酸性洗滌纖維37.5%,中性洗滌纖維60.5%,木質素3.41%;能源:木質素25%,出汁率65%,可溶性糖27.8%,含糖錘度17.3%。抗絲黑穗病,無葉部病害,抗蟲。生物產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6740千克,比對照新高粱2號增產8.20%;第2生長周期畝產6931千克,比對照新高粱2號增產7.4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中等肥力土壤10厘米耕層地溫穩定在12℃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播種為宜,在新疆、寧夏、山西、河北地區適宜播期通常在4月下旬5月上旬。2.播種方式。播種深度掌握覆土鎮壓后在2厘米左右,采取地膜平鋪或溝畦覆蓋起壟(壟高4~5厘米)的種植方式。3.合理密植。一般地種植密度每畝以6000株為宜。4.肥水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每畝地施農家肥3000~4000千克、三元復合肥30千克;拔節期畝追施純氮6.5~8千克。播種后遇連續干旱,要及時澆水。5.病蟲草害防治。播種時用毒谷或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全田噴霧,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后及時用拉素1000倍液,或用50%阿特拉津可濕性粉劑150~200克/畝兌水30~50千克均勻噴于土表防治田間雜草。全生育期注意防治蚜蟲、玉米螟、高粱條螟等害蟲。6.適期收獲。齊穗后30天左右,種子發育至乳熟后期籽粒穎殼呈現固有色澤,一般在9月中旬。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寧夏、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河北、江蘇、山西和廣東等地區,春播或夏播種植。
2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鳳雜101
申 請 者:吉林省壯億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公主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高科作物育種研究所
品種來源:3012A×R109-1
特征特性:釀造用雜交種。幼苗綠色,株高98厘米,15片葉,花粉量大。穗長28厘米左右,紡錘形,中緊穗,紅殼,著殼率低。籽粒橢圓形,紅粒,千粒重26克,角質率低。釀造:總淀粉71.24%,支鏈淀粉85.55%,粗脂肪71.24%,單寧1.65%。中抗絲黑穗病,葉部病害2級,抗蟲性較強,抗倒伏。籽粒產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519.05千克,比對照綏雜7號增產5.8%;第2生長周期畝產504.05千克,比對照綏雜7號增產3.9%。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量15~20 千克/公頃,播種的同時施復合肥500千克/公頃,拔節期追施尿素200千克/公頃,公頃保苗25~30萬株。生長期做好防治蚜蟲工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三、第四積溫帶,活動積溫≥2250℃以上地區種植,春播5月初播種。
注意事項:出苗后,及時鏟趟管理,做好防蟲工作,適時收獲。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前1~2天用高粱專用拌種劑拌種。
2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峰雜6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T310×7658
特征特性:釀造用雜交種。幼苗綠色,葉色濃綠。植株株高166厘米。果穗圓筒形,中緊穗,穗長26.0厘米,穗粒重80.0克。潁殼紅色,籽粒紅色,千粒重28.6克。總淀粉77.52%,支鏈淀粉75.0%,粗脂肪77.52%,單寧1.3%。中抗絲黑穗病,葉部沒有明顯病害,蚜蟲、螟蟲自然發生輕。籽粒產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598.8千克,比對照內雜5增產7.0%;第2生長周期畝產735.8千克,比對照內雜5增產2.5%。
栽培技術要點:肥力條件較好的地塊畝留苗7000~8000株;中下等肥力的地塊畝留苗6500~7000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精細整地,保障整地質量,適時播種,開溝深淺一致,下籽均勻,蓋土厚度3厘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10℃活動積溫2600℃以上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注意防治葉斑病、黑穗病、炭疽病、紋枯病、銹病等病害。2.注意防止倒伏。3.低溫易造成粉籽、爛籽。4.當氣溫高于38℃時生育就會受到阻礙,不利于開花授粉結實。5.溫度過低時,植株矮小、抽穗期延長,不能正常開花結實,造成貪青晚熟。6.注意防治黏蟲、蚜蟲、螟蟲、地老虎等蟲害。7.謹慎使用除草劑和農藥,避免藥害。8.注意防治鳥害。9.注意防止除草劑殘留引起藥害。10.高溫干旱易造成穗分化或小花分化受阻,引起上分枝現象發生。11.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2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赤雜851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敖不育1號×7657
特征特性:釀造用雜交種。幼苗綠色,植株株高160厘米。果穗紡錘形,緊穗,穗長24厘米。單穗粒重96克,千粒重26.6克。籽粒橢圓形,紅殼紅粒。總淀粉79.34%,支鏈淀粉77.8%,粗脂肪79.34%,單寧1.3%。中抗絲黑穗病,葉部沒有明顯病害,螟蟲、蚜蟲自然發生輕。籽粒產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508.8千克,比對照內雜2號增產20.0%;第2生長周期畝產469.9千克,比對照吉雜26增產11.0%。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畝保苗7000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2.播種質量。精細整地,保障整地質量,適時播種,開溝一致,下籽均勻,蓋土厚度3厘米。3.施肥建議。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千克,種肥磷酸二銨7.5千克,8~10葉期追肥耥地,結合耥地追施尿素15~20千克。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2650℃以上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注意防治葉斑病、黑穗病、炭疽病、紋枯病、銹病等病害。2.注意防止倒伏。3.低溫易造成粉籽、爛籽。4.當氣溫高于38℃時生育就會受到阻礙,不利于開花授粉結實。5.溫度過低時,植株矮小、抽穗期延長,不能正常開花結實,造成貪青晚熟。6.注意防治黏蟲、蚜蟲、螟蟲、地老虎等蟲害。7.謹慎使用除草劑和農藥,避免藥害。8.注意防治鳥害。
2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赤雜29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赤a6×7654
特征特性:釀造用雜交種。幼苗綠色,芽鞘紫色。株高173厘米。果穗中緊穗、紡錘形,穗長25.4厘米。黑殼紅粒,千粒重27.5克。總淀粉72.48%,支鏈淀粉70.7%,粗脂肪72.48%,單寧1.16%。抗絲黑穗病,葉部病害較輕,蚜蟲、螟蟲自然發生輕。籽粒產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654.5千克,比對照敖雜1號增產12.2%;第2生長周期畝產790.1千克,比對照敖雜1號增產9.9%。
栽培技術要點:肥力條件較好的地塊,留苗7500~8000 株/畝 ,中下等肥力條件的地塊,留苗6500~7000株/畝;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精細整地,保障整地質量,適時播種,開溝深淺一致,下籽均勻,蓋土厚度3厘米。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千克,種肥磷酸二銨7.5千克,8~10葉期追肥耥地,結合耥地追施尿素15~20千克。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600℃區域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注意防治葉斑病、黑穗病、炭疽病、紋枯病、銹病等病害。2.注意防止倒伏。3.低溫易造成粉籽、爛籽。4.當氣溫高于38℃時生育就會受到阻礙,不利于開花授粉結實。5.溫度過低時,植株矮小、抽穗期延長,不能正常開花結實,造成貪青晚熟。6.注意防治黏蟲、蚜蟲、螟蟲、地老虎等蟲害。7.謹慎使用除草劑和農藥,避免藥害。8.注意防治鳥害。9.注意防止除草劑殘留引起藥害。10.高溫干旱易造成穗分化或小花分化受阻,引起上分枝現象發生。11.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3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峰雜2
申 請 者:內蒙古蒙龍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赤峰農業科學研究所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繁8A-2×7658
特征特性:釀造用雜交種。幼苗葉鞘深紫色,葉片濃綠色,第一葉長橢圓形。植株株高200厘米,半披形葉。果穗筒型,穗長30厘米,穗粒重108克。紅粒,紅殼,千粒重26克。總淀粉70.78%,支鏈淀粉68.7%,粗脂肪70.78%,單寧0.30%。抗絲黑穗病,葉部沒有明顯病害,蚜蟲自然發生輕。籽粒產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606.7千克,比對照內雜5增產1.9%;第2生長周期畝產655.5千克,比對照內雜5增產20.3%。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7500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精細整地,保障整地質量,適時播種,開溝深淺一致,下籽均勻,蓋土厚度3厘米。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千克,種肥磷酸二銨7.5千克,8~10葉期追肥耥地,結合耥地追施尿素15~20千克。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通遼市≥10℃活動積溫2900℃以上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注意防治葉斑病、黑穗病、炭疽病、紋枯病、銹病等病害。2.注意防止倒伏。3.低溫易造成粉籽、爛籽。4.當氣溫高于38℃時生育就會受到阻礙,不利于開花授粉結實。5.溫度過低時,植株矮小、抽穗期延長,不能正常開花結實,造成貪青晚熟。6.注意防治黏蟲、蚜蟲、螟蟲、地老虎等蟲害。7.謹慎使用除草劑和農藥,避免藥害。8.注意防治鳥害。9.注意防止除草劑殘留引起藥害。10.高溫干旱易造成穗分化或小花分化受阻,引起上分枝現象發生。11.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防治其他病蟲害。
3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南北雜1號
申 請 者:黑龍江省南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黑龍江省南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南2515A × 南2369R
特征特性:釀造用雜交種。幼苗拱土能力較強,植株生長健壯,整齊;葉片臘脈,葉色深綠色;株高166厘米,穗長27厘米,筒型緊穗,穗粒重77克;籽粒深紅色殼,卵形,深褐色粒,千粒重31克。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14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430℃左右。總淀粉含量73.35%,支鏈淀粉含量81.65%,粗脂肪含量73.35%,單寧含量1.29%。抗絲黑穗病,葉部病害2級,不抗蚜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579.09千克,比對照四雜25增產10.5%;第2生長周期畝產631.41千克,比對照四雜25增產11.1%。
栽培技術要點:在一般肥力的土壤均可種植,畝施農家肥3000千克左右做底肥;早熟區播種時期為4月末至5月上旬,播種深度3~4厘米,每畝施二銨或復合肥20千克作種肥;播后注意鎮壓、保墑;畝保苗6700~8000株;在拔節初期追施尿素25千克/畝;臘熟末期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一、二積溫帶上限及吉林、內蒙古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不抗蚜蟲。蚜蟲發生初期要及時防治,以免擴散。
3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黔高8號
申 請 者:貴州省遵義市輝煌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貴州省旱糧研究所
品種來源:地方糯高粱品種
特征特性:釀造用常規種。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株高245厘米左右,幼苗葉片綠色,芽鞘紫色,分蘗弱,穎殼紅色,總葉數14葉,呈散穗型。籽粒褐色,卵圓形,易脫粒,千粒重20克左右。總淀粉含量63.2%,支鏈淀粉含量95.45%,粗脂肪含量63.2%,單寧含量1.17%。中抗絲黑穗病和葉部病害,抗倒伏。第1生長周期畝產364.7千克,比對照紅纓子增產23.39%;第2生長周期畝產361.5千克,比對照紅纓子增產14.3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確保全苗。一般在4月上、中旬當土壤耕作層地溫在10℃以上,土壤含水量為20%左右時播種為宜。播種前應精細整地,播種后的覆土深度為2~3厘米。2.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如育苗移栽,移栽期在4~5葉期,如直播則在4~5葉期勻苗定苗,每畝種植密度6000~7000株為宜。底肥每畝施有機肥1000千克以上、復合肥或磷肥25千克左右。在4~5葉期進行第一次追肥并結合中耕除草,拔節孕穗期進行第二次追肥并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兩次追施每畝共需尿素15千克。3.病蟲害防治。播種前后應及時防治地下害蟲,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在9葉期注意防治蚜蟲、黏蟲,拔節期及乳熟期注意防治螟蟲。4.收獲。一般在8月底成熟,適期進行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貴州省貴陽市、黔南州、遵義市和金沙縣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種植,4月上中旬播種。
注意事項: 1.禁止在生產中使用有機磷和化學農藥。2.本品種異交率高,建議不再留種栽培。
3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麥(青稞)
品種名稱:隴啤3號
申 請 者:甘肅科隆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甘肅隆源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L1035G×910-1
特征特性:啤用品種。二棱鉤芒皮大麥,春性,生育期108天左右,屬中熟品種。幼苗直立,葉色深綠,株高70~80厘米,莖稈黃色,地上莖5節,莖稈粗壯,基部節間較短,穗下節長,彈性好,葉片開張角度適中,冠層透光好,抽穗時株型松緊中等,穗全抽出,閉穎授粉,穗長方形;灌漿后期穗軸水平,穗層整齊,穗長11.5厘米左右;穗粒數26粒左右,疏穗型,千粒重(干基)在44.84~45.89克之間,鉤芒,粒色淡黃,種皮薄,粒徑大,皺紋細膩,籽粒橢圓形,飽滿,粉質,2.5毫米篩選率在92.50%~96.20%之間。發芽率100%,飽滿粒95.48%,蛋白質含量11.9%,麥芽浸出率81.9%,糖化力309WK,啤用α-氨基氮158毫克/100克,庫爾巴哈值41%。高抗條紋病,高抗黃矮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籽粒563.93千克,比對照甘啤4號增產3.85%;第2生長周期畝產籽粒553.84千克,比對照甘啤4號增產12.8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早播。在適宜種植地區,于土壤解凍10厘米左右時即可頂凌播種,以利于增產增收。2.合理密植。畝播種量15~20千克,在土壤肥力較高,土壤墑情較好的條件下,可取播量的中下限;反之,取播量的上限。3.增施底肥,氮磷配施。根據大麥前期需肥多的特點,應該重施基肥,除施用農家肥外,合理施用化肥,每畝化肥的用量應以純氮3~7千克,氮磷鉀比例1:1~1.3:0.3為宜。不提倡追施化肥,以防貪青晚熟,造成倒伏和蛋白質含量過高。4.早灌頭水。有灌溉條件的地區,為了促進有效分蘗數和增加穗粒數,應盡量早灌頭水,在2葉1心至3葉1心時進行,最晚不遲于分蘗期。5.防雜除草。大麥作為啤酒原料,應將防止品種混雜和防除田間雜草措施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以保持啤酒原料的種性和純度,種子田更應注意這一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河西地區及蘭州、臨夏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為鉤芒品種,可避免麥芒帶齒影響牲畜的口感,也可直接作為青貯飼料。干熱風對產量會有很大的影響,應通過適期早播提前生育期,以避開干熱風的影響,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3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麥(青稞)
品種名稱:隴啤4號
申 請 者:甘肅科隆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甘肅隆源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Hays×9404-13-1-3
特征特性:啤用品種。二棱皮大麥,春性,生育期107天左右,屬中熟品種。幼苗直立,葉色深綠,株高70~80厘米,莖稈黃色,地上莖5節,莖稈粗壯,基部節間較短,穗下節長,彈性好,葉片開張角度適中,冠層透光好,抽穗時株型松緊中等,穗全抽出,閉穎授粉,穗長方形;灌漿后期穗軸直立,穗層整齊,穗長9.4厘米左右;穗粒數28粒左右,疏穗型,千粒重(干基)在46.53~47.09克之間,鉤芒,粒色淡黃,種皮薄,粒徑大,皺紋細膩,籽粒橢圓形,飽滿,粉質,2.5毫米篩選率在89.78%~95.63%之間。發芽率100%,飽滿粒95.92%,蛋白質含量11.4%,麥芽浸出率81.0%,糖化力318WK,啤用α-氨基氮165毫克/100克,庫爾巴哈值42%。高抗條紋病,高抗黃矮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籽粒578.41千克,比對照甘啤4號增產6.52%;第2生長周期畝產籽粒526.48千克,比對照甘啤4號增產7.2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早播。土壤解凍10厘米左右時即可頂凌播種,以利于增產增收。2.合理密植。畝播種量為15~20千克,在土壤肥力較高,土壤墑情較好的條件下,可取播量的中下限;反之,取播量的上限。3.增施底肥,氮磷配施。根據大麥前期需肥多的特點,應該重施基肥,除施用農家肥外,合理施用化肥,每畝化肥的用量應以純氮3~7千克,氮磷鉀比例1:1~1.3:0.3為宜。不提倡追施化肥,以防貪青晚熟,造成倒伏和蛋白質含量過高。4.早灌頭水。有灌溉條件的地區,為了促進有效分蘗數和增加穗粒數,應盡量早灌頭水,在2葉1心至3葉1心時進行,最晚不遲于分蘗期。5.防雜除草。大麥作為啤酒原料,應將防止品種混雜和防除田間雜草措施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以保持啤酒原料的種性和純度,種子田更應注意這一點。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河西走廊及蘭州、臨夏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為鉤芒二棱皮大麥,避免了帶齒麥芒對牲畜口感的影響,可直接作為青貯飼料。干熱風對產量影響較大。應通過適期早播提前生育期,以避開干熱風的影響,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3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匯豐1號
申 請 者:甘肅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王永生
品種來源:6918A×511C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甘藍型春油菜類型。子葉呈心臟形、心葉綠色、無刺毛。抽薹前生長習性半直立。縮莖葉為淺裂、色綠、葉脈白色不明顯,短柄葉,葉緣鋸齒,蠟粉少。苔莖葉披針形,無葉柄,葉基半抱莖,苔莖綠色。有效分枝部位4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8個左右,主花序長36.5厘米,勻生分枝。株高128厘米。花和角果性狀:花黃色,花瓣形狀側疊。成熟角果黃綠色、直生。角果密度大,種子黑褐色,圓球形,種皮光滑。千粒重3.12克,籽粒中含油量43.73%。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00天左右,與對照青雜5號相對。抗旱性中等,耐寒性較強,抗倒伏性強。食用油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2.4微摩爾/克。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86.83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2.79%;第2生長周期畝產294.4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7.5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每年四月上中旬播種為宜。2.配方施肥。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葉面噴肥。一般畝施有機肥2.5~3.0方;尿素10~12千克,二銨10~12千克。 3.拌藥條播,合理密植。播前每畝用5%甲拌磷1.5~2.0千克與種子種肥混勻后條播,畝下種量一般為400克,畝保苗3~4萬株。4.田間管理。抓好早松土鋤草,早間苗定苗,早追肥防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渭源縣,天祝縣,民樂縣,和政縣,臨潭縣種植,一般播種時間3月15日到4月25日之間。
注意事項:抗旱能力一般,植株較高。注意配方施肥,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必施硼肥,遇干旱天氣及時灌溉,增強品種的抗旱能力。
3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匯豐2號
申 請 者:甘肅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王永生
品種來源:8110A×6105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甘藍型春油菜類型。子葉呈心臟形、心葉綠色、無刺毛。抽薹前生長習性半直立。縮莖葉為淺裂、色綠、葉脈白色不明顯,短柄葉,葉緣鋸齒,蠟粉少。苔莖葉披針形,無葉柄,葉基半抱莖,苔莖綠色。有效分枝部位39.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7~9個,主花序長36.5厘米,勻生分枝。株高125厘米。花和角果性狀:花黃色,花瓣形狀側疊。成熟角果黃綠色、直生。角果密度大,種子黑褐色,圓球形,種皮光滑。千粒重3.02克。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10天。抗旱性中等,耐寒性較強,抗倒伏性強。食用油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19.5微摩爾/克,含油量46.36%。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86.83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2.79%;第2生長周期畝產294.4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7.5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在春油菜地區4月上中旬前播完。2.配方施肥。畝產250千克以上,必須畝施有機肥4立方米以上,尿素15千克(其中7.5千克做底肥,2.5 千克做種肥),二銨15千克(其中12.5千克做底肥,2.5千克做種肥),氮磷比例1:0.72,總施肥量要高于常規品種。3.拌藥條播,防蟲保苗。翻底肥后必須耱地兩遍,播種時用5%甲拌磷2千克與種子、種肥混勻后條播,行距28~30厘米,播深3~4厘米。4.田間管理。抓好早松土鋤草,早間苗定苗,早追肥防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民樂縣、臨夏縣、廣河縣、渭源縣等種植,一般種植時間3月15日到4月25日。
注意事項:抗旱能力一般,植株較高。注意配方施肥,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必施硼肥,遇干旱天氣及時灌溉,增強品種的抗旱能力。
3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冠油雜303
申 請 者:甘肅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王永生
品種來源:307A×2675R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甘藍型春油菜類型。子葉呈心臟形、心葉綠色、無刺毛。抽薹前生長習性半直立。縮莖葉為淺裂、色綠、葉脈白色明顯,長柄葉,葉緣鋸齒,蠟粉少。苔莖葉披針形,無葉柄,葉基半抱莖,苔莖綠色。有效分枝部位49.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8個,主花序長67厘米,植株呈帚型,勻生分枝。株高167厘米。花和角果性狀:花黃色,花瓣形狀側疊、平展。成熟角果黃綠色、斜生、角果長6.8厘米。角果密度0.95個/厘米。種子黑褐色,圓球形,種皮光滑。單株有效角果數378個,每果粒數22.5個,千粒重3.9克。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14天。抗旱性中等,耐寒性較強,抗倒伏性強。食用油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3.8微摩爾/克,含油量45.2%。中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27.83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22.79%;第2生長周期畝產313.4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26.5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在春油菜地區4月上中旬前播完。2.配方施肥。畝產250千克以上,必須畝施有機肥4立方米以上,尿素15千克(其中7.5千克做底肥,2.5 千克做種肥),二銨15千克(其中12.5千克做底肥,2.5千克做種肥),氮磷比例1:0.72,總施肥量要高于常規品種。3.拌藥條播,防蟲保苗。翻底肥后必須耱地兩遍,播種時用5%甲拌磷2千克與種子、種肥混勻后條播,行距28~30厘米,播深3~4厘米。4.田間管理。抓好早松土鋤草,早間苗定苗,早追肥防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民樂縣、臨夏縣、廣河縣、渭源縣種植,一般播種時間3月15日到4月25日。
注意事項:抗旱能力一般,植株較高。注意配方施肥,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必施硼肥,遇干旱天氣及時灌溉,增強品種的抗旱能力。
3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冠油雜701
申 請 者:甘肅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王永生
品種來源:307A×2675R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甘藍型春油菜類型。子葉呈心臟形、心葉綠色、無刺毛。抽薹前生長習性半直立。縮莖葉為淺裂、色綠、葉脈白色明顯,長柄葉,葉緣鋸齒,蠟粉少。苔莖葉披針形,無葉柄,葉基半抱莖,苔莖綠色。有效分枝部位49.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8個,主花序長40厘米,植株呈帚型,勻生分枝。株高137厘米。花和角果性狀:花黃色,花瓣形狀側疊、平展。成熟角果黃綠色、斜生、角果長6.95厘米。角果密度0.64個/厘米。種子黑褐色,圓球形,種皮光滑。單株有效角果數378個,每果粒數29個,千粒重3.18克。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11天。抗旱性中等,耐寒性較強,抗倒伏性強。食用油芥酸含量0.08%,硫苷含量10.07微摩爾/克,含油量45.13%。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建議在菌核病輕發區進行推廣應用。第1生長周期畝產254.38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1.76%;第2生長周期畝產219.15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4.1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每年四月上中旬播種為宜。2.配方施肥。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葉面噴肥。一般畝施有機肥2.5~3.0方;尿素10~12千克,二銨10~12千克。3.拌藥條播,合理密植。播前每畝用5%甲拌磷1.5~2.0千克與種子種肥混勻后條播,畝下種量一般為400克,畝保苗3~4萬株。4.田間管理。抓好早松土鋤草,早間苗定苗,早追肥防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渭源縣,天祝縣,民樂縣,和政縣,臨潭縣等種植,一般播種時間3月15日到4月25日。
注意事項:抗耐菌核病能力一般,注意在初花期防治菌核病。
3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華油雜701
申 請 者:華中農業大學
育 種 者:華中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華701A×BGS201R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蘿卜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生育期182天左右;苗期直立,葉片綠色,葉緣缺刻狀,葉片長度中等,苗期長勢強。主莖綠色。花瓣中等黃色,花瓣分離。角果上舉,籽粒黑褐色。株高173厘米,有效分枝數5.34枝,單株有效角果數189.84個,每角粒數20.64粒,千粒重3.84克,單株產量10.39克。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20.78微摩爾/克,含油量42.29%。菌核病鑒定結果為低抗。抗寒性強,抗倒伏能力強,抗裂角性一般。第1生長周期畝產117.5千克,比對照青雜10號增產29.4%;第2生長周期畝產112.8千克,比對照青雜10號增產33.2%。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直播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種。2.合理密植。該品種株型較緊湊,適當密植有利于提高產量。直播1.5~2.0萬株。3.合理施肥。必施硼肥。要重施底肥,低肥力田塊酌增。早施苔肥,臘施尿素10千克。必施硼肥,以1.5~2千克硼砂作底肥,并于苔期噴施0.3%的硼溶液。4.注意防治菌核病。初花期后一周,用100克菌核凈兌水50千克噴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福建、江西、湖南和廣西冬油菜早熟區秋季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生長勢較旺,早播可能導致年前長勢過旺,可適當使用多效唑控制。
4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康油339
申 請 者:湖北佰智農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湖北康地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03A×1137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溫敏型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長江中游地區平均215.3天,長江上游地區平均219.2。幼苗半直立,子葉腎臟形,苗期葉圓形,有臘粉,葉綠色,頂葉中等,有裂葉2~3對。莖綠色,花黃色,花瓣相互重疊。株高長江中游地區平均167.6厘米,上游地區平均198.4厘米,單株平均有效角果數381個,每果28.2粒,種子黑褐色,近圓形,千粒重3.91克。芥酸含量為0.62%,硫苷含量為19.28微摩爾/克,含油量為43.49%。田間調查,抗病指數為3.24,低感菌核病,抗病毒病。較耐寒,易裂莢,抗倒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234.2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9.3%;第2生長周期畝產208.7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4.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壯苗。長江流域油菜主產區:育苗移栽 9月10日至20日播種, 苗齡 25~30天左右;直播9月25日至10月15日播種。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畝底施油菜專用肥 40千克/畝,硼砂 1千克。移栽7000~9000/畝,直播16000~18000 株/畝。3.科學管理,適時收獲。移栽田栽后當天施定根肥水,栽后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中旬前后重施開盤肥;直播田,重施臘肥、開春及時施開盤肥。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跳甲、菜青蟲和蚜蟲,開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4.油菜八成黃時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慶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苗期跳甲,病毒病、蚜蟲及菌核病。對硼肥敏感,缺硼易花而不實。
4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康油702R
申 請 者:湖北佰智農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湖北康地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54CR× F46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抗根腫病化殺兩系雜交種。苗半直立,葉色深綠,有臘粉,頂葉中等大小。花黃色,中等大小,側疊狀。種子近圓形,黑褐色。全生育期上游地區平均217.3天,中游地區平均213.7天,下游地區平均231.1天。株高上游地區平均197.2厘米 ,中游地區平均155.4厘米,下游地區平均163.6厘米。中上分枝類型。單株有效角果數417.2個,每果粒數23.9粒,千粒重3.52克。平均芥酸含量8.27%,硫苷23.14微摩爾/克,含油量42.66%。低感菌核病和病毒病,抗4號根腫病小種。苗期耐寒性強,抗倒性強,易裂莢。第1生長周期畝產178.9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1.4%;第2生長周期畝產203.2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2.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早播。在長江流域冬油菜種植區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直播;移栽田應提前至9月上中旬播種育苗,苗齡25~30天。2.合理密度。直播用種量0.3~0.4千克/畝,畝保苗12000~18000株;移栽田用種量0.1~0.2千克/畝,畝定植6000~8000株。3.科學施肥。底肥畝施40~50千克復合肥+硼肥0.5~1千克。視苗情在蕾苔期畝追施臘肥(尿素)3~5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注意清溝排水,防治草害。5.苗期注意防治跳甲,花期防治菌核病及蚜蟲。6.油菜角果呈枇杷黃時及時收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湖北、湖南、安徽淮河以南、江西、重慶、四川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本品種適合根腫病疫區種植,但必須注意在根腫病疫區不可連續多年種植同一抗病品種,以免引起生理小種變化,而應合理安排與其他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或休耕。
4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康油61
申 請 者:湖北佰智農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湖北康地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3A×1206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溫敏型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長江中游地區平均212.1天,長江上游地區平均215.4天,長江下游地區平均229.5天。幼苗較直立,子葉腎形,葉圓形,有臘粉,葉綠色,頂葉中等,裂葉2~3對。莖綠色,花黃色,花瓣側疊。株高,長江中游地區平均157.4厘米,長江上游地區平均194.3厘米,長江下游地區平均163.7厘米。株型緊湊,中等分枝類型。單株平均有效角果數354個,每果23.3粒,種子黑褐色,近圓形,千粒重4.1克。芥酸含量為0.77%,硫苷含量為26.34微摩爾/克,含油量為43.28%。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較耐寒,抗倒性強,易裂莢。第1生長周期畝產223.4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7.9%;第2生長周期畝產209.3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10.5%。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壯苗。長江流域油菜主產區育苗移栽,9月10日至20日播種育苗,苗齡30~35天,直播在9月25日至10月20日播種。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畝底施油菜專用肥40千克/畝,硼砂1千克。移栽6000~8000株/畝;直播12000~18000株/畝。3.科學管理,適時收獲。移栽田栽后當天施定根肥水,栽后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中旬前后重施開盤肥;直播田,重施臘肥、開春及時施開盤肥。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跳甲、菜青蟲和蚜蟲,開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4.油菜八成黃時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湖北、湖南、安徽淮河以南、江西、四川、重慶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雜交油菜對硼肥較敏感,該品種需使用優質硼肥。蕾薹期及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4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湘雜油4號
申 請 者:湖南都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湘5A×036R
特征特性:甘藍型雜交種。半冬性中熟三系品種,全生育期為210~230天。幼苗直立,根系發達,冬前長勢旺盛,葉片數多,冬后發育穩健,葉色深綠,株高1.7米,一次有效分枝8~10個,單株角果數400個左右,每角粒數18~20粒,千粒重為4.1克。芥酸含量0.31%,硫苷含量26.46微摩爾/克,含油量39%。中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寒性強、抗裂莢性強、抗倒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136.8千克,比對照湘雜油15號增產12.13%;第2生長周期畝產165.5千克,比對照湘雜油13號增產15.1%。
栽培技術要點:育苗移栽適宜9月上中旬播種,直播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種植密度移栽每畝0.6~0.8萬株,直播每畝1.2~1.5萬株。施肥以基肥為主,早施苗肥與臘肥,基肥應占總施肥量的70%,基肥中每畝必施硼肥1千克。及時防治蚜蟲、菌核病、病毒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于湖南省秋播種植。
注意事項:1.對硼元素敏感。可在基肥中每畝施硼肥1千克,避免因土壤缺硼造成減產。2.該品種苗期口感好,易產生鳥害。應加強防鳥工作。3.田間積水易產生病害。遇長時間陰雨或暴雨天氣,應加強田間排水工作。
4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創雜油15號
申 請 者: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28A×727
特征特性:中熟,甘藍型波利馬型(Pol.CMS)三系雙低油菜雜交品種,雜種一代有不育株,但一般不超過10%。生育期平均230.1天,比對照雜98009晚熟0.5天,主莖綠色微顯紫紅,長柄葉葉形琴狀裂葉,葉深綠色;株高153.4厘米,花色黃色復瓦狀,一次有效分枝7.74個,單株有效角果262.5個,角長6.5厘米,角粒數21.7個,千粒重3.64克,單株產量19.42克。抗倒性中等,菌核病發病率6.34%,發病指數5.22%,發病晚,發病率低。病毒病田間未發病。食用油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19.31微摩爾/克,含油量40.35%。低抗菌核病,抗病毒病,冬前有較輕霜霉病,白銹病田間未見發病。生產試驗中,受凍率38.0%,凍害指數13.4%;河南省中部較抗倒伏(長江中游易倒伏),角果粗較長皮厚,成熟時較不易開裂。第1生長周期畝產195.53千克,比對照雜98009增產16.2%;第2生長周期畝產173.07 千克,比對照雜98009增產1.23%。
栽培技術要點:河南省中北部播種期9月15日至10月5日。有條件的,增施農家肥,上凍前冬灌,中耕培土。河南省駐馬店以南,直播10月1號至10月5號后較優。畝播種量根據芽率、千粒重調整,播后封閉除草,根據長勢調整密度與肥水。根據田間地力水肥條件,一般密度在1~2萬株/畝之間,貧瘠地適當密植。高產示范田要加強水肥管理,播期密度管理和病蟲草害防治,豫中南要防范菌核病,防倒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省中部及南部冬油菜區域種植。
注意事項:波利馬型三系品種,需防范因不育細胞質、缺硼等帶來的花而不實問題,生產上必施硼肥,雨水多的地方,要加強挖溝排澇,噴藥防菌核病,及時間苗、定苗,偏施磷鉀肥,邊行圍欄防倒伏。制種中采取技術措施,提高雜合率,減少不育株率。
4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福油518
申 請 者:綿陽市地神農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綿陽市地神農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17A×R8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32天,子葉腎臟型,幼苗半直立,葉片較大、葉色深綠,葉深裂,有蠟粉。莖稈粗壯,綠色。花瓣大、花淡黃色、側疊。種子黑褐色。平均株高152.2厘米,分枝部位32.6厘米,勻生分枝型,一次有效分枝數9.3個,單株有效角果數433.9個,每角粒數20.3粒,千粒重3.43克。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35.9微摩爾/克餅,含油量43.8%。低感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寒性中等,抗裂莢性一般,抗倒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167.0千克,比對照秦油7號增產6.7%;第2生長周期畝產167.2千克,比對照秦油7號增產6.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壯苗。育苗移栽一般以9月上、中旬播種育苗,苗齡30~35天;苗床與大田比例1:5;每畝苗床用種0.4千克,直播10月上旬播種,及時間苗定苗。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構建高產群體。移栽畝植7000~8000株,直播畝植10000~12000株。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氮、磷、鉀、硼配合施用。大田每畝底肥農家肥1500千克,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35千克,氯化鉀15千克,硼砂1千克左右。3.及時管理,適時收獲。栽后當天施定根水,栽后25天第一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開盤肥”。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蟲、蚜蟲,初花期防菌核病,幼莢期及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漢中、安康和四川、上海、浙江及安徽、江蘇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缺硼田塊易造成花而不實現象,特別是缺硼土壤更應增施硼肥為底肥或在苔期噴施硼肥。2.由于芥酸、硫苷含量低容易造成鼠、雀鳥危害,應加強防治工作。3.為減少菌核病發病率應避免偏施氮肥,總體原則是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4.播期過早易出現早花早苔,影響產量。
4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晉油8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王瑞霞 田宏先 劉璋 梁秀芝 姜超 馮學金 靳建剛
品種來源:雜117×晉油6號
特征特性:常規種芥菜型。生育期95天,根為直根系,株型帚型,幼苗葉色綠色,葉片寬度中,不卷曲,葉柄長,無刺毛。植株莖稈蠟粉多,植株苔葉劍形,著生狀態不抱莖。花瓣中等黃色,形狀圓形,形態平展,呈分離狀,角果為兩室,長4.5厘米。種子形狀圓形,種皮黃色。株高178.0厘米,分枝習性上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數7.8個,二次有效分枝數21.4個,主軸有效長度50.2厘米,全株有效角果數752.6個,每角果粒數21.5粒,單株生產力25.7克,千粒重3.0克。食用油芥酸含量2.40%,硫苷含量107.80微摩爾/克,含油量42.20%。低感菌核病、感病毒病,抗寒、抗裂角、抗倒伏。第1生長周期畝產151.4千克,比對照晉油6號增產8.0%;第2生長周期畝產118.4千克,比對照晉油6號增產15.4%。
栽培技術要點:1.山西以北多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種。2.畝播種密度6000~8000株,種子播量0.2千克/畝,瘠薄地以4000株/畝為宜。旱薄地以開花期與雨季吻合而調節播期。3.有機肥與氮磷肥配比做種肥,澆好抽薹、開花水,隨水畝追尿素各10千克和15千克,苗期注意粟跳甲的為害,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蟲。及時收割、脫粒,以避免收獲時角果開裂造成損失,保證豐產豐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內蒙古、河北、陜西、甘肅等無霜期在95天以上的同類生態區種植。
注意事項:在田間植株達8成熟時,要及時收獲。 在晉北地區,7月中旬油菜角果期與雨期相遇,由于溫度高,濕度大,植株易感白粉病和霜霉病。
4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晉油12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田宏先 王瑞霞 劉璋 李霞 梁秀芝 魯喜榮 王娟 楊富 姜超 余占榮
品種來源:9212-2×晉油6號
特征特性:常規種芥菜型。生育期95天,株型帚型,幼莖綠色,子葉腎臟形,心葉綠色,真葉無刺毛,幼苗葉色淺綠色,基葉厚,葉柄長,葉緣齒狀,莖稈蠟粉少,無花青素,花瓣中等黃色,著生狀態側疊,薹莖葉狹長三角形,著生狀態不抱莖,植株高,分枝習性上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數7.4個,二次有效分枝數22.7個,主軸有效長度53.3厘米,主軸有效角果數27.0個,全株有效角果數773.4個,每果粒數21.8粒,角果著生狀態斜生,角果長度中,果喙長度中,種子形狀圓形,種皮色黃色,千粒重3.2克。食用油芥酸含量24.40%,硫苷含量245.50微摩爾/克,含油量39.34%。低感菌核病、感病毒病、抗寒性強、抗旱性中、抗倒伏性強、抗裂莢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161.8千克,比對照晉油6號增產9.1%;第2生長周期畝產116.4千克,比對照晉油6號增產17.4%。
栽培技術要點:晉北地區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種,畝種植密度4000~8000株。畝施有機肥與二胺25千克配比做種肥,澆好抽薹、開花水,抽薹期和盛花期隨水畝追尿素各20 千克。苗期主要防治粟跳甲,后期注意蚜蟲為害和白粉病、霜霉病的發生。及時收割、脫粒,以避免角果開裂造成損失,保證豐產豐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內蒙古、河北、甘肅、新疆無霜期95天以上的同類生態地區種植。
注意事項:苗期不抗蚜蟲和粟跳甲,角果期植株遇高溫潮濕天氣時易感白粉病。種子繁育基地要遠離種植區,并設置隔離帶,于當年抽薹后期和盛花期去除雜株,保持品種的純度和凈度,種植區植株角果皮八成黃時就及時收獲,收獲后籽粒要及時晾曬1~2天。
4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湘雜油518
申 請 者:湖南農業大學 長沙金田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湖南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99NA×520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核雄性不育雜交種。子葉腎臟形,幼苗直立,葉色淡綠,裂片2~3對,繁茂性好,葉柄長度中等,莖稈堅硬。苗期和苔期生長整齊繁茂。全生育期219.5天,株高18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0個,單株有效角果數250個,每角粒數19.4粒,千粒重3.7克。食用油芥酸0%,硫苷18.76微摩爾/克,含油量44.91%。低抗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倒性較好、抗寒性強,抗裂莢性為易裂。第1生長周期畝產161.67千克,比對照灃油 520增產10.72%;第2生長周期畝產156.13千克,比對照灃油 520減產4.55%。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育苗移栽可在9月中下旬;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育苗移栽苗床畝用種量0.4千克左右,苗齡30~35天及時移栽到大田,密度8000株/畝左右。直播播種量0.2~0.3千克/畝,密度25000株/畝左右。2.合理施肥。施足底肥,要求基肥占總施肥量的60%以上,基肥、臘肥施有機肥,應早施苗肥,必須施用硼肥。3.加強田間管理。苗期注意防治猿葉蟲、蚜蟲和菜青蟲,及時除草,春后注意清溝排水,防菌核病。4.適時收獲。植株主花序中部果籽粒變黑時可割曬,干后脫粒;機械收割則應采取過熟收割,減少損失。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南省秋播種植。
注意事項:可能出現鳥類危害。在苗期、花蕾期及成熟期若發現鳥類危害,應采取防范措施,如使用防鳥網、噴施驅鳥劑、人工驅趕、在油菜田周圍插彩旗等措施。
4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湘雜油553
申 請 者:湖南農業大學 長沙金田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湖南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HA×553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核雄性不育雜交種。子葉腎臟形,幼苗直立,葉綠色,裂片2~3對,繁茂性好,葉柄長度中等,莖稈堅硬。苗期和苔期生長整齊繁茂。全生育期214.2天,株高170.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1個,單株有效角果數249.9個,每角粒數約19.0粒,千粒重3.99克。食用油芥酸0%,硫苷19.98微摩爾/克,含油量46.01%。低抗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倒性好,抗寒性強,抗裂莢性為易裂。第1生長周期畝產169.01千克,比對照灃油520增產2.51%;第2生長周期畝產159.74千克,比對照灃油520增產4.32%。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下旬;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育苗移栽苗床畝用種量0.4千克左右,苗齡30天左右及時移栽到大田,密度8000株/畝左右。直播播種量0.2~0.3千克/畝,密度25000株/畝左右。2.施肥。畝產100千克菜籽,要求施純氮10千克左右,純磷5千克,純鉀10千克,基肥占總施肥量的60%,必須施用硼肥。3.田間管理。苗期注意防治猿葉蟲、蚜蟲和菜青蟲,春后注意清溝排水。4.適時收獲。中部果籽粒變黑時可割曬,干后脫粒,機械收割應過熟收割,減少損失。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南省秋播種植。
注意事項:苗期、花雷期可能有鳥危害,注意采取防鳥措施,如在油菜田周圍懸掛彩旗,有鳥害時噴施驅鳥劑等。
5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清油雜62
申 請 者:邊登清
育 種 者:邊登清
品種來源:1434A×1105R
特征特性:甘藍型雜交種。有效生育期113.5天左右,屬中早熟品種。株高163.54厘米,分支高度49.35厘米,主花序長度62.13厘米左右,一次分支5.69個,主花序角果數58.74個,單株角果數176.25個,單株產量14.7克,每角粒數21.06粒,千粒重3.96克。食用油芥酸含量0.8%,硫苷含量38.97微摩爾/克,含油量42.54%。中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寒性中等、抗裂莢性中等、抗倒伏能力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252.09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1.13%;第2生長周期畝產241.88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10.25%。
栽培技術要點:1.適當早種。當氣溫旬積溫穩定通過5度時開始抪種;2.施足基肥。要求測土配方施肥。一般畝施有機肥2000千克,磷酸二銨30~40千克,尿素25~30千克,耙地或分層播入地內;3.種肥混藥條抪下種,播深2~3厘米,行距25~30厘米;4.合理密植。做到早間苗定苗,畝留苗2~3萬株之間,在機械化收割地區,幼苗抽薹初期噴施壯苗劑,控制株高;5.防治病蟲害。在幼苗期、顯蕾期要用高效殺蟲劑按時防治黃條跳甲和露尾條甲。在角果初期雨水多的年份,要用殺菌劑防治菌核病。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甘肅蘭州市、渭源縣、和政縣、積石山縣、民樂縣,內蒙古海拉爾,青海海東市,新疆昭蘇縣等地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注意要適時早種、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做好三早(早間苗、早定苗、早追肥)管理。在機械化收割的地區,幼苗抽薹初期噴施壯苗劑,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
5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華實1號
申 請 者:青島華實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崔元紹 陶成軍 吳蘭榮
品種來源:自育品系2003-6[(C2×魯花8號)F10]
特征特性:普通型。鮮食、油食兼用。株型直立,成熟時雙仁果數13個,莢果產量438.9千克。種皮粉紅色,出米率77%。葉片橢圓形,子仁呈長形,內種皮金黃色。側枝長62厘米,莖粗0.5厘米,結實范圍7.5厘米。籽仁含油量52.0%,蛋白質含量24.0%,油酸含量50%,籽仁亞油酸含量33.0%,莖蔓粗蛋白含量8.0%。高抗青枯病,中抗葉斑病,高抗銹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438.9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21.0%;第2生長周期畝產410.8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11.3%。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338.0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28.9%;第2生長周期畝產292.0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13.7%。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適合花生發揮高產潛力的沙質土壤或壤土種植,注意創造全土層深厚、結果層疏松的土壤環境條件。前作或冬耕時施足基肥。根據品種特征做好果選、米選,選擇健康、飽滿的一級米作種。春播密度每畝1萬穴,每穴兩粒。播前連續5日5厘米日均地溫應在15℃以上,無墑造墑,有墑搶墑,覆膜播種。生育期間注意防治病蟲草害,后期注意防澇。適期收獲。選擇具有品種典型特性的植株留種。備種、播種、收獲、干燥和倉儲各環節注意防止機械混雜和生物學混雜,確保品種純度。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省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春播沙土地種植在開花中期遇到高溫干旱易出現果空。防范措施:山嶺薄地不建議種植,如遇干旱高溫應及時澆水。對含氯化肥敏感,建議深耕地,增施農家肥和硫酸鉀復合肥。
5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益花1號
申 請 者:河南益人實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陳耀全 劉廣軍
品種來源:汝選07-16×汝花98-1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中熟品種,生長勢強,整齊。生育期春播135天左右。株高48厘米,側枝長51厘米,總分枝9~10條,結果枝7條,單株飽果30個左右,葉片橢圓形,綠色,莢果縮縊程度弱,果嘴明顯程度弱,表面質地中。籽仁橢圓形,種皮淺紅色。百果重250克,百仁重81克,出仁率68%。籽仁含油量53.3%,蛋白質含量24.1%,油酸含量43.2%,籽仁亞油酸含量35%,莖蔓粗蛋白含量15.79%。中抗青枯病,輕感葉斑病,中抗銹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552千克,比對照豫花34增產17.9%;第2生長周期畝產574千克,比對照豫花34增產18.0%。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375.36千克,比對照豫花34增產17.9%;第2生長周期畝產390.32千克,比對照豫花34增產17.9%。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春播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6月10號至6月15號之前; 2.密度。每畝5000至5500穴,采用單穴兩粒的播種方法;3.該花生種植時,土地需起壟覆膜,行距1.1米,株距23厘米;4.田間管理。苗期注意清棵蹲苗和病蟲害防治;中期應看苗管理,促控結合,盛花后期噴藥控旺;后期注意養根護葉,防病、防早衰、促飽果,及時葉面噴肥補充營養,噴殺菌劑防葉斑類病害;成熟后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省花生區域種植。
注意事項:1.播種后應及時澆水。采用噴灌的澆水方法,效果最佳;2.出苗后要及時清棵、除草等;3.生長周期較長,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環境,請及時播種。
5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潤花17
申 請 者:山東省潤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東省潤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TWE×K1208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直立型大花生新品種。主莖高35厘米,側枝長38厘米,分枝數7條。葉色綠,連續開花,結果集中。子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內種皮金黃色。千克果數750個,千克仁數1542個。籽仁含油量50%,蛋白質含量24.8%,油酸含量80.1%,籽仁亞油酸含量3.0%,莖蔓粗蛋白含量12.9%,油酸/亞油酸比值為26.7。高抗青枯病,高抗葉斑病,高抗銹病,抗病性強。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42.6千克,比對照魯花11增產12.1%;第2生長周期畝產358.7千克,比對照魯花11增產15.6%。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46.7千克,比對照魯花11增產12.3%;第2生長周期畝產258.3千克,比對照魯花11增產15.1%。
栽培技術要點:宜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種植。1.深耕整地,科學施肥。培創一個土層深、耕作層肥沃、結實層疏松、上松下實的高產土體。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 化肥為輔。2.精選種子,適期播種。播種前種子帶殼晾曬一天, 經剝殼粒選、純凈度符合一級標準的花生米作種子,進行發芽試驗(要求發芽率98%,發芽勢85% 以上)。春播前5日,日均地溫≥15℃ 為適宜播種期。3.合理密植,精心管理。該品種株叢適中,適當密植可獲得更高產量。一般春播每畝1.1萬穴,每穴兩粒。出苗后要及時清棵, 防治病蟲害,旱澇條件下注意灌溉、排水。適期收獲。麥套或夏直播參照當地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河南、安徽、河北花生產區春播種植。
5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遠雜12號
申 請 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張新友 湯豐收 董文召 張忠信 臧秀旺 徐靜 黃-冰艷 郝西 苗利娟 劉兵
品種來源:遠雜9307×粵油7號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油食兼用。生育期109天左右。疏枝直立,主莖高28厘米左右,側枝長36厘米左右,總分枝8個左右,結果枝7個左右,單株飽果數14個左右;葉片綠色、橢圓形、中大,莢果繭形,果嘴明顯程度極弱,莢果表面質地粗糙,縮縊程度弱,百果重188克左右,飽果率88%左右;籽仁桃圓形,種皮淺紅色,內種皮淺黃色,百仁重67克左右,出仁率72%左右。籽仁含油量58.44%,蛋白質含量17.43%,油酸含量34.8%,籽仁亞油酸含量42.4%。中抗青枯病,抗葉斑病,中感銹病,抗莖腐病,高抗褐斑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43.5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8.04%;第2生長周期畝產348.04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3.51%。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47.28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9.28%;第2生長周期畝產247.81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3.41%。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夏播在6月10日前播種。2.密度。每畝12000~14000穴,每穴兩粒,根據土壤肥力高低可適當增減。3.田間管理。播種前施足底肥,為趕農時若來不及施底肥,苗期要及早追肥,生育前期以促為主,中期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花針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養根護葉,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省各地麥壟套、夏直播花生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在銹病發生重的地區要注意銹病的防治。
5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豫花47號
申 請 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張新友 湯豐收 董文召 秦利 高偉 劉華 韓鎖義 杜培 石磊 齊飛艷
品種來源:豫花9326×豫花15號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生育期114天左右。疏枝直立,葉片綠色、橢圓形、中,主莖高51厘米左右,側枝長53厘米左右,總分枝8個左右,結果枝7個左右,單株飽果數12個左右。莢果普通形,果嘴明顯程度弱,莢果表面質地中,縮縊程度中,百果重213克左右,飽果率83%左右;籽仁橢圓形,種皮淺紅色,內種皮深黃色,百仁重84克左右,出仁率68%左右。籽仁含油量59.38%,蛋白質含量17.61%,油酸含量41%,籽仁亞油酸含量36.90%。中感青枯病,中抗葉斑病,中感銹病,抗莖腐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62.86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14.13%;第2生長周期畝產361.92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7.64%。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45.65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8.56%;第2生長周期畝產249.23千克,比對照豫花9327增產4.00%。
栽培技術要點:適用于河南省麥后直播種植方式,其他地區需因地制宜適當調整。1.播期。麥壟套種在麥收前15天,夏播在6月10日前播種較為適宜。2.密度。每畝10000~12000穴,每穴兩粒,根據土壤肥力高低可適當增減。3.田間管理。播種前施足底肥,麥壟套種花生苗期要及早追肥,生育前期及中期以促為主,注意防治病蟲害,花針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養根護葉,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各地麥套、夏直播花生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植株較高、中感銹病,在生產中注意及時化控和病害防治。
5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豫花33號
申 請 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張新友 湯豐收 董文召 劉華 韓鎖義 秦利 高偉 張俊 劉娟 孫子淇
品種來源:豫花9938×豫花9331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生育期128天左右。疏枝直立,葉片濃綠色、橢圓形、中大,主莖高38厘米左右,側枝長41厘米左右,總分枝9個左右,結果枝6個左右,單株飽果數10個左右。莢果普通形,果嘴明顯程度極弱,莢果表面質地中,縮縊程度弱,百果重239克左右,飽果率71%左右。籽仁橢圓形,種皮淺紅色,內種皮深黃色,百仁重99克左右,出仁率71%左右。籽仁含油量57.85%,蛋白質含量19.66%,油酸含量44.1%,籽仁亞油酸含量33.8%。中抗青枯病,中抗葉斑病,中感銹病,抗網斑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95.19千克,比對照豫花15號增產8.55%;第2生長周期畝產404.85千克,比對照豫花15號增產11.29%。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80.57千克,比對照豫花15號增產5.37%;第2生長周期畝產285.48千克,比對照豫花15號增產8.62%。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麥壟套種在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2.密度。每畝10000穴左右,每穴兩粒,高肥水地每畝可種植9000穴左右,旱薄地每畝可增加到11000穴左右。3.看苗管理,促控結合。麥壟套種花生,麥收后要及時中耕滅茬,早追肥(每畝尿素15千克),促苗早發;中期,高產田塊要抓好化控措施,在盛花后期或植株長到35厘米以上時噴施100ppm的多效唑,防旺長倒伏;后期應注意旱澆澇排,適時進行根外追肥,補充營養,促進果實發育充實,并注意葉部病害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春播及麥壟套種花生區種植。
注意事項:因生育期較長,適宜春播及麥壟套種,不宜夏直播。
5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豫花65號
申 請 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張新友 湯豐收 董文召 秦利 劉華 韓鎖義 高偉 鄭崢 郝西 劉娟 張俊
品種來源:開農選01-6×海花1號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屬高油酸花生品種,生育期114天左右。疏枝直立,葉片綠色、橢圓形、中等,主莖高37厘米左右,側枝長45厘米左右,總分枝9個左右,結果枝7個左右,單株飽果數11個左右。莢果普通形,果嘴明顯程度弱,莢果表面質地中,縮縊程度中,百果重196克左右,飽果率85%左右;籽仁球形,種皮淺紅色,內種皮淺黃色,百仁重76克左右,出仁率69%左右。籽仁含油量50.75%,蛋白質含量20.78%,油酸含量75.90%,籽仁亞油酸含量7.82%。中抗青枯病,中抗葉斑病,中抗銹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40.59千克,比對照遠雜9102增產3.71%;第2生長周期畝產335.61千克,比對照遠雜9102增產5.97%。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32.85千克,比對照遠雜9102減產8.23%;第2生長周期畝產231.78千克,比對照遠雜9102減產3.62%。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夏播在6月10日前播種。2.密度。1.2萬穴/畝,每穴兩粒,根據土壤肥力高低可適當增減。3.田間管理。播種前施足底肥,為趕農時若來不及施底肥,苗期要及早追肥,生育前期以促為主,中期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花針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養根護葉,成熟時應注意及時收獲,保證豐產豐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省麥套、夏直播花生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該品種為高油酸花生品種,為保證高油酸花生品質,生產中應避免同普通花生品種的混雜。2.該品種生育后期上部葉片易出現紫外線傷害。
5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科富花一號
申 請 者:雙遼市欣科富花生貿易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雙遼市欣科富花生貿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白沙6號×99D1F1
特征特性:普通型。食用。種子拱土能力強,早發性好,出苗快而整齊,頸高45.0厘米,分枝8.4條,抗早衰能力強。二粒果,莢果,蠶瑩型,果腰明顯,葉倒圓形,葉色深綠。籽粒桃圓形,種皮淺粉紅有光澤。出仁率為71.0%,百果重171克,百粒重為77克。從出苗至成熟120天,屬中晚熟品種,需≥10℃,積溫2600℃~2700℃。高抗青枯病、抗早衰、活秧成熟。籽仁含油量45.71%,籽仁蛋白質30.59%,籽仁油酸含量45.679%,籽仁亞油酸含量35.532%,莖蔓粗蛋白13.12%。高抗青枯病,中抗葉斑病,中抗銹病,抗早衰。莢果第1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3961.5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17.5%;第2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3658.5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20.1%;籽仁第1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2971.125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12.25%;第2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2743.875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14.07%。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一般5月10日至5月15日播種。2.密度。一般公頃保苗14~20萬穴,播種量為250千克/公頃。3.施肥。每公頃施有機肥2萬千克,底肥為花生專用肥500~600千克。4.注意防蟲。注意防地下害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吉林省四平、松原、長春地區,一般5月10日播種。
注意事項:耐澇性差。
5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科富花二號
申 請 者:雙遼市欣科富花生貿易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雙遼市欣科富花生貿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RL×LCG37
特征特性:普通型。食用。拱土能力強,早發性好,出苗快而整齊,主莖高37.2厘米,總分枝7.9條,果枝數5.9條,抗早衰能力強。二粒果,莢果,蠶瑩形,果腰明顯。葉倒圓形,葉色深綠。籽粒桃圓形,種皮淺粉紅色有光澤。出仁率為70.0%,百果重158克,百粒重為58克,蛋白質含量24.05%,脂肪含量48.53%。從出苗至成熟115~120天,需≥10℃積溫2600℃~2700℃。高抗青枯病、抗早衰、活秧成熟。籽仁含油量48.53%,籽仁蛋白質29.85%,籽仁油酸含量46.37%,籽仁亞油酸34.978%,莖蔓粗蛋白13.64%。高抗青枯病,中抗葉斑病,高抗銹病,抗早衰。莢果第1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4027.6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21.3%;第2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3697.2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17.4%;籽仁第1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3020.7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16%;第2生長周期每公頃產量2772.9千克,比對照雙花一號增產13%。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一般5月中旬播種。2.密度。一般公頃保苗14~20萬穴,播種量為250千克/公頃。3.施肥。每公頃施有機肥2萬千克,底肥為花生專用肥500~600千克。4.田間管理。注意防地下害蟲及葉斑病。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吉林省四平、松原、長春地區,一般5月10日左右播種。
注意事項:耐澇性差。
6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實花1號
申 請 者:青島華實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崔元紹 陶成軍 張嫻君
品種來源:花育22號×花育25號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傳統型大花生。直立生長,葉片橢圓形,莢果比花育22號稍大細長,籽仁長橢圓形。莢果網紋粗、清晰,果腰粗。籽粒無裂紋,內種皮金黃色。側枝長58厘米,莖粗0.45厘米,結實范圍8厘米。籽仁含油量51.0%,蛋白質含量23.0%,油酸含量52.0%,籽仁亞油酸含量30.0%,莖蔓粗蛋白含量7.5%。高抗青枯病,中抗葉斑病,高抗銹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489.3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20.5%;第2生長周期畝產455.6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16.7%。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372.4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23.3%;第2生長周期畝產346.7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15%。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適合花生發揮高產潛力的沙質土壤或壤土種植,注意創造全土層深厚、結果層疏松的土壤環境條件。前作或冬耕時施足基肥。春播密度每畝1萬穴,每穴兩粒。播前連續5日5厘米日均地溫應在15℃以上,無墑造墑,有墑搶墑,覆膜播種。生育期間注意防治病蟲草害,后期注意防澇。適期收獲。選擇具有品種典型特性的植株留種。備種、播種、收獲、干燥和倉儲各環節注意防止機械混雜和生物學混雜,確保品種純度。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安徽北部、吉林等花生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在丘陵山地、沙性地種植,盛花期過后,遇到干旱高溫有果空現象。防范措施:不建議在山嶺薄地種植,如遇高溫應及時澆水。
6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華實2號
申 請 者:青島華實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陶成軍 崔元紹 胡星寶
品種來源:花育22號EMS突變體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株型直立,主莖高57厘米,側枝長62厘米,莖粗0.4厘米,結實范圍8厘米,有效分枝數9條,葉片橢圓形,葉色綠。單株結果15個,包果12個,莢果普通形,籽粒長橢圓形,種皮粉紅紅色,內種皮白、黃色,出米率76%,百果重220克,百粒重95克。籽仁含油量50%,蛋白質含量23%,油酸含量50%,籽仁亞油酸含量32%,莖蔓粗蛋白含量9%。高抗青枯病,中抗葉斑病,高抗銹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482.5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22.1%;第2生長周期畝產454.3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16.6%;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366.3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25.8%;第2生長周期畝產345.3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19.1%。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適合花生發揮高產潛力的沙質土壤或壤土種植,注意創造全土層深、結果層疏松的土壤環境條件,前作或冬耕時施足基肥。春播每畝1萬穴左右,每穴2粒。播種前連續5日5厘米日均地溫應在15℃以上,無墑造墑,有墑搶墑,覆膜播種。生育期間注意防治病蟲害,后期注意防澇,適期收獲。選擇具有品種典型特性的植株留種,備種、播種、收獲、干燥和儲藏各環節注意機械混雜和生物學混雜,確保品種純度。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安徽北部春播、夏播或套播。
注意事項:生長后期遇大雨時應及時排水,澇雨易死秧。防范措施:建議播種時應藥物拌種,初花期后噴灑2~4次葉面肥(10~15天一次),適時收獲。
6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濰花10號
申 請 者:山東省濰坊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姜言生 付春 魯成凱
品種來源:95-3×濰1365
特征特性:中間型。油食兼用。早熟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24天,株型直立,株高適中,總分枝數8~9條,分枝韌性好、高抗倒伏,出苗整齊,生長穩健。結果層集中、整齊,雙仁飽果率高,果柄粗、不易落果,果殼較硬、破損率低,適于機械化栽培。莢果普通形,籽仁橢圓形、粉紅色,內種皮金黃色,無油斑,無裂紋,百果重273克,百仁重104克,出米率74.0%。蛋白質23.5%,脂肪50.9%,油酸51.1%,亞油酸30.4%,莖蔓粗蛋白10.8%,O/L值1.68。較抗葉斑病,高抗病毒病,抗旱性強,耐澇性一般,穩產性好。感青枯病,感葉斑病,種子休眠性弱。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37千克,比對照魯花11號增產13.1%;第2生長周期畝產326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5.6%;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35千克,比對照魯花11號增產11.4%;第2生長周期畝產234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7.3%。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中上等肥力的生茬地實行覆膜栽培。畝施優質有機肥3000千克,緩釋花生專用肥75~100千克,或氮、磷、鉀含量各15%的三元復合肥75千克,播種時每畝增施5千克尿素做種肥。適宜種植密度春播每畝9000墩或12500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省大花生產區,春播栽培。
注意事項:感葉斑病,種子休眠性較弱,注意防治葉斑病,成熟后及時收獲。
6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濰花11號
申 請 者:山東省濰坊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姜言生 付春 魯成凱
品種來源:90-1×90-2M1
特征特性:中間型。油食兼用。早熟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型直立,主莖高45.9厘米,側枝長53.8厘米,總分枝8.6條,結實枝6.9,葉片較大,色深綠,苗勢強,連續開花。結果整齊,莢果普通型,籽仁長橢圓形,外種皮粉紅色,內種皮淺黃色,百果重239.5克,百仁重108克,千克果數556個,千克仁數1224個,出米率74.6%;蛋白質含量25.19%,脂肪51.34%,油酸52.0%,亞油酸28.6%,O/L值1.84,莖蔓粗蛋白12%,耐儲性好;抗枯萎病,耐病毒病,較抗葉斑病,感青枯病,抗銹病,抗旱、耐瘠及種子休眠性強。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45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8.50%;第2生長周期畝產326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5.60%;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46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10.3%;第2生長周期畝產234千克,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7.28%。
栽培技術要點:1.適于不同類型的土壤種植;2.畝施有效含量40%的花生專用肥75千克;注意增施有機肥和磷肥;3.適宜種植密度10000墩/畝左右,2粒/墩;4.注意防治蠐螬、棉鈴蟲、葉斑病等;5.成熟后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于山東大花生產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長勢較強,后期易倒伏,注意及時噴施矮壯素。
6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濰花14號
申 請 者:山東省濰坊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姜言生 付春 魯成凱
品種來源:H24-6×花育23號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早熟小花生,生育期127天,株型直立,葉片長橢圓形、淡綠色,連續開花,花色橙黃,莢果普通形,籽仁橢圓形、粉紅色、無裂紋、有油斑,種子休眠性強。主莖高34.5厘米,側枝長38.6厘米,總分枝數8.8條,結果枝7.2條,單株結果21.1個。葉片橢圓形,葉色綠。莢果普通形,網紋淺。百果重154.67克,百仁重64.61克,千克果數760個,千克仁數1665粒。該品種出苗整齊,生長穩健,抗倒性、抗旱性、耐澇性強。籽仁含油量54.92%,籽仁蛋白質24.76%,籽仁油酸含量51.8%,籽仁亞油酸29.0%,莖蔓粗蛋白12%,感青枯病,抗葉斑病,抗銹病,耐病毒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19千克,比對照花育20號增產4.8%;第2生長周期畝產316千克,比對照花育20號增產8.1%;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45千克,比對照花育20號增產6.9%;第2生長周期畝產244千克,比對照花育20號增產7.9%。
栽培技術要點:1.種子準備。選擇符合品種特征、莢果均勻、飽滿、籽仁鮮艷、無芽無霉的一級米作種。2.適時播種。當5天5厘米日平均地溫≥15℃為播種適期。每畝1.0~1.1萬穴。3.施足基肥。適于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前茬作物或冬耕時要施足基肥,種子繁育宜選用春播覆膜栽培。4.品種保純。收獲時剔除異形植株,從種子準備到田間種植到收獲各環節特別注意防止機械混雜,保持品種純度。5.收獲后,保證5天內使莢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6.適宜種植密度11000墩/畝左右,2粒/墩;7.注意防治蠐螬、棉鈴蟲、葉斑病等;8.成熟后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河南、四川等小花生產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感黑斑病和網斑病,注意防治葉斑病等。
6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冀花17號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徐9318×濰45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大果品種,生育期127天。株型直立,葉片長橢圓形、綠色,連續開花,花色橙黃,莢果普通型,籽仁橢圓形、淺紅色、無裂紋、無油斑,種子休眠性強。主莖高31.2厘米,側枝長34.0厘米,總分枝8.1條,結果枝5.9條,單株果數13.8個,單株產量19.2克,百果重228.9克,百仁重103.1克,出米率75.0%。籽仁含油量54.48%,籽仁蛋白質24.12%,籽仁油酸含量39.5%,籽仁亞油酸37.4%,中抗葉斑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288.67千克,比對照冀花2號增產0.35%;第2生長周期畝產360.66千克,比對照冀花2號減產1.51%;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18.52千克,比對照冀花2號增產6.63%;第2生長周期畝產269.96千克,比對照冀花2號增產1.95%。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地塊平整、肥力中上等的沙壤土或砂土地種植。2.施足基肥,并以腐熟有機肥為主,追肥應追施N、P等速效肥 3.播種量。每畝50千克莢果,播前帶殼晾曬。4.播種期。地膜覆蓋4月下旬,露地春播5月上中旬,麥套于小麥收獲前15天左右。5.種植密度。每畝1.0萬穴(2.0萬株)。6.保證開花、飽果成熟期兩次關鍵水。7.合理噴施生長調節劑防治倒伏。8.多數莢果飽滿成熟(內果殼變黑或褐色)時應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省花生產區春播和麥套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耐肥水,高產田要施足基肥,加強肥水管理。
6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冀花20號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冀花5號×開選01-6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小果,生育期128天。株型直立,連續開花,葉片長橢圓形、深綠色,花色橙黃,莢果普通形,籽仁桃圓形、淺紅色、無裂紋、無油斑,種子休眠性強。主莖高37.5厘米,側枝長41.4厘米,總分枝7.5條,結果枝6.2條,單株果數16.0個,百果重198.0克,百仁重81.1克,出米率72.6%。籽仁含油量56.37%,籽仁蛋白質23.38%,籽仁油酸含量41.8%,籽仁亞油酸36.8%,抗葉斑病。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303.57千克,比對照冀花4號增產12.13%;第2生長周期畝產371.60千克,比對照冀花4號增產2.51%;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217.73千克,比對照冀花4號增產4.81%;第2生長周期畝產273.10千克,比對照冀花4號增產0.93%。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地塊平整、肥力中上等的沙壤土或砂土地種植。2.施足基肥,并以腐熟有機肥為主,追肥應追施N、P等速效肥。3.播種量。每畝50千克莢果,播前帶殼晾曬。4.播種期。地膜覆蓋4月下旬,露地春播5月上中旬,麥套于小麥收獲前15天左右。5.種植密度。每畝1.1~1.2萬穴(2.2~2.4萬株)。6.保證開花、飽果成熟期兩次關鍵水。7.合理噴施生長調節劑防治倒伏。8.多數莢果飽滿成熟(內果殼變黑或褐色)時應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省花生產區春播和麥套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長勢強,易倒伏,高產田要注意化控防倒伏。
6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泉花551
申 請 者:泉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泉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泉花7號×粵油13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油食兼用。株型直立緊湊,長勢較強,葉片大小中等,葉色綠。主莖高45~55厘米,側枝長48~60厘米,單株總分枝數條5~9條,結果枝5~8條,單株結莢數14~21個,飽果率76%~85%,雙仁果率80%左右,百果重180~220克,百仁重70~80克。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澇性強,抗葉斑病和銹病,中抗青枯病。籽仁含油量49.82%,籽仁蛋白質28.35%,籽仁油酸含量46.50%,籽仁亞油酸32.30%, O/L比值1.44。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270.45千克,比對照汕油523增產10.61%;第2生長周期畝產306.40千克,比對照汕油523增產12.06%;籽仁第1生長周期畝產195.99千克,比對照汕油523增產12.15%;第2生長周期畝產214千克,比對照汕油523增產15.56%。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適宜的土壤。宜選用中等肥力以上有灌溉條件且土質較疏松的沙壤土種植,有利于其產量潛力的發揮。2.適時早播。各地應根據當地氣候,確定適宜播期,適期內早播有利高產。采用秋繁花生種子或覆膜栽培的地區,可適當提早播種。3.合理密植。中等肥力的田塊,春植畝播1.0~1.1萬穴為宜,雙粒穴播;秋植1.1~1.3萬穴/畝為宜,雙粒穴播。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酌施花肥,后期視苗情適當根外追肥。基肥每666.7m2施用土雜肥1500~2000千克+尿素15千克+硫酸鉀1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或土雜肥1500~2000千克+尿水2000千克+三元復合肥(N:P2O5:K2O各16%)20千克;追肥一次,666.7m2施尿素5~7.5千克。水分管理方面掌握“蹲苗、干花、濕針、潤果”的原則,遇旱時應及時澆水,在雨水較多的季節和低洼田塊,應及時排水。5.病蟲害防治。春植注意防治小地老虎、蠐螬、夜蛾類害蟲、葉斑病;秋植注意防治蚜蟲、小綠葉蟬、紅蜘蛛、葉斑病、銹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云南、湖南、湖北、貴州、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南、遼寧花生區種植。
注意事項:中抗青枯病,不宜在青枯病重病區種植;應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種植。
6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亞麻(胡麻)
品種名稱:隴亞8號
申 請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匈牙利5號×63-98
特征特性:油纖兼用常規種。生育期91~110天,屬中熟品種。株高一般水地為70~80厘米,旱地一般50~70厘米,工藝長度水地為45~55厘米,旱地為40~45厘米,適應性廣、成熟一致,落黃好。含油率37.98%。高抗枯萎病,抗倒伏、抗旱、抗寒。第1生長周期畝產99.59千克,比對照隴亞7號增產3.14%;第2生長周期畝產122.46千克,比對照隴亞7號增產5.61%。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畝播量3~3.5千克,畝保苗25~35萬株;2.適時早播,川水地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為宜,提倡耬播,推廣機播;3.增施肥料,基肥提倡秋施;4.加強田間管理,該品種苗期生長較慢,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及時防治蚜蟲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蘭州、定西、靜寧地區春季播種。
注意事項:千粒重較小,應加強田間管理,增施肥料,適期收獲。
6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亞麻(胡麻)
品種名稱:隴亞11號
申 請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15選-1-1×隴亞7號
特征特性:常規種。食用油用。株高50~64厘米,千粒重7.2~7.6克,種皮褐色、花為藍色,生育期95天,屬中熟品種。含油率在40.09%~41.09%,平均為40.69%,比對照隴亞8號高0.51%~0.72%;高抗枯萎病,抗白粉病。抗倒伏,抗旱性較強,生長勢較強,成熟時無貪青現象,整齊一致,穩產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123.11千克,比對照隴亞8號增產2.46%;第2生長周期畝產118.44千克,比對照隴亞8號增產6.42%。
栽培技術要點:1.合理密植。畝播量3~3.5千克,畝保苗25~35萬株。2.適期早播。一般川水地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為宜,高寒山區以4月中、下旬播種為宜。3.增施肥料。基肥提倡秋施,即結合秋耕畝施有機肥2000~3000千克,并配合施用磷二銨每畝15千克作底肥,現蕾前后結合灌水或降雨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進行追肥。4.加強田間管理。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蘭州、張掖、景泰、榆中等地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工藝長度較低。
7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亞麻(胡麻)
品種名稱:隴亞12號
申 請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晉亞8號×尚義大桃
特征特性:常規種。油用型。幼苗直立,株型緊湊,花為藍色,種子褐色,株高59.6厘米,工藝長度38.7厘米,有效分莖數0.51個,主莖分枝數5.2個,單株果數16.3個,每果粒數6.9個,千粒重7.18克,單株生產力0.75克。生育期88~126天,平均為107天,抗旱、抗倒伏,生長整齊一致。含油率40.49%。中抗枯萎病,抗旱、抗倒伏。第1生長周期畝產124.88千克,比對照隴亞8號增產0.27%;第2生長周期畝產132.58千克,比對照隴亞8號減產1.0%。
栽培技術要點:精細整地,適期早播,提倡機播,播深3~5厘米。合理密植,畝播量灌區4~6千克,旱區3~5千克。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增施肥料,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伊犁、寧夏固原、甘肅中部、山西大同和朔州、內蒙古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市前山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在一些地區生育期較長,應適期早播。
7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亞麻(胡麻)
品種名稱:隴亞13號
申 請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CI3131×天亞2號
特征特性:常規種。油用型。株高52.4~65.6厘米,工藝長度26.5~46.0厘米,分枝數4.3~7.2個,單株蒴果數5.9~35.0個,果粒數6.1~9.0粒,種子褐色,千粒重5.6~8.7克,單株產量0.27~1.75克,含油率39.42%,亞麻酸含量46.63%。生育期96~122天。在連茬胡麻重病田自然感病條件下枯萎病病株率為0.68%,高抗枯萎病,抗旱、抗倒伏。第1生長周期畝產117.77千克,比對照隴亞8號增產14.0%;第2生長周期畝產138.11千克,比對照隴亞8號增產8.5%。
栽培技術要點:輪作倒茬,適期早播。合理密植,畝播量旱區3~4千克、畝保苗20~30萬株;灌區5~6千克、畝保苗35~45萬株。雜草防除,每畝用40%二甲·溴苯腈乳油90毫升+8.8%精喹禾靈乳油70毫升兌水60千克進行苗期噴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蘭州、定西、白銀、平涼、張掖等地及寧夏半干旱區、山西、河北、內蒙古的胡麻主產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應合理密植,加強水肥管理。
7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亞麻(胡麻)
品種名稱:隴亞14號
申 請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S×89259
特征特性:常規種。油用型。花為藍色、種子褐色、幼苗直立,株型緊湊。株高59.8厘米,工藝長度35.0厘米,分枝數5.8個,單株果數24.1個,果粒數7.2個,千粒重8.1克,單株產量0.95克,生育期93~123天。生長整齊一致,抗旱、抗倒伏。含油率41.68%。高抗枯萎病,抗倒伏。第1生長周期畝產88.70千克,比對照隴亞10號增產17.89%;第2生長周期畝產158.71千克,比對照隴亞10號增產12.04%。
栽培技術要點:輪作倒茬,適期早播、合理密植,畝播量旱區3~4千克、灌區5~6千克;加強田間管理,增施肥料,及時中耕,防治病蟲草害。化學除草:每畝用40%二甲•溴苯腈乳油90毫升+8.8%精喹禾靈乳油70毫升兌水60千克進行苗期噴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張掖、蘭州、白銀、定西、平涼、清水等地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應合理密植,加強水肥管理。
7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亞麻(胡麻)
品種名稱:隴亞雜4號
申 請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13×隴亞10號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花藍色、種子褐色、幼苗直立,株型緊湊。株高59.4厘米,工藝長度35.8厘米,分枝數7.5個,單株果數25.5個,果粒數7.5個,千粒重8.0克,單株產量0.95克,生育期106天。生長整齊一致,抗旱、抗倒伏,綜合農藝性狀優良。含油率35.92%。高抗枯萎病,抗逆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84.88千克,比對照隴亞10號增產12.81%;第2生長周期畝產151.52千克,比對照隴亞10號增產6.96%。
栽培技術要點:精細整地,適期早播、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增施肥料、及時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蘭州、定西、白銀、張掖等同類生態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應合理密植,加強水肥管理。
7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SH9363
申 請 者:民勤縣三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民勤縣三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A936×R6-12-1
特征特性:食用型雜交種。屬中熟品種,生育期為116天左右。株高217厘米。盤徑19.68厘米,單盤粒重111.44克,粒長2.30厘米左右、粒寬0.67厘米,百粒重16.38克。籽粒色澤為黑色白邊有細白色條紋,出仁率47.07%。籽實蛋白質10.9%,水分4.7%,粗脂肪29.10%。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32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9.35%;第2生長周期畝產333.8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0.38%。
栽培技術要點:1.食葵前期以氮、磷肥為主,中后期以鉀肥為主,一般底肥畝施磷酸二銨25千克、尿素5千克、鉀肥10千克(氧化鉀含量50%以上)或含鉀的復合肥20千克。2.播種要掌握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避開降雨天氣,防止板結,播種后若遇降雨造成板結要及時破除。不可深播,播深2~3厘米,覆土2厘米。3.適當蹲苗,一般出苗后蹲苗50天左右澆第一水(現蕾中期);第一水必須澆透,便于扎根,澆水次數要根據土壤條件、土地墑情和降水情況而定,要確保澆好現蕾水、開花水、灌漿水,在成熟期及時停水(在盤背面開始變黃、舌狀花變干,籽粒變黑),否則籽粒發黃。追肥,根據土壤條件而定,在中上等肥力的土地上,全生育期追3~4次肥,第一次澆現蕾水時追尿素10千克/畝;第二水追尿素10千克/畝,追鉀肥5千克/畝;澆開花水時再追施尿素5千克、鉀肥5千克/畝(追肥用水溶性鉀肥),澆灌漿水時追施鉀肥5千克(中等以下肥力的土壤要加大施肥量)。4.適時收割,植株下部4~5片葉發黃干枯,花盤背面發黃,舌狀花脫落、管狀花干枯,籽粒變硬后才可插盤晾曬,若推遲插盤時間,籽粒出現白頭。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武威、金昌、白銀、酒泉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植株高大,抗倒伏能力差。需追施磷鉀肥增強抗性。
7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KF033
申 請 者:民勤縣賢豐農業有限公司 民勤縣科信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民勤縣賢豐農業有限公司 民勤縣科信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03A×03B)×33R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屬于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1天,株高148厘米,植株生長整齊,盤莖20厘米,花盤3~4級彎曲,莖粗2.8厘米,盤粒數1300粒左右,單盤粒重60克,千粒重65克,籽粒黑色,結實率87.8%,出仁率76.4%。籽實蛋白質17.6%(干基),含油率含量48.56%(干基),水分4.3%。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高抗菌核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49.6千克,比對照隴葵雜二號增產2.7%;第2生長周期畝產253.2千克,比對照隴葵雜二號增產3.7%。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前深翻20~25厘米,播種前及時耙耱保墑,根據地力情況,每畝施過磷酸鈣30~50千克,碳銨15~2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或含鉀復合肥40千克。2.為避開開花灌漿期的高溫多雨季節,播期宜在6月中旬至下旬,宜遲不宜早。播種方法以點播為好,每穴一粒。點播用種量為每畝0.35千克,播種宜淺不宜深,一般3厘米。3.肥水管理。油葵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后期較多需鉀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7千克,花期追肥結合澆水,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雨水過多還會造成徒長,地表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現蕾至灌漿期,如遇到旱情,應及時澆水。土壤墑情差時要造墑播種。油葵種植行距50厘米,株距28~30厘米,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可適當加大行距,降低株距,改善光照狀況,增加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北屯、昌吉,內蒙古臨河地區、烏蘭察布,甘肅武威、白銀、張掖、酒泉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須在≥10℃活動積溫 2100℃以上地區適時種植。合理倒茬。應注意合理灌溉施肥,加強田間管理,遇到特殊氣候高溫、高濕等會造成大面積減產,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加強蜂源補充或做好人工授粉工作,及時授粉確保產量。
7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蒙昌505MC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0534M×0465D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15天左右,株高202~225厘米,花盤直徑26~32厘米,花盤水平向下,籽粒排列較緊,籽粒長度2.1厘米,寬1.4厘米。莖稈粗壯、根系發達、葉片肥厚、長勢旺盛,皮薄仁大。籽實蛋白質18.36%,子仁粗蛋白29.39%。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61.38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4.29%;第2生長周期畝產277.63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10.77%。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對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根據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嚴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應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需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7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蒙昌373MC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3H4BH×AHH3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176~200厘米。籽粒飽滿,單籽粒長2.3厘米,寬1.4厘米,色澤黑亮。商品性好。籽實蛋白質18.33%,子仁粗蛋白21.56%。高感盤腐型菌核病,中感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中抗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64.00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5.33%;第2生長周期畝產264.38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5.50%。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對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播種后遇到持續低溫,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長期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應該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7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蒙昌362MC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3MCC×2HA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12天左右,株高180~200厘米,單籽粒長2.1厘米,寬1.9厘米;開花授粉好,長勢旺盛,結實率高。籽實蛋白質23.66%,子仁粗蛋白27.6%。高感盤腐型菌核病、白粉病,中感根腐型菌核病,中抗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65.13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5.79%;第2生長周期畝產265.88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6.08%。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對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在播種后遇到持續低溫,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長期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應該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7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蒙昌1號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1508B×1304B)× 136C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176~200厘米,開花授粉好,結實率高達85%~90%。花盤大約28~34厘米。單籽粒長2.2厘米,寬1.4厘米。籽實蛋白質17.25%,子仁粗蛋白30.15%。中感盤腐型菌核病,中抗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59.88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3.69%;第2生長周期畝產264.75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5.63%。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對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在播種后遇到持續低溫,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長期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應該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8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JC361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3H6×A5H2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201~225厘米。籽粒飽滿,單籽粒長2.2厘米,寬1.8厘米,開花授粉好,根系發達,商品性好。籽實蛋白質17.32%,子仁粗蛋白25.49%。高抗黃萎病,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58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2.94%;第2生長周期畝產262.5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4.74%。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對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在播種后遇到持續低溫,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長期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應該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8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JC363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0245W×0846D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210~225厘米,花盤直徑26~32厘米,花盤向下傾斜,籽粒排列較緊,籽粒長度2.1厘米,寬1.4厘米。莖稈粗壯、根系發達、葉片肥厚、長勢旺盛,皮薄仁大。籽實蛋白質25.36%,子仁粗蛋白36.45%。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64.38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5.49%;第2生長周期畝產266.25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6.23%。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對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 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在播種后遇到持續低溫,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長期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應該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8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JC601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3H×AH3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176~200厘米。籽粒飽滿,排列緊密,單籽粒長2.3厘米,寬1.3厘米,色澤黑亮,商品性好。籽實蛋白質29.67%,子仁粗蛋白31.61%。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黑斑病、白粉病,高感黃萎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56.50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2.34%;第2生長周期畝產259.13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3.39%。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對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5月15日至6月10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在播種后遇到持續低溫,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長期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應該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8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蒙昌2018
申 請 者:劉慧
育 種 者:王東亮
品種來源:0573A×0574R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5~110天,株高176~200厘米,花盤直徑20~32厘米,花盤傾斜度2~3級,籽粒排列較緊,籽粒長度2.2厘米,寬1.4厘米。高抗黃萎病,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籽實蛋白質19.7%,有機微量元素含量16%。高抗黃萎病,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87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12%;第2生長周期畝產276千克,比對照X3939增產10%。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4月25日至6月15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2.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1500~1800株/畝以內。3.施肥。播種前隨糙地畝施二銨7~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灌頭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22.5千克或結合澆二水,畝追碳銨40~50千克。4.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1對真葉時間苗,2~3真葉時定苗。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除;第2次在現蕾期進行。5.做好授粉工作。開花期間如果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6.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4月25日至6月15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
注意事項:品種粒長對密度比較敏感。自然條件影響下,有倒伏風險。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注意防治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銹病、黑斑病等。在播種后遇到持續低溫,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長期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應該足墑播種,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出苗。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陰雨天氣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從而造成減產。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有助提高結實率和產量。在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葉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一般不會顯著影響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向日葵生長發育、優質高產十分重要。土壤中硼的活度小,有效硼和有效鋅缺少,會有花盤變小變形、籽實成熟不好、種仁小、空殼多、頭部莖易斷、產量降低等風險。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8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S3039
申 請 者:河北雙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河北雙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A30×3109C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屬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正常株高2.3~2.5米;籽粒黑底白邊,有白色條紋,口感極好,商品性佳。平盤,空心小,結實平均80%,增產潛力大。籽實蛋白質38%。高抗根腐型菌核病,抗盤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耐列當。第1生長周期畝產285千克,比對照SH363增產2%;第2生長周期畝產304千克,比對照SH363增產5%。
栽培技術要點:1.播量播深。單粒播種,播種深度3~4厘米;2.播種密度。建議畝保苗1600株左右,品種長勢較旺,需根據當地肥水及氣候情況,合理安排種植密度。3.田間管理。及時通過藥劑處理地下害蟲,下雨土壤板結需人工摳土助出苗,以保證出苗率,整個生育期及時澆灌,及時處理病蟲害,及時中耕,授粉采用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4.施肥管理。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建議畝底肥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20千克,尿素8千克,硼肥0.7千克,現蕾期追尿素15千克。種子與肥料嚴禁混播。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新疆昌吉、吉林、陜西咸陽等地區種植;建議播期為4月20日至6月10日。
注意事項:用戶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播期。不宜連作,連作會使病蟲害加重發生。應視溫度、墑情適時播種,合理掌握播種方式及深度,否則會嚴重影響出苗。為蟲媒異花授粉作物,花期遇高溫干旱和陰雨天氣將嚴重影響結實率,加大放蜂量或人工輔助授粉可顯著提高產量。受不良環境影響時,腋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將有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屬正常現象。在整個生育期間,遇低溫高濕或高溫高濕、光照不足等氣候環境影響,可能導致各種病蟲害的嚴重發生,造成嚴重減產。
8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龍葵17
申 請 者:酒泉酒糧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酒糧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L17A×17B)×JL-01R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屬于中熟品種,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190厘米,花盤傾斜度4級。花盤平盤,盤徑23.2厘米,單盤粒重98.7克,結實率74.5%。籽粒長卵形,黑底白邊白條紋,長2.3厘米,寬0.83厘米,百粒重17.5克,籽仁率53.0%。籽實蛋白質13.7%,粗脂肪23.79%。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72.4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1.7%;第2生長周期畝產279.0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4.1%。
栽培技術要點:建議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各地根據地力以及種植習慣調整合理密度,甘肅武威以及相同生態地區建議畝播量2000~2200粒。氮、磷、鉀比例為3:2:1,每畝施用過磷酸鈣50千克,磷二銨15~20千克,磷酸鉀10~20千克做為底肥,開花前根據長勢追施尿素15~20千克。灌漿前根據長勢適當追肥。花盤發黃,籽粒皮殼干硬即可收獲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4月下旬至5月中旬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植株偏高,生長前期要控水、肥,防治倒伏。開花期每5畝地放一箱蜜蜂可增加和提高結實率;現蕾期噴施速效硼肥有利于促進向日葵小花發育,提高結實率。及時收獲。
8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嘉瑞1號
申 請 者:酒泉嘉瑞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嘉瑞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BC01×HF01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生育期115天左右。幼苗生長極其旺盛,無分支,開花時株高175厘米左右,莖稈粗壯,直徑3.2厘米左右,葉片較大,葉柄中短,葉片緊湊,葉片呈盾型,葉緣明顯,顏色濃綠。花期花盤為綠色,花盤直徑23厘米左右。成熟時花盤彎曲下垂,傾斜度為5級。籽粒輻射狀排列,瘦果籽粒黑色白條紋,長錐型,單盤粒重164克左右,千粒重156克左右。籽實蛋白質13.0%,粗脂肪29.51%。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15.1千克,比對照LD5009減產1.8%;第2生長周期畝產206.2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0.68%。
栽培技術要點:1.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種植,為避免花期遭遇高溫,建議適時早播。2.根據當地習慣和地力情況確定株行距和密度。一般密度為2500~3000株較適宜。行距60厘米為宜。播種深度3~4厘米。3.每畝施磷酸二銨15千克和少量硼鋅肥。肥料和種子不要接觸,以免燒種。4.每畝保苗2500~3000株,出苗后及時查苗,間苗。現蕾初期,及時中耕除草、施肥、澆水。5.開花期間,要在田間放蜂箱,進行蜜蜂授粉,一般每5~8畝放置一箱蜜蜂,能顯著提高產量。沒有蜜蜂條件的區域,在盛花期要進行2~3次人工授粉,可顯著提高結實率。6.當花盤背部顏色變黃,及時收獲,晾曬過程中防雨,避免脫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新疆、內蒙古等≥10℃有效積溫2300℃的食葵種植區域種植,4月15日至6月10日春末夏初播種。
注意事項:1.不易連作,否則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嚴重。2.應淺播,不宜超過4厘米,如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出苗。3.在不良土壤及不良氣候條件下,腋部有時候會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導致不同程度的分枝現象,及時打除,一般不會影響產量。4.花粉在高溫或沾水的情況下容易死亡,高低溫及降雨量過大都會引發病蟲害,因此高低溫及持續降雨,光照不足等氣候和環境影響下出現的結實不好及病蟲害都會導致向日葵嚴重減產。
8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FL988
申 請 者:甘肅泰豐永盛農林牧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甘肅泰豐永盛農林牧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FL88×FL6-9R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平均生育期112天,株高169.45厘米,分枝類型為下部,花盤平展向下傾斜,舌狀花和管狀花均為橙黃色,瘦果主色為黑色,瘦果條紋色為白色,瘦果邊緣條紋強,邊緣間條紋強,黑白分明,瘦果長粒型。籽實蛋白質18.0%,水分5.68%,粗脂肪23.25%。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13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3.30%;第2生長周期畝產310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2.54%。
栽培技術要點:1.基肥。一般底肥畝施磷酸二銨25千克、尿素5千克、鉀肥10千克(氧化鉀含量50%以上)或含鉀的復合肥20千克。2.適時播種。播種時要掌握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避開降雨天氣,防止板結,播種后若遇降雨造成板結要及時破除。不可深播,播深2~3厘米,覆土2厘米。3.澆水、追肥。一般出苗后蹲苗50天左右澆第一水(現蕾中期);第一水必須澆透,便于扎根,澆水次數要根據土壤條件、土地墑情和降水情況而定,要確保澆好現蕾水、開花水、灌漿水,在成熟期(盤背面開始變黃、舌狀花變干,籽粒變黑)及時停水,否則籽粒發黃。根據土壤條件而定,在中上等肥力的土地上,全生育期追3~4次肥,第一次澆現蕾水時追尿素10千克/畝;第二水追尿素10千克/畝,追鉀肥5千克/畝;澆開花水時再追施尿素5千克、鉀肥5千克/畝(追肥用水溶性鉀肥),澆灌漿水時追施鉀肥5千克(中等以下肥力的土壤要加大施肥量)。4.適時收割。植株下部4~5片葉發黃干枯,花盤背面發黃,舌狀花脫落、管狀花干枯,籽粒變硬后才可插盤晾曬,若推遲插盤時間,籽粒出現白頭。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武威、金昌、白銀等地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盛花期人工或蜜蜂輔助授粉可顯著增產。不宜與其他向日葵連作,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的發生。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
8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YS5732
申 請 者: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科河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科河種業有限公司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03-17-43A×03-18-8R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生育期102天左右,株高187.3厘米左右,無不育株,無分枝,群體整齊度好,舌狀花橙黃色,管狀花橙黃色,花盤直徑18~20厘米,花盤傾斜度4級,籽粒排列較緊,葵盤形狀平,籽粒窄卵形,黑底白邊,長1.9厘米,寬0.8厘米,籽實蛋白13.18%。免疫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中抗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19.94千克,比對照DK119增產10.6%;第2生長周期畝產207.64千克,比對照DK119增產12.67%。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應選擇有一定肥力的地塊種植,地力較差、山旱地區的地塊不宜種植。2.播種。應足墑淺播,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岀苗。3.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4月15日至6月15日之間確定合適播期。4.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2000株/畝以內。5.施肥。種肥畝施二銨10千克、磷鉀肥10千克,結合澆水(現蕾前)畝追尿素20千克。6.田間管理。做好查田補苗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做好中耕除草。7.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發黃、花盤邊緣微綠、葉片發黃時及時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以便儲藏銷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新疆、甘肅、吉林、黑龍江、河北≥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4月15日至6月15日播種。
注意事項:1.應選擇在積溫充足的區域種植,以保證能夠正常成熟。2.重茬、迎茬種植會加重病害發生,應選擇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初花期至開花末期根據墑情,適度灌水,灌水過量或灌水后遇到大風,會發生倒伏的現象。3.不得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劑漂移和殘留藥害。4.如果在開花授粉期間,遇到持續高溫、連續陰雨的天氣或自然界中昆蟲數量不足情況,需開展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
8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KD6601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D361A×S3601H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屬晚熟品種,生育期115~118天。發芽出苗整齊,株高220~260厘米,葉片數量36片左右,葉片平展,植株清秀葉色綠,生育期生長整齊,花盤平。籽粒長2.1~2.3厘米,寬0.98厘米,長錐形,粒色灰黑色,籽粒口感香甜,外觀商品性較好。結實率89.8%,單株粒重110克左右,出仁率53.7%。籽實蛋白質19.73%,含油率27.6%。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98.29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7.34%;第2生長周期畝產258.27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4.28%。
栽培技術要點:忌留種、連茬、重茬,要輪作種植,否則會加重病蟲害,影響產量。需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在5厘米地溫穩定在8℃以上即可播種。需適期灌水,現蕾后及時灌水,追肥,在成熟期灌水,要避開大風,以免倒伏。加強田間管理,控制病、蟲、鼠雀危害。適期收獲,當花盤背部發黃、苞葉呈黃褐色,下部葉片干枯脫落時,即可收獲。及時攤曬脫粒,曬干后收藏。推廣地膜栽培技術,提高產量和商品性。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酒泉、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
注意事項:開花期每5畝地放一箱蜜蜂可提高結實率;現蕾期噴施速效硼肥有利于促進向日葵小花發育,提高結實率。水肥過多、氣候不適宜、管理不當易發生徒長,造成倒伏。需因地制宜,采用靈活措施,預防倒伏。
9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KD717A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D717×MX321R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春播105天左右,夏播95天左右。成熟時,植株高度120厘米左右。生長整齊一致,花盤平整,盤徑16~19厘米。籽粒呈輻射狀緊密排列,黑色,千粒重69克左右。籽實蛋白質18.53%,含油率45%。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高抗褐斑病、霜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53.57千克,比對照隴葵雜2號增產2.7%;第2生長周期畝產276.96千克,比對照隴葵雜2號增產8.4%。
栽培技術要點:土表10厘米的地溫穩定在8℃~10℃時即可播種,畝保苗4500~5000株;在苗期到現蕾初期,遇到不良環境或氣候條件時容易出現初蕾邊緣發黑,腋芽發生分枝等現象,應及時用高純度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霧處理并及時采取打杈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酒泉、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4月下旬至6月下旬播種。
注意事項:開花期每5畝地放一箱蜜蜂可增加和提高結實率;現蕾期噴施速效硼肥有利于促進小花發育,提高結實率。
9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KD5209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NT42B×KD168M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屬中晚熟品種,生育期95~100天。株高180~195厘米,植株莖稈粗壯,葉片肥大,生長整齊,結實率高。商品籽粒屬長粒型,長2.3~2.4厘米,寬0.9厘米,黑色帶條紋,籽粒皮薄仁大,容重高,商品性好。籽實蛋白質18.32%,含油率29.1%,粗脂肪 23.67%。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霜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24.9千克,比對照LH363增產34.4%;第2生長周期畝產297.5千克,比對照LH363增產5.8%。
栽培技術要點:忌連茬、重茬,要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在5厘米地溫穩定在8℃以上即可播種。適期灌水,成熟期灌水需避開大風,以免倒伏。加強田間管理,控制病、蟲、鼠雀危害。適期收獲,當花盤背部發黃、苞葉呈黃褐色,下部葉片干枯脫落時,即可收獲。攤曬脫粒,干后收藏。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酒泉、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
注意事項:后期葵盤大時,管理不當易徒長而發生倒伏。需因地制宜,采用靈活措施,預防倒伏。開花期每5畝地放一箱蜜蜂可提高結實率;現蕾期噴施速效硼肥促進小花發育,也能提高結實率。
9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TL358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D09A×TN59M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屬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17天,較對照晚2天。株高154.4厘米,盤徑19.5厘米,百粒重14.4克,花盤傾斜度5級,結實率83.5% 單株粒重103.9克,出仁率49.1%。籽實蛋白質20.9%,含油率25%,粗脂肪27.35%。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47.1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3.0%;第2生長周期畝產182.7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4%。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畝施過磷酸鈣50千克,磷二銨15~20千克,磷酸鉀10~20千克,花前根據長勢追施尿素15~20千克。灌漿前根據長勢適當追肥。花盤發黃,籽粒皮殼干硬即可收獲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酒泉、武威、環縣、白銀、天水,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等地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
注意事項:開花期每5畝地放一箱蜜蜂可提高結實率;現蕾期噴施速效硼肥有利于促進小花發育,提高結實率。
9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凱蜜206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M20C×KD06F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熟品種,生育期為102~108天。幼苗生長整齊,長勢強;葉片上挺,卵圓形,葉片數32片左右,葉色黃綠,株型緊湊。開花期一致,舌狀花橙黃色。花盤彎曲度5級、株高200厘米,抗倒伏能力強;粒長2.1厘米左右,寬0.80厘米。籽實蛋白質13.87%,含油率28%,籽仁粗蛋白28.45%。高抗黃萎病,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零星感染葉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96.18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8.1%;第2生長周期畝產273.9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2.13%。
栽培技術要點:忌連茬、重茬,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在5厘米地溫穩定在8℃以上即可播種,覆膜點播,每穴1~2粒,深度為3~5厘米,定苗后密度為2800~3200株/畝。每畝施比例為4:1:9的氮、磷、鉀復合肥 30千克;現蕾期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千克。成熟期灌水,要避開大風,以免倒伏。加強田間管理,控制病、蟲、鼠雀危害,適期收獲,花盤背部發黃、苞葉黃褐色,葉片干枯脫落,即可收獲。攤曬脫粒,曬干收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酒泉,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
注意事項:植株高,后期葵盤大,管理不當易徒長而發生倒伏,需應因地制宜,采取靈活措施,預防倒伏。施速效硼肥可促進小花發育,提高結實率。
9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蒙葵雜3號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MK209×KD85A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15天左右,株高160厘米,盤徑20厘米,花盤傾斜度3~4級,籽粒長粒型,黑底白邊,邊緣間條紋較弱,結實率82.3% ,千粒重185克。出仁率52.3%,粗蛋白19.23%,粗脂肪22.34%,含油率26.73%。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較抗霜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59.23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8.6%;第2生長周期畝產234.29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0.31%。
栽培技術要點:避免重茬和連作。畝施基肥磷酸二銨15~20千克,尿素5~10千克,硫酸鉀10千克左右(可增施鉀肥)。合理稀植。適時播種,當10厘米地溫穩定在10℃時播種,深度為2~3厘米。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適時收獲,注意晾曬。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酒泉、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及相同生態區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
注意事項:管理不當,個別植株會出現徒長;遇大風天氣,個別點片會出現莖折和到伏現象。需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需因地制宜,采用靈活措施,預防倒伏。
9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油大哥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A1610×107C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早熟品種,幼苗生長勢強,出苗快易抓苗。植株高度平均80厘米,葉片上沖,葉柄短壯,平均28片葉,葉片呈心形,葉尖呈銳角,葉緣中度,黃色花盤,開花整齊,舌狀花鮮黃色,黃褐色花藥,花期花盤較平,盤背面平不存水,盤直徑約22厘米,傾斜度3級,花盤里外授粉好,基本沒有秕粒現象,籽粒排列較緊不易落粒,籽粒闊卵形,皮殼黑色,籽粒飽滿,籽仁率70.8%,皮薄。籽實蛋白質29.3%,含油率52.2%,亞油酸含量57.1%。抗倒伏,綠桿成熟。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80.0千克,比對照S31增產6.9%;第2生長周期畝產264.5千克,比對照S31增產3.0%。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前深翻20~25厘米,耙勻整平土地,足墑播種,施足底肥;當10厘米地溫穩定10℃約7天時即可播種,播期不遲于6月底,播量每畝0.4千克,播深露地4~5厘米,覆膜略淺,畝留苗3000~4200株,其中4200株性價比最高。2.雨后土壤板結應及時破土放苗。兩對真葉展開時定苗,中耕鋤草,苗期適當蹲苗。顯蕾期為追肥澆水最關鍵時期,花期、灌漿初期結合長勢,適當澆水施肥。本品種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后期較多,需鉀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7千克;花期追肥結合澆水開溝,每畝施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施肥深度10厘米左右。3.開花期,勿噴施農藥傷害蜜蜂,如遇不良氣候需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以減少空秕粒。4.及時收獲,在葵盤背面、植株中上部葉片變黃、籽粒皮殼變硬時收獲并及時晾曬。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蘇、陜西、山東、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湖南郴州、廣西柳州、貴州、北京、天津及同類生態區≥10℃有效積溫2200℃以上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不得使用對雙子葉植物有害的除草劑;應特別注意小麥除草劑飄移和田間殘留危害;使用過除草劑的容器必須清洗干凈后方能用于田間作業,以免造成藥害。2.不宜連作,否則會導致病蟲草害發生加重。3.應足墑淺播,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嚴重影響出苗。4.在不良的土壤和氣候環境下或因栽培方法不當,腋部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營養分枝現象,及時剔除一般不會影響產量。5.花期遇到高溫、干旱、高濕以及降雨量過大、光照不足等不利氣候條件,都可能導致病害嚴重發生,造成減產。6.水肥過大,植株會增高,須蹲苗。7.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播期,使花期避開高溫和多雨季節。
9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油老虎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70A×C277R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中熟品種,一般出苗至成熟97天左右。株高80厘米左右,莖稈粗壯,葉片上沖,葉柄短壯,平均31片葉,正常氣候無分枝。幼莖及葉脈均為綠色,黃色花盤,舌狀花鮮黃色,淺褐色花藥,花盤平展,盤背面平不存雨水,正常密度下盤徑22.8厘米左右。開花期花粉量大,自花授粉結實率高,籽粒輻射狀緊密排列,口緊,鳥危害少,瘦果皮殼為黑色,淺條紋,果型長錐型;平均千粒重60.9克,籽仁率71.5%,籽實蛋白質31.3%。籽仁含油率52.6%,亞油酸含量56.3%,油品清亮。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45.8千克,比對照S31增產9.8%;第2生長周期畝產223.6千克,比對照S31增產4.1%。
栽培技術要點:1.選好地塊、精細整地,特別注意禾本科植物除草劑的漂移和田間殘留藥害問題,前茬作物大量使用除草劑的地塊,不適宜向日葵種植。2.適時播種,當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最佳播種深度3~4厘米。雨后板結應及時破土放苗。甘肅、寧夏適宜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25日;內蒙古、山西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1日至6月20日;東北地區適宜播期為6月1日至6月20日。山東、河南、河北等其他地區應根據當地有效積溫和雨季情況調整播期,應盡量注意在開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的同時又能確保安全成熟。3.合理密植,建議畝播量450克,稀植,畝保苗3000株即可,大小行種植可顯著提高商品性,并能減少病害的發生。4.增施基肥,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全生育期灌水至少三次,分別在現蕾期(現蕾期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花期和灌漿期,用戶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調節水肥。應重視鉀肥的施用。缺硼地區每畝底肥施硼砂200克。5.水肥過大,植株會增高,須蹲苗。6.播種前可使用對向日葵安全的除草劑處理土壤,苗后嚴禁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苗期應對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進行重點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河南、陜西、山東、甘肅、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湖南、廣西、安徽、江蘇、貴州、北京、天津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2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在受不良氣候和環境脅迫時(如風災、低溫凍害、干旱、高溫等情形),在營養供應不均衡時(如土壤貧瘠、新開墾荒地等情形),腋芽有發生分枝的生理習性,會出現分枝現象。2.籽仁含油率受氣候環境和栽培條件的不利影響,可能達不到標注的最佳峰值。3.生育期間受低溫、高濕、高溫以及降雨量過大、光照不足等氣候和環境影響,有可能導致發育不良、結實不好或各種病害的嚴重發生,造成不同程度減產。4.水肥過大,植株會增高,須蹲苗。5.不耐寄生性雜草列當,需慎重選擇種植區域和地塊。
9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NWS618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20A×F112R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出苗至成熟83~103天。植株莖稈粗壯,幼苗長勢強,抗旱耐低溫,種子在5℃以上即可以發芽,生長幼苗能忍受-7℃的短期低溫;正常株高80厘米左右,平均28片葉,葉色濃綠,葉片呈盾形,舌狀花黃色, 花粉量大,果盤呈平盤微凸狀,盤徑23厘米左右,盤傾斜度3級,果皮黑色,邊緣暗灰色,花盤籽粒輻射緊密排列,結實率高;單盤粒重67克,籽仁率77.3%,籽粒容重高,含油率51.4%,亞油酸含量57.6%。籽實蛋白質18.6%。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43.9千克,比對照S31增產9.7%;第2生長周期畝產251.0千克,比對照S31增產3.0%。
栽培技術要點:1.選好地塊、精細整地,重茬、迎茬、低洼、易澇地塊不宜種植,足墑播種,施足底肥。2.適時播種,當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最佳播種深度2~3厘米。雨后板結應及時破土放苗。甘肅、新疆適宜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25日;晉冀魯豫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1日至6月25日;東北地區6月上中旬播種;應根據當地有效積溫和雨季情況調整播期,應盡量注意在開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的同時又能確保安全成熟。3.合理密植,建議畝播量0.4千克,畝保苗3500~4000株,應根據當地種植習慣在此密度范圍內進行調整。4.增施基肥,建議測土配方施肥。向日葵全生育期灌水至少三次,分別在現蕾期、花期和灌漿期,用戶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調節水肥,重視鉀肥和硼肥的施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河南、安徽、陜西、山東、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湖南、廣西、貴州、北京、天津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2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不得使用對雙子葉植物有害的除草劑;應特別注意小麥除草劑飄移和田間殘留危害;使用過除草劑的容器必須清洗干凈后方能用于田間作業,以免造成藥害。2.不宜連作,否則會導致病蟲草害發生加重。3.應足墑淺播,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嚴重影響出苗。4.在不良的土壤和氣候環境下或因栽培方法不當,腋部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營養分枝現象,及時剔除一般不會影響產量。5.在花期遇到高溫、干旱、高濕以及降雨量過大,光照不足等氣候和環境的影響,都可能導致各種病害的嚴重發生,造成減產。6.水肥過大,植株會增高,須蹲苗。7.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播期,以使花期避開高溫和多雨季節。
9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NWS562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607A×402C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炒貨、剝仁型。早熟,生育期平均97天。株高平均160厘米,葉片數26片,葉片肥大,莖粗2.6厘米。花盤大且均勻,盤徑22厘米左右,盤形平,花盤傾斜度3~4級,花盤舌狀花和管狀花顏色黃色,籽粒闊卵形,千粒重68克,仁殼易分離,粒大粒重,籽仁白、清香,含油率48.6%。莖稈韌性強,耐旱耐瘠薄,抗倒伏。中感盤腐型菌核病、黃萎病,抗霜霉病,中抗根腐型菌核病。籽實蛋白質19.8%,含油率49.8%。中感盤腐型菌核病、黃萎病,中抗根腐型菌核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49.0千克,比對照S31增產9.1%;第2生長周期畝產237.3千克,比對照S31增產5.0%。
栽培技術要點:1.選好地塊、精細整地,重茬地不宜種植。為預防菌核病發生,大豆、十字花科類作物不宜做前茬。2.適時播種,當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最佳播種深度3~4厘米。雨后板結應及時破土放苗。甘肅、寧夏適宜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25日;內蒙古、山西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1日至6月20日;東北地區適宜播期為6月1日至6月20日。應根據當地有效積溫和雨季情況調整播期,應盡量注意在開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的同時又能確保安全成熟。3.合理密植,建議畝播量500克,稀植,畝保苗3000株即可,大小行種植顯著提高商品性,并能減少病害的發生。4.增施基肥,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向日葵全生育期灌水至少三次,分別在現蕾期(現蕾期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花期和灌漿期,用戶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調節水肥,應重視鉀肥的施用,缺硼地區每畝底肥施硼砂200克。5.播種前可使用對向日葵安全的除草劑處理土壤,苗后嚴禁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苗期應對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進行重點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天津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2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不得使用對雙子葉植物有害的除草劑;應特別注意小麥除草劑的飄移和田間殘留危害;使用過除草劑的容器必須清洗干凈后方能用于田間作業,以免造成藥害。2.連作和重茬,會導致病蟲草害發生加重和影響產量。3.應足墑淺播,播深不宜超過4厘米,如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嚴重影響出苗。4.在不良的土壤和氣候環境下或因栽培方法不當,腋部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營養分枝現象,及時剔除一般不會影響產量。5.在花期遇到高溫、干旱、高濕以及降雨量過大,光照不足等氣候和環境的影響,都可能導致各種病害的嚴重發生,造成減產。6.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播期,以使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7. 向日葵為蟲媒異花授粉作物,花期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可顯著提高產量。
9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NWS529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06A×R284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早熟,生育期春播98~102天,夏播80天。株高約1.5米,莖粗2.5厘米,葉片數24片左右,花盤直徑22厘米左右,花盤形狀好,籽粒排列緊密,無空心,皮薄仁飽滿,仁含油率51% ,瘦果果皮為黑色,果型長卵形,商品籽用途廣泛,可榨油、炒貨、剝仁;高度耐旱,耐鹽堿,抗性好,耐列當,適應性廣,植株生長整齊,易于人工或機械收獲。籽實蛋白質21.8%,含油率51.0%。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53.2千克,比對照S31增產7.5%;第2生長周期畝產260.3千克,比對照S31增產3.4%。
栽培技術要點:1.選好地塊、精細整地,重茬地不宜種植;特別注意禾本科植物除草劑的漂移和田間殘留藥害,前茬作物大量使用除草劑的地塊則不適宜向日葵種植。2.適時播種,當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最佳播種深度3~4厘米。雨后板結應及時破土放苗。甘肅、寧夏適宜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25日;內蒙古、山西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1日至6月20日;東北地區適宜播期為6月1日至6月20日。其他地區應根據當地有效積溫和雨季情況調整播期,應盡量注意在開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的同時又能確保安全成熟。3.合理密植,建議畝播量450克,稀植,畝保苗3000株即可,大小行種植顯著提高商品性,并能減少病害的發生。4.增施基肥,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向日葵全生育期灌水至少三次,分別在現蕾期(現蕾期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花期和灌漿期,用戶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調節水肥,向日葵應重視鉀肥的施用,缺硼地區每畝底肥施硼砂200克。5.水肥過大,植株會增高,須蹲苗。6.播種前可使用對向日葵安全的除草劑處理土壤,苗后嚴禁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苗期應對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進行重點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湖南、安徽、廣西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2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應根據當地實際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播種期,使該品種在開花、授粉期間避開當地的高溫多雨季節。2.不可使用殺蟲劑拌種,以免影響正常岀苗。3.應足墑淺播。若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岀苗。4.向日葵為雙子葉植物,施用除草劑時請詳讀使用說明,不得使用對向日葵當季危害和土壤殘留影響下茬雙子葉植物的除草劑,避免岀現向日葵花盤畸形,影響產量和品質。5.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不良環境條件脅迫時,其葉腋間的腋芽會轉化為營養分枝,應及時剔除。6.開花期至灌漿期根據降水情況,適度灌水、施肥可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
10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NWS12244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318A×413C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生育期春播103天,夏播80天 。株高平均150厘米,植株生長整齊度好,易于人工或機械收獲;莖粗2.7厘米,葉片數26片左右,幼莖及主葉脈均為綠色;黃色花盤,花盤水平向下,傾斜度4級,盤徑22厘米左右,籽粒排列緊密,無空心,籽粒黑色,闊卵形,單盤籽實重97克;百粒重6.3克,出仁率67%,皮薄仁飽滿,授粉結實率高,籽實含油率49.2%,籽實蛋白質21.6%。耐干旱,耐鹽堿,耐列當,中抗霜霉病、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39.8千克,比對照S31增產7.0%;第2生長周期畝產236.7千克,比對照S31增產5.9%。
栽培技術要點:1.選好地塊、精細整地,重茬地不宜種植;特別注意禾本科植物除草劑的漂移和田間殘留藥害,前茬作物大量使用除草劑的地塊則不適宜向日葵種植。2.適時播種,當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最佳播種深度3~4厘米。雨后板結應及時破土放苗。甘肅、寧夏適宜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25日;內蒙古、山西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1日至6月20日;東北地區適宜播期為6月1日至6月20日。其他地區應根據當地有效積溫和雨季情況調整播期,應盡量注意在開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的同時又能確保安全成熟。3.合理密植,建議畝播量450克,稀植,畝保苗3000株即可,大小行種植顯著提高商品性,并能減少病害的發生。4.增施基肥,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向日葵全生育期灌水至少三次,分別在現蕾期(現蕾期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花期和灌漿期,用戶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調節水肥,向日葵應重視鉀肥的施用,缺硼地區每畝底肥施硼砂200克。5.水肥過大,植株會增高,須蹲苗。6.播種前可使用對向日葵安全的土壤處理除草劑,苗后嚴禁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苗期應對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進行重點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河南、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2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應根據當地實際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播種期,使該品種在開花、授粉期間避開當地的高溫多雨季節。2.不可使用殺蟲劑拌種,以免影響正常岀苗。3.應足墑淺播。若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岀苗。4.向日葵為雙子葉植物,施用除草劑時請詳讀使用說明,不得使用對向日葵當季危害和土壤殘留影響下茬雙子葉植物的除草劑,避免岀現向日葵花盤畸形,影響產量和品質。5.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不良環境條件脅迫時,其葉腋間的腋芽會轉化為營養分枝,應及時剔除。6.開花期至灌漿期根據降水情況,適度灌水、施肥可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
10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NWS601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07A×102C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 175厘米左右,莖粗 2.7厘米,群體生長整齊,無不育株,葉片數33片左右,盤莖23厘米以上者居多,花盤平整,花盤傾斜度4級,千粒重180克左右,籽粒形狀:籽粒長度2.3厘米,寬0.8厘米,籽粒長錐形,顏色為黑底白邊,色澤鮮亮,有光澤,籽粒飽滿,籽粒皮薄、口感香甜。籽實蛋白質17.8%,含油率含量34.7%。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45.5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4.3%;第2生長周期畝產264.6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3.1%。
栽培技術要點:1.選好地塊、精細整地。重茬、迎茬、低洼、易澇地不宜種植,為預防菌核病發生,大豆、油菜地不宜做前茬播種期:根據各地栽培習慣,在4月15日至6月20日之間確定合適的播期,應盡量把握在開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又能確保安全成熟。2.栽培密度。采用大小行覆膜種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50厘米,理論畝留苗2200株。3.覆土。播種覆土深度3~4厘米。如果下雨后出現土壤表層板結,要人工摳土幫助幼苗頂土。4.施肥。播前畝帶種肥磷酸二銨30斤,葵花專用復合肥25斤,尿素10斤及少量鉀肥和微量硼肥,現蕾期結合澆水畝追尿素30斤。5.灌水及授粉。現蕾到開花初期是需水肥的最關鍵時期,一般情況下在現蕾期結合追肥時灌第一遍水,初花期灌第二遍水,灌漿期灌第三遍水。蜂源不足時采用引蜂入田或進行人工輔助授粉。6.播種前可使用對向日葵安全的除草劑,苗后嚴禁使用對向日葵有危害的除草劑。苗期應對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進行重點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新疆、甘肅、吉林、河北、陜西、山西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3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為預防菌核病發生,大豆、油菜地不宜做前茬,地力偏差、山旱地區和缺少蜜蜂活動的區域不可種植;應根據當地實際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播種期,使該品種在開花、授粉期間避開當地的高溫多雨季節,否則會發生結實差、產量低的結果。2.應足墑淺播。若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岀苗。3.向日葵為雙子葉植物,施用除草劑時請詳讀使用說明,避免岀現向日葵花盤畸形。4.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不良環境條件脅迫時,其葉腋間的腋芽會轉化為營養分枝,應及時剔除。5.向日葵為蟲媒異花授粉作物,花期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可顯著提高產量。
10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NWS606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01A×D322C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一般生育期春播103天,復播85天左右。植株生長整齊,株高165厘米,葉片數29片,莖粗2.9厘米。葉心臟形,綠色,葉緣葉裂多而寬,舌狀花和柱頭為黃色。花盤為單盤微凸,傾斜度3級,花盤直徑20厘米。瘦果果皮為黑色,果型闊卵形,單株產量78克,千粒重58克,籽仁率78.8%,耐水肥,抗倒伏。籽實蛋白質30.1%,含油率50.1%。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64.4千克,比對照S31增產2.91%;第2生長周期畝產233.2千克,比對照S31增產7.56%。
栽培技術要點:1.足墑播種,施足底肥。晉、豫、陜地區當土壤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可開始播種,夏播一般應在6月中下旬播種,每畝保苗3600~42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28厘米;內蒙古東部及東北地區,6月上中旬均可播種,最佳播種期為6月10日至6月20日。畝保苗2500~2800株。新疆地區,適播期為4月10日至5月30日,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適時早播,以保證在開花授粉期間,避開8月上中旬的干熱風。建議畝保苗4400~4600株。2.播量每畝0.4千克,播種深度露地3~4厘米,覆膜略淺;根據地力施肥;兩對真葉展開時定苗,中耕鋤草,苗期適當蹲苗,顯蕾期為追肥澆水最關鍵時期,花期、灌漿初期結合長勢,適當澆水施肥。特別注意:開花期不能受旱,此時正是花盤生長,開花授粉與籽粒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足夠的澆灌。3.病害防治。油葵主要病害是菌核病,防治菌核病可用50%菌核凈 500倍液在盛花期后噴施,每隔7天噴1次,連噴2次。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湖南、安徽、貴州、廣西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2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播前曬種3~4天,以利提高發芽率和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2.應根據當地實際的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播種期,使該品種在開花、授粉期間避開當地的高溫多雨季節;3.連年種植,不抗菌核病,應選擇無菌核殘留和無列當發生的地塊種植,應避免重茬,采取向日葵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換茬,能減輕發病;4.應足墑淺播。若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岀苗;5.施用除草劑時不得使用對向日葵當季危害和土壤殘留影響下茬雙子葉植物的除草劑,避免岀現向日葵花盤畸形,影響產量和品質;6.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不良環境條件脅迫時,其葉腋間的腋芽會轉化為營養分枝,應及時剔除;7.開花期至灌漿期根據降水情況,適度灌水施肥可顯著提高產量、品質和出油率。
10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諾葵N212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A1314×238C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生育期平均100天。單頭,無分枝,株高平均165厘米,莖粗2.9厘米,花盤直徑22厘米左右,葉片數平均34片,籽粒窄卵形,種皮殼灰黑色,花盤里外授粉良好,秕粒少且籽粒飽滿,皮薄,出仁率達76.5%,百粒重59克,容重380~470克/升。稈硬、抗倒、耐旱、耐瘠薄。籽實蛋白質27.8%,含油率50.2%。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39.1千克,比對照S31增產9.1%;第2生長周期畝產254.2千克,比對照S31增產4.2%。
栽培技術要點:1.選好地塊、精細整地,重茬、迎茬、低洼、易澇地塊不宜種植,足墑播種,施足底肥。2.適時播種,當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最佳播種深度2~3厘米。雨后板結應及時破土放苗。甘肅、新疆適宜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25日;晉冀魯豫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1日至6月25日;東北地區6月上中旬播種;應根據當地有效積溫和雨季情況調整播期,應盡量注意在開花期避開高溫和雨季的同時又能確保安全成熟。3.合理密植,建議畝播量0.4千克,畝保苗3500~4000株,應根據當地種植習慣在此密度范圍內進行調整。4.增施基肥,建議測土配方施肥。向日葵全生育期灌水至少三次,分別在現蕾期、花期和灌漿期,用戶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調節水肥,向日葵應重視鉀肥和硼肥的施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河南、陜西、甘肅、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湖南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20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播前曬種3~4天,以利提高發芽率和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2.應根據當地實際的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播種期,使該品種在開花、授粉期間避開當地的高溫多雨季節;3.連年種植,不抗菌核病,應避免重茬,采取向日葵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換茬,能減輕發病;4.應足墑淺播,若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岀苗;5.向日葵為雙子葉植物,施用除草劑時請詳讀使用說明,不得使用對向日葵當季危害和土壤殘留影響下茬雙子葉植物的除草劑,避免岀現向日葵花盤畸形,影響產量和品質;6.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不良環境條件脅迫時,其葉腋間的腋芽會轉化為營養分枝,應及時剔除;7.開花期至灌漿期根據降水情況,適度灌水施肥可顯著提高產量、品質和出油率。
10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懶漢美葵5號
申 請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西農娃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25A×120C
特征特性:雜交種。油用型。早熟,生育期春播約100天,夏播約78天。株高平均株高旱地130厘米,水地150厘米;莖粗2.3厘米,葉片數28片,葉片心形,生長一致,舌狀花顏色中等黃,管狀花顏色黃色。花盤直徑21厘米左右,花盤形狀為凸,花粉量大結實率高,花盤傾斜度3級,籽粒緊密不落粒;瘦果呈窄卵形,皮殼黑色,百粒重5.9克;植株莖稈韌性強,抗倒伏,耐高密;植株整齊株高適中,適合自走式和牽引式葵花收割機作業。籽實蛋白質22.6%,含油率50.0%。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40.0千克,比對照S31增產2.5%;第2生長周期畝產251.1千克,比對照S31增產6.5%。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前深翻約25厘米,把地耙勻整平,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40千克,碳銨20千克,硫酸鉀15千克,或含鉀復合肥40千克;2.春播一般5厘米地溫穩定在10℃以上即可播種,夏播選擇可以避開開花灌漿期高溫多雨季節的時間播種;種植行距60~65厘米,株距25~30厘米,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可適當加大行距,降低株距,改善光照狀況,增加產量;播種方法以點播為好,播種宜淺不宜深,一般掌握在3~5厘米,墑情好時播深3厘米,墑情差時播深5厘米。3.肥水管理。油葵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后期較多,需鉀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7千克,花期追肥結合澆水開溝,每畝施尿素20千克、硫酸鉀15千克,施肥深度10厘米左右。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雨水過多還會造成徒長。在現蕾至灌漿期,保證水分供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河北、河南、陜西、山東、甘肅、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寧夏、天津及同類生態≥10℃有效積溫2150℃以上的向日葵產區種植。
注意事項:1.播前曬種3~4天,以利提高發芽率和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2.應根據當地實際的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播種期,使該品種在開花、授粉期間避開當地的高溫多雨季節;3.連年種植,不抗菌核病,應避免重茬;4.應足墑淺播,若墑情不足或播種過深會影響岀苗;5.施用除草劑時,不得使用對向日葵當季危害和土壤殘留影響下茬雙子葉植物的除草劑,避免岀現向日葵花盤畸形,影響產量和品質;6.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不良環境條件脅迫時,其葉腋間的腋芽會轉化為營養分枝,應及時剔除;7.水肥過大,植株會增高,須蹲苗;8.開花期至灌漿期根據降水情況,適度灌水施肥可顯著提高產量、品質和出油率。
10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千粒祥云
申 請 者:酒泉市千粒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千粒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1836A×686R
特征特性:雜交種。食用型。中晚熟,生育期116天右。發芽出苗整齊,成苗率高。株高210~250厘米,葉片數量37片左右,生育期生長整齊。花盤平整,花盤直徑20~40厘米。單盤籽粒數800~1000粒,籽粒長2.1~2.6厘米。籽粒長錐形,黑底白邊間有不規則白色條,黑白鮮明。成熟期花盤彎曲度大,傾斜度5級。籽實蛋白質22.4%。中抗盤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10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21.1%;第2生長周期畝產320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7.6%。
栽培技術要點:建議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該品種要求稀植,以發揮其長粒、大盤優勢。行距70厘米,株距70~80厘米,畝保苗1800株。品種產量高,對水肥需求也高,一般畝施肥:尿素20千克,磷肥120千克或磷酸二銨25千克,硫酸鉀20千克。花盤發黃,籽粒皮殼干硬即可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吉林、內蒙古、甘肅、新疆、河北、寧夏等向日葵主產區有效積溫達到2200℃以上,日照時間長、降雨量少及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地4月20日至5月20日之間避開霜凍的情況下播種。
注意事項:1.抗倒伏弱。2.開花期每5畝地放一箱蜜蜂可增加和提高結實率;現蕾期噴施速效硼肥有利于促進向日葵小花發育,提高結實率。
10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菜
品種名稱:SR-411
申 請 者:荷蘭安地國際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育 種 者:荷蘭安地國際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SVDH MS2537×SVDH POL4771
特征特性:標準型雜交品種。二倍體遺傳單胚品種,發芽勢強,出苗快,苗期生長勢強,葉片功能期長,葉叢半直立,葉片呈舌形,根冠比例協調,株型緊湊。根為圓錐形,根頭小,根溝淺,根皮光滑。第1生長周期含糖率16.2%,比對照甜研309低1.1%;第2生長周期含糖率17.1%,比對照甜研309高0.5%。耐根腐病和褐斑病,抗叢根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630.8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19.9%;第2生長周期畝產3838.9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11.0%。
栽培技術要點:5年以上輪作。秋季深翻地。紙筒移栽畝保苗5500株,機械化直播畝保苗6000株。施肥以農家肥與化肥配合使用為好,根據不同區域合理搭配氮、磷、鉀。適量增施硼、鋅微量元素。化肥分底肥、種肥、追肥分期施入,追肥以磷、鉀肥為主,時間不晚于8片真葉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新疆伊利、昌吉、石河子、奇臺,甘肅酒泉,河北張北,吉林范家屯、洮南,黑龍江嫩江、呼蘭、寧安等地區甜菜產區,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種植。
注意事項:嚴禁重茬種植,合理輪作。多施磷、鉀肥。適當控制灌水次數。
10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菜
品種名稱:SD13829
申 請 者:德國斯特儒博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育 種 者:STRUBE GmbH & Co.KG (德國斯特儒博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MN31XEo1 × DM175
特征特性:標準型雜交品種。出苗快,整齊度好,易保苗,株高中等,生長勢強,葉叢直立,葉柄長,葉片舌形,葉色綠,塊根圓錐形,根肉白色,根溝淺。第1生長周期含糖率16.03%,比對照甜研309低0.63%;第2生長周期含糖率15.15%,比對照甜研309高0.01%。耐根腐病和褐斑病,抗叢根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5851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34.8%;第2生長周期畝產5215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42.5%。
栽培技術要點:根據各地降雨量、氣溫變化、土壤溫度及土壤墑情,適時早播,爭取一次播種保全苗。適宜密植,種植密度應在6000株/畝左右。適宜在中性或偏堿性土壤上種植。地勢以平川或平崗地為宜。合理輪作,避免重、迎茬種植。施肥應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有些地區還應注意微肥,特別是硼肥的施用,控制過量施用氮肥,常規情況下,6月中旬后不能再追施氮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甘肅等地區甜菜產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全生育期及時除草,苗期重點防治蟲害,中后期重點防治葉部病、蟲害,及時防治褐斑病。收獲根據各地的氣溫變化情況適時晚收,以提高塊根含糖率。
10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菜
品種名稱:ST13929
申 請 者:德國斯特儒博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育 種 者:STRUBE GmbH & Co. KG (德國斯特儒博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D13*D06 × N03*059
特征特性:標準型雜交品種。單胚品種,幼苗期胚軸顏色為綠色,葉片為舌形,葉片顏色深綠色,葉叢直立,株高45~50厘米。葉柄寬度適中,長度適中,葉片數24~28片,塊根為圓錐形,根頭較小,根溝淺,根皮白色,根肉白色。第1生長周期含糖率16.49%,比對照甜研309高0.63%;第2生長周期含糖率16.46%,與對照甜研309相同。耐根腐病,抗褐斑病和叢根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5298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37.7%;第2生長周期畝產5539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49.6%。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提早播種,選擇中等肥力地塊種植,采用合理密植栽培方式,公頃保苗株數8.5~9萬株。播種深度鎮壓后覆土厚度要控制在1.5~3厘米之間。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氮、磷、鉀合理搭配,氮肥10千克/畝(以純氮計)、磷肥8千克/畝、鉀肥15千克/畝、硼肥100克/畝(以上為參考量)。常規情況下6月下旬以后不再追施氮肥。全生育期應及時除草,苗期重點防治蟲害,中后期重點防治葉部病、蟲害。要及時防治褐斑病。應適時晚收,以提高含糖率。適時澆水,但不能大水漫灌。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等地區甜菜產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適于密植,適于機播機收,防止重、迎茬種植,掌握種植密度。
10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菜
品種名稱:ST21115
申 請 者:德國斯特儒博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育 種 者:STRUBE GmbH & Co. KG (德國斯特儒博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4.3.7MM × V22.07
特征特性:標準型雜交品種。幼苗期胚軸顏色為綠色,繁茂期葉片為舌形,葉片顏色綠色,葉叢直立,株高45厘米~50厘米。葉柄較細,葉片數24~28片。塊根為圓錐形,根頭較小,根溝淺,根皮白色,根肉白色。第1生長周期含糖率14.72%,比對照甜研309低0.42%;第2生長周期含糖率16.43%,比對照甜研309高0.57%。感根腐病,耐褐斑病,抗叢根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5270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44%;第2生長周期畝產5368千克,比對照甜研309增產39.6%。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提早播種,選擇中等肥力地塊種植,合理密植,公頃保苗株數8.5~9萬株。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應氮、磷、鉀合理搭配,氮肥10千克/畝(以純氮計)、磷肥8千克/畝、鉀肥15千克/畝、硼肥100克/畝(以上為參考量)。常規情況下6月下旬以后不再追施氮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黑龍江和甘肅等地區甜菜產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全生育期應及時除草,苗期重點防治蟲害,中后期重點防治葉部病、蟲害。及時防治褐斑病。收獲應根據各地的氣溫變化情況適時晚收,以提高塊根含糖率。播種深度鎮壓后覆土厚度要控制在1.5~3厘米之間。適時澆水,但不能大水漫灌。
11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金盛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86-2A×河12-9-2-106-10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育期50~60天,屬早熟品種,植株為炮彈形,葉色綠,植株高28 厘米,開展度26 厘米,葉片微皺,稍有蠟粉。外葉13片左右,球葉色黃嫩、褶抱,球葉寬倒卵型,纖維含量少;葉球26.4厘米,球粗16厘米,單株毛菜重2.1千克,單株凈球重1.2千克。苗期抗熱能力強,后期上心快,耐低溫能力較強。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耐低溫、弱光,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6822.5千克,比對照春玉黃增產5.6%;第二生長周期畝產6065.5千克,比對照春玉黃增產5.1%。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一般于4月10日至5月2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適時定苗,行株距(55~60)厘米×(25~30)厘米,定苗后適當蹲苗。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5.防治病蟲害。主要有蕪菁花葉病毒病、霜霉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云南及同海拔地區種植。依據具體氣象在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出苗后及早間苗并藥劑防治黃曲條跳甲、菜青蟲等害蟲。進入結球期追肥。保持土壤濕潤。注意生長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11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娃娃黃
申 請 者:綠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綠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Wm14-134×Wm02-04
特征特性:春播小株型雜交品種。早熟,定植后約53天收獲。外葉中等綠色,葉緣鋸齒,葉面泡狀,株型半直立,外葉長倒卵圓,中肋白色,葉球長筒形,球頂抱合緊湊,心葉黃色,單株重0.7千克,耐抽薹。中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中抗黑腐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7481千克,比對照京春娃2號增產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6316千克,比對照京春娃2號增產0.5%。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力好,前茬作物為非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起高畦栽培。北京地區宜3月15日至3月25號溫室穴盤育苗、育苗溫度13℃以上,苗齡約一個月;甘肅地區宜5月20日至28日直播,溫室、大棚栽培可適當提早播種。密植栽培,每畝種植12000~13000株。栽培管理除施足基肥外,肥水管理以促為主,及時中耕除草、注意蟲害防治,特別是蚜蟲的防治,并適時收獲。生產上排開播種,八成心時采收,冷藏,包裝上市。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北京、甘肅等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不耐熱。春季及高山冷涼地種植,育苗及播種期地溫應該穩定在13℃以上,避免出現抽薹。根瘤病發病地區不宜種植。秋季種植注意排水,否則濕度大易引起軟腐病。
11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云夏白1號
申 請 者: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張麗琴 和江明 徐學忠 楊紅麗 胡靖鋒 蘭梅 劉家佳 羅紅 楊慧菊
品種來源:CHR15026
特征特性:常規種。生長期55~65天左右,適合夏季栽培。葉球矮樁疊包,外葉綠色,凈菜率高,結球緊實,球葉白嫩,品質佳,口感好,單球重1.0~1.2千克左右。中抗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抗霜霉病,不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380千克,比對照經典555增產12.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530千克,比對照經典555增產13.9%。
栽培技術要點:1.園地選擇。選擇肥力較高的土壤,以壤土或輕壤土較好,提前深翻曬白,清除雜草,深溝高畦栽培。每畝用 100千克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2.培育壯苗。推廣育苗盤和營養杯育苗,苗齡18~22 天,要淘汰小苗弱苗。3.田間管理。在滇中地區5月中旬至8月下旬可多茬栽培,畝定植3800~4000株,由于該品種生育期短,種植前要重施基肥,蓮座期早施追肥,全生育期小水勤澆,一促到底,雨后及時排水,注意鋤草治蟲。葉片無刺毛,也可作小白菜栽培。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云南中部地區5月中旬至8月下旬播種。
注意事項:高溫、高濕季節種植,注意病毒病和霜霉病的預防。跳甲、蝸牛、菜青蟲的防治。忌重茬。
11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今錦
申 請 者:福州農播王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TOHOKU SEED CO.,LTD
品種來源:TH-SG × TH-A3
特征特性:雜交種。中早熟黃芯品種。株高約40厘米,開張度 58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葉片相互抱合。生育期約在 70 天左右,單球重約2.8~3.2千克,凈菜率約75%。較晚抽薹,高感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抗霜霉病,中抗根腫病,感黑斑病。在初夏收獲的茬口種植時,葉球仍然緊實飽滿;不易發生因缺鈣引起的葉緣腐爛和爛芯的生理障礙。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887.5千克,比對照大豐一號增產9.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935.8千克,比對照大豐一號增產11.6%。
栽培技術要點:春播時應在氣溫 13℃以上的溫床上進行播種和育苗,苗期約為4周,在真葉數達到7片后進行定植。定植時根據寒冷程度的不同,要采用地膜覆蓋,小拱棚或大棚等措施進行保溫。定植時如果地塊比較干燥,要適當灌水。為了防止收獲期發生軟腐病、黑斑病和病毒病,應從生長初期開始采取措施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福建、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蘇、遼寧、山東、浙江春季播種春季收獲。
注意事項:1.根腫病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種,各地存在的生理小種也可能不同,在發病嚴重的地塊,應先進行試種,確認本品種在當地也不易發生根腫病后再進行使用,并采取適當的栽培措施以控制根腫病的發生。2.本品種對肥料需求較高,為了保證整個生育期間生長良好,應保證到生長后期也不缺肥。3.本品種對黑斑病和病毒病抗性較弱,應避開病毒病易發季節種植,同時使用農藥防治等措施控制黑斑病和病毒病的發生。4.購種后應盡早播種。5.種子請放在低溫干燥環境下保存,并于播種前 20天內復檢種子。6.在品種適宜種植區域以外的地區,應先小面積試種,成功后再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11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吉錦
申 請 者:福州農播王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TOHOKU SEED CO.,LTD
品種來源:TH-HS×TH-KP
特征特性:雜交種。早熟,適宜春播春收,生育期60天左右。株型比較緊湊,株高約40厘米,開張度約55厘米。葉球輕度抱合,葉球緊實度好,單球重約2.8千克,凈菜率約75%。高感蕪菁花葉病毒病,感霜霉病,不抗根腫病;較晚抽薹,而且不易出現因缺鈣引起的葉緣腐爛和爛芯的癥狀。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196.3千克,比對照良慶增產8.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088.6千克,比對照春大將增產3.8%。
栽培技術要點:1.春播時應在氣溫13℃以上的溫床上進行播種和育苗。2.苗期約為4周,在真葉數達到7片后進行定植。3.定植時根據寒冷程度的不同,要采用地膜覆蓋、小拱棚或大棚等保溫措施進行保溫。4.定植時如果地塊比較干燥,要適當灌水。5.為了防止生長后期發生霜霉病和病毒病,應在生育中期開始進行藥劑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福建、甘肅、廣西、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山東、陜西、上海、四川、云南、浙江省冬春季溫床育苗、春季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1.育苗時,為了防止發生霜霉病應及時噴藥。2.本品種不抗根腫病,不可在可能出現根腫病的區域使用。3.本品種不抗病毒病,不可在病毒病容易發生的季節栽培。4.本品種非耐熱品種,春季不可太晚播種,以免結球期溫度太高誘發病害導致減產。5.施肥過量會誘發葉緣腐爛或爛芯等生理障害,氮肥過量施用會導致發生芝麻癥。6.請基于土壤診斷結果,進行合理施肥。7.購種后應盡早播種。8.種子請放在低溫干燥環境下保存,并于播種前20天內復檢種子。9.在品種適宜種植區域以外的地區,應先小面積試種,成功后再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11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梅錦
申 請 者:福州農播王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TOHOKU SEED CO.,LTD
品種來源:TH-HS2 × TH-YK
特征特性:雜交種。早熟品種,在春季保護地栽培定植后55~65天可以收獲。株型較緊湊,葉色濃綠,葉片相互抱合。株高約45厘米,開張度約55厘米。葉球近圓筒形,葉球色濃綠、內葉鮮黃色,單球重約2.8千克,凈菜率約80%。在低溫期栽培時、葉球的伸長性和肥大性良好,不易出現易發于葉柄的霜霉病。感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感霜霉病,中抗根腫病;較晚抽薹。同時不易發生因缺鈣引起的葉緣腐爛和爛芯的生理障礙。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279.3千克,比對照金峰增產5.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288.3千克,比對照陽春增產10.0%。
栽培技術要點:春播時應在氣溫13℃以上的溫床上進行播種和育苗,苗期約為4周,在真葉數達到7片后進行定植。定植時根據寒冷程度的不同,要采用地膜覆蓋、小拱棚或大棚等保溫措施進行保溫。定植時,如果地塊比較干燥,要適當灌水。為了防止收獲期發生霜霉病和病毒病,應噴施農藥以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福建、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蘇、山東和浙江省的溫床育苗、春季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1.本品種抗根腫病能力不強,應盡量避免在可能出現根腫病的區域使用,另外,在種植過程應采取栽培措施防治根腫病發生。2.施肥過量會誘發因缺鈣引起的葉緣腐爛或爛芯等生理障害。3.請基于土壤診斷結果,進行合理施肥。4.購種后應盡早播種。5.種子請放在低溫干燥環境下保存,并于播種前 20 天內復檢種子。6.在品種適宜種植區域以外的地區,應先小面積試種,成功后再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11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CR翡翠白菜
申 請 者:山東華良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東華良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08-5-1×CR78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育期60~65天,外葉綠色,植株半直立,泡狀突起中,球葉合抱,外葉倒卵形,葉球炮彈形、閉合型,葉球炮彈形單球重3~4千克。球頂乳黃,心葉鮮黃,風味甜嫩,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根腫病,耐抽薹。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 根腫病,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664.0千克,比對照金黃白增產1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160.0千克,比對照金黃白增產20%。
栽培技術要點:保持土壤的適當濕度,南方部分地區則可根據當地氣候適當播種。條播、穴播均可,栽培時要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并防治病蟲害,掌握好采收時間,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云南、湖南等地種植,在山東適宜春秋季種植,其他地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調整播種時間。
注意事項:本品種為一代雜交種,切不可留種栽培,各地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調整播種期,未種植過該品種的地方,須先引種試驗成功后再種植。苗期適時打藥,防止灰飛虱、蚜蟲,減少病蟲害的傳播。種子保存于低溫干燥處。
11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華良CR568
申 請 者:山東華良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東華良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08-5-1×07-6-8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育期60~65天,單球重2.8千克左右,株型較直立,緊湊,外葉少,葉色綠,球葉合抱,球頂舒心,葉球炮彈形,凈菜率達75%以上,軟葉率43%,品質優良。抗病毒病、抗霜霉病、高抗根腫病,耐運輸。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根腫病,耐運輸。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852.1千克,比對照春秋王增產2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998.0千克,比對照春秋王增產19%。
栽培技術要點:保持土壤的適當濕度,山東春秋皆可栽培。南方部分地區則可根據當地氣候適當播種。條播、穴播均可,栽培時要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并防治病蟲害,掌握好采收時間,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云南、湖南等地種植。山東春秋皆可栽培,其他地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播種日期。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一代雜交種,切不可再留種栽培,各地應按照當地當時氣候走勢確定播種時間,未種植過該品種的地方,須先引種試驗成功后再種植。苗期適時打藥,防止灰飛虱、蚜蟲,減少病蟲害傳播。種子保存于低溫干燥處。
11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德高18號
申 請 者:德州市德高蔬菜種苗研究所
育 種 者:德州市德高蔬菜種苗研究所
品種來源:HT237132×FG832421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育期85天,株型稍直立。株高57.0厘米,展幅85.5厘米,外葉數10片。葉色稍深綠,葉面稍皺,有刺毛,葉球筒形疊抱,球高39.3厘米,球徑21厘米,球葉數52片,單球凈菜重4.6千克,葉球外色淡綠,球心淡黃,軟葉率45.9%,凈菜率72.1%。粗纖維少,品質優。高抗蕪菁花葉病毒病,高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該品種抗病性強,但不耐熱,冬性較弱,只適宜秋季種植。過度干旱、水澇等災害條件下會影響產量和商品性。第一生長周期畝產7829.0千克,比對照北京新三號增產17.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7546.2千克,比對照北京新三號增產15.9%。
栽培技術要點:山東地區立秋后7天左右播種適宜,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適宜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底肥要多施腐熟的有機肥,蓮座期和結球期結合澆水分別追施尿素一次。水分管理要求見干見濕,采收前一周不再澆水。寒流到來之前及時采收,以防凍害。及時防治菜青蟲、小菜蛾、蚜蟲等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浙江、陜西省(市)及周邊地區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不耐熱、不抗抽薹,一定不要過早種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安排播期。
11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青華76
申 請 者:德州市德高蔬菜種苗研究所
育 種 者:德州市德高蔬菜種苗研究所
品種來源:津36826×Q224575
特征特性:雜交種。成熟期85天,屬中晚熟直筒青麻葉類型。株型直立緊湊,葉面較平,葉柄綠;葉球直筒形,球葉較綠,球心較黃,球葉柄淡綠。球高54.7厘米,球粗14.8厘米,球形指數3.7,單球凈菜重4.5千克,軟葉率31.5%,凈菜率72.3%。不易發生干燒心現象。高抗蕪菁花葉病毒病,高抗霜霉病,抗黑腐病。冬性較弱,耐熱結球性弱。第一生長周期畝產7695.0千克,比對照津綠75增產43.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6736.2千克,比對照津綠75增產30.0%。
栽培技術要點:中晚熟大白菜,適宜秋季栽培。播種方式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山東地區適宜播種時間為8月15日左右,栽培密度每畝1900株,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也可以參考當地栽培習慣及對菜大小的要求適當調整。蓮座期和結球期結合澆水分別追施尿素一次20千克/畝。根據當地市場需求,可以做大棵形菜,也可作半結球菜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遼寧、山東、河南、北京、天津、陜西省(市)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耐熱性、抗抽薹性較差,要避免春季及夏季播種,以免造成損失。
12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義和1號
申 請 者:青島和豐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和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義和0906×YHBC1511
特征特性:雜交種。秋白菜早熟品種,生育期55~60天。株高41.2厘米,開展度62.3厘米,球高31.6厘米,橫徑17.2厘米,外葉綠色,中肋淺綠色,內葉淺黃色,葉球疊抱,筒形,植株直立,球頂圓。單株重2千克,口感好,凈菜率高,商品性好。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中等抽薹。第1生長周期畝產6322.1千克,比對照喜慶增產5.2%;第2生長周期畝產5968.2千克,比對照喜慶增產7.6%。
栽培技術要點:山東地區8月8日至8月20日播種,視肥水情況,每畝定植3000~3500株(畝用種量不低于150克,并不宜單粒播種,以防缺苗、弱苗現象發生);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 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區種植。山東地區8月8日至8月20日播種,其他地區根據當地氣候與栽培管理經驗適當調整播期。
注意事項:1.氮肥施用過多、種植時間過早,有可能導致生理性病害“小黑點”現象的發生;合理施肥,適當晚播,有助于減輕此現象發生。2.遇到高低溫等惡劣氣候有可能導致生長異常,若遇病蟲害大爆發請及時咨詢當地農技部門進行綜合處理。3.推廣本品種時應依法做好品種試驗,推廣人必須在推廣地區經過試驗并證明其具有適應性、先進性、安全性方可引種。
12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迷您黃6號
申 請 者: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蘭梅 楊紅麗 和江明 徐學忠 胡靖鋒 張麗琴 劉家佳 和燦生 何金林 和耀坤楊慧菊
品種來源:CM07012
特征特性:常規種。株型緊湊,外葉濃綠,淡綠幫,幫薄、葉嫩,有刺瘤,內芯金黃色,葉秋合抱,頂閉合,“H”形,株高 30厘米,開展度 50厘米;球高 21.5厘米,球徑 10.5厘米,球型指數2.05;外葉數16葉。育苗移栽生長期55~60天。中抗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抗霜霉病,耐抽臺性強,苗期耐熱性弱,成株耐熱性弱,成株耐旱性強。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780千克,比對照春月黃增產24.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902千克,比對照春月黃增產27.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在海拔 1500~2000米地區種植:一般4月下旬至9月下旬均可露地種植,10月至次年的3月,可大棚種植;海拔1000米至1500米之間:應避開較冷的12月、1月和較熱的7月、8月種植,其他時間可常年露地種植;海拔1000米以下:從上年9 月至下年3月可露地種植。該品種株型緊湊,株行距 25厘米×30厘米 ,每畝密度應控制在 8000~10000 株左右。用 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0.3%。拱棚育苗的苗齡控制在 25 天左右,露地育苗的苗齡控制在 35 天左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云南中部白菜主產區露地和設施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露地種植,如遇連續降雨,要注意防范黑斑病。
12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速生168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K玉寶×JK1368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長速度快,株型直立,外葉嫩綠,內葉黃心,無刺毛,葉面平展,葉柄寬,白幫。質地細膩,纖維少,柔性好,綜合抗病力強,耐熱、耐濕、耐運輸。適溫播種后,20天即可收獲,也可延遲到45天收獲。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熱,耐澇,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498千克,比對照早熟5號增產10.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960千克,比對照早熟5號增產11.4%。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植方式。株行距在15厘米×15厘米左右。澆透水,播后覆蓋細土,遮陰。栽培中要多施有機肥做底肥,追肥及時,加強肥水管理。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幼苗期應加強對地下害蟲的防治,密切關注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危害,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建議山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云南、貴州、江西、廣西、四川、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福建地區晚春、夏、秋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1.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2.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3.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2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紅冠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75-3-2-2-1×J74-3-2-2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育期65~70天,外葉綠色,幫淺綠,葉球合抱,內葉橘紅色,菜型美觀,品質優良,富含多種維生素,凈菜率80%以上。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貯藏,耐澇。第一生長周期畝產7780千克,比對照北京桔紅心白菜增產9.0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8156千克,比對照北京桔紅心白菜增產11.4%。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高壟穴播的直播方式,株行距50厘米×70厘米,澆透水,播后覆蓋細土,遮陰。栽培中要多施有機肥做底肥,追肥及時,加強肥水管理。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幼苗期應加強對地下害蟲的防治,密切關注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危害,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貴州、四川、陜西、山西、遼寧、黑龍江、河南、河北、福建地區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1.該品種不抗根腫病。2.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3.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4.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2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貴妃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K2632×JK2573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長速度快,外葉嫩綠,葉片皺,無毛。葉柄寬,白幫。質地細膩,纖維少,球頂擰抱,品質嫩甜。中抗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抗霜霉病,中抗軟腐病,耐熱,耐澇。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380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7.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859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10.7%。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平畦直播方式,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栽培中多施優質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保證土壤松軟,濕潤。高溫季節,采用遮陽網遮陰,防止連續暴雨;注意病蟲害防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安徽、云南、貴州、福建、江西、廣西、四川、陜西、山西、甘肅、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地區晚春、夏、秋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1.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2.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3.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2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夏秋65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64-3-2-2×J65-4-2-3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長旺盛,適應性強,生長期65天,合抱花心,葉色淡綠,白幫,生長速度快,耐熱性好。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熱。第一生長周期畝產7385千克,比對照津秋75增產8.2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7618.5千克,比對照津秋75增產9.17%。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高壟穴播的直播方式,株行距50厘米×70厘米,澆透水,播后覆蓋細土,遮陰。栽培中要多施有機肥做底肥,追肥及時,加強肥水管理。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幼苗期應加強對地下害蟲的防治,密切關注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危害,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北京、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福建、貴州、陜西、山西、遼寧、河南、河北、甘肅、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地區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1.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2.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3.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2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速生668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K1631× JK1288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長速度極快,株型直立緊湊,外葉嫩綠,葉面寬而白,葉片厚無刺毛,柔性好,纖維少,品質佳,商品性好,耐熱、耐濕。中抗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抗霜霉病,中抗軟腐病,耐熱,耐澇。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855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8.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10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11.1%。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平畦直播方式,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栽培中多施優質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保證土壤松軟,濕潤。高溫季節,采用遮陽網遮陰,防止連續暴雨;注意病蟲害防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廣西、福建、四川、陜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黑龍江等地區種植。
注意事項:1.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2.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3.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2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速生836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JK351× JK3541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長速度快,適溫播種后25天收獲。株型直立,外葉嫩綠,葉面平展,葉柄寬而平,無刺毛,纖維少,柔性好,抗病性強。中抗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抗霜霉病,中抗軟腐病,耐熱,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569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7.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722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6.7%。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平畦直播方式,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栽培中多施優質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保證土壤松軟,濕潤。高溫季節,采用遮陽網遮陰,防止連續暴雨;注意病蟲害防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廣西、福建、四川、陜西、甘肅、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區春、夏、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1.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2.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3.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2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金娃188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W238×JW998
特征特性:雜交種。小型白菜,從播種到成熟50天左右,外葉綠色,約5~6片葉,商品性好,抗病性強,耐抽薹,耐貯運,可合理密植,包球速度快,內葉嫩黃、直立、結球緊實。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貯藏、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018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16.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337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13.09%。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可壟作,也可畦作的播種方式,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澆透水,播后覆蓋細土,遮陰。栽培中要多施有機肥做底肥,追肥及時,加強肥水管理。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幼苗期應加強對地下害蟲的防治,密切關注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危害,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云南、貴州、江西、廣西、福建、四川、陜西、山西、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區春秋種植。
注意事項:1.該品種不耐熱。2.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3.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4.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2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秋狀元80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83-4-2×J84-3-2-1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育期80天左右,生長勢強,包球緊實,外葉深綠色,葉柄白綠色,球葉似疊抱,球內淡黃色。耐貯存、凈菜率高。抗蕪菁花葉病毒病,高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貯存。第一生長周期畝產6768.3千克,比對照津秋75增產10.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7243.7千克,比對照津秋75增產11.5%。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高壟穴播的直播方式,株行距50厘米×70厘米,澆透水,播后覆蓋細土,遮陰。栽培中要多施有機肥做底肥,追肥及時,加強肥水管理。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幼苗期應加強對地下害蟲的防治,密切關注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危害,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天津、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陜西、山西、四川、甘肅、新疆、吉林等地區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1.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2.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3.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3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速騰30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K1231×JK3352
特征特性:雜交種。極早熟,生長速度快。株型直立,外葉綠,葉面平展,葉柄寬而平,白幫,無刺毛,質地細膩,纖維少,耐捆綁,柔韌性好,一致性高。適溫播種后20天左右即可收獲,也可延遲到45天左右收獲。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中抗軟腐病,耐熱,耐澇,不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513.5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7.8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184.6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9.12%。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平畦直播方式,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栽培中多施優質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保證土壤松軟,濕潤。高溫季節,采用遮陽網遮陰,防止連續暴雨;注意病蟲害防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天津、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陜西、江西、廣西、福建、貴州、四川、云南、廣東等地區種植。
注意事項:1.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2.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3.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3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速騰26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K1631×JK478
特征特性:雜交種。極早熟,耐熱性好,生長速度快。株型直立,外葉嫩綠,葉面平展,葉柄寬而平,白幫,無刺毛,質地細膩,纖維少,耐捆綁,柔韌性好,一致性高。適溫播種后20天左右即可收獲,也可延遲到45天左右收獲。抗蕪菁花葉病毒病,中抗霜霉病,中抗軟腐病,耐熱,耐澇,不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487.2 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7.4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923.6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8.71%。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平畦直播方式,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栽培中多施優質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保證土壤松軟,濕潤。高溫季節,采用遮陽網遮陰,防止連續暴雨;注意病蟲害防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天津、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陜西、山西、江西、廣西、福建、貴州、四川、云南、廣東等地區種植。
注意事項:1.該品種不耐抽薹。2.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3.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4.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3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膠研超邁
申 請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膠研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K玉寶×JK163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長速度快,株型直立,外葉嫩綠,內葉黃心,葉面平展,葉柄寬,白幫,無刺毛,質地細膩,纖維少,耐捆綁,收獲時柔韌性好,一致性高。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熱,耐澇。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432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7.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910千克,比對照早熟五號增產9.09%。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平畦直播方式,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栽培中多施優質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保證土壤松軟,濕潤。高溫季節,采用遮陽網遮陰,防止連續暴雨;注意病蟲害防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安徽、云南、貴州、廣西、福建、四川、陜西、山西、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新疆等晚春、夏、秋種植。
注意事項:1.該品種冬性差。2.因種子復雜遺傳因子而具有其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同時又因各地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水平不同,其形狀表現會有差異,如氣溫過低有可能發生抽薹、開花現象,因此各地要在試種后,按照本地實際情況引種、推廣、銷售,合理安排種植、收獲時間,以免造成損失。3.在種子萌動和幼苗期遇到低于12℃的氣溫,連續2天會通過春化抽薹開花。4.該品種不可留種再用。
13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興業錦秋
申 請 者:青島興業種子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興業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yhb07-12-15-1×xy小黃08-6-3-5
特征特性:中熟秋白菜雜交種。生長期75天左右,株高45厘米左右,開展度85厘米左右,外葉淺綠色,葉面較皺,刺毛少,葉柄薄,綠白色。葉球上部黃綠色,疊抱,短筒形,球頂圓,球高32厘米左右,球徑25厘米左右,球內葉淺黃色,單球重4~5千克,抗性好,口感好,耐貯藏。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抽薹性中等,不耐熱、不耐旱、不耐澇,抗黑斑病、感根腫病,抗干燒心能力較差,耐脫幫、耐裂球、耐貯藏。第1生長周期畝產6021千克,比對照魯白16增產5.6%;第2生長周期畝產5987千克,比對照魯白16增產4.8%。
栽培技術要點:立秋后8至12天起壟直播,每畝2000株左右。每畝施優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千克,追肥澆水及時,前期注意蟲害的發生,自蓮座期始,噴施鈣、錳肥,防治干燒心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河北、河南、陜西、山西、貴州、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地區作為秋白菜中晚熟品種種植。
注意事項:在某些年份,某些地域,因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偶會發生干燒心。注意多施有機肥,磷、鉀肥,自蓮座期始,噴施鈣、錳肥。抗根腫病能力較差,不要在根腫病發病發生嚴重的地塊種植。
13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興業早秋
申 請 者:青島興業種子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青島興業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yww07-15-8-2×xy小黃08-6-3-5
特征特性:雜交種。早中熟秋白菜品種。生長期65天左右,株高40厘米左右,開展度75厘米左右,外葉綠色,葉面較皺,刺毛少,葉柄綠白色。葉球上部綠色,疊抱,短圓筒形,球頂圓,球高30厘米左右,球徑18厘米左右,球內葉淺黃色,單球重3~4千克,抗性好,口感好。抗蕪菁花葉病毒病,抗霜霉病,抗軟腐病,耐抽薹性差,不耐熱、不耐旱、不耐澇,抗黑斑病、感根腫病,抗干燒心,耐脫幫、耐裂球、耐貯藏。第1生長周期畝產4373千克,比對照秋珍白6號增產6.3%;第2生長周期畝產4587千克,比對照秋珍白6號增產14.8%。
栽培技術要點:8月上旬播種,高壟直播,行距60~65厘米,株距45~50厘米,每畝種植2200~25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河北、河南、陜西、山西、貴州、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地區作為秋白菜早中熟品種種植。
注意事項:及時搞好肥水管理。不抗根腫病,不要在根腫病發病嚴重的地塊種植。
13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結球甘藍
品種名稱:蘭美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B126×S302-1
特征特性:雜交種。春甘藍。生育期50天,屬早熟品種, 植株高約26厘米,開展度30厘米,葉片稍有蠟粉。外葉13片,圓球形,葉色綠,緊實度好。 纖維含量少。葉球高26.4 厘米,球粗12厘米,單株毛菜重1.8千克,單株凈球重0.8千克。抗黑腐病和枯萎病,耐裂球,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010.0千克,比對照中甘11增產7.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960千克,比對照中甘11增產10.4%。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1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7000~9000株為宜。 選用幅寬60厘米地膜或超薄地膜覆蓋,壟高30厘米,壟寬50厘米,壟距40厘米,每壟雙行定植,株距40厘米。4.施肥。前茬以禾谷類茬口為宜, 播前基施優質農家肥為主。定植后封好定植口灌定植水,結球期灌水5~6次。5.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黑腐病,枯萎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新疆、陜西及同海拔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4月1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球形整齊后,加大水肥管理。注意合理的栽培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13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結球甘藍
品種名稱:蘭玉23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B269× S211-1
特征特性:春甘藍雜交種。早熟品種,植株高27厘米,開展度31厘米,葉片稍有蠟粉。外葉 14 片,圓球形,葉色綠,緊實度好。纖維含量少。葉球高26厘米,球粗13厘米,單株毛菜重1.9千克,單株凈球重0.7千克。抗黑腐病,抗枯萎病,耐裂球,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110.0千克,比對照中甘11增產9.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065.0千克,比對照中甘11增產9.9%。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12日至5月1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7000~9000株為宜。 選用幅寬60厘米地膜或超薄地膜覆蓋,壟高30 厘米,壟寬50厘米,壟距40厘米,每壟雙行定植,株距40厘米。4.施肥。前茬以禾谷類茬口為宜,播前基施優質農家肥為主,每畝施1500千克、磷酸二銨300千克、尿素300千克。結球始期每畝追施磷酸二銨300千克、尿素450千克。結球期灌水5~6次。生長期用1.5%甲氨基阿維菌苯甲酸鹽乳油2000~3000倍液和1%苦參堿·印楝素乳油2500~3000倍液防治菜青蟲。5.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黑腐病,枯萎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新疆、陜西及同海拔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 4月20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球形整齊后,加大水肥管理。注意適宜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13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結球甘藍
品種名稱:中甘828
申 請 者:中蔬種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種來源:CMS87-534-2-3×96-100-11
特征特性:春甘藍雜交種。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品種,早熟,定植到收獲約55~60天,整齊度高,株型半平展,外葉圓形,藍綠色。葉球綠色,圓球形,中心柱短,緊實,單球重約1.0千克,耐裂球強,耐先期抽薹。感黑腐病,高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955千克,比對照中甘11增產1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725千克,比對照中甘11增產12%。
栽培技術要點:苗床或穴盤播種,畝用種量約50克,出苗后防止幼苗生長過旺、過大。幼苗6、7片葉時定植,每畝約4500株。開始包心時注意追肥澆水,3至4水后即可收獲上市。華北地區春露地一般在1月10日至2月10日溫室播種育苗,3月20日至4月10日定植露地,5月15日至6月10日收獲。如夏季冷涼地區栽培,依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栽培習慣、土壤肥力狀況及市場消費需求安排播種,一般可在3月至4月播種,5月至6月定植,7月至8月淡季上市。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浙江、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區,春茬露地或冷涼地區夏季種植。
注意事項:避免在黑腐病嚴重地區種植。避免種植過晚,防止后期溫度過高導致球形發扁。
13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結球甘藍
品種名稱:春藍
申 請 者:福州農播王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TOHOKU SEED CO.,LTD
品種來源:502×57HK
特征特性:雜交種。春、秋甘藍。定植后60~65天即可采收。株型緊湊,外葉較小,葉片蠟粉少,葉肉脆而帶甜味,可用于生食。結球緊實,葉球扁球形,葉球重量1.2~2.0千克,大小均勻,整齊度高。抗黑腐病,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較耐抽薹;不易出現因缺鈣引起的“干燒心”等癥狀。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096千克,比對照YR家康增產5.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178千克,比對照秋德增產7.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是春甘藍栽培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若播種過早,幼苗生長較大,早春連續低溫,使幼苗過早地通過春化階段,容易發生先期抽薹,相反,播種過遲,成熟期推遲而影響經濟效益,可通過分期播種試種,確定最佳播種時間。2.播種后,應注意進行苗期溫度控制,白天溫度在20℃~25℃,晚上在10℃以上。3.本品種生長較快,要注意及早進行病蟲害防治,從苗期到結球始期,要重點防治霜霉病和黑根病。4.因胚軸較短,不易發生倒伏,定植后,除非遇到大風雨沖刷而使根部露出地面,中耕時不需要進行培土。5.早熟品種雖然裂球相對較晚,但在田間放置太長時間還是會引起裂球和品質下降,要注意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福建、湖北、湖南、江蘇、江西、上海、四川、浙江等地春播、夏播種植。
注意事項:1.小苗長到一定大小以后,在2℃~10℃條件下,經過了一定的時間就會通過春化,要采取栽培措施調控溫度,以防止因春化而誘發先期抽薹。2.過多施用氮肥,將降低品種抗霜霉病能力,應控制氮肥施用量,并在結球開始前進行霜霉病防治,才能達到預防效果。3.購種后應盡早播種。4.種子請放在低溫干燥環境下保存,并于播種前 20 天內復檢種子。5.在品種適宜種植區域以外的地區,應先小面積試種,成功后再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13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結球甘藍
品種名稱:綠急
申 請 者:福州農播王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TOHOKU SEED CO.,LTD
品種來源:SE433 × 36BG
特征特性:雜交種。秋甘藍。生長速度快,適期栽培定植后50~55天即可采收。外葉開張,葉色濃綠。葉球蠟粉少,綠葉層多,光澤度好。結球緊實,葉球近圓球形,大小均勻,球形比較穩定,球重0.8~1.5千克。肉質脆嫩、口感好。抗黑腐病,高抗枯萎病,中抗病毒病,不耐抽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253千克,比對照春光珠增產6.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197千克,比對照世球王增產9.5%。
栽培技術要點:1.秋甘藍育苗期間溫度高,秧苗出土生長較為困難,需采用遮陽網進行育苗。2.因為生長快,生育期短,應注意水分管理,避免苗床過干過濕,以培育壯苗。3.幼苗具有7~8片真葉時即可定植,要盡量避免使用苗齡過大的老化苗。4.為了提高移植后的植株活力,應選在傍晚或降雨前進行定植。5.若定植時遇干旱,需將定植穴澆透水后再栽苗,栽植后每天早晚淋水。6.定植后,如有必要,應盡早進行追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福建、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江蘇、江西、山東、上海、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夏播種植。
注意事項:1.本品種不耐抽薹,不可用于春播。2.本品種不是特別耐裂球,為避免因超期生長引起裂球,應及時采收。3.本品種為半開展株型,外葉容易觸地受傷引發腐爛性病害,應采取措施防治。4.圓球形甘藍比較不耐濕,應選擇排灌方便的地塊進行栽培。5.本品種結球期如遇太低溫度時,球形有時會略微變尖,所以不可太晚播種。6.請基于土壤診斷結果,進行合理施肥。7.購種后應盡早播種。8.種子請放在低溫干燥環境下保存,并于播種前 20 天內復檢種子。9.在品種適宜種植區域以外的地區,應先小面積試種,成功后再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14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結球甘藍
品種名稱:探春
申 請 者: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育 種 者: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410×423
特征特性:雜交種。春、秋甘藍。中熟牛心甘藍,植株開展度65厘米左右,較直立,球色綠,外葉數12片左右。葉球瘦尖形,結球緊實,典型球重1.2千克左右。耐熱、耐寒性好,冬性強。中抗黑腐病,中抗枯萎病,抗病毒病,耐抽薹。第1生長周期春季畝產3866千克(秋季畝產4156千克),比對照春豐春季減產3.4%(秋季減產3.1%);第2生長周期春季畝產4210千克(秋季畝產4331千克),比對照春豐春季增產0.5%(秋季增產0.96%)。
栽培技術要點:同常規。選擇肥沃地塊栽培,生長期保證水肥供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江蘇、四川、云南等地作越冬春甘藍和秋甘藍栽培。
注意事項:結球期注意追施肥水,注意預防黑腐病等病害。
14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4號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P17×T55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葉色深綠,主蔓結瓜為主,第一雌花節位6節左右,瓜條順直,長棒狀,長30厘米左右,單瓜重180克左右。商品性好,瓜色深綠,有光澤,瘤顯著,密生白刺,果肉綠白色,質脆,味甜,品質優。干物重5.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維生素C含量5.01毫克/100克,總糖含量18.5毫克/克。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該品種耐熱性突出,在夏季36℃~37℃高溫條件下,能夠正常生長。第1生長周期畝產5004.8千克,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6.1%;第2生長周期畝產3245.0千克,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15.2%。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前的準備工作:整地、施肥,施有機肥3~5噸/畝,加施過磷酸鈣30千克/畝;做畦,行距60厘米左右。適期播種:天津地區春露地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種,地膜覆蓋或陽畦育苗;夏露地播種一般在6月上旬直播,株距25厘米左右,畝保苗3000株左右。結瓜期管理:根瓜及時采收,去掉10節以下側枝。結瓜盛期加強水肥管理。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云南、山西及天津地區春露地、秋露地和越夏栽培。
注意事項:栽培方式因地域不同適當調整,病害多發季節仍應注意防病,中后期還應注意防治蚜蟲和紅蜘蛛等。
14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35號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X8-20-2×G35-1-5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中等大小,以主蔓結瓜為主,瓜碼密,單性結實能力強,回頭瓜多。瓜條生長速度快,早熟性好,耐低溫、弱光能力強。瓜條棒狀,皮色深綠均勻、光澤度好,瓜把小于瓜長1/7,心腔小于瓜橫徑1/2,刺密、無棱、瘤中等,腰瓜長32~34厘米,單瓜重200克左右,品質好,商品性佳。適應性強,不早衰。干物重7.98克,可溶性固形物3.8%,維生素C含量8.4毫克/100克,總糖含量21.55毫克/克。中抗白粉病、霜霉病,抗枯萎病。在連續7天最低6℃~7℃低溫及6000Lx弱光條件下仍可正常結瓜,葉片及生長點基本正常。第1生長周期12247.5千克,比對照津優3號增產28.5%;第2生長周期9023.0千克,比對照津優3號增產27.8%。
栽培技術要點:1.培育壯苗:越冬茬栽培播種適期為10月上中旬,采用營養方催芽育苗,苗期注意控制苗床溫濕度,培育壯苗,苗齡25~28天,生理苗齡三葉一心時定植。生產上可采用嫁接栽培技術,以增強根系,增加抗土傳病害和耐低溫能力。每667 平方米保苗3500~3600株。該品種以主蔓結瓜為主,瓜碼密,化瓜率極低,不需噴施增瓜靈,必要時可進行疏瓜,保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2.生長前期管理:越冬生產采用高畦栽培方式,定植前施足底肥。定植后適當蹲苗。該品種生長前期長勢中等,結瓜多,應注意及時采收,保證植株長勢良好。3.生長中后期管理:在溫度最低時期,應盡量增加光照,保持黃瓜正常的光合作用;及時排濕,預防灰霉病等病害發生。生長中后期注意調整植株長勢,不可過分壓瓜,以保持龍頭旺盛生長。該品系結果多,因此肥水供應要充足,必要時可適當增施氮肥,保證植株營養充分。4.病蟲害防治:對病蟲害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生長期及時排除棚內濕度,盡量減少病害的發生;在低溫寡照、連續陰雨期或澆水后的晚上及時用百菌清煙劑熏棚;如有病害發生,應對癥及早進行藥劑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新疆、浙江日光溫室越冬茬及早春茬栽培。
注意事項:1.本品種為雜種一代,不可留種栽培。2.黃瓜常見蟲害為蚜蟲、潛葉蠅及紅蜘蛛,中后期應加強病蟲害防治。3.因各地氣候環境不同,建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安排播期,科學制定栽培管理措施。
14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316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1024-21×Q812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主蔓結瓜為主,早熟性好,第一雌花節位始于主蔓5節左右,瓜碼密,持續結瓜能力強;瓜條商品性好,瓜長34厘米左右,單瓜重220克左右,瓜條順直,深綠色,刺瘤適中,瓜把短,心腔小,果肉淡綠色,口感脆甜,無苦味,品質佳;該品種適應性突出,耐早春低溫和秋季高溫,區域適應性廣。干物重6.96克,可溶性固形物3.3%,維生素C含量5.80毫克/100克,總糖含量17.7毫克/克。抗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11448.6千克,比對照博美803增產11.9%;第2生長周期畝產12243.6千克,比對照博美803增產9.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苗。溫室冬春茬播種適期為1月中下旬,可采用穴盤催芽育苗,苗齡20天左右,生理苗齡二葉一心時定植,定植密度以畝保苗3000株左右為宜。播種前苗床底水一定要充足,盡量使苗期不再補水,定植前5天~7天進行適度低溫練苗。生產上可采用嫁接栽培技術,以增強根系,增加抗土傳病害和耐低溫能力。秋延晚栽培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種。2.定植后管理。注意溫濕度控制,白天保持28℃~32℃,夜間前半夜保持15℃~17℃,后半夜12℃~14℃。采收期更應注意肥水管理,以保秧促瓜。該品種結果多,因此肥水供應要充足,保證植株營養充分。及時打掉老葉、摘除卷須,減少其對養分的消耗。本品種雌花節率高,成瓜性強,建議不噴施增瓜靈等激素類藥物。3.病蟲害防治:對病蟲害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做好種子和床土消毒,注意控制設施內的溫、濕度;在保溫的前提下,注意通風降濕,盡量減少病害的發生;在低溫寡照、連續陰雨雪天氣或澆水后的晚上及時用百菌清煙劑熏棚;前期重點防治黃瓜霜霉病,中期以黃瓜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黑斑病防治為主,后期防治白粉病;蟲害主要以蚜蟲、斑潛蠅和紅蜘蛛等防治為主。如有病害發生,應對癥及早進行藥劑防治,化學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并注意用藥濃度、時間及方法。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黑龍江、山西、河南地區保護地冬春茬及秋延晚栽培。
注意事項:1.本品種為雜種一代,不可留種栽培。2.本品種商品瓜根據市場需要及時采收,避免留大瓜墜秧,采收期應增強肥水管理。3.本品種瓜碼較密,一般不需噴施乙烯利增加雌花。4.因各地氣候環境不同,建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安排播期,科學制定栽培管理措施。
14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406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JY48-1×21-4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長勢較強,葉片中等大小,葉色綠。主蔓結瓜為主,持續結瓜能力強。瓜條長35厘米左右,瓜把約為瓜長的1/8。亮綠,有光澤,刺溜,無棱,少紋,口感脆甜。商品瓜率高。干物重4.7克,可溶性固形物3.3%,維生素C含量5.0毫克/100克,總糖含量19.1毫克/克。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耐夏季36℃~37℃高溫。第1生長周期畝產6019.2千克,比對照津優1號增產13.8%;第2生長周期畝產5758.8千克,比對照津優1號增產14.9%。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扣地膜直播方式的,一般4月下旬播種,也可根據當地氣候適當選擇播期。適當稀植,每667 平方米栽2600株左右,5月底始收。施足底肥,勤追肥,及時采收。去除主蔓第5節以下側枝,上部側枝留一瓜二葉后摘心。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天津、山東、海南、江蘇、浙江、寧夏、江西地區露地及秋大棚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受環境條件影響也可能有病蟲害發生,主要是苗期猝倒病,結瓜期有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等,秋棚栽培在中后期要注意黃瓜靶斑病防治。蟲害有蚜蟲、白粉虱和美洲斑潛蠅等。病蟲害應遵循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14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636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10M22×Q812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主蔓結瓜為主,瓜碼密,側枝有一定結瓜能力。早熟性好,瓜長35厘米左右,單瓜重200克左右,瓜條順直,亮綠色,刺瘤適中,瓜把短,心腔小,果肉淡綠色,口感脆甜,品質佳;持續結瓜能力強。干物重7.69克,可溶性固形物3.1%,維生素C含量5.67毫克/100克,總糖含量20.31毫克/克。抗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在37℃高溫條件下生長點基本正常,葉片舒展,畸形瓜率低于對照10%以上,適應露地栽培。第1生長周期5960.8千克,比對照津優401增產13.8%;第2生長周期6203.6千克,比對照津優401增產12.1%。
栽培技術要點:需肥量大,要求播前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10000千克,復合肥100千克左右。露地播種適期為3月下旬到4月上旬,采用營養缽育苗。定植密度以3500株/667 平方米為宜。根瓜坐住前,控制澆水以利根系發育。根瓜坐住后,結合澆水追施少量氮肥。腰瓜采收期,要加大肥水量,一般每2~3天澆水一次,并間隔順水追肥。采收中后期,可噴施適量葉面肥,以保根、保秧、延長結瓜期。對病蟲害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在中后期病害多發時期,應及時用藥,確保高產優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山東、浙江、遼寧地區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1.本品種為雜種一代,不可留種栽培。2.本品種商品瓜根據市場需要及時采收,避免留大瓜墜秧,采收期應增強肥水管理。3.黃瓜常見蟲害為蚜蟲、潛葉蠅等,預防為主。4.因各地氣候環境不同,建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安排播期,科學制定栽培管理措施。
14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1號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451×Q12-2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葉深綠色,主蔓結瓜為主,第一雌花著生在第4 節左右。瓜條長棒形,長30厘米左右,單瓜重約200克。瓜把較短,為瓜長的1/ 7 。瓜腔小于瓜橫徑的1/2,瓜皮深綠色,瘤顯著,密生白刺,果肉綠白色、脆甜無苦澀味,品質優良。早熟、豐產。干物重7.9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維生素C含量5.2毫克/100克,總糖含量19.1毫克/克。抗白粉病、霜霉病,中抗枯萎病。抗逆性突出,在夏季36℃~37℃高溫下,無明顯生理障礙。第1生長周期6218.2千克,比對照長春密刺增產20.5%;第2生長周期5816.8千克,比對照長春密刺增產18.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幼苗長至三葉一心時定植為宜。2.可以適度密植,每667平方米以保苗3500~3700 株。3.豐產潛力大,需肥水較多,應以促為主,以提高產量。定植前施足底肥,根瓜坐住后及時追肥。釆收中后期加大肥水量,并進行葉面追肥。4.商品瓜及時釆收,以避免墜秧,同時又可提高中后期產量,減少畸形瓜的發生。5.在霜霉病多發季節仍應注意防病,中后期還應注意防治蚜蟲和紅蜘蛛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北京、天津、海南、江蘇、山東、山西、浙江地區春秋大棚及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栽培方式因地域不同適當調整,注意病蟲害防治,為增加產量可以適量噴施乙烯利或增瓜靈等激素。
14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315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10Y-3-7-9×G35-1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中等大小;以主蔓結瓜為主,莖稈粗壯,雌花節率50%以上,單性結實能力強;瓜條順直,腰瓜長35厘米左右,瓜把小于瓜長1/8,心腔小于瓜橫徑1/2,單瓜重220克左右,刺密,無棱,瘤中等,皮色綠,無黃線,果肉淡綠色;瓜條生長速度快,連續結瓜能力強,畸形瓜率低,質脆味甜,品質佳。干物重9.94克,可溶性固形物3.3%,維生素C含量1.39毫克/100克,總糖含量23.68毫克/克。抗白粉病,霜霉病,中抗褐斑病。越冬栽培表現耐低溫弱光能力強,在最低溫度8℃條件下生長發育正常。在陰雨、霧霾、光照低于5000lx弱光條件下未出現葉片上卷、生長緩慢、花打頂等癥狀。秋季栽培表現耐34℃~36 ℃高溫,高溫條件下瓜條無黃色條紋,植株未出現生長發育受阻、花打頂等癥狀。第1生長周期畝產17114.2千克,比對照津優35號增產8.9%;第2生長周期畝產12363.3千克,比對照津優35號增產9.2%。
栽培技術要點:1.培育壯苗:越冬茬栽培播種適期為10月上中旬,可采用穴盤催芽育苗,苗齡20天左右,生理苗齡二葉一心時定植,定植密度以畝保苗3000株左右為宜。該品系生長前期長勢中等,應注意控制苗床溫濕度,培育壯苗。生產上可采用嫁接栽培技術,以增強根系,增加抗土傳病害和耐低溫能力。2.生長前期管理:越冬生產采用高畦栽培方式,定植前施足底肥。定植后不宜蹲苗,肥水供應要及時。采收期應注意加強肥水管理,以保秧促瓜。3.生長中后期管理:在溫度最低時期,應盡量增加光照,保持黃瓜正常的光合作用;及時排濕,預防灰霉病等病害發生。生長中后期應及時采摘,不可過分壓瓜,以保持龍頭旺盛生長。該品系結果多,因此肥水供應要充足,保證植株營養充分。4.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做好種子和床土消毒,注意控制設施內的溫、濕度;在保溫的前提下,注意通風降濕,盡量減少病害的發生;在低溫寡照、連續陰雨雪天氣或澆水后的晚上及時用百菌清煙劑熏棚;前期重點防治黃瓜霜霉病,中期以黃瓜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黑斑病防治為主,后期防治白粉病;蟲害主要以蚜蟲、斑潛蠅和紅蜘蛛等防治為主。如有病害發生,應對癥及早進行藥劑防治,化學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并注意用藥濃度、時間及方法。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安徽、福建、黑龍江、湖北、云南、湖南地區栽培。
注意事項:1.本品種為雜種一代,不可留種栽培。2.本品種以主蔓結瓜為主,且瓜碼密,一般不再噴施增瓜靈。必要時可進行疏瓜,保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3.黃瓜常見蟲害為蚜蟲、潛葉蠅及紅蜘蛛,中后期應加強病蟲害防治。4.因各地氣候環境不同,建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安排播期,科學制定栽培管理措施。
14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津優409
申 請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T09-37-4×21-4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主蔓結瓜為主,持續結瓜能力強。瓜色深綠、有光澤,瓜把短,瓜條順直,夏季高溫不易出現畸形瓜,瓜條長36厘米左右,單瓜重200克左右。干物重4.9克,可溶性固形物3.5%,維生素C含量5.6毫克/100克,總糖含量19.7毫克/克。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耐夏季36℃~37℃高溫。第1生長周期畝產6090.8千克,比對照津優1號增產11.7%;第2生長周期畝產6495.5千克,比對照津優1號增產13.0%。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扣地膜直播方式的,一般4月下旬播種,也可根據當地氣候適當選擇播期。適當稀植,每667平方米栽2800株左右,5月底始收。施足底肥,勤追肥,及時采收。去除主蔓第5節以下側枝,上部側枝留一瓜二葉后摘心。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福建、貴州、海南、河北、江蘇、遼寧、山西、四川、浙江、重慶、河南等地區露地及秋大棚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受環境條件影響也可能有病蟲害發生,主要是苗期猝倒病,結瓜期有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等。蟲害有蚜蟲、白粉虱和美洲斑潛蠅等。病蟲害應遵循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14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新喬601
申 請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0-7×10-51
特征特性:華北型中早熟雜交種。生長勢強,主蔓結瓜為主。瓜色綠、亮,瓜長約35厘米,直徑3.2厘米,適宜早春日光溫室栽培。干物重4.86%,可溶性固形物2.8%,維生素C含量0.11毫克/克,總糖含量2.5%。中抗白粉病,霜霉病。耐低溫弱光能力較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9650千克,比對照中農26號增產14.6%;第2生長周期畝產8700千克,比對照增產11.8%。
栽培技術要點:1.宜采用工廠化穴盤育苗,苗齡15~30天。2.高畦栽培效果佳。3.鋪蓋地膜,安裝滴灌,忌大水漫灌。4.每畝種植3000~3200株為宜。5.注意病害防治,預防為主,勤查看棚室的溫濕度,及時開關風口。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地區早春日光溫室栽培。
注意事項:瓜碼較密,結果期需肥水較多,適當疏瓜,及時采收。
15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新喬602
申 請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0-32×10-96
特征特性:華北型中早熟雜交種。生長勢較強,主蔓結瓜為主。瓜色深綠、亮,瓜長約35~38厘米,直徑3.3厘米,適宜早春和秋茬拱棚栽培。干物重4.75%,可溶性固形物2.6%,維生素C含量0.087毫克/克,總糖含量2.23%。中抗白粉病、霜霉病。耐低溫弱光能力較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7560千克,比對照中農21號增產16.0%;第2生長周期畝產7680千克,比對照中農21號增產13.9%。
栽培技術要點:1.宜采用工廠化穴盤育苗,苗齡約25天。2.高畦栽培效果佳。3.每畝種植3000~3200株為宜。4.注意病害防治,預防為主,及時查看棚室的溫濕度。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地區早春和秋茬拱棚栽培。
注意事項:以預防為主,及時防治病蟲害。
15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新喬626
申 請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29×11-82
特征特性:華北型早熟雜交種。生長勢強,主蔓結瓜為主。瓜條生長速度快,豐產潛力大。瓜條順直,皮色深綠、亮度較好,瓜把短,刺密、瘤小,瓜長約34厘米,單瓜重200克左右,耐低溫弱光能力強,果肉淡綠色,商品性佳。生長期長,不易早衰,適宜日光溫室越冬茬及早春茬栽培。干物重4.79%,可溶性固形物2.7%,維生素C含量0.09毫克/克,總糖含量2.3%。中抗白粉病,霜霉病。耐低溫弱光能力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9778.3千克,比對照中農26號增產16.1%;第2生長周期畝產9350.5千克,比對照中農26號增產12.5%。
栽培技術要點:1.宜采用工廠化穴盤育苗。2.高畦栽培效果佳。3.鋪蓋地膜,安裝滴灌,忌大水漫灌。4.每畝種植3000~3200株為宜。5.注意病害防治,預防為主,及時開關風口,調節溫濕度。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地區日光溫室越冬茬及早春茬栽培。
注意事項:結果期需給足肥水,適當疏瓜,及時采收,以保持植株健壯生長。
15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德優一號
申 請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南貴忠 姬俊 袁春愛 劉源 李虹
品種來源:C1301×C150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耐低溫、弱光性能優良。瓜條棒狀,長 35厘米左右,單瓜質量150克左右。瓜把短,瓜色深綠,有光澤,瘤明顯、密生白刺,果肉綠白色、質脆,商品性好。干物重11.5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2%,維生素C含量0.032毫克/克,總糖含量8.85毫克/克,中抗白粉病、霜霉病。該品種葉片中等,耐低溫弱光,適宜早春大棚和越冬溫室栽培。第1生長周期畝產6002千克,比對照津優35增產12.2%;第2生長周期畝產6120千克,比對照津優35增產11.8%。
栽培技術要點:1.育苗:使用無土基質育苗。播種前用50℃的溫水浸種8個小時,用50穴或72穴的穴盤,單粒播種,用基質+蛭石覆蓋,澆透水。出苗前白天最高溫度控制在30℃,夜間最低控制在18℃以上。出苗后溫度控制在白天25℃,夜間15℃,以利于培育壯苗。幼苗長至一葉一心至兩葉一心時,開始定植。2.定植:選擇中上等肥力、排水良好的地塊,畝施有機肥5立方米,NPK復合肥40千克。翻地做畦,畝定植3300株左右,株行距為40厘米×50厘米。定植后及時澆水。3.田間管理:定植后3~4天淺澆緩苗水,促進蹲苗。緩苗后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度,結合澆水,根外追肥。前期主要以N肥為主,結果后要增施P、K肥,尤其是要加大K肥的施用量,每周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4.病蟲害防治:保護地黃瓜的主要病害為霜霉病、角斑病、白粉病、葉霉病。主要蟲害是蚜蟲、斑潛蠅和白粉虱。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及時清理田園雜草作物枯枝,保持溫室內干凈整潔。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西部地區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春季大棚和秋延后溫室種植。春季大棚種植3月上旬播種育苗,秋延后溫室種植7月上旬播種育苗。
注意事項:1.該品種不耐弱光,在光照差的環境中生產緩慢,瓜形畸形,開花不良。2.選擇適宜的氣候類型栽培,選擇中上等土壤肥力的地塊栽培,種植區域以外的地區,應該在試種成功后再開始推廣種植。3.加強田間管理,注意土傳病害的防治,注意白粉病、霜霉病、角斑病及蟲害的防治。
15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亮雪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601-1×T636-6
特征特性:華北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早熟品種,第1雌花節位在4節,主蔓結瓜為主,雌花節率 52%。瓜色綠色,瓜肉淡綠色,瓜長28厘米,瓜把長3.0厘米,橫徑2.9厘米,心腔直徑1.4厘米,小于瓜粗1/2,瓜蒂部無黃色條紋,無棱瘤小,白刺較密,單瓜重量180克,口感好。抗白粉病,抗霜霉病,耐低溫,耐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4950.0千克,比對照津研-2增產4.7%;第2生長周期畝產4806.0千克,比對照津研-2增產5.1%。
栽培技術要點:1.華北地區春露地一般3月中旬至5月上旬育苗栽培,秋露地和秋季冷棚可以直播。2.株行距根據當地栽培耕作習慣,每畝種植密度2800~3000株。3.施肥,出苗后加強前期管理,生長中后期要充分供應肥水,保證獲得較高產量,澆水宜采取少量多次,避免大水漫灌,同時,加強防治黃瓜后期病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新疆、內蒙古及同海拔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3月20日至4月10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播種前要做好種子和床土消毒工作,播種后要保證苗床溫度,促使快出苗、出齊苗,出苗后要控制好溫度、水分,以防幼苗徒長,苗期管理以培育壯苗為主。定植前要做好棚室和土壤消毒工作,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開花前要注意控制肥水,以利于黃瓜根系生長。進入開花結果期,要注意控制溫度,以免早衰。追肥采用生物肥無機肥和有機肥交替配合使用,視植株長勢交替使用,平衡好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關系,結瓜期要一水一肥,盛瓜期水走肥,滿足黃瓜生長所需。黃瓜進入結果期要及時采收,以免墜秧影響產量,另外還要及時疏掉畸形瓜。病蟲害防治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15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枝青1號
申 請 者:上海地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袁宗詳
品種來源:63-2-1-8×BC-3-3
特征特性:華南型雜交種。全雌性,植株長勢強,以主蔓結瓜為主,瓜長23厘米左右,單瓜200克均可采收。瓜色翠綠,肉綠肉厚,黑色刺溜,口感清香脆甜。干物重4.75克,可溶性固形物4.0%,維生素C含量0.09毫克/克,總糖含量20毫克/克。高抗白粉病,抗霜霉病,耐高溫、低溫。第1生長周期畝產5100千克,比對照申青增產4.1%;第2生長周期畝產5400千克,比對照申青增產3.8%。
栽培技術要點:應在全周期保護地條件下栽培,上海地區春茬11月1日至5月20日播種為宜,苗齡15天至30天。秋茬8月1日至9月20日播種,小苗定植為宜,對肥水要求高,定植前需施足基肥,定植密度為每畝2100~2400株。需要整枝疏果,要及時去除側枝及7~9節以下雌花。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云南、貴州地區保護地栽培。春茬11月1日至5月20日播種為宜,秋茬8月1日至9月20日播種。
注意事項:注意預防霜霉病,秋茬還需注意預防蚜蟲、潛葉蠅、白粉虱、瓜絹螟。秋茬從苗期到中期應注意預防病毒病,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春茬和秋茬栽培都需要注意防治猝倒病。
15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黃瓜
品種名稱:綠寶3號
申 請 者:廣州市聚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廣州市聚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G2青瓜×HG5青瓜
特征特性:華南型雜交種。無限生長,節長10~15厘米,生長勢強,葉片綠色,廣東珠三角地區春播至初收50天左右,秋播至初收45天左右,延續采收期春季40天,秋季40天,全生育期春播90天,秋播85天。果實棒形,商品瓜長35厘米左右,橫徑4厘米左右,果柄長3.5~5.2厘米,單瓜重約280克左右。瓜形上下均勻一致,皮深綠色,有棱刺,刺白,肉質脆,汁多,味微甜,橫切面呈圓形;單枝產量約2.5千克,商品率90%左右。維生素C含量0.133毫克/克。田間表現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高感疫病,抗逆性較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5270千克,比對照強優3號黃瓜增產16.3%;第2生長周期畝產5411.3千克,比對照強優3號黃瓜增產11.9%。
栽培技術要點:1.地塊選好,最好選擇前作為水稻田地塊。2.適宜播種期為春季2月至3月,秋播7月至9月,每畝定植2500~3000棵,海拔500米以上可以夏播。3.起畦—般為高畦,畦面寬1.3米,畦高0.3米,溝寬0.3米,雙行種植。在起畦的同時施基肥,基肥最好是腐熟的堆肥、豬糞、牛糞、雞糞以及花生麩、豆餅等有機肥。4.當植株開始抽蔓、長出卷須、株高30~40厘米時,應及時插支架和引蔓,為避免引蔓時斷蔓,宜在晴天的下午進行,在引蔓的同時結合整枝,—般將第8片葉以下的側枝全部摘除。5.重點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蚜蟲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廣東區域春季和秋季播種,海拔500米以上可以夏播。
注意事項:高感疫病,夏季高溫季節雌花出現偏晚;重點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防范措施:1.忌與瓜類作物連作,最好選擇前作為水稻田地塊。2.選擇適宜氣候栽培。3.在開花結果前注意控水控肥,以防徒長。4.田間管理注意防蟲防、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等病害。
15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皖粉5號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方凌 張其安 董言香
品種來源:T861×T96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熟,全生育期150天左右,始花至始收60天左右。無限生長類型,生長勢強,始花節位7節,花序隔葉數2片左右。果實粉紅色,果形高圓,無青肩,果臍小,縱徑7.5~8厘米,橫徑7~7.5厘米,果肉厚0.8~1.0厘米,心室數4~6個,單果重200~300克。果皮厚,耐貯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番茄素含量0.132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012毫克/克。耐低溫弱光。高抗TMV、早疫病,抗CMV、葉霉病,感TYLCV、枯萎病、根結線蟲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7573.3千克,比對照上海908增產23.27%;第2生長周期畝產7906.7千克,比對照上海908增產12.5%。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保護地栽培,每畝栽3000~3500株,單桿整枝,每株留3~5穗果,每穗留果3~4個。生育期內白天溫度保持在25℃,夜間溫度15℃~17℃。施足基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果實膨大期間追肥澆水,忌大水漫灌。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蘇、河北、北京、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春秋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低溫弱光下蘸花濃度不能高,否則易引起果實頂裂。
15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金番3103
申 請 者:新疆金種農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毛浩量 邵軍輝
品種來源:YZ-018 ×HB-102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側枝和主莖著生3~4穗花封頂,植株較疏散。主莖65~70厘米,節間中等,分枝較多,葉色灰綠,葉面有平展,絨毛稀少,葉緣有缺刻,幼苗下胚軸花青甙有顯色,坐果集中,中晚熟,果實卵圓形,紅色,著色均勻一致,無青肩,果肉厚,果肉緊實,硬度較好,不易裂果。平均單果重70~80克,低酸品種,糖酸比高,綜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5.8%,番茄素含量0.14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8毫克/克,總酸含量3.8克/千克。中抗CMV,中抗葉霉病,中抗TMV,中抗枯萎病,中抗TYLCV,感根結線蟲。中晚熟,坐果集中,成熟集中,適宜機械一次性采收。第1生長周期畝產7419千克,比對照里格爾87-5增產56.8%;第2生長周期畝產8636.5千克,比對照屯河8號增產19.5%。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土壤鹽堿小、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2.畝保苗在2500~2800株之間,加強肥水管理。3.開花期適當控肥,坐果前適當蹲苗,坐果后加大水肥投入,果實膨大轉色后及時停止N肥的施用,否則易貪青晚熟。4.加強病蟲害防治,采收前20~25天及時停水停肥,成熟后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區域種植,3月至5月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8月至9月采收。
注意事項:由于該品種生長勢強,株型大,如果株行距太小、畝保苗株數過多則易造成郁蔽現象嚴重,通風透光條件差,植株下部濕度大,從而易引發多種病害的大發生,如晚疫病、果腐病等等,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
15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金番1613
申 請 者:新疆金種農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毛浩量 邵軍輝
品種來源:09T-027×HB-001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側枝和主莖著生3~4穗花封頂,植株較疏散。主莖65~70厘米,節間中等,分枝較多,直立性較好,葉色嫩綠,葉片有卷葉現象,絨毛稀少,葉緣有缺刻,幼苗下胚軸花青甙有顯色,坐果集中,中早熟,果實卵圓形,紅色,著色均勻一致,無青肩,果肉厚,果肉緊實,硬度較好,不易裂果。平均單果重70~85克,耐壓力7.4千克/果,綜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5.6%,番茄素含量0.12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7毫克/克,總酸含量4.1克/千克。中抗CMV,中抗葉霉病,中抗TMV,中抗枯萎病,中抗TYLCV,感根結線蟲。中早熟,坐果集中,成熟集中,適宜機械一次性采收。第1生長周期畝產7260千克,比對照屯河48號增產34.7%;第2生長周期畝產8600千克,比對照屯河8號增產32.3%。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土壤鹽堿小、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2.畝保苗在2500~2800株之間,加強肥水管理。3.開花期適當控肥,坐果前適當蹲苗,坐果后加大水肥投入,果實膨大轉色后及時停止N肥的施用,否則易貪青晚熟。4.加強病蟲害防治,采收前20~25天及時停水停肥,成熟后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區域種植,3月至5月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8月至9月采收。
注意事項:缺水時卷葉現象明顯。必須種植在水源有充分保證的地塊,高溫干旱的年份種植有一定的風險。
15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金番1109
申 請 者:新疆金種農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毛浩量 邵軍輝 劉吉妍
品種來源:GT-010×HM-019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側枝和主莖著生2~3穗花封頂,植株疏散。主莖55~65厘米,節間中等,分枝較多,葉色嫩綠,葉面有平展,葉緣有缺刻,幼苗下胚軸花青甙有顯色,坐果集中,坐果率高,極早熟,果實卵圓形,紅色,著色均勻一致,無青肩,果肉厚,果肉緊實,硬度較好,不易裂果。平均單果重55~60克,單果耐壓力61N/果,綜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5%,番茄素含量0.13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8毫克/克,總酸含量3.8毫克/千克。中抗CMV,中抗葉霉病,中抗TMV,中抗枯萎病,中抗TYLCV,感根結線蟲。早熟,成熟集中,適宜機械一次性采收。第1生長周期畝產6360千克,比對照屯河48號增產18.0%;第2生長周期畝產7740千克,比對照屯河8號增產19.1%。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土壤鹽堿小、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2.畝保苗在3500~3800株之間,加強肥水管理,以促為主。3.開花期適當控N肥,開花坐果前不能蹲苗,坐果后加大水肥投入。4.加強病蟲害防治,提前預防,防止植株早衰,采收前10天及時停水停肥,成熟后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區域種植,3月至5月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8月至9月采收。
注意事項:植株長勢中等,應適當密植。在成熟期要加強病害的防治,防止早衰,成熟后要及時采收。
16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金番8號
申 請 者:新疆金種農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毛浩量 劉吉妍
品種來源:TH64×L-20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側枝和主莖著生2~3穗花封頂,植株較緊湊。主莖55~65厘米,節間中短,分枝較多,葉色深綠,葉面平展,葉緣有缺刻,幼苗下胚軸花青甙中顯色,坐果集中,早熟,果實長圓形,紅色,著色均勻一致,無青肩,果肉厚,果肉緊實,硬度較好,不易裂果。平均單果重65~80克,單果耐壓力67N/果,綜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5.5%,番茄素含量0.14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8毫克/克,總酸含量4.5克/千克。中抗CMV,中抗葉霉病,中抗TMV,中抗枯萎病,中抗TYLCV,感根結線蟲。早熟,成熟集中,適宜機械一次性采收。第1生長周期畝產7210千克,比對照屯河8號增產6.0%;第2生長周期畝產7370千克,比對照屯河48號增產36.7%。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土壤鹽堿小、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2.畝保苗在2500~2800株之間,加強肥水管理。3.開花期適當控肥,坐果后加大水肥投入,果實膨大轉色后及時停止N肥的施用。4.加強病蟲害防治,采收前15~20天及時停水停肥,成熟后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區域種植,3月至5月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8月至9月采收。
注意事項:1.主要缺陷:成熟后期植株易返青。2.風險:該品種種植密度不能太大,畝保苗株數過多則易造成郁蔽現象嚴重,通風透光條件差,植株下部濕度大,從而易引發多種病害的大發生,如晚疫病、果腐病等等,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另外,在成熟后如不及時采收,或在成熟期不控制水肥,植株易返青,從而造成果實耐壓耐儲運性降低,影響商品產量。
16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金富源9號
申 請 者:新疆金種農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毛浩量 苗玉良
品種來源:F-58×ML-306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側枝和主莖著生3~4穗花封頂,植株較疏散,植株長勢強。主莖65~75厘米,節間中長,分枝較多,葉色深綠,葉面平展,葉緣有缺刻,幼苗下胚軸花青甙中顯色,坐果集中,中熟,果實卵圓形,紅色,著色均勻一致,無青肩,果肉厚,果肉緊實,硬度較好,不易裂果。平均單果重75~90克,單果耐壓力65N/果,綜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5.6%,番茄素含量0.13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8毫克/克,總酸含量4.2克/千克。中抗CMV,中抗葉霉病,中抗TMV,中抗枯萎病,中抗TYLCV,感根結線蟲。中熟,成熟集中,適宜一次性采收。第1生長周期畝產8300千克,比對照里格爾87-5增產41.9%;第2生長周期畝產12100千克,比對照里格爾87-5增產18.6%。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土壤鹽堿小、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2.畝保苗在 2500~2800 株之間,加強肥水管理。3.開花期適當控肥,坐果前適當蹲苗,坐果后加大水肥投入,果實膨大轉色后及時停止 N肥的施用,否則易貪青晚熟。4.加強病蟲害防治,采收前 20~25 天及時停水停肥,成熟后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區域種植,3月至5月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8月至9月采收。
注意事項:1.主要缺陷:植株長勢強。2.風險:該品種種植密度不能太大,畝保苗株數過多則易造成郁蔽現象嚴重,通風透光條件差,植株下部濕度大,從而易引發多種病害的大發生,如晚疫病、果腐病等等,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
16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粉冠126
申 請 者:酒泉市勝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勝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016×T0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類型,植株直立長勢強,節間短,第一花序出現在8~9片葉,單花序,花序間隔3片葉,葉色深綠。果實高圓粉紅色,果面光滑,果臍小,裂果率低;果肉粉紅色、肉厚,心室數3~4個,果實硬度好,耐低溫寡照,持續結果能力強,適宜秋延后溫棚或早春保護地栽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中抗CMV,抗葉霉病,中抗TMV,抗枯萎病,中抗TYLCV,中抗根結線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7006.0千克,比對照中蔬4號增產12.8%;第2生長周期畝產7101.5千克,比對照中蔬4號增產12.4%。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生長勢旺,栽培中應施足基肥,多施有機肥。畝保苗2400~2600株。重視植株調整,宜單桿整枝,打杈要及時徹底,第一穗果膨大前適當控秧,待第二果穗坐果后應及時灌水、追肥、強化田間管理。每穗留3~4個圓整均勻果,以獲大果、豐產、高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的酒泉、張掖、武威、白銀、瓜州、玉門等地的早春露地和秋延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應采用單稈整枝,在果實膨大期應加強水肥管理,使得果實果個均勻外形美觀。
16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金粉帥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W323-1×W218-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粉色品種,無限生長型,長勢強,早熟,果實圓形,色澤亮,萼片美觀,每穗坐果數4~5個,單果重260克,硬度高,單果采收,口味甜,分味濃,連續坐果能力強。抗病性好。。抗CMV,抗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抗根結線蟲,耐低溫,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5862.0千克,比對照毛粉802增產9.3%;第2生長周期畝產5621.0千克,比對照毛粉802增產8.8%。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7月10日至8月15日露地播種。 3.栽培密度:畝保苗3600~43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或優質人畜糞。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6.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山東、遼寧及同海拔地區種植。依據具體氣象在7月10日至8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品種結果較多,需大肥大水。開花期注意適宜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開花期盡量少灌水。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16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紅燈籠
申 請 者:新疆安農種子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新疆安農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農家品種
特征特性:鮮食型常規種。中早熟,定植至始收50天左右,有限性生長,株高95厘米,基部莖粗3厘米,果實大紅果,果實美觀,果肉緊實細嫩風味好。一般單果重200~3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感CMV,抗葉霉病,感TMV,感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發芽期需要適合溫度,土壤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方可播種。要求土壤肥沃,耐鹽堿性一般。坐果期要求溫度不低于15攝氏度或高于35攝氏度。第1生長周期畝產5362千克,比對照早紅寶增產7.8%;第2生長周期畝產4983千克,比對照早紅寶增產6.2%。
栽培技術要點:1.畝保苗2500株,行距90厘米,株距60厘米。2.施足有機底肥,要求土壤肥沃,土層深厚。3.適期播種,直播須在終霜后10厘米 土壤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方可播種。4.苗期氮肥不能過多,防止植株徒長。坐果后及時時澆水,追施磷鉀肥。4.注意防治病毒病。坐果期溫度要求15℃~35℃,過高或過低不利于開花結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春季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1.種子發芽的最適宜溫度25℃~30℃,坐果期溫度低于15℃,高于35℃,不利于開花坐果或發生坐果皺裂及僵果。2.發芽期盡量避免光照,幼苗期需要光照充足,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及雌花授粉,結果期光照不足會影響坐果,光照太強則會對果實造成日灼病。
16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新紅59號
申 請 者:新疆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余慶輝 張貴仁 楊生保 王柏柯 帕提古麗 楊濤 唐亞萍 李寧
品種來源:ZT-96×ZT-63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類型,植株疏散,生長勢中等。成熟期103天,屬早熟品種。果實高圓形,幼果淡綠色,成熟果鮮紅色,無青肩,果肉緊實,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著色均勻一致。平均單果重63.27克。果梗無節,果實抗裂耐壓,適宜做早熟機械一次性采收,風味好,果肉細膩,果梗無節,早熟,前期產量高,成熟集中,果實硬度、田間耐貯運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番茄素含量0.138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63毫克/克,總酸含量3.5%,耐壓力60.43N/果。中抗CMV,中抗葉霉病,中抗TMV,中抗枯萎病,中抗TYLCV,感根結線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11034.8千克,比對照美國亨氏H2206增產34.6%;第2生長周期畝產8422.3千克,比對照美國亨氏H2206增產3.0%。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加工番茄標準化機械采收”栽培,肥沃地適當稀植,中等及貧瘠土壤雙行種植,要求畝保苗株數在 2700~3000 株之間。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區域種植,3月至5月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
注意事項:1.該品種早熟,成熟集中,后期需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措施,避免植株早衰。2.適期播種,直播須在終霜后10厘米土壤溫度穩定在 15℃以上時方可播種。育苗移栽時北疆地區可在 3 月中旬播種育苗,5 月初定植。3.由于該品種生長勢中,畝保苗株數適中即可,過多則易造成郁蔽現象嚴重,通風透光條件差,植株下部濕度大,從而易引發多種病害的大發生,如晚疫病等,一旦遇到多雨天氣,病害的發生將更加猖獗,從而影響產量。一般畝保苗株數在 2700~3000 株之間。4.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進行測土配方、全層施肥。一般可結合整地每畝施有機肥 3000 千克作基肥,播種時每畝施 10 千克二銨作種肥。出苗后要加強苗期管理,勤中耕松土,提高地溫,促使根系的快速生長和植株的正常發育。坐果后要注意蹲苗,蹲苗結束后每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 20 千克、尿素 5 千克,覆土后澆透水。花期為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從始花期開始,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每 7 天噴藥一次,連續三次,打藥時一定要注意打藥的質量,葉片的正反面要全噴到,不留死角。果實膨大期噴施 0.3%的磷酸二氫鉀 2~3次,以保花保果。果實成熟期的澆水要結合天氣預報進行,杜絕下雨前澆水。
16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新紅54號
申 請 者:新疆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余慶輝 張貴仁 楊生保 王柏柯 帕提古麗 楊濤 唐亞萍 李寧
品種來源:AT-20×AT-37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類型,植株緊湊,生長勢中等。成熟期105天,屬早熟品種。葉色淡綠,裂刻淺。果實高圓形、似梨形,未成熟果淡綠色,成熟果紅色,無青肩,果梗無節,果肉緊實,不裂果,果面光滑,風味好。平均單果重70.0克,耐壓力65.83N/果,果實硬度好,成熟集中,抗裂耐壓耐貯運。適于機械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番茄素含量0.135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66毫克/克,總酸含量3.2%。中抗CMV,中抗葉霉病,中抗TMV,中抗枯萎病,中抗TYLCV,感根結線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10194.4千克,比對照新番36號增產3.7%;第2生長周期畝產9668.9千克,比對照新番45號增產1.5%。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加工番茄標準化機械采收”栽培,肥沃地適當稀植,中等及貧瘠土壤雙行或三行種植,要求畝保苗株數在2700~3300株之間。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區域種植,3月至5月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
注意事項:1.果形偏小。2.適期播種,直播須在終霜后10厘米土壤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方可播種。育苗移栽時北疆地區可在3月中旬播種育苗,5月初定植。3.由于該品種生長勢中等,株型中,如果株行距太小,畝保苗株數適中即可,過多則易造成郁蔽現象嚴重,通風透光條件差,植株下部濕度大,從而易引發多種病害的大發生,如晚疫病、果腐病等,一旦遇到多雨天氣,病害的發生將更加猖獗,從而影響產量。一般畝保苗株數在2700~3300株之間。4.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進行測土配方、全層施肥。一般可結合整地每畝施有機肥3000千克作基肥,播種時每畝施10千克二銨作種肥。出苗后要加強苗期管理,勤中耕松土,提高地溫,促使根系的快速生長和植株的正常發育。坐果后要注意蹲苗,蹲苗結束后每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20千克、尿素5千克,覆土后澆透水。花期為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從始花期開始,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每7天噴藥一次,連續三次,打藥時一定要注意打藥的質量,葉片的正反面要全噴到,不留死角。果實膨大期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2~3次,以保花保果。果實成熟期的澆水要結合天氣預報進行,杜絕下雨前澆水。
16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多美
申 請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13-5-6×TM125-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型,粉紅櫻桃番茄,早熟品種。植株長勢強,果實橢圓形,平均單果重20~25克左右,果實色澤亮麗,硬度好,果實口感佳,2~3心室,耐裂,耐儲運。花序多,易坐果,多為單式花序,少數為雙歧花序或多歧花序,每穗坐果大概在13~20個,該品種耐熱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25%,番茄素含量0.158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412毫克/克。感CMV,抗葉霉病,感TMV,抗枯萎病,高抗TYLCV,感根結線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5380千克,比對照圣桃T6增產5.8%;第2生長周期畝產5140千克,比對照圣桃T6增產6.0%。
栽培技術要點:1.每畝栽培1800~2500株。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密植。2.一般采用單干整枝或雙桿整枝。3.溫度。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4.番茄坐果后,以施用鉀肥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省壽光市種植,定植時間7月10日至8月10日。
注意事項:該品種耐寒性較差,不建議在低溫條件下種植;抗芽枯能力較差,注意防治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在高溫條件下不耐“褪綠病毒”,在植株生長階段注意防治葉部病害發生。
16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新農禧
申 請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FN109-F×CH-16A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型,粉果櫻桃番茄,早熟品種。植株長勢旺盛,適應性廣,節間較長,羽狀復葉,葉色深綠。果實橢圓形,平均單果重約15~20克左右,果實口感好,耐裂,硬度高,耐儲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75%,番茄素含量0.115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401毫克/克。感CMV,抗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該品種耐寒性較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5146.8千克,比對照千禧增產10.5 %;第2生長周期畝產5203千克,比對照千禧增產9.6%。
栽培技術要點:1.每畝栽培1800~2500株。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密植。2.一般采用單干整枝或雙桿整枝。3.溫度。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4.番茄坐果后,以施用鉀肥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壽光、青島種植,定植時間10月1日至12月30日;適宜在海南陵水縣、東方市、昌江縣、樂東縣、定安縣、文昌市,廣東省湛江市、汕頭市種植,定植時間7月15日至12月15日。
注意事項:該品種由于不抗TY病毒,避免在有TY發病區域的早秋、秋延茬口栽培。
16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PT1569
申 請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M159×TF216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型粉果番茄,屬晚熟品種。植株長勢健壯,節間較長,坐果多,果實大小均勻,果色亮粉,單果重約220~250克左右,果實高圓,萼片舒展細長,果型好,硬度高,耐儲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番茄素含量0.113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45毫克/克。感CMV,抗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感根結線蟲。耐熱性好。早春種植前期果偏小,隨溫度升高單果重變大,熟性偏晚。秋延種植前期由于溫度高不抗褪綠病毒。第1生長周期畝產12368千克,比對照漢姆一號增產8.2%;第2生長周期畝產12672千克,比對照漢姆一號增產7.7%。
栽培技術要點:1.每畝栽培1800~2500株。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密植。2.一般采用單干整枝,第一穗果留3個果,以免墜秧,影響中上部坐果。3.溫度。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4.田間管理。緩苗后要及時追施提苗肥,前期促根發秧,定植初期要勤中耕,少澆水,以利于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結果中期肥水勤攻以發揮品種高產潛力。第一穗果采收后,每667平方米每次隨水沖施7~10千克尿素,防止植株早衰。進入盛果期,結合澆水追施腐熟的農家肥和尿素3~4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千克,并在葉面噴施400倍尿素溶液及5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5.及時采收,注意防范土傳病害和蟲害的發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合內蒙古赤峰,吉林扶余、四平地區在4月至6月定植為宜。
注意事項:在早春種植前期果偏小,隨溫度升高單果重變大,熟性偏晚。
17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PT1575
申 請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M607×TF36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型粉果番茄,早熟、精品果類型品種。植株長勢旺盛,節間中等,綜合抗病性強,坐果能力強。單果重約220~250克,果型高圓,精品果率高,硬度好,耐儲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番茄素含量0.109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57毫克/克。感CMV,中抗葉霉病,高抗TMV,抗枯萎病,高抗TYLCV,感根結線蟲,在低溫下坐果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13521.6千克,比對照PT1108增產8.7%;第2生長周期畝產13353.6千克,比對照PT1108增產8.0%。
栽培技術要點:1.每畝栽培1800~2500株。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密植。2.一般采用單干整枝,第一穗果留3個果,以免墜秧,影響中上部坐果。3.溫度。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4.甘肅日光溫室早春茬栽培,12月上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日光溫室越冬茬種植,7月中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其他地區參照當地播期。5.田間管理。緩苗后要及時追施提苗肥,前期促根發秧,定植初期要勤中耕,少澆水,以利于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結果中期肥水勤攻以發揮品種高產潛力。第一穗果采收后,每667平方米每次隨水沖施7~10千克尿素,防止植株早衰。進入盛果期,結合澆水追施腐熟的農家肥和尿素3~4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千克,并在葉面噴施400倍尿素溶液及5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6.及時采收,注意防范土傳病害和蟲害的發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壽光、日照,四川成都、攀枝花,云南紅河州、彌渡縣,湖北武漢、天門,甘肅武威、張掖、酒泉、天水,寧夏賀蘭、吳忠、中衛,青海格爾木、湟中、樂都,新疆阿克蘇、庫爾勒、塔城種植。暖棚9月份至翌年3月份定植,冷棚北方地區4月初定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耐熱性一般,秋延種植前期由于溫度高不抗褪綠病毒,建議9月中下旬以后定植。
17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PT1676
申 請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M1457×TF1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型粉果番茄。植株長勢強健,節間較長,耐高溫,坐果能力強。單果重220~260克,果實高圓,果色亮粉,耐裂性好,硬度高,耐儲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番茄素含量0.113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36毫克/克。感CMV,感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高抗TYLCV,中抗根結線蟲。耐熱性好。早春種植前期,由于溫度低不耐激素,前2穗果的果臍突出。第1生長周期畝產11401.6千克,比對照粉宴增產3.3%;第2生長周期畝產11295.2千克,比對照粉宴增產2.8%。
栽培技術要點:1.每畝栽培1800~2500株。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密植。2.一般采用單干整枝,第一穗果留3個果,以免墜秧,影響中上部坐果。3.溫度。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4.田間管理。緩苗后要及時追施提苗肥,前期促根發秧,定植初期要勤中耕,少澆水,以利于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結果中期肥水勤攻以發揮品種高產潛力。第一穗果采收后,每667平方米每次隨水沖施7~10千克尿素,防止植株早衰。進入盛果期,結合澆水追施腐熟的農家肥和尿素3~4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千克,并在葉面噴施400倍尿素溶液及5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5.及時采收,注意防范土傳病害和蟲害的發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省壽光地區七月中旬至八月初定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早春種植前期,由于溫度低不耐激素。
17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新星101
申 請 者: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育 種 者: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黎振興 鄭錦榮 黃愛興
品種來源:114F6 4-2×A45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類型,普通葉,葉色濃綠,葉片寬厚,植株第9~10節著生第一花序。果實長圓形,果形指數1.03,外形美觀。單果重120克,果肉厚0.75厘米,肉質緊實,裂果和畸形果少,青果有淺綠色果肩,熟果鮮紅色有光澤,耐貯運,品質優,風味酸甜可口。春季栽培,從播種至初收約106天;秋季栽培,從播種至初收約95天,屬中熟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維生素C含量0.275毫克/克。抗CMV,高抗TMV;耐熱性強,在華南地區高溫條件下表現良好,耐澇。第1生長周期畝產2863.88千克,比對照益農101增產37.98%;第2生長周期畝產3061.66千克,比對照益農101增產62.97%。
栽培技術要點:在類似廣州地區春播1月至3月,秋播7月中旬至9月;可作反季節栽培。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種子在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分鐘,取出再用清水沖洗30分鐘。疏播育壯苗,用500倍敵克松淋根以防治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施足基肥,及時中耕培土,一般在定植后15天進行培土。開花前少施氮肥,至第2和第3序花坐果后,開始重施肥,且水分要充足,保持畦面濕潤。及時插架、綁蔓整枝、適時去頂。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廣東、廣西、福建地區露地栽培,春種或秋種。
注意事項:不耐寒,在低溫條件下,畸形果實較多。
17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皇冠666
申 請 者: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育 種 者: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黎振興 李植良 李濤
品種來源:L35BD×L50-3-1
特征特性:雜交種。鮮食,中熟,無限生長類型,果實大紅色,高產,青果無綠肩,扁圓形,果面光滑,單果重150~180克。硬度好,極耐貯運,貨架期25天以上。果實外觀美、色澤鮮艷、風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維生素C含量2.68毫克/克。不抗青枯病;耐寒性強,耐澇性和耐旱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2984.71千克,比對照阿克斯一號增產10.47%;第2生長周期畝產3325.54千克,比對照阿克斯一號減產5.34%。
栽培技術要點:類似廣州市氣候的地方,春播在1月至2月,秋播7月中旬至9月,其他地區請參照當地具體氣候條件選擇播種時間。早于8月15日播種,注意預防抗青枯病,可在苗期和定植前期用氧氯化銅、硫酸鏈霉素或青萎散灌根,以預防青枯病。方法是在以下四個時期:苗期2~3片葉時;定植前1天;定植時作為定根水;開始發現有青枯病出現;分別在這四個時期用600~800倍氧氯化銅、2000倍硫酸鏈霉素灌根。科學安排種植密度,提高前期產量:皇冠666是無限生長類型番茄品種,坐果節位疏,連續坐果能力強,在種植時候,可以提高種植密度,采取單桿整枝,每棵苗留3~4序果后打頂,可以提高前期產量,使熟性提前,以適應市場。坐果能力強,如果不進行疏花疏果,會引起大小果,最好花一點時間進行疏花疏果,保持每序果4~5個,則單果重可以保持180~200克。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廣東、廣西、福建地區春、秋兩造播種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不抗青枯病,也沒有在大棚試種的經歷,其缺乏保護地栽培數據。目前,僅限南方露地栽培較為穩妥。
17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綠寶
申 請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當地品種賊不偷
特征特性:鮮食型常規種。中熟品種,無限生長類型,植株生長勢強,普通葉型,葉片較大,深綠色,坐果率高、果實圓形,嫩果深綠色,成熟后白綠色,果汁多,酸甜適中,風味濃,品質佳,單果重20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番茄素含量0.0427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04毫克/克。感CMV,感葉霉病,感TMV,中抗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抗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4538.5千克,比對照賊不偷番茄增產9.8%;第2生長周期畝產4622.3千克,比對照賊不偷番茄增產12.9%。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3500株左右,株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育苗種植,覆膜栽培,每株留4~5層果打頂,每穗留4~5個果。一般畝施有機肥2噸以上,尿素20千克,磷肥40千克,前期生長旺盛,定株蹲苗后,已澆小水控秧為主,第一次追肥在第一果穗30克左右時進行,苗期注意控水肥和溫度,避免秧苗徒長,中后期追施鉀肥和硼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保護地種植,定植時間在3月初、8月中上旬。
注意事項:前期應注意控制水肥,易造成營養生長過盛,影響開花結果。該品種為常規種,不抗TY病毒。大面積種時應慎重。該品種對溫度要求嚴格,苗期適宜晝溫22℃,夜溫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冬季種植要加強保溫措施。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4℃~28℃,夜間溫度控制在14℃~16℃,以避免番茄溫度不適造成轉色不良。
17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紫五彩
申 請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當地品種五彩柿
特征特性:鮮食型常規種。該品種無限生長,中熟品種,果實呈圓形,紫綠雙色并存,呈不規則花紋,外觀美麗。皮薄,甜度高,每個花序著生5~10個果,單果重50克左右,既可種植食用又可種植在室外觀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番茄素含量0.063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74毫克/克。感CMV,感葉霉病,感TMV,抗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抗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1586.3千克,比對照彩柿子增產5.3%;第2生長周期畝產1612.8千克,比對照彩柿子增產2.4%。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3500株左右,株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育苗種植,覆膜栽培,每株留4~5層果打頂,每穗留4~5個果。一般畝施有機肥2噸以上,尿素20千克,磷肥40千克,前期生長旺盛,蹲苗后,以澆小水控秧為主,第一次追肥在第一果穗30克左右時進行,苗期注意控水肥和溫度,避免秧苗徒長,中后期追施鉀肥和硼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保護地種植,定植時間在3月初、8月中上旬。
注意事項:前期應注意控制水肥,易造成營養生長過盛,影響開花結果。該品種為常規種,適宜小面積種植,不宜大面積種植。該品種對溫度要求嚴格,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冬季種植要加強保溫措施。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4℃~28℃,夜間溫度控制在14℃~16℃,以避免番茄溫度不適造成轉色不良。
17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九園大紅
申 請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當地品種白果強豐
特征特性:鮮食型常規種。無限生長型,中熟,果實接近圓形,成熟前白綠色,著色后粉紅色,果面光滑,果臍小,果皮厚,不裂果。單果重200克左右,每穗坐果4~6個,產量穩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8%,番茄素含量0.029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63毫克/克。感CMV,抗葉霉病,感TMV,抗枯萎病,感TYLCV,抗根結線蟲,抗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4963.2千克,比對照白果強豐增產10.3%;第2生長周期畝產5012.8千克,比對照白果強豐增產8.5%。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3500株左右,株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育苗種植,覆膜栽培,每株留4~5層果打頂,每穗留4~5個果。一般畝施有機肥2噸以上,尿素20千克,磷肥40千克,前期生長旺盛,定株蹲苗后,以澆小水控秧為主,第一次追肥在第一果穗30克左右時進行,苗期注意控水肥和溫度,避免秧苗徒長,中后期追施鉀肥和硼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保護地種植,定植時間在3月初、8月中上旬。
注意事項:前期應注意控制水肥,易造成營養生長過盛,影響開花結果。該品種為常規種,不抗TY病毒。大面積種時應慎重。該品種對溫度要求嚴格,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冬季種植要加強保溫措施。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4℃~28℃,夜間溫度控制在14℃~16℃,以避免番茄溫度不適造成轉色不良。
17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紅利50
申 請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R622×W27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型粉果抗TY番茄,早熟品種,果實圓形,果形周正,肉厚,硬度強,耐貯藏和運輸,長勢強,連續坐果能力強,抗裂性好,植株節間短,果形美觀,萼片開張,耐熱耐濕,每穗留4個果,單果重250~28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2%,番茄素含量0.0217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14毫克/克。抗CMV,中抗葉霉病,抗TMV,中抗枯萎病,抗TYLCV,中抗根結線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6216千克,比對照湘粉一號增產12.2%;第2生長周期畝產6345.8千克,比對照湘粉一號增產9.0%。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2600株左右,株距50厘米,行距50厘米,育苗種植,覆膜栽培,每株留4~5層果打頂,每穗留4~5個果。一般畝施有機肥2噸以上,尿素20千克,磷肥40千克,前期生長旺盛,定株蹲苗后,以澆小水控秧為主,第一次追肥在第一果穗30克左右時進行,苗期注意控水肥和溫度,避免秧苗徒長,中后期追施鉀肥和硼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保護地種植,定植時間在3月初、8月中上旬。
注意事項:前期應注意控制水肥,易造成營養生長過盛,影響開花結果。該品種對溫度要求嚴格,苗期適宜晝溫22℃,夜間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冬季種植要加強保溫措施。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4℃~28℃,夜間溫度控制在14℃~16℃,以避免番茄溫度不適造成轉色不良。
17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九園大黃
申 請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三主糧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當地品種黃柿子
特征特性:鮮食型常規種。無限生長型,中熟,果實圓形,金黃色,口味佳,果臍小,果肉厚,單果重250~300克,耐貯運,坐果率高。單果重25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番茄素含量0.0318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193毫克/克。感CMV,中抗葉霉病,感TMV,中抗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抗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4266.5千克,比對照大黃柿子增產5.2%;第2生長周期畝產4289.3千克,比對照大黃柿子增產4.5%。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3500株左右,株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育苗種植,覆膜栽培,每株留4~5層果打頂,每穗留4~5個果。一般畝施有機肥2噸以上,尿素20千克,磷肥40千克,前期生長旺盛,定株蹲苗后,已澆小水控秧為主,第一次追肥在第一果穗30克左右時進行,苗期注意控水肥和溫度,避免秧苗徒長,中后期追施鉀肥和硼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保護地種植,定植時間在3月初、8月中上旬。
注意事項:前期應注意控制水肥,易造成營養生長過盛,影響開花結果。該品種為常規種,不抗TY病毒。大面積種時應慎重。對溫度要求嚴格,苗期適宜晝溫22℃,夜溫15℃,結果期適宜晝溫25℃~28℃,夜溫15℃~18℃。冬季種植要加強保溫措施。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4℃~28℃,夜間溫度控制在14℃~16℃,以避免番茄溫度不適造成轉色不良。
17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蜜戀
申 請 者:綠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綠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M1103-1-2×F1014-6-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櫻桃番茄,有限生長類型,植株長勢強健,節間略長,商品果實粉色,有光澤,近橢圓形,單果重20克左右,皮薄肉硬,耐裂,耐儲運,口感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3%,番茄素含量0.054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43毫克/克。中抗CMV、葉霉病、TMV、枯萎病和TYLCV。第1生長周期畝產3407千克,比對照碧嬌增產21.8%;第2生長周期畝產4304.6千克,比對照碧嬌增產16.9%。
栽培技術要點:宜雙桿或多桿整枝栽培,秋季栽培前期須適當輕控秧苗,中后期以促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北京、甘肅、遼寧、山東和陜西等地區,春、秋保護地和春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秋季栽培適當輕控秧苗,防止旺長,中后期以促為主,注意防治褪綠病毒(俗稱黃頭)。非正常氣候需采取措施創造其適宜的溫度,生長期間如遇長期低溫陰雨或高溫干旱可能出現果形、果色有變化,畸形果,空洞果,減產或絕收。相應病害還需進行化學藥劑預防。在高溫33℃以上環境下或不良營養條件下栽培,其抗病性可能發生鈍化或失活現象。
18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愛好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宋學林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T054×T056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類型,至5穗果植株高度120厘米,葉寬度80厘米,生長勢強。普通葉型,復葉類型為二回羽狀復葉,葉色濃綠,葉片有光澤。莖粗壯,節間較短,一般在第7~8片葉著生第1花序,相鄰花序間隔2片葉,每花序8~10朵花,花色黃色,花序類型為單式花序;每穗有7~9個果,幼果略有綠肩,成熟期果實黃色,果實圓,櫻桃型,果實橫切面圓形肉厚,果皮無色,果柄有離層,果肉黃色,2個心室,單果重20克;開花期適中,成熟期中晚熟。植株長勢旺盛18~25克。做嫁接砧木也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2%,番茄素含量0.023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2毫克/克。抗CMV,感葉霉病,抗TMV,感枯萎病,感TYLCV,高抗根結線蟲,抗青枯病、根腐病。抗旱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10318千克,比對照紅喜增產12%;第2生長周期畝產9935千克,比對照紅喜增產13%。
栽培技術要點:每畝定植2200株,每株可以留7~9穗果,每穗果可以留10個,注意水肥管理,栽培期間要保持土壤始終處于濕潤狀態,春季溫室栽培苗期要注意控制生長,適當控水,防止徒長。秋季嫁接苗期做好降溫措施,防止根系生長不良;秋季栽培不宜過早定植,要做好降溫措施,否則前期地溫太高,不利于根系生長。施肥不能含激素,否則會引起果畸形。坐果期要多施鉀肥,肥料中不能含有激素,否則會影響果實形狀。嫁接時該品種要比原頭早播種10天,控制徒長,以利嫁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春秋越夏保護地、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苗期注意不能徒長。不耐含有激素有肥料。嫁接前注意防治褪綠病毒,和黃花曲葉病毒,苗期要防控煙粉虱。
18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魔麗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T076×T00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節間長度中等,初花節位為7節,葉片面積較大,葉片較厚,葉片平展,單果重230~250克,果實硬度較大,果形指數1.2左右,屬于扁圓形果,萼片較大開張。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維生素C含量0.015毫克/克。抗CMV,抗葉霉病,抗TMV,感枯萎病,抗TYLCV,抗根結線蟲,耐干旱,耐鹽堿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7823千克,比對照倍贏增產12%;第2生長周期畝產6594千克,比對照倍贏增產16%。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紅果消費地區栽培,畝栽培密度2400株左右,適于早春及延秋、越冬保護地栽培。春季保護地栽培于2月上旬育苗,育3月中旬定植,一般行距120厘米, 株距45厘米,該品種連續坐果能力強,應準施基肥,并進行合理的疏花。每序花留4~5個果,一般畝施農家肥2~3立方,磷二銨15千克做基肥,每采收一次后結合灌水,畝追復合肥15~18千克。該品種保護地栽培應用調節劑蘸花促進坐果。全生育期注意白粉病、病毒病、葉霉病、蚜蟲、白粉虱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早春、秋延保護地和露地栽培、越冬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1.種子儲存在陰涼干燥環境下,建議溫度控制在10℃左右。2.本品種含有說明的抗性基因,但是嚴重的病蟲害或不良環境下,抗性品種可能出現病癥和損害,土壤溫度高于28℃等其他惡劣條件下會導致抗性的減弱或消失。3.建議地溫在12℃以上種植,種植時避免高溫強光、低溫寡照。4.以上標注適應區域,務必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
18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帝王A8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張金漢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T1087×T10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節間長度中等,初花節位為7節,葉片面積較大,葉片厚,葉片平展,單果重220~230克,果實硬度較大,果形指數1.2左右,屬于高圓果,萼片較大開張,抗逆性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8%,維生素C含量0.016毫克/克。中抗CMV,抗葉霉病,中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抗根結線蟲,耐鹽堿、耐熱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12083千克,比對照保羅塔增產9.8%;第2生長周期畝產12521千克,比對照保羅塔增產10.5%。
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每畝種植1800~2200株,易坐果,應及時疏花疏果;果實對激素敏感點花時應適當降低濃度,需加大水肥管理;越夏栽培應勤澆水并采取遮陽措施,超過30攝氏度會出現拔節高和坐果少的現象。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早春、秋延保護地和露地栽培、越冬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1.種子儲存在陰涼干燥環境下,建議溫度控制在10℃左右。2.本品種含有說明的抗性基因,但是嚴重的病蟲害或不良環境下,抗性品種可能出現病癥和損害,土壤溫度高于28℃等其他惡劣條件下會導致抗性的減弱或消失。3.建議地溫在12℃以上種植,種植時避免高溫強光、低溫寡照。4.以上標注適應區域,務必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
18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帝王A9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張金漢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T1088×T1034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節間長度中等,初花節位為7節,葉片面積較大,葉片較厚,葉片平展,單果重230克左右,果實硬度較大,屬于圓形果,萼片較大開張,易感番茄黃化曲葉病毒、葉霉病、根結線蟲病和晚疫病。抗逆性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維生素C含量0.018毫克/克。抗CMV,感葉霉病,抗TMV,感枯萎病,抗TYLCV,感根結線蟲,耐鹽堿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8764千克,比對照齊達利增產8%;第2生長周期畝產8300千克,比對照齊達利增產7.8%。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紅果消費地區栽培,畝栽培密度2400株左右,適于早春及延秋、越冬保護地栽培。春季保護地栽培于2月上旬育苗, 3月中旬定植,一般行距120厘米, 株距45厘米,該品種連續坐果能力強,應準施基肥,并進行合理的疏花。每序花留4~5個果,一般畝施農家肥2~3立方,磷二銨15千克做基肥,每采收一次后結合灌水,畝追復合肥15~18千克。該品種保護地栽培應用調節劑蘸花促進坐果。全生育期注意白粉病、病毒病、葉霉病、蚜蟲、白粉虱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早春、秋延保護地和露地栽培、越冬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1.種子儲存在陰涼干燥環境下,建議溫度控制在10℃左右。2.本品種含有說明的抗性基因,但是嚴重的病蟲害或不良環境下,抗性品種可能出現病癥和損害,土壤溫度高于28℃等其他惡劣條件下會導致抗性的減弱或消失。3.建議地溫在12℃以上種植,種植時避免高溫強光、低溫寡照。4.以上標注適應區域,務必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
18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海棠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張金漢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T13-22×T13-112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類型,植株高,長勢旺盛,無限生長型,羽狀復葉,葉色綠,主莖第一花序著生節位7節左右,坐果均勻,無綠肩,果中型,果形略扁圓,3~4心室左右,成熟果實粉紅色,果形好,硬度高,萼片平直,果實商品率高。較耐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維生素C含量0.24毫克/克。抗CMV,抗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感根結線蟲,耐熱性強,耐鹽堿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11580千克,比對照瑞豐增產10.2%;第2生長周期畝產12130千克,比對照瑞豐增產11%。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粉果消費地區栽培,畝栽培密度2400株左右,適于早春及延秋保護地栽培。春季保護地栽培于2月上旬育苗,育苗時用25度溫水浸種4~6小時,于28℃條件下催芽,出牙后在營養缽上育苗,3月中旬定植,一般行距120厘米,株距45厘米, 該品種連續坐果能力強,應準施基肥,并進行合理的疏花。一般畝施農家肥2~3立方,磷二銨15千克做基肥,每采收一次后結合灌水,水分管理遵循“少澆勤澆”的原則,切忌大水漫灌,宜小水勤澆。畝追尿素15~18千克。該品種保護地栽培應用調節劑蘸花促進坐果。全生育期注意白粉病、病毒病、葉霉病、蚜蟲、白粉虱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早春、越夏、秋延、越冬保護地或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1.種子儲存在陰涼干燥環境下,建議溫度控制在10℃左右。2.本品種含有說明的抗性基因,但是嚴重的病蟲害或不良環境下,抗性品種可能出現病癥和損害,土壤溫度高于28℃等其他惡劣條件下會導致抗性的減弱或消失。3.建議地溫在12℃以上種植,種植時避免高溫強光、低溫寡照。4.以上標注適應區域,務必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
18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金福萊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宋學林
品種來源:T008×T00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節間長度中等,初花節位為7節,葉片面積較大,葉片較厚,葉片平展,單果重230~250克,果實硬度較大,果形指數1.2左右,屬于圓形果,萼片較大開張,易感番茄黃化曲葉病毒、葉霉病、根結線蟲病和晚疫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維生素C含量0.015毫克/克,抗逆性強。感CMV,感葉霉病,感TMV,感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同等條件下,較對照卓越品種耐熱。第1生長周期畝產11582千克,比對照卓越增產5.8%;第2生長周期畝產13008千克,比對照卓越增產7.1%。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紅果消費地區栽培,畝栽培密度2400株左右,適于早春及延秋保護地栽培。春季保護地栽培于2月上旬育苗,育苗時用25度溫水浸種4~6小時,于28度條件下催芽,出牙后在營養缽上育苗,3月中旬定植,一般行距120厘米,株距45厘米,該品種連續坐果能力強,應準施基肥,并進行合理的疏花。一般畝施農家肥2~3立方,磷二銨15千克做基肥,每采收一次后結合灌水,畝追尿素15~18千克。該品種保護地栽培應用調節劑蘸花促進坐果。全生育期注意白粉病、病毒病、葉霉病、蚜蟲、白粉虱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保護地和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1.種子儲存在陰涼干燥環境下,建議溫度控制在10℃左右。2.本品種含有說明的抗性基因,但是嚴重的病蟲害或不良環境下,抗性品種可能出現病癥和損害,土壤溫度高于28℃等其他惡劣條件下會導致抗性的減弱或消失。3.建議地溫在12℃以上種植,種植時避免高溫強光、低溫寡照。4.以上標注適應區域,務必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
18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冀番135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王國華 尹慶珍 閆樹成 張立永 侯恒記 楊辰海 尹玉英
品種來源:P31 JBF2-2-3-M×P34 HZF2-3-1-M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類型,早熟,正圓形,單果重230克左右,粉紅色,果實較硬,成熟果硬度16.56N,高抗病毒病、葉霉病。栽培密度為3000~3500株/畝。葉量中等,生長勢中等,通風透光性好,光合效率高,不易徒長,管理省工省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番茄素含量0.0113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23毫克/克,可溶性糖含量2.75%。高抗CMV、TMV、葉霉病;中抗TYLCV;感枯萎病、根結線蟲。耐低溫弱光,適宜日光溫室越冬茬栽培。第1生長周期畝產5301.0千克,比對照中雜9號增產31.8%;第2生長周期畝產6458.4千克,比對照中雜9號增產24.1%。
栽培技術要點:重施基肥。一般施優質農家肥7500千克/畝以上,磷酸二胺、鉀肥各施20千克/畝,華北地區溫室春季栽培12月育苗,2月定植;春大棚栽培1月育苗,3月定植;秋大棚栽培6月育苗,7月定植。密度為2900~3300株/畝,單桿整枝。坐果前,適度蹲苗,防止徒長和落花落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山西、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區棚室早春及越冬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存在秋延后保護地栽培感染黃化曲葉病毒病的風險。秋大棚栽培于 6月下旬播種育苗,7 月中、下旬定植,溫室栽培適宜播期為7月下旬至9月上旬。注意加強防治 TYLCV 病毒病。
18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嘉陽禾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鄂金紅
品種來源:T8878×T78-10
特征特性:雜交種。鮮食,早中熟,無限生長型。長勢較旺盛,葉色濃綠,節間長9厘米,最大葉長30厘米、寬25厘米;始花節位7~8節,花序間隔3葉左右;幼果淡綠色、無綠果肩,萼片舒展;成熟粉紅色,果形指數0.8,3~4心室;平均單果重230克,果實硬度高,耐裂性和耐貯性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維生素C含量0.13毫克/克。抗CMV,感葉霉病,抗TMV,感枯萎病,抗TYLCV,感根結線蟲,耐鹽堿、耐旱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6459千克,比對照齊達利增產11%;第2生長周期畝產7340千克,比對照齊達利增產10%。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粉果種植區種植。長勢旺盛,前期需控秧栽培,單整枝,防止發生徒長旺長,畝定植2200株左右。多施鉀肥,對點花藥敏感。點花時適當減低點花藥濃度。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早春、秋延、越冬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1.本品種長勢很旺盛,育苗及生長前期特別注意蹲苗控秧管理,防止發生徒長旺長,避免造成花少減產現象。2.切勿在非試種成功的地區或播種時間種植推廣,避免因此發生損失。本品種適宜生長溫度為15℃~30℃,非正常氣候需采取措施創造其適宜的溫度,生長期間如遇長期低溫陰雨或高溫干旱可能出現果形、果色有變化、畸形、空洞、減產或失收。3.本種子育苗時會發生少量黃弱苗,因黃苗辨識度高,請務必及時拔除,避免定植于大田,而造成損失。
18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帝奧斯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TF-5×TM-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硬果品種。無限生長,果色大紅,果實高圓形,萼片平展且肥大平均單果重250~260克左右。果實硬度好,耐長途運輸,適合蔬菜基地大面積種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維生素C含量0.016毫克/克。感CMV,感葉霉病,感TMV,感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耐鹽堿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9845千克,比對照倍贏增產10%;第2生長周期畝產10233千克,比對照倍贏增產11%。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于紅果種植區種植。依照當地氣候條件培育壯苗,每畝1800~2000株,及時整枝,打頂及疏花疏果,一般每株留5~7穗果,每4~5個果,注意水肥管理,勿偏施氮肥,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早春、秋延、越冬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不宜夏天栽植,不宜密植因各地氣候環境不同,建議在引種試驗后再行推廣。
18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奧瑪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宋學林 潘艷花
品種來源:T979F×T979M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類型,粉紅果,易坐果,長勢旺盛不易早衰。果型圓整美觀,果型好;商品果優良,整齊度高,硬度強,耐儲運,單果重260克左右,大果可超3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1%,維生素C含量0.015毫克/克。抗CMV,感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感根結線蟲,耐寒性強,耐旱耐鹽堿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9200千克,比對照愛吉1103增產11%;第2生長周期畝產10050千克,比對照愛吉1103增產13%。
栽培技術要點:適合粉果種植區域種植。畝保苗2400株,多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及微量元素肥,切勿使用激素肥料。單桿整枝,留5穗以上打頂。整個生育期注意防治白粉虱、蚜蟲、紅蜘蛛及葉部病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早春、越夏、秋延、越冬保護地和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適宜在12℃~35℃生長,超過溫度上下限會出現轉色慢,花芽分化不良。激素濃度過大會出現空洞果及超大果。用激素時必須根據點花藥成分調配使用。
19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紅寶麗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F09H×KJ23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有限生長類型,長75厘米,半蔓生,普通葉,植株直立,莖粗1.7厘米,節間短,第一花序出現在5到6片葉,單花序,花序間隔2片葉,葉色綠,生長勢旺。果實大紅色,卵圓形,果面光滑,果臍小,裂果率低;果肉粉紅色,果肉厚,心室數3到4個,果實硬度好;抗早疫病、白粉病、臍腐病。耐低溫、寡光,持續結果能力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3%,維生素C含量15.2毫克/100克,總酸量5.2%。抗CMV,抗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抗根結線蟲,耐低溫,寡光,持續結果能力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9531.9千克,比對照石番27增產13.89%;第2生長周期畝產9174.8千克,比對照石番27增產15.62%。
栽培技術要點:科學選地,選擇適宜的播種方式;開溝起壟陸地栽苗;及時整地適期早播;合理密植;勤中耕、深中耕、早除草;早放苗、早封土、早疏苗、早定苗;科學運籌肥水;適實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于甘肅省酒泉市及河西灌區相同生態區的露地和保護地栽培,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播種。
注意事項:采摘時嚴禁大翻身造成植株嚴重損傷和果實大量脫落。
19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K番3號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F04-23×JF10-12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早熟品種,植株有限生長,株高約65厘米,長勢中等,分枝性強,3到4序花封頂,果實卵圓形,綠肩,成熟果大紅色,果實著色均勻,單株坐果50到60個,單果重80克左右,果面光滑,果臍小,果肉厚,抗病性好,耐貯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番茄素含量0.15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14.3毫克/100克,有機酸0.365%。抗CMV,抗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抗根結線蟲,耐低溫,寡光,持續結果能力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8573.9千克,比對照隴紅雜2號增產15.76%;第2生長周期畝產8237.4千克,比對照隴紅雜2號增產17.23%。
栽培技術要點:生長勢旺、產量高,苗齡60天,每畝定植3000到4000株,應施足基肥,重視植株調整,宜單桿整枝,打杈要及時徹底,第一穗果膨大前適當控秧,待第二穗坐果后應及時灌水、追肥、松土,強化田間管理,以獲豐產、高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于甘肅省酒泉市及河西灌區相類似生態區的露地和保護地栽培,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播種。
注意事項:采摘時嚴禁大翻身造成植株嚴重損傷和果實大量脫落。
19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凱F706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F24J×KF07-4F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有限生長類型,長70厘米,蔓生,普通葉,植株直立,莖粗1.85厘米,節間短,第一花序出現在7到9片葉,單花序,花序間隔3片葉,葉色深綠,生長勢旺。果實紅色,長圓形,果面光滑,果臍小,裂果率低;果肉粉紅色,果肉厚,心室數3到4個,果實硬度好,單果重85到95克;抗早疫病、白粉病、臍腐病。耐低溫、寡光,持續結果能力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8%,維生素C含量15.9毫克/100克,總酸含量4.8毫克/克。抗CMV,抗葉霉病,抗TMV,抗枯萎病,抗TYLCV,抗根結線蟲,耐低溫、寡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9243.08千克,比對照石番27增產12.3%;第2生長周期畝產8857.84千克,比對照石番27增產9.7%。
栽培技術要點:生長勢旺,應施足基肥,多施有機肥;重視植株調整,宜單株整枝,打杈要及時徹底,第一穗果膨大前適當控秧,待第二果穗坐果后及時灌水、追肥、強化田間管理,每穗留果3到4個均勻果,以獲大果、豐產、高效。畝保苗3000~3500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于甘肅省酒泉市及河西灌區相類似生態區的露地和保護地栽培,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播種。
注意事項:采摘時嚴禁大翻身造成植株嚴重損傷和果實大量脫落。
19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嘉皇99
申 請 者:張掖嘉陽禾農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鄂金紅
品種來源:PT99F×PT99M
特征特性:鮮食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節間長度中等,初花節位為7節,葉片面積較大,葉片較厚,葉片平展,單果重230~250克,果實硬度較大,果形指數1.2左右,屬于圓形果,萼片較大開張。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8%,維生素C含量0.013毫克/克。抗CMV,抗葉霉病,抗TMV,感枯萎病,抗TYLCV,感根結線蟲,耐鹽堿、耐旱性中等偏弱。第1生長周期畝產8854千克,比對照卓越增產7.7%;第2生長周期畝產8223千克,比對照卓越增產7.1%。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紅果消費地區栽培,畝栽培密度2400株左右,適于早春及延秋保護地栽培。春季保護地栽培于2月上旬育苗,育苗時用25度溫水浸種4~6小時,于28度條件下催芽,出牙后在營養缽上育苗,3月中旬定植,一般行距120厘米,株距45厘米, 該品種連續坐果能力強,應準施基肥,并進行合理的疏花。一般畝施農家肥2~3立方,磷二銨15千克做基肥,每采收一次后結合灌水,畝追尿素15~18千克。該品種保護地栽培應用調節劑蘸花促進坐果。全生育期注意白粉病、病毒病、葉霉病、蚜蟲、白粉虱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保護地和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1.種子儲存在陰涼干燥環境下,建議溫度控制在10℃左右。2.本品種含有說明的抗性基因,但是嚴重的病蟲害或不良環境下,抗性品種可能出現病癥和損害,土壤溫度高于28℃等其他惡劣條件下會導致抗性的減弱或消失。3.建議地溫在12℃以上種植,種植時避免高溫強光、低溫寡照。4.以上標注適應區域,務必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
19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嘉陽18
申 請 者:張掖嘉陽禾農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鄂金紅
品種來源:PT18F×PT18M
特征特性:鮮食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節間長度中等,初花節位為7節,葉片面積較大,葉片較厚,葉片平展,單果重230~250克,果實硬度較大,果形指數1.2左右,屬于圓形果,萼片較大開張,易感番茄晚疫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維生素C含量0.016毫克/克。感CMV,感葉霉病,感TMV,感枯萎病,感TYLCV,感根結線蟲。耐鹽堿、耐旱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8710千克,比對照保羅塔增產5.8%;第2生長周期畝產7340千克,比對照保羅塔增產7.1%。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紅果消費地區栽培,畝栽培密度2400株左右,適于早春及延秋保護地栽培。春季保護地栽培于2月上旬育苗,育苗時用25度溫水浸種4~6小時,于28度條件下催芽,出牙后在營養缽上育苗,3月中旬定植,一般行距120厘米,株距45厘米,該品種連續坐果能力強,應準施基肥,并進行合理的疏花。一般畝施農家肥2~3立方,磷二銨15千克做基肥,每采收一次后結合灌水,畝追尿素15~18千克。該品種保護地栽培應用調節劑蘸花促進坐果。全生育期注意白粉病、病毒病、葉霉病、蚜蟲、白粉虱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保護地和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建議地溫在12℃以上種植,種植時避免高溫強光、低溫寡照。對于適應區域,務必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
19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萊特
申 請 者:酒泉市安特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安特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P0616×TP0618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生長類型,植株半直立,生長勢旺,定植到收獲106天,中早熟品種;株高65厘米,分枝多,花期集中,果實長圓形,果實大,果實整齊均勻,鮮紅色,著色均勻一致,硬度好,單果重60~9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458%,番茄素含量0.136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1毫克/克。感CMV,中抗葉霉病,感TMV,中抗枯萎病,感TYLCV,感病根結線蟲,中抗早疫病、白粉病和晚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8043.4千克,比對照紅寶9號增產14.7%;第2生長周期畝產8142.7千克,比對照紅寶9號增產16.8%。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覆膜直播,播種期4月中旬,畝保苗密度2600~2800株;氮磷鉀的比例為2:1:0.5;畝施有機肥3~4方,磷二銨15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初花期結合灌水、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盛花期畝追施尿素15千克;果實達到全部紅色后才能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肅州區、金塔縣,新疆焉耆縣及周邊區域、昌吉及周邊區域種植,4月中旬播種。
19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米德爾
申 請 者:酒泉市安特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市安特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00684×200679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自封頂生長類型,植株半蔓生,生長勢旺,定植到收獲125天左右,晚熟品種;株高75厘米左右,分枝多,花期集中,果實長圓形,果實大,果實整齊均勻,紅色果,著色均勻一致,硬度好,單果抗壓力7~8千克,單果重85.7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51%,番茄素含量0.11毫克/克,維生素C含量0.23毫克/克。中抗葉霉病,中抗枯萎病,中抗根結線蟲,中抗早疫病和晚疫病、白粉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8033千克,比對照紅星2號增產14.9%;第2生長周期畝產8001.6千克,比對照紅星2號增產12.7%。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生長勢旺,晚熟,采用覆膜直播或移栽,播種期4月中旬,播種前應實足底肥,多施有機肥;氮磷鉀的比例為2:1:0.5;畝施有機肥3~4方,磷二銨15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畝保苗2200~2400株。初花期結合灌水、畝追尿素10~15千克;盛花期畝追尿素15千克。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肅州區、金塔縣,新疆焉耆縣及周邊區域種植,4月中旬播種。
注意事項:高溫影響果實顏色。
19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隴椒3號
申 請 者:甘肅民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95C24-C23-1-C41-C12-1-C28-A37×96C83-A37-A30-A1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播種至始花期93天,播種至青果始收期132天。生長勢中等,株高78厘米,株幅67厘米,單株結果數28個,果形羊角形、長25厘米、寬2.7厘米,肉厚0.23厘米,單果重35~40克,果色綠,果面皺、味辣。維生素C含量123毫克/100克。中抗病毒病CMV,中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感炭疽病。耐低溫寡照性良好,在日光溫室越冬一大茬栽培中,植株生長正常,不落花落果,連續坐果性好,果實發育正常。第1生長周期畝產4354.73千克,比對照蘭州大羊角增產39.82%;第2生長周期畝產4280.80千克,比對照蘭州大羊角增產38.02%。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育苗移栽,苗齡60~70天,日光溫室栽培:壟寬80厘米,溝寬50 厘米,壟高20~25 厘米,每壟定植兩行,株距45 厘米,每穴2株。塑料大棚栽培壟寬60厘米,溝寬35 厘米,壟高15~20 厘米,每壟定植兩行,株距40 厘米,每穴2株。露地栽培壟寬55厘米,溝寬35 厘米,壟高15~20 厘米,每壟定植兩行,株距35 厘米,每穴2株。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5000千克左右作基肥,在壟底施磷酸二銨20~30千克。進入盛果期后,結合澆水每666.7平方米追尿素15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隔1水追1次肥。以后每隔15天左右澆一次水。同時注意疫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的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可在甘肅省隴南、蘭州、白銀和武威等地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在盛夏季,高溫干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因此在這個時段,要注意溫棚內通風、防蟲,避免病毒病的產生與流行。
19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隴椒5號
申 請 者: 甘肅民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育 種 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2002A14×2002A45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生長勢強,株高77厘米,株幅71厘米,單株結果21個、果實羊角、果長25厘米、果寬3.0厘米、肉厚0.30厘米,平均單果重46克,果色綠,果面皺、味辣,果實商品性好。播種至始花期天數為98.5天,生育期141天,品質優良,耐低溫寡照,中抗病毒病,耐疫病。維生素C含量107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24%。中抗病毒病CMV,中抗病毒病TMV,抗疫病,中抗炭疽病。耐低溫寡照性良好,在日光溫室越冬一大茬栽培中,植株生長正常,不落花落果,連續坐果性好,果實發育正常。第1生長周期畝產3816.69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17.45%;第2生長周期畝產3759.86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15.57%。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育苗移栽,苗齡60~70天。日光溫室栽培:壟寬80厘米,溝寬50厘米,壟高20~25 厘米,每壟定植兩行,株距45厘米,每穴2株。塑料大棚栽培:壟寬60厘米,溝寬35厘米,壟高15~20厘米,每壟定植兩行,株距40厘米,每穴2株。露地栽培:壟寬55厘米,溝寬35厘米,壟高15~20厘米,每壟定植兩行,株距35厘米,每穴2株。每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千克左右作基肥,在壟底施磷酸二銨20~30千克。進入盛果期后,結合澆水每畝追尿素15 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隔1水追1次肥。以后每隔15天左右澆一次水。同時注意疫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的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及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在盛夏季,高溫干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因此在這個時段,要注意溫棚內通風、防蟲,避免病毒病的產生與流行。
19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國福909
申 請 者:京研益農(北京)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育 種 者: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耿三省 陳斌 張曉芬 杜和山
品種來源:14-Y8 × 15-Y24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株型緊湊,較耐低溫,膨果速度快。商品果淡綠色,成熟果紅色,牛角形,果實順直光滑,果色光亮。果實縱徑為28厘米左右,果實橫徑為4.5厘米左右,單果重140~180克。綠椒、紅椒均可上市,辣味適中,口感佳,耐貯運。維生素C含量92.5毫克/100克(FW),可溶性固形物4.5%。感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感疫病,耐低溫性強,較耐熱耐濕。第1生長周期畝產3328.6千克,比對照國福903增產8.9%;第2生長周期畝產3410.5千克,比對照國福903增產7.9%。
栽培技術要點:1.選沙壤土種植最佳,并要求底肥充足。2.培育壯苗移植,高畦栽培,單株定植,畝栽3000株左右。3.重施腐熟有機肥,追施磷鉀肥,注意鈣肥施用,果實膨大期避免發生缺鈣現象。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北京等地春季和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本品種不可再留種;由于各地氣候條件不同,應在試種后,按本地區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生產栽培。
20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新科8號
申 請 者:河南省新鄉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河南省新鄉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XK 00-161A × XK 07-10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株高65~70厘米,株幅60~65厘米,初花節位9~10節,從開花至嫩果采收25天左右。果實粗長羊角形,果實縱徑25~30厘米,橫徑3.5~4.0厘米,果肉厚0.23厘米左右。果色淡黃色,果表光滑,皮薄質脆,口感好。前期坐果集中,中后期連續結果能力強,上下層果實均勻一致,早熟、耐濕熱。適合早春保護地及露地栽培。維生素C含量171 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0162%,可溶性總糖2.90%。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高抗青枯病,耐低溫、耐弱光,喜濕不耐澇。第1生長周期畝產4888.7千克,比對照洛椒17號增產11.7%;第2生長周期畝產4996.4千克,比對照洛椒17號增產10.9%。
栽培技術要點:1.在河南地區早春塑料大棚種植以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種,翌年3月20日前定植最為適宜,苗齡80天至120天。2.育苗前期注意防寒保暖,采用基質穴盤育苗。3.定植前施足有機肥,采用高壟覆膜栽培,單株定植,株距35厘米,行距60厘米,每畝定植3200株左右。定植前10天至15天扣棚,扣棚后藥劑熏棚,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等病害。4.定植后加強溫濕度管理、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促進秧苗生長,提早開花坐果,提高產量。5.結果期追肥2~3次,每次每畝追施尿素和硫酸鉀各10千克,促進果實膨大。及時綁蔓。6.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湖北、北京等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對肥水要求高,結果期一旦供水不足,容易發生臍腐病。預防措施:增施有機肥,均勻灌水。結果盛期,及時補充磷、鉀肥。
20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新科18號
申 請 者:河南省新鄉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河南省新鄉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XK 00-161A × XK 07-19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平均株高80厘米,平均株幅73厘米,初花節位9節左右。果實長羊角形,黃綠色,平均果長27厘米,平均果粗3.5厘米,果肉厚0.34厘米左右。前期坐果特別集中且連續結果能力強,后期果形順直,辣味中等。適合早春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等設施栽培。維生素C含量91.1 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0084%,蛋白質含量1.29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高抗青枯病,耐低溫、耐弱光,喜濕不耐澇。第1生長周期畝產3139.2千克,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13.4%;第2生長周期畝產3772.7千克,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18.3%。
栽培技術要點:1.在河南地區早春塑料大棚種植以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種,翌年3月20日前定植最為適宜,苗齡80天至120天。2.育苗前期注意防寒保暖,采用基質穴盤育苗。3.定植前施足有機肥,采用高壟覆膜栽培,單株定植,株距35厘米,行距60厘米,每畝定植3200株左右。定植前10天至15天扣棚,扣棚后藥劑熏棚,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等病害。4.定植后加強溫濕度管理、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促進秧苗生長,提早開花坐果,提高產量。5.結果期追肥2~3次,每次每畝追施尿素和硫酸鉀各10千克,促進果實膨大。及時綁蔓。6.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等氣候相似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對肥水要求高,結果期一旦供水不足,容易發生臍腐病。預防措施:增施有機肥,均勻灌水。結果盛期,及時補充磷、鉀肥。
20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艷椒425
申 請 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呂中華 黃任中 黃啟中 史思茹 鐘建國 林清 雷蕾
品種來源:481-4-1-1×750-1-1-1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生長勢強,株型開展,側枝抽生能力強,坐果多。果實朝天單生,小尖椒,果面光滑,光澤度好,果肉薄,易于干制,綜合農藝性狀優良。平均株高91.8厘米、開展度84.5厘米,平均果長8.89厘米、果寬1.10厘米、果肉厚0.14厘米。平均單株掛果154.6個,平均單果重4.5克,與對照朝天148比較掛果數多,單果也較重。維生素C含量63.77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27%,粗纖維34%;粗脂肪7.6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在田間自然誘發條件下,病毒病病情指數為1.55,較對照朝天148(病指6.6)抗病性強,表現為抗病毒病;田間炭疽病發病率為1.2%,較朝天148(9.5)低,表明艷椒425有較強的抗病性。第1生長周期畝產1620.3千克,比對照朝天148增產29.16%;第2生長周期畝產1644.1千克,比對照朝天148增產20.4%。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重慶及西南地區,塑料大棚冷床育苗在11月上中旬催芽播種,667平方米用種量30克,采用營養缽育苗或撒播后假植育苗;也可采用大棚或小拱棚冷床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種育春苗。定植: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提倡采用地膜栽培,雙行單株栽植,1.2~1.3米開廂,株距0.4米,小行距0.5米,一般種植密度為2500~2800穴/667平方米。施肥:定植前施足底肥,應占施肥總量的60%~70%,即施腐熟有機肥2500千克/667平方米,復合肥(N:P:K=15:15:15)50千克/667平方米,于定植前7~10天溝施。 田間管理:在結果期和盛采期適時追肥復合肥(N:P:K=15:15:15)25千克/667平方米,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重慶、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福建、新疆種植,播種時間一般為2月中旬至3月中旬,定植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下旬。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炭疽病及紅、白蜘蛛、蚜蟲、煙青蟲等。
20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皖椒18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嚴從生 張其安 方凌 江海坤 王明霞 董言香 王艷
品種來源:02-08×89-18
特征特性:鮮食、加工兼用型雜交種。中熟,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較強,株型直立緊湊,平均株高70厘米左右,始花節位13.5節。果實羊角形,靑熟果濃綠色,老熟果紅色,果面微皺有光澤,果長17.1 厘米,果寬1.7 厘米,肉厚0.23厘米,心室數2個或3個,味辣,平均單果重17.9 克。維生素含量22.8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47%。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高抗疫病。適應性強,低溫弱光條件下易坐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1917千克,比對照湘辣2號增產6.9%;第2生長周期畝產2101千克,比對照湘辣2號增產1.4%。
栽培技術要點:采用保護地育苗,苗齡 80天左右。培育壯苗,適期定植。一般在 4月初至 5月初定植,畝定植密度為3500株至4000株。苗期要早施輕施促苗肥,坐果期應加大肥水供給。注意病蟲害防治,掌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及時采收,可根據需要分批采收。大棚秋延后栽培,7月至8月初播種,9月底至 10月初開始采收青鮮椒,12月可采收紅椒。江淮地區2膜1草氈可保持辣椒在活體植株上越冬。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蘇、河北、江西、四川、云南春季或秋延栽培。
注意事項:雜種一代,不可留種;該品種長季節栽培增產潛力更大。
20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皖椒10號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王朋成 張其安 方凌 嚴從生 江海坤 王明霞 王艷 董言香 劉茂
品種來源:S101-11-14-1-13×SH-12-0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長勢強,株型松散,早熟,全生育期130天左右。平均株高63厘米,株幅80厘米,粗1.13厘米,始花節位8~9節。果實長燈籠形,青熟果綠色,老熟果紅色,果面微皺有光澤,長13.7厘米,粗4.6厘米,肉厚0.25 厘米,微辣,平均單果重64克。維生素C含量48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21%。抗病毒病,中抗炭疽病、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616.80千克,比對照蘇椒5號增產7.16%;第2生長周期畝產2469.87千克,比對照蘇椒5號增產9.15%。
栽培技術要點:培育壯苗:發芽溫度28℃~32℃,出苗后白天20℃~28 ℃,夜間10℃~20℃。定植:行距45~50 厘米,株距35 厘米左右,每畝栽3000株左右,定植后澆足底水。田間管理:定植后1周內緩苗期,白天溫度保持在30 ℃左右,緩苗后白天溫度25℃~30 ℃,夜間不低于10 ℃。對椒開花坐果后,視苗情追施膨果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1次肥。病蟲防治:重點防治好灰霉病、疫病和有蚜蟲、煙粉虱、茶黃螨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蘇等省春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后期及時追肥,防治早衰。
20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湘江紅
申 請 者:田永增
育 種 者:田永增
品種來源:LCH6×GY136
特征特性:鮮食、加工兼用型雜交種。株高60厘米,開展度70厘米,分枝能力強,果長15~18厘米,橫莖2.0~2.2厘米,單果重20~25克,果實順直,果面光滑,果肉厚2~3毫米,嫩果淺綠色,紅椒鮮艷味辣,單株掛果率高。維生素C含量142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24%。高抗病毒病CMV,高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抗臍腐病。不耐澇。第1生長周期畝產3160千克,比對照辣豐二號增產18.0%;第2生長周期畝產2980千克,比對照辣豐二號增產10.8%。
栽培技術要點:當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0℃時播種。利用簡易大棚或陽畦,采用營養袋育苗,2月上旬扣棚,3月上旬播種,每分苗床0.2千克椒種,苗床與大田比為1:40,5月上中旬帶土移栽,苗齡10~12片真葉,苗高15~20厘米。土地平整、土層厚、保肥、保水能力強,經秋翻冬灌以待播狀越冬的地塊,可采用平壟種植,播前用圓盤耙耙耱鎮壓兩遍,使用棉花窄膜播種機機鋪、機播、機械覆土一次完成,或機械鋪膜、覆土、人工點播,采用(60~70厘米)×0.007毫米規格地膜,寬窄行種植:窄行40厘米,寬行60厘米,株距18~22厘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地區春季育苗或直播。
注意事項:種植過程中病蟲害比較嚴重,要掌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病害發生前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果實成熟時要及時采收。
20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新鄭椒先鋒
申 請 者:鄭州鄭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鄭州鄭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ZY13-7-15×ZY53-10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熟,連續坐果能力較強,較耐熱,株高70~80厘米,株幅75厘米左右,在適宜的栽培條件和科學的管理下,第一花節位10節左右,果實長羊角形,平均果實縱徑17~26厘米左右,平均果實橫徑3.5厘米左右,平均果肉厚0.34厘米左右,單果重85~110克,平均單株結果量37個左右。維生素C含量101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15%,中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抗逆性較強,較耐熱。第1生長周期畝產4512.03千克,比對照湘研十六增產5.03%;第2生長周期畝產4652.42千克,比對照湘研十六增產4.03%。
栽培技術要點:1.根據不同栽培方式適時播種育苗,要培育無病壯苗。2.定植行距60~70厘米,穴距45~50厘米,1穴栽2株。該品種豐產性強,種植地塊一定要施足底肥。3.門椒坐果后至盛果期及時追肥澆水。注意培土,以防植株倒伏,降雨田間形成積水時要及時排除。4.生長期間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貴州、浙江、江蘇、云南、陜西、重慶、河南等地春秋大小拱棚及春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溫度異常會出現彎曲現象。在結果期,要及時追肥,否則會影響產量,植株要合理密植,加強通風,有利于提高產量,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要注重病蟲害的預防。
20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新查理皇
申 請 者:鄭州鄭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鄭州鄭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ZY36-5×ZY87-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性較好,生育期180天左右,抗病性較強,果實膨大速度快,適應性廣。平均株高75厘米左右,平均株幅70厘米左右,第一花平均著生節位8節左右,果實長羊角形,果實縱徑一般在18~25厘米,平均果實橫徑3.7厘米左右,平均果肉厚約0.31厘米,單果重70~110克,平均單株結果數35個左右。維生素C含量95.24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19%,可溶性總糖2.74%。中抗病毒病CMV,中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抗逆性較強,較耐低溫。第1生長周期畝產4764.36千克,比對照鄭椒11號增產5.03%;第2生長周期畝產4806.62千克,比對照鄭椒11號增產5.14%。
栽培技術要點:1.冬春季育苗前期注意防寒保暖。3~4葉期分一次苗。2.定植前施足有機肥,合理密植;保護地定植前兩周左右扣棚。3.巧施提苗肥。4.結果期及時追肥,并補施鉀肥。5.門椒及早期果要適時早采,防止墜秧。6.綜合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云南、陜西、重慶、浙江、貴州、江蘇等地露地及大棚栽培。
注意事項:后期水肥不足,坐果能力減弱。肥力不足、土壤貧瘠或受化學污染嚴重可能會導致植株矮小;土壤水分供應失常和缺鈣可能導致臍腐病;高溫高濕,可能感染疫病,造成死秧;種植密度過大、高溫高濕、光照不足、通風不良等情況可能導致辣椒死秧較多。病害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20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百特紅
申 請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蘇B×代5C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早熟,植株緊湊,果長17~18厘米,果寬1.8厘米,平均單果重25克,味辣,嫩果綠色,成熟果紅色。維生素C含量195.7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22%。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不抗炭疽病,抗臍腐病,耐熱性較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2136.9千克,比對照農蕾23號增產11.0%;第2生長周期畝產2333.5千克,比對照農蕾23號增產13.2%。
栽培技術要點:1.可直播或育苗移栽,如采用保護地育苗,苗齡為60~80天。2.選擇土壤肥沃、排灌兩便的土地進行栽培。3.單株種植,每667平方米種植4000株左右。4.綜合抗病性較好,但抗炭疽病稍差,需做好預防措施。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天津地區春夏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前期注意控溫控水蹲苗,后期防止倒伏。
20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紅寶
申 請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63A×大金條C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中熟,植株中等,果長13~16厘米,果寬1.2~1.5厘米,平均單果重10~15克,嫩果綠色,成熟果紅色,味辣。維生素C含量190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18%。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不抗炭疽病。耐熱性較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2105.3千克,比對照湘辣2號增產11.9%;第2生長周期畝產2394.7千克,比對照湘辣2號增產15.1%。
栽培技術要點:1.宜采用保護地育苗,營養缽育苗苗齡60~80天。2.選擇土壤肥沃、排灌兩便的土地進行栽培。3.定植時應每穴單株栽培,每667平方米種植3500株左右。為控制植株徒長,必要時前期噴施矮壯素。4.注意防治病害,重點在結果期防治炭疽病,應以預防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天津地區春夏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適合作腌制加工,果肉不厚,不宜做干椒。
21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先鋒一號
申 請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天津百利種苗培育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湘A×臺C
特征特性:加工型雜交種。中熟,分枝能力強,果長16~20厘米,橫徑1.8~2.3厘米,平均單果重25克左右,嫩果淺綠色,紅椒鮮艷味辣。維生素C含量200.3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21%。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不抗炭疽病,抗臍腐病,耐熱性較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2347.8千克,比對照湘辣2號增產14.3%;第2生長周期畝產2652.2千克,比對照湘辣2號增產16.1%。
栽培技術要點:1.宜采用保護地育苗,營養缽育苗苗齡60~80天,也可以覆蓋地膜直播。2.選擇土壤肥沃、排灌兩便的土地進行栽培,畝施基肥4000千克。3.定植時應每穴單株栽培,每667平方米種植3500~4000株左右。4.注意防治病害,重點在結果期防治炭疽病,應以預防為主。5.適宜露地栽培。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天津地區春夏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生長勢強,植株易徒長,前期注意控溫控水蹲苗。后期必要時進行培土、支架防止倒伏。
21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福椒37
申 請 者:安徽福斯特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安徽福斯特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S1601×0031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全生育期90天左右,定植至始收期35天。植株生長勢強,株型緊湊,掛果集中,果實大小前后期表現一致。植株高55~70厘米,莖節間無顯色,節茸毛密度稀,葉片綠色,橢圓形,花梗直立,果實形狀長燈籠形,單果重50~70克,果長16~22厘米,果粗4.5~5.0厘米,辣味中等。成熟前果實淺綠色,完全成熟時綠色,老熟時紅色。維生素C含量為97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23%,抗病毒病(CMV、TMV)、炭疽病及疫病。表現耐低溫性好,低溫坐果率高,耐熱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3300千克,比對照蘇椒五號增產17.86%;第2生長周期畝產3600千克,比對照蘇椒五號增產22.03%。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時期:早春棚11月至1月播種,秋延棚6月至7月份;高山露地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 2.培育壯苗,適時定植:建議每畝定植3500~5000株;3.施足底肥:底肥以農家肥為主,進入結果期追施復合肥2至3次,每次每畝30千克;4.整個生長期間噴施殺蟲、殺菌劑5~6次,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安徽、江蘇、山東地區早春棚、秋延棚兩季種植,高山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不耐高溫和雨水,生長后期需加強肥水管理,及時噴施殺蟲、殺菌劑,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21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忠椒八號
申 請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董美麗 梁海 姬俊 南貴忠 侯俊林
品種來源:P136-38×ND091-5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長勢強,植株高,中晚熟,果實長燈籠形,連續坐果能力強。果色亮綠,光澤度好,果實橫徑10厘米,果實縱徑12厘米,果皮厚0.7厘米,平均單果重300克,耐儲運。維生素C含量128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適宜早春保護地及秋延后保護地種植,不耐鹽堿,不適宜在鹽堿地塊種植,對含有2-4D的除草劑較為敏感,尤其是在苗期、花芽分化期藥霧飄移易造成藥害,形成畸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5013.79千克,比對照中椒五號增產15.2%;第2生長周期畝產5255.56千克,比對照中椒五號增產13.8%。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排水良好,中上等肥力的地塊種植。2.畝定植3500株,適宜株行距45×40厘米。3.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建議7~10天噴施一次殺蟲劑、殺菌劑。4.及時整枝打叉,把主枝以下的側枝去掉。集中養分供應,提高產量。5.施足底肥,加強水肥管理,坐果后增施磷鉀肥,注意防治病毒病和瘡痂病。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春季露地及早春、秋延后保護地種植。露地種植3月10日播種育苗;早春保護地2月10日播種育苗;秋延后種植5月1日播種育苗。
注意事項:1.注意疫病、臍腐病、瘡痂病、病毒病、蚜蟲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2.合理輪作倒茬,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3.生長期間,田間忌積水。加強中耕松土,保持田間濕度。
21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忠椒九號
申 請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南貴忠 梁海 袁春愛 包德軍 郭鋒
品種來源:HP119A×ND0230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長勢強,植株高,坐果能力強,果行牛角形,果色亮綠色,光澤度好,平均單果120~150克,果長28~32厘米,果粗4~5厘米,果皮厚0.3~0.4厘米,耐儲運。維生素C含量112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12%。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感炭疽病。葉片較大,抗日灼病,不耐低溫,耐鹽堿能力弱。第1生長周期畝產4104.39千克,比對照海豐23增產11.2%;第2生長周期畝產4221.48千克,比對照海豐23增產10.8%。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排水良好,中上等肥力的地塊種植。2.畝定植3000株,適宜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3.加強病蟲害防治,建議7~10天噴施一次殺蟲劑、殺菌劑。4.及時整枝打叉,把主枝以下的側枝去掉。集中養分供應,提高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春季露地及早春保護地種植。早春保護地種植2月下旬播種,春季露地種植建議3月上旬播種。
注意事項:1.生長期間,田間忌積水。2.注意病毒病、疫病、臍腐病、瘡痂病、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治。3.合理輪作倒茬,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
21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忠椒20
申 請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南貴忠 郭琳 王麗清 李芬 郭鋒
品種來源:P1108×ND1350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長勢強,中熟,連續坐果能力強。果皮顏色亮綠色,光澤度好,果型方燈籠形,果實橫徑11厘米,縱徑12厘米,果皮厚0.7~0.8厘米,單果重300~350克,最大果重550克。轉色后深紅色。維生素C含量128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不耐堿,不宜在鹽堿地種植。對除草劑敏感,種植辣椒地塊禁用除草劑。植株高,建議栽培管理時插架拉繩。第1生長周期畝產5518.44千克,比對照中椒五號增產20.8%;第2生長周期畝產5412.02千克,比對照中椒五號增產25.08%。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排水良好,中上等肥力的地塊種植。2.畝定植3500株,適宜株行距45厘米×40厘米。3.加強病蟲害防治,建議7~10天噴施一次殺蟲劑、殺菌劑。4.及時整枝打叉,把主枝以下的側枝去掉。集中養分供應,提高產量。5.施足底肥,加強水肥管理,坐果后增施磷鉀肥,注意防治病毒病和瘡痂病。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春季露地及秋延后保護地種植。露地種植3月10日播種育苗,秋延后保護地種植5月1日播種育苗。
注意事項:1.注意病毒病、疫病、臍腐病、瘡痂病、蚜蟲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2.合理輪作倒茬,減少土傳病害發生。3.生長期間,田間忌積水。加強中耕松土,保持田間濕度。
21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紅貴2號
申 請 者:北京大一種苗有限公司 北京大一韓日國際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北京大一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A111× CC311
特征特性:鮮食、加工兼用型雜交種。朝天椒品種,中熟,簇生,生育期180天左右,分枝力強,每簇8~10個果實,整齊度好,青果翠綠,紅果深紅,果長6.4~6.8厘米,果粗1.1~1.3厘米,單果重4.0~4.4克,果肉薄,辣味濃。維生素C含量120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48%。中抗病毒病CMV、病毒病TMV和疫病,感炭疽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015千克,比對照天宇3號增產4.8%;第2生長周期畝產2042千克,比對照天宇3號增產0.9%。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肥沃、利于排灌的土地種植。每畝定植3000株。根據辣椒不同生長階段,合理安排水肥管理。建議每7~10天噴施殺蟲、殺菌藥預防病蟲害。利用側枝提高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山東等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氣候干旱時,易缺鈣,注意補水。生長期間忌水淹。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臍腐病、蚜蟲、薊馬、白粉虱以及螨蟲、煙青蟲等病蟲害。搭架綁枝以防倒伏。安排肥水,結果期間忌高氮肥,易引起落果。合理輪作,減少土傳病害。
21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豬大腸
申 請 者:新疆杰農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杰農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農家品種
特征特性:鮮食型常規種。中熟品種,生長勢強,株高約30厘米,株幅60厘米,莖深綠有棱,葉卵圓形,果實長錐形,高果肩1/3處有橫縱溝,果實彎扭似豬大腸,果皮薄且皺縮,有光澤,果肉質較細,肉厚0.3~0.35厘米,辣味中等。維生素C含量89.75毫克/100克。中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抗炭疽病,抗蒼痂病。耐寒、耐弱光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4160千克,比對照牛角椒增產7.8%;第2生長周期畝產4400千克,比對照牛角椒增產8.9%。
栽培技術要點:1.“立春”溫室育苗,“清明”后雙苗定值,寬行72厘米,窄行45厘米,窩距42厘米;培育壯苗,低溫鍛煉,定植點澆,苗期防徒長;2.見門椒灌水,澆水溫度在15℃~20℃,一般采用膜下暗灌,松土,及時摘除基部老葉和腋芽。3.隨坐果數的增加,滿足水、肥要求,分期采收青椒。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各地區 4月20日至5月15日種植。
注意事項:水肥不宜過量,抗病性一般。風險:1.該品種一經種植不可再留種栽培,不同地區因地制宜栽培,未推廣地區請先試種,經過2~3個輪作成功后才可以大面積種植。土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2.因種子遺傳因子復雜,受環境影響較大,故因氣候、土壤和栽培管理不當等因素造成的損失,恕不負經濟責任。3.主要病蟲害:炭疽病、青枯病、疫病、紅蜘蛛、棉鈴蟲、蚜蟲,及時防治病蟲害,加強田間管理。4.及時采收,否則會加劇養分消耗,增加畸形果,降低辣椒產量和品質。5.果實耐儲運,鮮食和制干兩用。
21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金椒8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002A10× 2002A1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高78厘米,開展度85厘米,莖基粗1.5厘米,葉深綠色。始花節位為第10~12節。柱頭白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18~26個,青熟果綠色,果實長羊角形,果頂較尖,果長28厘米,果肩寬5.2厘米,單果量80克,商品性好,味中辣,香味濃郁,口感佳。維生素C含量70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第1生長周期畝產4033.8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1.3%;第2生長周期畝產4156.5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7.5%。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1月10日至2月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 4200~4600 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 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 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 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盛果期加大水肥管理。6. 防治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北方地區露地栽培 1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 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溫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溫室育苗,12月上旬定植。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壟寬 60厘米,一壟雙行,雙株定植,株距 45厘米。定植前畝施腐熟有機肥 5000千克、三元復合肥(N-P-K 為 15-20-10)50千克作基肥,追肥以三元復合肥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山東及同生態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1月10日至2月5日適時育苗。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條件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澇。及時防治蚜蟲、薊馬和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等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
21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金椒12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16-16 × A12-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高85厘米,開展度82厘米,莖基粗1.4厘米,葉深綠色。始花節位為第10~12節。柱頭白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20~28個,青熟果綠色,果實長羊角形,果頂較尖,果長26厘米,果肩寬3.2厘米,單果重68克,商品性好,味中辣,香味濃郁。維生素C含量68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抗病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4602.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8.7%;第2生長周期畝產4860.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2.7%。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1月10日至2月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4200~4600株為宜。 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 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盛果期加大水肥管理。6. 防治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北方地區露地栽培1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溫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溫室育苗,12月上旬定植。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壟寬 60厘米,一壟雙行,雙株定植,株距45厘米。定植前畝施腐熟有機肥 5000千克、三元復合肥(N-P-K 為 15-20-10)50千克作基肥,追肥以三元復合肥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山東及同生態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1月10日至2月 5日適時育苗。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條件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澇。及時防治蚜蟲、薊馬和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等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
21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金椒13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16-16 × H263-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高82厘米,開展度84厘米,莖基粗1.4厘米,葉深綠色。始花節位為第10~12節。柱頭白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20~28個,青熟果綠色,果實長羊角形,果頂較尖,果長28厘米,果肩寬4.1厘米,單果重66克,商品性好,味中辣,香味濃郁。維生素C含量58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抗病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4650.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9.9%;第2生長周期畝產4760.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0.9%。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1月10日至2月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4200~4600 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盛果期加大水肥管理。6.防治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北方地區露地栽培1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 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溫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溫室育苗,12月上旬定植。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壟寬60厘米,一壟雙行,雙株定植,株距45厘米。定植前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三元復合肥50千克作基肥,追肥以三元復合肥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山東及同生態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1月10日至2月5日適時育苗。
注意事項: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條件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澇。及時防治蚜蟲、薊馬和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等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22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隴科1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08JQ9-3 × 09JQ8-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高85厘米,開展度82厘米,莖基粗1.4厘米,葉深綠色。始花節位為第10~12節。柱頭白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20~28個,青熟果綠色,果實長羊角形,果頂較尖,果長29厘米,果肩寬3.2厘米,單果重60克,商品性好,味中辣,香味濃郁,口感佳。維生素C含量 51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抗病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4602.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8.7%;第2生長周期畝產4860.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2.7%。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1月10日至2月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 4200~4600 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盛果期加大水肥管理。6.防治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北方地區露地栽培1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溫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溫室育苗,12月上旬定植。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壟寬60厘米,一壟雙行,雙株定植,株距45厘米。定植前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三元復合肥50千克作基肥,追肥以三元復合肥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山東及同生態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1月10日至2月5日適時種植。
注意事項: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條件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澇。及時防治蚜蟲、薊馬和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22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隴科10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16-16 × T12-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果實呈長羊角形,果面發亮,綠色,果實表面有皺褶,味辛辣,果長30厘米,果粗5.5厘米,單果重80克。抗病毒病,疫病,耐低溫與弱光性強。維生素C含量 180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與弱光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4830.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4.7%;第2生長周期畝產4790.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6.8%。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1月10日至2月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4200~46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盛果期加大水肥管理。6.防治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北方地區露地栽培1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溫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溫室育苗,12月上旬定植。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壟寬60厘米,一壟雙行,雙株定植,株距45厘米。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條件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澇。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山東及同生態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1月10日至2月5日適時種植。
注意事項:及時防治蚜蟲、薊馬和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22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隴科11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44-1× 142-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高86厘米,開展度85厘米,莖基粗 1.4厘米,葉深綠色。始花節位為第10~12節。柱頭白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20~28個,青熟果綠色,果實長羊角形,果頂較尖,果長30厘米,果肩寬4.2厘米,單果重69克,商品性好,味中辣。維生素C含量56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抗病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4602.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8.7%;第2生長周期畝產4860.0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2.7%。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1月10日至2月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4200~46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盛果期加大水肥管理。5.防治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北方地區露地栽培1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溫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溫室育苗,12月上旬定植。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壟寬60厘米,一壟雙行,雙株定植,株距45厘米。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條件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澇。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山東及同生態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1月10日至2月5日。
注意事項:及時防治蚜蟲、薊馬和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22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天椒15號
申 請 者: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36-1-2-1-1-1-1-1×82-1-3-2-1-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中熟,始花節位12~13節,從定植到始收58天左右。株高75厘米,株幅68厘米,莖基粗1.3厘米,生長勢中等。葉深深綠色,卵圓形。柱頭淺綠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47個,青熟果深綠色,羊角形,果頂尖,果基部宿存萼片淺下包,果面皺,果長27.17厘米,果徑3.3厘米,果肉厚0.34厘米,單果質量58.3克。維生素C含量107.87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9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5.0 克/千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抗白粉病,較耐低溫弱光,不耐高溫干旱。第1生長周期畝產4173.48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18.75%;第2生長周期畝產4101.48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18.47%。
栽培技術要點:隴東南地區日光溫室春提早栽培,可在11月中旬育苗,翌年2月上旬定植;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1月中旬育苗,3月底或4月初定植;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8月初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施足底肥,每畝施腐熟農家有機肥4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5千克、尿素15千克作基肥,定植時澆足定植水后控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盡早摘除門椒以下的側枝。門椒坐穩后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采收門椒上市。盛果期根據土壤肥力情況追肥2~3次,每次每畝追施尿素、硫酸鉀各10千克,隨水施入。常見病蟲害有疫病、病毒病、白粉病、炭疽病、蚜蟲、白粉虱、薊馬等,宜采取以防為主,結合農業措施、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方法綜合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及氣候條件相似的地區進行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葉片較大,不宜密植,耐高溫干旱性能較差。密植之后的徒長和結果不良,在高溫干旱條件下的產量和商品性降低。以保護地栽培為主,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適當加大株行距。
22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天椒16號
申 請 者: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45-2-1-1-1-1×76-1-1-1-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熟品種,從定植到始收65天左右。株高 63.5厘米,株幅61厘米,莖基粗1.3厘米,生長勢中等。葉深綠色,卵圓形。始花節位10~12節。柱頭淺綠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10個,青熟果深綠色,粗羊角形,果頂尖,果基部宿存萼片平展,果面皺,果長25.56厘米,果徑5.83厘米,果肉厚0.41厘米,單果重103.8克,辣味適中。維生素C含量120.13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0.0克/千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抗白粉病,較耐低溫弱光和高溫干旱。第1生長周期畝產4971.8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44.19%;第2生長周期畝產4951.75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45.16%。
栽培技術要點:日光溫室春提早栽培,隴東南地區可在11月中旬育苗,2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上市。定植前施足底肥,定植時澆足定植水后控水,青果坐穩后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采收門椒上市。溫室內溫度白天25℃左右為宜,溫度高于30℃時日光溫室頂部通風,低于20℃時關閉風口蓄熱保溫。其他地區茬次可參考以上要點栽培。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進行保護地和露地栽培,保護地以早春茬和秋冬茬為主,露地于無霜期播種。
注意事項:葉片較大,不宜密植。密植易引起結果不良和果色變淺,產量和商品性下降。防范措施:適當加大株行距。
22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天椒20號
申 請 者: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蘭州東平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蘭州東平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112-1-1-1×82-1-3-2-1-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株高96厘米,株幅70厘米,莖基粗1.3厘米,生長勢中等。葉深綠色,卵圓形。始花節位10~11節。柱頭淺綠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45個,青熟果深綠色,羊角形,果頂尖,果基部宿存萼片淺下包,果面皺,果長31厘米,果徑3.8厘米,果肉厚0.3厘米,單果重92.3克。維生素C含量139.09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8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抗白粉病,較耐低溫弱光,不耐高溫干旱。第1生長周期畝產3935.3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15.3%;第2生長周期畝產4035.5千克,比對照隴椒2號增產17.3%。
栽培技術要點:1.日光溫室春提早栽培,隴東南地區可在11月中旬育苗,2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上市。定植前施足底肥,定植時澆足定植水后控水,青果坐穩后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采收門椒上市。溫室內溫度白天25℃左右為宜,溫度高于30℃時日光溫室頂部通風,低于20℃時關閉風口蓄熱保溫。2.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隴東南地區元月中旬育苗,3月底或4月初定植,5月底上市。3.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隴東南地區,8月初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下旬開始逐步實行高溫管理,白天溫度高于30℃時日光溫室頂部通風,低于20℃時關閉風口蓄熱保溫。青果達到商品成熟時,根據市場行情適時采收上市,以獲取最高經濟效益。其他地區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參考隴東南地區安排生產。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等相同生態地區進行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葉片較大,不宜密植,耐高溫干旱性能較差。密植之后的徒長和結果不良,在高溫干旱條件下的產量和商品性降低。防范措施:以保護地栽培為主,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適當加大株行距。
22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黃太吉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鄂金紅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P10-34×P10-8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熟品種,生長勢強,果實四方果,熟前深綠色,果實橫徑8厘米,縱徑10厘米,皮厚0.6厘米,平均單果重250克左右。維生素C含量125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抗旱抗寒能力強,抗鹽堿能力弱,對除草劑較為敏感。第1生長周期畝產4800千克,比對照中椒5號增產28%;第2生長周期畝產5000千克,比對照中椒5號增產30%。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保護地地膜覆蓋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50厘米。留四桿整枝,一大茬種植時前期四門斗以下盡量不要留果,短茬種植時從對椒開始留果,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坐果后及時澆水,追施磷肥和鉀肥。注意防治疫病和病毒病。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露地和保護地早春越冬種植。
注意事項:日光溫室一大茬種植時四門斗以下不要留果。預防大田除草劑危害,注意輪作倒茬。
22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紅福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師大鵬 張海英
品種來源:P10-15×P10-2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株幅65厘米,第一花平均著生節位13節。果實縱徑10厘米,橫徑8厘米,果肉厚0.6厘米,心室數3~4個;苗期耐冷性中等,生長期植株耐熱性強,耐旱性中等,耐澇性中等。維生素C含量98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5200千克,比對照太陽紅增產13%;第2生長周期畝產6000千克,比對照太陽紅增產16%。
栽培技術要點:1.越冬一般7月20至8月1日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2.采用基質穴盤育苗,注意苗期防病治蟲;3.定植前施足有機肥,高壟覆膜栽培,株距50厘米,行距55~60厘米,單株定植,每畝2500株左右;4.定植后加強中耕除草及肥水管理,促進秧苗早發棵、提早開花坐果;該品種適宜保護地地膜覆蓋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50厘米。留四桿整枝,一大茬種植時前期四門斗以下盡量不要留果,短茬種植時從對椒開始留果,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坐果后及時澆水,追施磷肥和鉀肥。注意防治疫病和病毒病。5.結果期追肥2~3次,補施鉀肥,促進果實膨大;6.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早春、秋延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應適時采收以防因果多引起倒伏。保護地種植注意防治炭疽病,露地種植注意防治病毒病。
22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瑞雪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鄂金紅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P878×P108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田間生長勢中等,株型松散。無限生長,開展度約65厘米,始花節位14節左右,易掛果,上下層果大小均勻一致,商品果率高。果實呈長羊角形,椒條順直,成熟果實綠色,生理成熟轉為鮮紅色且有光澤,果縱徑約22.5~30厘米,果橫徑3~3.2厘米左右,單果重約60克左右。耐短日照、耐貧瘠。維生素C含量92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47%。中抗病毒病CMV,中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耐寒性強,抗白粉病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5839千克,比對照隴椒3號增產5.2%;第2生長周期畝產6690千克,比對照隴椒3號增產6.8%。
栽培技術要點:根據當地氣候及栽培習慣適時播種,每畝定植2700株左右。在栽培中注意水肥控制,坐果期勤施膨果肥,促進果實膨大,以確保果實的商品性和產量。果實成熟后要適時采收,重點防范蚜蟲、煙青蟲、疫病和病毒病等病蟲害的發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露地及保護地早春越冬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由于長勢旺門果實要及時采收,防止生長過大消耗營養,不利于后續果實的膨大。坐果期要勤施平衡型肥料,促進果實膨大期施膨果壯棵型肥料促進植株生長,保證后期產量。
22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綠隴原富民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鄂金紅 張海英 甘州區蔬菜種質資源開發研究協會
品種來源:P10-233×P11-2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大果型,株型整齊,掛果集中,果形美觀,黃綠色,有光澤,硬度好,商品性好,果長25厘米,果粗3~4厘米,單果重120克。維生素C含量90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5%。高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感炭疽病,耐寒性強,耐鹽堿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9231千克,比對照亨椒888增產12%;第2生長周期畝產10023千克,比對照亨椒888增產12.3%。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pH值中性土地種植。2.每畝定植2200株,適宜株行距45厘米×60厘米,留四桿整枝。3.根據辣椒不同生長階段,合理安排水肥管理。4.建議每7~10天噴施殺蟲、殺菌藥預防病蟲害。5.主枝以下側枝抹除,以集中養分提高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合甘肅早春、秋延、越冬露地及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1.辣椒喜水怕澇生長期間忌水淹。2.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臍腐病、蚜蟲、薊馬、白粉虱,以及螨蟲、煙青蟲等病蟲害。3.合理安排肥水,結果期間忌高氮肥,易引起落果。
23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金椒9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006A16×2006A2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生長勢強,株高82厘米,開展度86厘米,莖基粗1.3厘米,葉深綠色。始花節位為第10~12節。柱頭白色,花冠白色。單株結果16~22個,青熟果綠色,果實長羊角形,果頂較尖,果長32厘米,果肩寬3.2厘米,單果量58克,商品性好,味中辣,香味濃郁,口感佳。維生素C含量 68毫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抗病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3945.5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7.5%;第2生長周期畝產4021.5千克,比對照隴椒二號增產11.5%。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地。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1月10日至2月5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4200~46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盛果期加大水肥管理。6.防治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北方地區露地栽培1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溫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溫室育苗,12月上旬定植。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壟寬60厘米,一壟雙行,雙株定植,株距45厘米。定植前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復合肥50千克作基肥,追肥以三元復合肥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山東及同生態地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1月10日至2月5日適時育苗。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條件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澇。及時防治蚜蟲、薊馬和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等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
23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綠隴原長箭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宋學林 鄂金紅 師大鵬
品種來源:P10-1-13A×P10-78-13F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無限生長型,中早熟,果皮黃綠色,果長30厘米,橫徑4~4.5厘米左右;單果重120克左右,皮薄質脆,辣味中等。維生素C含量120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35%。感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感炭疽病,耐鹽堿中、耐旱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5300千克,比對照東方長劍增產11%;第2生長周期畝產6845千克,比對照東方長劍增產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一般采用大棚或溫室育苗,穴盤播種計劃苗齡45~60天。2.早春合理定植:一般在4月至5月份定植,每畝定植2500株左右,定植前充分煉苗,前期注意防止秧苗徒長。3.合理施肥:施足底肥,追施磷鉀肥,注意鈣肥施用,預防臍腐病,每次采收后及時施追肥。4.及時采收:果實及時采摘,保證植株生長旺盛。5.綜合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早春、秋延、越冬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品種抗病性中等,在苗期或者移栽前期,發現大田有發病情況及時治療。以預防為主。
23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綠隴原3794
申 請 者:張掖市綠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師大鵬 張海英
品種來源:P94-11×P94-5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熟,始花節位12~13節,無限生長型,株幅55厘米,生長勢強;果實羊椒形,綠皮,單果質量80克,果實縱徑25~30厘米,果肩橫徑4~4.5厘米,味中辣。維生素C含量103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4%。感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感疫病,感炭疽病,耐鹽堿、耐旱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4500千克,比對照隴椒3號增產20%;第2生長周期畝產5010千克,對照隴椒3號增產 18%。
栽培技術要點:保護地栽培,春夏季育苗45天,秋冬季育苗60天。起壟定植,一壟雙行,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種植密度每畝2200株。四桿整枝,主桿結果為主。每畝施腐熟好的農家肥5000千克,復合肥50千克,硫酸鉀20千克。坐果后注意追肥,每水必肥,每畝沖施復合肥15千克,并注意補充其他微量元素。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早春、越夏、秋延、越冬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由于長勢旺門椒果實要及時采收,防止生長過大消耗營養,不利于后續果實的膨大。坐果期要勤施平衡型肥料,促進果實膨大期施膨果壯棵型肥料促進植株生長,保證后期產量。
23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紅滿地
申 請 者:民勤縣瑞豐源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民勤縣瑞豐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紅辣椒
特征特性:鮮食、加工兼用常規種。晚熟,全生育期為165天,主莖首花節位為16~18節。株型高大,株高72厘米左右,主莖深綠,高22.3厘米,葉卵圓形,嫩果淺綠色,老熟果朱紅色,果頂鈍尖,果長13厘米左右,單果重20克左右。維生素C含量390毫克/100克,干物質92克/千克。中抗病毒病CMV,中抗病毒病TMV,低抗疫病,中抗炭疽病,耐高溫,耐鹽堿。第1生長周期畝產2790.3千克,比對照美國紅增產38.6%;第2生長周期畝產2690.3千克,比對照美國紅增產27.2%。
栽培技術要點:為了防止病害發生,做到不重茬,輪作倒茬必須在3年以上。適墑鎮壓,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噸,磷二銨20千克,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做底肥,并做到地平地綿,上虛下實。4月上旬即可播種,畝用種0.8千克,一幅膜種三行,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播深1.5厘米,每穴播種約10粒,然后用細沙封穴,播后澆水等待出苗。幼苗期要促根發秧,盛果期要促秧攻果,后期要保秧增收。雨后出現中心病株時,用50%瑞毒銅250倍液灌根。發病高峰期用50%甲霜銅800倍液或70%乙膦鋁錳鋅500倍液噴霧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民勤、金昌等地同一生態類型區種植。
注意事項:晾曬遇雨易爛,注意晾曬厚度。
23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天紅204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PX08-12×KP10-3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植株生長勢強壯,株高60~80厘米,果實大方燈籠形,單果重200~250克,鮮果濃綠色,果面光滑、亮澤;味甜、脆,果形較整齊,果肉厚0.8~1厘米。每株可留5到8個果實。綠或紅果采收均佳,耐運輸。維生素C含量137.6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001%,粗纖維15.6克/100克。中抗病毒病CMV,中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抗青枯病,耐低溫、弱光,低溫下不易產生畸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6054.65千克,比對照上海甜椒增產13.6%;第2生長周期畝產5958.1千克,比對照上海甜椒增產9.6%。
栽培技術要點:培育壯苗,適時定植。畝定植密度3500~4000穴。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千克,生長期間追肥少量多次。注意輪作倒茬和土壤消毒處理,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及時整枝打杈,摘除下部老葉;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酒泉市及相同生態區種植,3月下旬到4月上旬種植。
注意事項:輪作倒茬和間作套種;及時鋤草,早治蚜蟲,減少傳播。合理密植,通風透光,控制棚內溫度和濕度。露地栽培,遇大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23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天紅9號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EH09-33×08A
特征特性:鮮食、加工兼用型雜交種。生長勢強,辣味香,商品性好,產量高。果長在11~14厘米,果徑1.0~2.0厘米,單株坐果30~40個,單果重12克左右,果實近羊角形,成熟后呈棗紅色,辣椒皮厚平整有光澤,辣味中等,株型結構好,株高80~100厘米。一般株距適宜約30厘米,行距40厘米,從種子種植到辣椒成熟需100天左右,苗期生長穩健,根系發達,枝干粗壯,不易落花、落葉、落果,成果率高,果實著色快,成色好,品質佳。維生素C含量116毫克/100克,粗纖維12.8克/100克。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抗疫病,抗炭疽病,耐黃瓜花葉病毒,耐低溫、弱光,低溫下不易產生畸形果。第1生長周期畝產干辣椒356.7千克,比對照紅線椒增產13.6%;第2生長周期畝產干辣椒341.6千克,比對照紅線椒增產18.2%。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育苗,定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45~50厘米,1穴雙株,施足底肥。采用大壟雙行密植,每畝3000~4000穴(雙株)。門椒坐果后至盛果期及時追肥、灌水,及早摘除門椒及下部葉片。適實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酒泉市3月下旬到4月上旬種植。
注意事項:高溫、干旱不易坐果。
23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天紅1號
申 請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酒泉凱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PX05-31×702
特征特性:鮮食、加工兼用常規種。株長勢中等,株高約70厘米,開展度約50厘米,第一雌花著生在7~8節。株形緊湊,葉小、披針形,果實呈羊角型,果長12~16厘米,果肩寬2.5~3.5厘米,單果重28~35克。果面光滑有光澤,肉厚0.25厘米,嫩果深綠色,成熟果深紅色,辣味極強,果實含水少。維生素C含量118.0毫克/100克,粗纖維13.8克/100克。中抗病毒病CMV,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高抗灰霉病、枯萎病,在干旱、陰雨多濕的氣候條件和低溫、弱光條件均表現生長勢強健,坐果早。第1生長周期畝產3518.3千克,比對照美國紅增產7.8%;第2生長周期畝產3457.6千克,比對照美國紅增產12.3%。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育苗,定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45~50厘米,1穴雙株,施足底肥。采用大壟雙行密植,每畝3000~4000穴(雙株)。門椒坐果后至盛果期及時追肥、灌水,及早摘除門椒及下部葉片。適實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酒泉市及河西灌區相同生態區,3月下旬到4月上旬種植。
注意事項:加強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
23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嘉慶4號
申 請 者:張掖嘉陽禾農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鄂金紅
品種來源:ZP4F×ZP4M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螺絲型,株型整齊,掛果集中,果形美觀,果綠色,有光澤,硬度好,商品性好,果長25厘米,果粗3厘米,單果重60克。維生素C含量120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8%。感病毒病CMV,感病毒病TMV,感疫病,感炭疽病,耐熱性中等,耐鹽堿性弱。第1生長周期畝產5348千克,比對照隴椒3號增產10%;第2生長周期畝產6650千克,比對照隴椒3號增產11%。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pH值中性土地種植。2.每畝定植2200株,適宜株行距45厘米×60厘米,留四桿整枝。3.根據辣椒不同生長階段,合理安排水肥管理。4.建議每7~10天噴施殺蟲、殺菌藥預防病蟲害。5.主枝以下側枝抹除,以集中養分提高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早春、秋延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1.辣椒喜水怕澇生長期間忌水淹。2.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臍腐病、蚜蟲、薊馬、白粉虱,以及螨蟲、煙青蟲等病蟲害。3.合理安排肥水,結果期間忌高氮肥,易引起落果。
23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辣椒
品種名稱:嘉龍99
申 請 者:張掖嘉陽禾農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鄂金紅
品種來源:ZP99F×ZP99M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大果型,株型整齊,掛果集中,果形美觀,深綠色,有光澤,硬度好,商品性好,果25厘米,果粗3~4厘米,單果重120克。維生素C含量90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1%。感病毒病CMV,感病毒病TMV,感疫病,感炭疽病,耐熱性強,耐鹽堿、耐旱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6780千克,比對照亨椒王增產12%;第2生長周期畝產7814千克,比對照亨椒王增產12.3%。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pH值中性土地種植。2.每畝定植2200株,適宜株行距45厘米×60厘米,留四桿整枝。3.根據辣椒不同生長階段,合理安排水肥管理。4.建議每7~10天噴施殺蟲、殺菌藥預防病蟲害。5.主枝以下側枝抹除,以集中養分提高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早春、秋延、越冬露地及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1.辣椒喜水怕澇生長期間忌水淹。2.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臍腐病、蚜蟲、薊馬、白粉虱,以及螨蟲、煙青蟲等病蟲害。3.合理安排肥水,結果期間忌高氮肥,易引起落果
23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莖瘤芥
品種名稱:甬榨2號
申 請 者: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 寧波豐登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孟秋峰 汪炳良 王毓洪 黃蕓萍
品種來源:98-01×98-09
特征特性:加工型常規種。中熟,生育期175~180天,半碎葉型,株型較緊湊,生長勢較強,株高55厘米,開展度39×56厘米;葉片淡綠色,葉緣細鋸齒狀,最大葉60厘米×20厘米;瘤狀莖近圓球形,莖形指數約1.05,單莖重250克左右,膨大莖上肉瘤鈍圓,瘤溝較淺,基部不貼地;加工性好,出成率較高;抽薹遲。瘤莖含水量91.9%,菜形指數1.05,瘤莖空心率21.5%,粗蛋白(干基)3.42%,粗纖維(干基)0.74%,加工成菜率33.3%。中抗病毒病、根腫病和霜霉病。耐先期抽薹,抗寒性較好。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710千克,比對照縮頭種增產18.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920千克,比對照縮頭種增產17.6%。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一般10月初播種為好。2.播種量:畝播種量400克左右。3.適期移栽:苗齡期一般為35天左右。11月上中旬移栽為宜。4.合理密植:濱海沙壤土畝栽2萬株左右、稻田1.5萬株左右。一般行距25厘米,株距12~14厘米。5.肥水管理:基肥一般在整畦時施入氮、磷、鉀各15%的復合肥50千克或相應其他肥料。栽后及時澆好定根水,還苗后澆施苗肥,一般畝用尿素4~5千克,加水澆施。臘肥一般在1月上中旬,一般畝澆施碳銨25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氯化鉀5千克,或復合肥30千克,雨天撒施。重肥一般在2月中下旬,在雨天撒施,一般畝施尿素25千克;鉀肥單獨澆施,畝用氯化鉀10千克。水分管理應注意清溝排水防漬害和移栽后澆水抗旱促成活。6.病蟲防治:抓好蚜蟲、病毒病、黑斑病、白銹病等病蟲的防治。7.適時收獲:一般3月底4月初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浙江省春榨菜產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種植。
注意事項:1.氮肥過多,容易腋芽抽生。2.適當延遲播種,宜在10月5日左右播種;適當稀植;3月初停止追肥,注意預防倒春寒危害。3.多施磷鉀肥,瘤狀莖膨大后期控制肥水。
24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莖瘤芥
品種名稱:玉疊
申 請 者:楚雄市太樂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楚雄市太樂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農家品種楚雄兒菜中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鮮食型常規種。植株生長勢強,株型較大,板葉型,葉闊大,葉緣淺鋸齒,葉色綠,腋芽肥大,白綠色,粗壯抱合,緊密。生育期157天,成株腋芽平均22個,單株重3~4千克,凈菜率45%。抗霜霉病,花葉病能力強,感根腫病。腋芽皮薄,纖維少,口感好,品質優良。含水量99.4%,菜形指數1.27,空心率5%,粗蛋白24.7%,粗纖維2.8%,抗霜霉病,花葉病能力強,感根腫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249.1千克,比對照臨江兒菜增產7.1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381.9千克,比對照臨江兒菜增產9.24%。
栽培技術要點:直播或育苗移栽,多為育苗移栽。楚雄地區多為露地栽培。兒菜對播種期要求嚴格,楚雄地區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種最佳,兒菜不宜連作,移栽整地時,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且前兩季未種植過兒菜品種的田塊栽培,施足農家肥2000~3000千克作底肥,移栽成活后及時施肥管水,開盤及腋芽分化階段加大施肥管水力度,畝施尿素25~35千克,商品成熟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云南900~2000米海拔區域種植,以及四川、貴州等省相似生態區栽培。
注意事項:兒菜對播種期要求嚴格,應適時播種。同時兒菜不宜連作,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生育期間合理管水施肥,不宜干旱脫肥。商品成熟及時采收,減少空心率。
24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萌紅玉
申 請 者: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HY-1-37-12-5-3-9-S×TMR-1-67-23-18-11-3-S
特征特性:鮮食小果型雜交品種。早熟,植株長勢中等,春季全生育期100天,果實發育期約30~35天。易坐果,且坐果一致性較好。果實橢圓形,果皮底色中等綠,覆蓋銳齒條紋,條紋清晰寬度窄,平均單果質量2.5千克左右。果肉桃紅色,肉質細嫩。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2%,邊可溶性固形物8.7%,果皮硬度薄而韌。中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中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1867.6 千克,比對照拿比特增產16.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1922.5 千克,比對照拿比特增產15.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及時定植。適用于春季大中棚覆蓋栽培,適宜育苗期在1月20日至2月20日,苗齡30~35天,行距2~2.5米,株距25~50厘米,畝栽600株左右,雙蔓或三蔓整枝。2.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少施氮肥,基肥以每畝條施農家肥2000千克,餅肥1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50~60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硫酸鉀或硝酸鉀15~20千克。3.適時整枝、打杈、疏果、人工輔助授粉。該品種長勢強盛,應及時整枝壓蔓。二蔓或三蔓整枝,應在5~6片真葉時摘心,選留基部側蔓生長,坐1~2果,禁留根瓜。大棚栽培,為促進結果,于植株開花期每天清晨6:30至10:30,用當天開放的雄花花粉,涂于雌花的柱頭上,可有效提高坐果率。4.加強病蟲害防治。不抗枯萎病,不可連作栽培,主要病害有苗期的猝倒病和成株期的蔓枯病、炭疽病。出苗后可先用多菌靈粉劑拌細砂,輕撒于根部,預防猝倒病。藥劑防治可噴施4000~5000倍的惡霉靈或500~800倍液多菌靈和速克靈,做到以防為主。蟲害防治蚜蟲、黃守瓜、潛葉蠅等。5.采收。一般在八至九成熟時采收,不可采收過早,否則易降低品質。采收前1~2周應停止灌溉,可有效降低裂果,提高果實含糖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浙江春季設施栽培。
注意事項:1.不抗枯萎病,不可連作栽培。2.施足基肥,少施氮肥。氮肥用量過多會導致品質下降。3.開花授粉期需要加強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4.不可采收過早,否則易降低品質。采收前1~2周應停止灌溉,可有效降低裂果,提高果實含糖量。
24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密龍
申 請 者:山西卓越種苗有限公司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育 種 者:山西卓越種苗有限公司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792×X8-2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有籽,全生育期87天左右(從播種到30%果實成熟的天數),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強,葉片深綠色、葉片較大。主蔓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7節,雌花間隔5~6葉。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3。果皮綠花深綠齒帶,皮厚1.1厘米。果肉紅色,肉質脆沙,纖維少、口感風味好。商品果率98%,畸形果率2%。果皮硬度中,耐貯運。平均單果重3.7千克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1%,邊可溶性固形物7.6%。抗枯萎病,耐低溫弱光一般,不耐旱,不耐瘠薄。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595.6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17.6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202.8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12.4%。
栽培技術要點:適合露地早熟栽培,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選用3~5年內未種過西瓜的沙壤土地,一般畝施腐熟的農家肥3~5方(農家肥必須經高溫腐熟過夏,否則極易誘發枯萎病、蔓枯病、立枯病、潛葉蠅等病蟲害)。根據土地肥力配施磷酸二銨20~35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或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50~80千克。畝種植密度800株,采用2~3蔓整枝,留主蔓第2、3朵雌花坐瓜,每株可留瓜1個。播種和定植前澆足底墑水,苗期一般不澆水,特別是在花期不能澆水。坐瓜后適時澆水,應保持地面濕潤,切忌使用干旱來防病控苗。當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澆催瓜水,追肥一次,每畝施入硫酸鉀10~15千克。果實成熟期切忌澆水。整個生長期要防治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以預防為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山西、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春季早熟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性強,坐果期應及時疏果;近節位留果或膨果期遇低溫,易出現空心皮厚和瓤色偏淺現象;重茬種植需要嫁接栽培。
24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美甜1號
申 請 者:甘肅九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甘肅九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Y-01M × W-322-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具有籽瓜特殊風味,果實口感好,耐貯藏。全生育期110天左右,屬中等偏晚熟類型。植株生長勢中等,果實圓形,單瓜重5~8千克,果皮淺黃色、有綠色條帶,果肉淺黃色,質地柔軟、細、汁多,口感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0.2%,邊可溶性固形物3.0%,果皮硬度中。中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658.4千克,比對照甜籽1號增產10.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806.1千克,比對照甜籽1號增產9.6%。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適期播種。旱砂田每畝種植1000~1200穴,每穴種2粒。播后7天左右檢查出苗情況,有3~4片真葉時定苗。多蔓整枝,當瓜長到雞蛋大小時,每株留2~3個。在團秧期或膨瓜期如遇干旱,結合追肥及時用農用注灌施肥一體機注水抗旱,特別是膨瓜期每穴注水1千克。根據果實發育期綜合觀察及銷售情況,籽瓜達到九成熟時,帶柄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蘭州、白銀、武威、金昌、酒泉等地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與傳統的籽瓜風味有所區別。膨瓜期水肥不足會影響產量。田間管理嚴格按照栽培要點中的要求進行。
24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樂都608
申 請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M-79×F-7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全生育期88~90天,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28天左右,生長勢中等,易坐果,膨瓜快,圓果形,果皮綠色覆墨綠色條帶,成熟時有白質蠟粉,紅瓤,單瓜重6~8千克,耐裂,適應性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3%,邊可溶性固形物9.4%,果皮硬度中,肉質脆嫩爽口。高抗枯萎病,表現耐濕性、耐低溫弱光較強。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993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1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96.6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7%。
栽培技術要點:適合露地、地膜覆蓋栽培,也可做大、小拱棚保護地栽培。選擇排灌方便的中性沙壤土種植,春季育苗栽培,種植密度每畝600~700株。三蔓整枝留一果,科學進行水肥管理,底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合理追肥,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合在新疆、浙江地區早春種植。
注意事項:1.及時選瓜、留瓜。2.植株生長較旺,潮濕陰雨處,前期應控肥控水,適當人工授粉直到坐果。
24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農康麗豐無籽
申 請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劉宏 邵以輝 周建明 木塔力普 陳新德 唐清華 孫工作 謝向偉
品種來源:M-405(4n)×F-361A
特征特性:鮮食型三倍體無籽雜交品種。中熟,果實發育期33天左右。種子短橢圓形,千粒重62克,黃褐籽。植株生長穩健,莖蔓粗壯,葉片較大且厚,易坐果。果實圓形,果皮淺綠底覆狹齒條帶,外形美觀。瓜瓤大紅,無籽性好。皮厚1.1厘米,耐貯運,單瓜重5千克左右,主蔓7~9節著生第一朵雌花,以后間隔4~5片葉著生一朵雌花。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7%,邊可溶性固形物7.4%,果皮硬度中,肉質口感脆、多汁。中抗枯萎病,表現耐濕性、耐旱性、耐澇性較強,生長勢旺。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062千克,比對照雪峰花皮無籽增產1.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055千克,比對照雪峰花皮無籽增產2.7%。
栽培技術要點:適合露地、地膜覆蓋栽培。選擇排灌方便的中性沙壤土種植,南方采用育苗移栽、北方催芽或破殼直播等形式。種植密度每畝600~700株,三蔓整枝留主蔓第3、4朵雌花坐果較好。按10﹕1配植二倍體西瓜作為授粉品種。科學進行肥水管理,以腐熟有機底肥為主,合理追肥,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南早春種植。
注意事項:陰雨天需結合人工授粉。
24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興農大果黑美人
申 請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05094×Q070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果實發育期32天左右,全生育期9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易坐果。主蔓第1朵雌花著生于第9節,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長橢圓形,果皮底色墨綠,覆有黑色寬條帶,有蠟粉。單果重5千克左右,果皮硬,果皮厚度1厘米左右,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0%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8.4%左右,果肉深紅色,肉質緊脆。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512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9.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426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7.2%。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種植。基肥中要施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每畝另施三元復合肥15~20千克。重茬田使用嫁接苗。3月1日至3月20日播種,每畝種植500株左右,參考株行距為0.6米×2.0米。2蔓或3蔓整枝,選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每株留果1個,摘除根瓜。苗期適當促進生長,伸蔓期和開花期應控制肥水,防止瘋長,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一進入膨大期就追肥灌水,先小后大。追肥時少施氮磷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水肥供應要均衡,忌忽干忽濕。果實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灌水。果實成熟時采收,不要生瓜上市。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江西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不耐貧瘠,水肥供應不足、不均勻會導致畸形果產生和產量降低。坐果后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往往有空心畸形。因此田塊應有排灌水條件,多施基肥,培育壯苗,苗期和伸蔓期要適當促進生長,膨大期加大追肥灌水。注意疏果,不宜多留。
24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H08黛玉
申 請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06007×Q0700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全生育期87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易坐果。主蔓第1朵雌花著生于第8節左右,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長橢圓形,果皮底色墨綠,覆有黑色寬條帶,有蠟粉。單果重4千克左右,果皮硬,果皮厚度1厘米左右,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0%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9.4%左右,瓤色深紅,肉質緊脆。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215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5.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126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3.9%。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沙質壤土種植。基肥中要施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每畝另施三元復合肥15千克左右。重茬田使用嫁接苗。3月1日至3月20日播種,每畝種植500株左右,參考株行距為0.6米×2.0米。3蔓整枝,每株選留1個至2個果實,摘除根瓜。苗期適當促進生長,伸蔓期和開花期應控制肥水,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一進入膨大期就追肥灌水,先小后大。追肥時少施氮磷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水肥供應要均衡,忌忽干忽濕。果實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灌水。果實成熟時采收,不要生瓜上市。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北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后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往往有空心畸形。基肥不宜過量,防止瘋長。伸蔓期要少灌水,膨果后再加強追肥灌水。注意疏果,不宜多留。
24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京冠800
申 請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07002×Q060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果實發育期28天左右,全生育期8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易坐果。主蔓第1朵雌花著生于第7節左右,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橢圓形,果皮底色綠色,覆有墨綠色條紋,有蠟粉。單果重2千克左右,果皮硬,果皮厚度0.8厘米,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0%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9.2%左右,果肉紅色,肉質細脆。感枯萎病,較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018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3.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026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5.5%。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沙質壤土種植。基肥中要施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每畝另施三元復合肥15千克左右。重茬田使用嫁接苗。2月1日至2月20日播種。爬地栽培,每畝種植500株左右,3蔓整枝;立架栽培,每畝種植1100株左右,兩蔓整枝。每株選留1~2個果實,摘除根瓜。苗期適當促進生長,伸蔓期和開花期應控制肥水,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一進入膨大期就追肥灌水,先小后大。追肥時少施氮磷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果實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灌水。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北京早春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后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往往有空心畸形。基肥不宜過量,防止瘋長。伸蔓期要少灌水,膨果后再加強追肥灌水。水肥供應要均衡,忌忽干忽濕。注意疏果,不宜多留。
24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美娟
申 請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01002×Q0100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果實發育期28天左右,全生育期8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強健,連續坐果力強。主蔓第1朵雌花著生于第7節左右,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橢圓形,果皮底色綠色,覆有墨綠色條紋,有蠟粉。單果重2千克左右,果皮厚度0.6厘米,果皮軟,不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0%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9.2%左右,果肉粉紅色,肉質細脆。感枯萎病,較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015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4.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021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6.1%。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沙質壤土種植。基肥中要施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每畝另施三元復合肥15千克左右。重茬田使用嫁接苗。2月1日至2月20日播種。爬地栽培,每畝種植500株左右,3蔓整枝;立架栽培,每畝種植1100株左右,兩蔓整枝。每株選留1~2個果實,摘除根瓜。苗期適當促進生長,伸蔓期和開花期應控制肥水,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一進入膨大期就追肥灌水,先小后大。追肥時少施氮磷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果實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灌水。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早春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后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往往有空心畸形。基肥不宜過量,防止瘋長。伸蔓期要少灌水,膨果后再加強追肥灌水。水肥供應要均衡,忌忽干忽濕。
25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美郎
申 請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05094×Q060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果實發育期32天左右,全生育期89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易坐果。主蔓第1朵雌花著生于第8節,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長橢圓形,果皮底色墨綠,覆有黑色寬條帶,有蠟粉。單果重5千克左右,果皮硬,果皮厚度1厘米左右,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0%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8.5%左右,果肉深紅色,肉質緊脆。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512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8.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524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6.2%。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種植。基肥中要施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每畝另施三元復合肥15千克至20千克。重茬田使用嫁接苗。3月1日至3月20日播種,每畝種植500株左右,參考株行距為0.6米×2.0米。2蔓或3蔓整枝,從主蔓第二雌花起留果,每株留果1個,摘除根瓜。苗期適當促進生長,開花期應控制肥水,防止瘋長,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一進入膨大期就追肥灌水,先小后大。追肥時少施氮磷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水肥供應要均衡,忌忽干忽濕。果實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灌水。果實成熟時采收,不要生瓜上市。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江西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本品種不耐貧瘠,水肥供應不足、不均勻會導致畸形果產生和產量降低。坐果后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往往有空心畸形。因此田塊應有排灌水條件,多施基肥,培育壯苗,苗期和伸蔓期要適當促進生長,膨大期加大追肥灌水。注意疏果,不宜多留。
25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美郎二號
申 請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06007×Q060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全生育期87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易坐果。主蔓第1朵雌花著生于第8節左右,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長橢圓形,果皮底色墨綠,覆有黑色寬條帶,有蠟粉。單果重4千克左右,果皮硬,果皮厚度1厘米左右,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0%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9.2%左右,瓤色深紅,肉質緊脆。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118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3.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226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5.6%。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沙質壤土種植。基肥中要施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每畝另施三元復合肥15千克左右。重茬田使用嫁接苗。3月1日至20日播種,每畝種植500株左右,參考株行距為0.6米×2.0米。3蔓整枝,每株選留1個至2個果實,摘除根瓜。苗期適當促進生長,伸蔓期和開花期應控制肥水,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一進入膨大期就追肥灌水,先小后大。追肥時少施氮磷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水肥供應要均衡,忌忽干忽濕。果實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灌水。果實成熟時采收,不要生瓜上市。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江西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后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往往有空心畸形。基肥不宜過量,防止瘋長。伸蔓期要少灌水,膨果后再加強追肥灌水。注意疏果,不宜多留。
25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興農黑美人二號
申 請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市華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06007×Q070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早熟,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全生育期88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易坐果。主蔓第1朵雌花著生于第8節左右,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長橢圓形,果皮底色墨綠,覆有黑色寬條帶,有蠟粉。單果重4千克左右,果皮硬,皮厚1厘米左右,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0%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9.4%左右,瓤色深紅,肉質緊脆。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218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4.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126千克,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2.6%。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沙質壤土種植。基肥中要施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每畝另施三元復合肥15千克左右。重茬田使用嫁接苗。3月1日至3月20日播種,每畝種植500株左右,參考株行距為0.6米×2.0米。3蔓整枝,每株選留1個或2個果實,摘除根瓜。苗期適當促進生長,伸蔓期和開花期應控制肥水,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一進入膨大期就追肥灌水,先小后大。追肥時少施氮磷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水肥供應要均衡,忌忽干忽濕。果實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灌水。果實成熟時采收,不要生瓜上市。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江西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后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往往有空心畸形。基肥不宜過量,防止瘋長。伸蔓期要少灌水,膨果后再加強追肥灌水。注意疏果,不宜多留。
25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農掌門一號
申 請 者:安徽省安生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安徽省安生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TK-04×Fm9903h20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熟,果實發育期35天左右,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植株生長穩健,主蔓第一雌花著生于第9節,雌花平均間隔4~6節。果實短橢圓形,深綠色果皮上覆墨綠色銳齒花條紋,果皮堅硬,皮厚約1.2厘米。果肉紅色,纖維少,瓤質較緊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9.5%。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良好。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140千克,比對照金品甜王增產1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60千克,比對照金品甜王增產14.5%。
栽培技術要點:1.春季栽培時間:大棚保護地栽培1月至2月;小拱棚保護地栽培3月;露地栽培4月至5月。2.栽培密度:每畝500~600株,重施基肥,每畝施有機肥2000~3000千克,氮、磷、鉀配合,科學施肥。3.二蔓或三蔓整枝,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重施膨瓜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春、秋兩季種植。
注意事項:1.果實成熟期應控制水分,采收前一星期不宜澆水。2.本品種忌重茬,如重茬地栽培,應選擇適宜砧木嫁接栽培。
25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彩5號
申 請 者:安徽省安生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安徽省安生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RmCT-03×Fmcnc-3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熟,果實發育期33天左右,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主蔓第一雌花節位第13節,雌花平均間隔4~5節。果實橢圓形,綠色底上覆深綠色銳齒條帶。果皮硬,皮厚約1.27厘米。瓤色桃紅,爽口多汁,單瓜重6~8千克,大果可達10千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9.8%,中抗枯萎病,不耐低溫弱光,較耐高強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00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減產3.2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062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03%。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時間:3月初至5月底,每畝定植500株左右;2.基肥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3.三蔓整枝,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每株只留一果,遇到連續陰雨、寡照需人工授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開花授粉期遇低溫陰雨,不易坐果,應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2.在低溫、干旱、肥水不足等不利條件下,易出現厚皮空心畸形果現象,應通過加溫將最低溫度保持在18℃以上,并在各生長期內及時施肥、灌溉。
25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彩6號
申 請 者:安徽省安生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安徽省安生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mc-31×L-40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熟,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主蔓第一雌花節位第11節,雌花平均間隔4~5節。果實橢圓形,綠色底上覆深綠色銳齒條紋。果皮厚約1.3厘米,硬度高。果肉紅色,肉質甜脆、細嫩緊致,爽口多汁,平均單瓜重8.5千克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10%,抗枯萎病,不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47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7.6%;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36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7.8%。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沙性土壤、露地栽培,底肥需充足,多施鉀肥和有機肥。2.畝植500株左右,三蔓整枝,每株留一個果,根據長勢選擇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坐果前期控制肥料,防止生長過旺;膨果期及時追肥,開花到成熟約33天,可酌情適當早收。
25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橋5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 365-2×103-6-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4~16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大紅色,肉質細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剖面籽粒小。果皮厚0.9厘米,單瓜重8千克。全生育期約100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33天左右,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9.5%,果皮硬度中。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62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8.6%;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41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7.5%。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6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內蒙古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5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潤華1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01-1× 636-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4~15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大紅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0.9厘米,單瓜重8千克。全生育期約100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約32天,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邊可溶性固形物10.5%,果皮硬度中,肉質細脆。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460.6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5.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532.2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2.5%。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6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內蒙古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5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砂田1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365-2×32-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3~15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大紅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0.9厘米,單瓜重8千克。全生育期約100天,第一雌花著生第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約33天,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10%,果皮硬度中,肉質細脆。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638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1.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483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1.3%。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6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內蒙古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5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橋13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365-2×103-6-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3~15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大紅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0.9厘米,單瓜重7.6千克。全生育期約100天,第一雌花著生第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約33天,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邊可溶性固形物10.5%,果皮硬度中,肉質細脆。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465.8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8.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581.2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3.8%。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6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內蒙古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6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科農九號
申 請 者:安徽省科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安徽省科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K199-7×K200-1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晚熟,果實發育期約為33天左右,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植株長勢強。第一朵雌花顯于6~9節,雌花間隔5節左右。果實橢圓形,果皮底色綠色,覆有深綠色寬條帶銳齒條紋,無蠟粉。單果重9千克左右,果皮韌度好,果皮厚度1.1厘米左右,耐運貯。瓤色紅色、肉質松軟、口感甜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為12.9%,邊可溶性固形物為8.9%。中抗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056.2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4.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094.7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5.2%。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種植,覆膜栽培。基肥可施經高溫殺菌后的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情況每畝施鉀型復合肥10~18千克。當地早春日均氣溫在15℃以上播種。每畝種植500株左右(株距45~50厘米,行距2~2.5米),南方多雨地區為三蔓整枝,北方干旱地區可不整枝或適當整枝,建議側蔓第一朵或第二朵雌花留果,也可主蔓第二朵雌花留果。單瓜500克左右時及時疏果,一株留一果。花開前,7天左右可以停止供水,待全部坐果后,可追肥灌水,每次水肥不可過多,每次間隔10天左右,直到果實膨脹結束,皮色轉色。果實成熟前10天左右停止供水,適時采收。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湖北、重慶、江西、安徽、江蘇、湖南等相同生態區春季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多雨高溫和水肥條件較高的情況下防止瓜蔓瘋長。幼果時期遇低溫發育后會出現皮厚空心、肉質不佳現象。種植緯度的變化會出現皮色深淺的差異,海拔的高低會影響果實的大小。早春種植保證苗期日均溫在15℃以上,以鉀型復合肥為主,適當使用氮磷肥,開花期時慎用藥劑處理,膨果劑慎用,如遇特殊情況會出現抗性及品質下降。
26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科農三五
申 請 者:安徽省科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安徽省科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98002K×JBLI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晚熟,果實發育期約為35天左右,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植株長勢強。第一朵雌花顯于7~9節,雌花間隔4~5節。果實橢圓形,果皮底色綠色,覆有深綠色寬條帶銳齒狀紋路,有蠟粉。單果重8.5千克左右,果皮韌度好,果皮厚度1.1厘米左右,耐運貯。瓤色紅色、肉質松軟、口感甜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為12.7%,邊可溶性固形物為9.0%。中抗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990.3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5.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010.5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5.8%。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種植,覆膜栽培。基肥可施經高溫殺菌后的有機肥,視土壤肥力情況每畝施鉀型復合肥10~18千克。當地早春日均氣溫在15℃以上播種。每畝種植500株左右(株距45~50厘米,行距2~2.5米),南方多雨地區為三蔓整枝,北方干旱地區可不整枝或適當整枝,建議側蔓第一朵或第二朵雌花留果,也可主蔓第二朵雌花坐果。單瓜500克左右時及時疏果,一株留一果。花開前,7天左右可以停止供水,待全部坐果后,可追肥灌水,每次水肥不可過多,應少而多次,每次間隔3~5天,直到果實膨脹結束,皮色轉色。果實成熟前10天左右停止供水,適時采收。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江蘇、重慶、陜西、安徽、湖北、湖南、廣西等相同生態區春季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多雨高溫和水肥條件較高的情況下防止瓜蔓瘋長。幼果時期遇低溫發育后會出現皮厚空心、肉質不緊實現象。種植緯度的變化會出現皮色深淺的差異,海拔的高低會影響果實的大小。早春種植保證苗期日均溫在15℃以上,以鉀型復合肥為主,適當使用氮磷肥,授粉期慎用藥劑處理,膨果劑慎用,如遇特殊情況會出現抗性及品質下降。
26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長龍
申 請 者: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Q13-3-1×聚五F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晚熟,果實發育期 33天左右,全生育期 11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強,第一雌花節位9節左右,雌花間隔 5~6節;平均單果重7千克左右,最大可達 20 千克;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 1.4,果皮綠色覆有深綠色條帶,果皮厚度1.3厘米;果肉紅色,纖維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邊可溶性固形物9%。耐濕耐熱性強,中抗炭疽病、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50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4.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35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3.8%。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育苗移栽為宜,育苗以瓜類商品專用營養基質為佳,采用營養缽或54孔育苗盤,育苗期間注意防止根系木栓化與老化、高腳苗等。2.定植:2葉1心時定植,早春低溫時節可適當推遲定植,秋季高溫時節可適當提前定植;建議定植時間段為1月15日至5月10日,6月1日至7月30日;建議畝栽500株左右,株行距0.5米×2.5米,單行爬地栽培。3.定植后管理:二蔓或三蔓整枝,定植時要澆足定根水,定根水可視情況添加殺菌劑、不超過0.3%濃度肥水以保護幼苗及促幼苗早緩苗;根瓜及時摘除,膨果期應保證有充足的肥水供應,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廣東、安徽保護地及露地春秋兩季種植。
注意事項:后期肥水管理不均時易引起果實商品性下降。
26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墨龍W
申 請 者:安徽荃銀高科瓜菜種子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安徽荃銀高科瓜菜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R801×R534B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晚,果實發育期34天左右,全生育期110天左右。平均單瓜重8千克左右,大者可達10千克以上。植株長勢強壯,葉色深綠,葉片較大,缺刻深。主蔓第一雌花著生于12節左右,雌花間隔6節左右。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4左右,果皮淺墨綠色底上覆有黑色網紋,外觀覆有蠟粉。皮厚1.3厘米左右,果皮韌性好,極耐儲運。瓤色大紅,纖維中,肉質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7.5%左右,口感風味好。田間表現中抗炭疽病和病毒病,高抗枯萎病,耐低溫弱光性一般,耐高溫干旱和耐瘠薄性強。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879.0千克,比對照豐收二號增產9.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641.0千克,比對照豐收二號增產9.9%。
栽培技術要點:1.適合露地和地膜覆蓋栽培。華北地區露地種植,3月下旬播種采用拱棚營養缽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最低氣溫穩定在15℃以上);安全直播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左右。2.株行距0.5×2.6米,畝植510株左右,3蔓整枝,主蔓第3雌花或側蔓第2雌花留果,1株1果。3.施肥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以有機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忌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4.坐果前要適當控制肥水供應并及時整枝壓蔓,防止生長過旺影響坐果;坐果后應及時疏果并確保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以確保果實品質。5.整個生長期要適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合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黑龍江、安徽、浙江等省作春季露地地膜覆蓋栽培。
注意事項:1.近節位留果或膨果期遇低溫,易出現空心皮厚現象。2.忌過早采食,以免影響瓤色偏淺和品質下降。3.該品種雖然對枯萎病具有一定的抗性,但為了取得栽培成功,減少損失,在選地時最好不要重茬地。如重茬種植,建議采用嫁接栽培。
26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美之冠
申 請 者:安徽荃銀高科瓜菜種子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R723×R81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早熟,果實發育期32天左右,全生育期108天左右。平均單瓜重7千克左右,大者可達8千克以上。植株長勢穩健,葉色綠,葉片較大,缺刻深,易坐果,易栽培。主蔓第一雌花著生于8節左右,雌花間隔6節左右。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35左右,果皮綠色底上覆有黑色條帶,外觀光滑覆有蠟粉。皮厚1.1厘米左右,果皮韌性好,較耐儲運。瓤色深紅,纖維少,肉質細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7.5%左右,口感風味好。輕抗炭疽病和病毒病,感枯萎病,耐低溫弱光和高溫干旱性較強。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105.5千克,比對照鄭雜五號增產9.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581.5千克,比對照鄭雜五號增產14.9%。
栽培技術要點:1.適合小拱棚保護地早熟栽培,也可露地和地膜覆蓋栽培。合肥地區早春露地栽培,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移栽(最低氣溫穩定在15℃以上)。育苗一般采用營養缽育苗為宜。2.株行距0.4米×2.8米,畝植600株左右,2~3蔓整枝,主蔓第3雌花或側蔓第2雌花留果,1株1果。3.施肥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以有機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忌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4.坐果前要適當控制肥水供應并及時整枝壓蔓,防止生長過旺影響坐果;坐果后應及時疏果并確保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以確保果實品質。5.整個生長期要適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廣西、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省作春季保護地和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1.近節位留果或膨果期遇低溫,易出現空心皮厚現象。2.忌過早采食,以免出現瓤色偏淺和品質下降。3.該品種不抗枯萎病,重茬種植需嫁接栽培。
26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華萃9號
申 請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華夏西甜瓜育種家聯誼會
品種來源:B566 × B89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熟,果實發育期33天左右,全生育期105~110天。植株長勢健壯,主蔓第一雌花著生在10節左右,雌花間隔4~6節。橢圓果,果形指數1.5左右,果皮綠底覆深綠條帶,皮厚1.0厘米,硬度硬,耐貯運。紅瓤,肉質口感脆甜,纖維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1%,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抗逆性強,耐低溫性較好,耐弱光性一般。中抗枯萎病,抗炭疽病。一般單瓜重5千克。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692.4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減產8.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030.1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減產17.7%。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露地、地膜覆蓋栽培。一般株行距為0.4~0.5米×2.6~2.8米,三蔓整枝,2~3花留果,一株一果。施肥應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坐果前嚴格整枝,適當控制肥水;坐果后放任生長,及時提供充足的肥水供應,發揮品種的增產潛力。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及相同生態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及時疏果、避免低節位留果,注意肥水均衡管理,防止畸形果、空心果發生。2.低節位留果或膨果期遇低溫,個別果實可能會出現皮厚、畸形現象。3.抗枯萎病能力存在生理小種間差異,種植者應采用綜合管理方法,以保證品種抗性效力。
26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紅與黑
申 請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FLB128 × FLB26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早熟,全生育期約105~110天,果實發育期33天左右。植株生長勢穩健。第一雌花節位7節左右,雌花間隔 6節左右,易坐瓜。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3左右,黑皮覆暗網紋、有臘粉;皮厚1.1厘米、硬韌耐貯運。紅瓤,質脆沙,剖面均勻,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2%、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纖維中、汁液多、口感好。抗枯萎病、炭疽病,耐高溫性較好。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231.7千克,比對照開雜16號增產6.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850.0千克,比對照開雜16號增產16.5%。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春季露地地膜栽培或棉瓜套和麥瓜套栽培。栽培模式可按當地種植習慣。1.適時浸種催芽、育苗移栽。2.露地地膜單作栽培,每畝密度550株左右,3蔓整枝,留果前嚴格整枝,棉瓜套和麥瓜套栽培時每畝300株左右,適當寬松整枝,選第二或第三雌花節位留果。嫁接栽培時選擇專用砧木,長勢穩健,產量高而穩。3.肥料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要均衡;伸蔓前適當供應肥水,坐果期前期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以便順利坐穩果;果實發育期保障充分肥水供應,提高果實豐產潛力。采收前一周內不可再灌水,以免影響其品質。4.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5.坐果后33天左右可分批分期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及相同生態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本品種容易坐果,及時摘除第一雌花節位幼果,以免影響產量;避免低節位留果;坐果節位較近或膨果期遇低溫時,個別果實可能會出現皮厚、果形指數稍小現象。2.注意肥水均衡管理,防止空心果發生。3.對枯萎病的抗病能力稍差,不宜重茬種植。
26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瑞龍
申 請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FLW03213 × FLW0521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品種。中晚熟,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果實發育期35天左右。植株長勢穩健偏強,第一雌花節位11節左右,雌花間隔5~7節,易坐果。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5左右,淺綠底上覆墨綠條帶,覆蠟粉,光滑豐滿,周整,商品果率高;皮厚1.1厘米,皮質硬不裂果,單果重6~8千克,耐貯運。紅瓤質細脆,剖面均勻,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6%,纖維少,爽口,風味好。耐低溫弱光性一般;高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392.2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減產1.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731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2.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浸種催芽,育苗移栽。2.每畝定植500~600株,3蔓整枝,主蔓第3雌花或側蔓第2雌花留1果。3.施肥以農家肥為主,重施基肥,注意氮、磷、鉀配合;坐果前適當控制肥水,坐果后及時供應肥水,確保豐產;采收前7~10天停止灌水,提高品質。4.及時準確地防治病蟲害,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禁用劇毒或高殘留農藥。5.坐果后35天左右分批分期采收,以保證果實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山東、湖北等省及相同生態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1.坐果前肥水過多長勢偏強時,會影響坐果。2.及時疏果,避免低節位留果,注意肥水均衡管理,防止畸形果、空心果發生。3.低節位留果或膨果期遇低溫時,個別果實可能會出現皮厚、畸形現象。4.栽培過程中及時整枝、打杈、疏果、防病治蟲。5.抗枯萎病能力存在生理小種間差異,種植者應采用綜合管理方法,以保證品種抗性效力。
26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 豐樂颶龍
申 請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W1473 × CW147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晚熟,全生育期110天,果實發育期35天。植株長勢穩健,第一雌花節位12節,雌花間隔5節,易坐果。果實長橢圓形,綠皮覆墨綠條帶;果皮硬,厚1.1厘米左右,耐貯運。平均單瓜10千克左右,瓤色紅,瓤質細脆多汁,纖維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6%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左右。耐旱性較強,高抗枯萎病,中抗炭疽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720千克,比對照抗病豐收三號增產3.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874千克,比對照抗病豐收三號增產2.2%。
栽培技術要點:1.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及時追施膨果肥。2.整枝以3蔓為宜,第2~3雌花留果,每株1果。3.及時疏果以防產生畸形果。4.采收前7~10天停止灌水,以保證果實品質,成熟采食為佳。5.及時準確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蘇、浙江、湖北和湖南等省及相同生態區中晚熟地膜覆蓋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前肥水過多長勢偏強時,會影響坐果。風險及防范措施:1.栽培過程中及時整枝、打杈、疏果、防治病蟲害。2.注意肥水均衡管理,避免低節位留果,防止畸形果、空心果發生。3.抗枯萎病能力存在生理小種間的差異,種植者應采取綜合管理辦法,以保證品種抗性能力。
26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黛欣
申 請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FLW03621 × FLW036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全生育期101天,果實發育期32天。植株長勢強健,第一雌花節位9~10節,雌花間隔5節左右,易坐果。果實正圓形,綠皮覆墨綠條帶,蠟粉明顯;果皮厚1.0厘米,果皮硬韌,貯運性。平均單瓜7.5千克左右,瓤色大紅,質脆細多汁,纖維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8%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2%左右。耐低溫弱光性較好,高抗枯萎病,中抗炭疽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591千克,比對照京欣二號增產7.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848千克,比對照京欣二號增產10.3%。
栽培技術要點:1.育苗移栽,畝栽植500~700株,三蔓整枝,第2~3雌花留瓜。2.定植前深施基肥,施肥以農家肥為主,注意氮、磷、鉀配合。坐果前適當控制肥水,坐果后及時供應肥水,確保豐產;果實生長后期進行翻瓜。3.適時采收,采收前7~10天停止灌水,以確保果實品質。4.及時準確地防治病蟲害,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禁用劇毒或高殘留農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及相同生態區大小棚、溫室保護地及露地地膜覆蓋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前肥水過多長勢偏強時,會影響坐果。風險及防范措施:1.栽培過程中及時整枝、打杈、疏果、防治病蟲害,注意肥水均衡管理。2.避免低節位留果,防止畸形果發生。3.抗枯萎病能力存在生理小種間的差異,種植者應采取綜合管理辦法,以保證品種抗性效力。
27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瑞寶新八號
申 請 者:合肥瑞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瑞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王勁松
品種來源:302×6-0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偏早熟品種。露地地膜覆蓋栽培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實發育期30天。植株生長勢強,幼苗健壯,第一雌花著生于主蔓第8~10節,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呈橢圓形,果皮為綠皮覆深綠色鋸齒條中條帶,果面光滑;果皮厚1.0厘米,皮硬、不易裂果、耐貯運。平均單瓜重8.5千克,最大單瓜重10千克。瓤紅質細脆,剖面均勻,纖維少,汁多味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2%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低溫弱光性一般,中抗枯萎病、抗炭疽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450.6千克,比對照金鐘冠龍增產11.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637.1千克,比對照金鐘冠龍增產12.9%。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下旬至4月上旬育苗,苗齡25~30天即可定植,保護地栽培可適當提前播種,密度一般500~600株/畝,采用二至三蔓整枝,主蔓第2雌花留果,每株留1個瓜。品種長勢較強,栽培過程中應及時整枝打杈,坐果后及時疏果,防病治蟲,注意肥水均衡管理,避免低節位留果。膨果期重施膨瓜肥水,采收前1個星期避免灌水,以保證果實品質,成熟后及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安徽、寧夏等省及相同生態區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坐果前若肥水超量,長勢旺,會影響坐果。風險及防范措施:1.栽培過程中應及時整枝、打杈。2.坐果后及時疏果、防病治蟲,注意肥水均衡管理。3.避免低節位留果,防止會有畸形果、空心果發生。
27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硒砂瑞寶
申 請 者:合肥瑞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合肥瑞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王勁松
品種來源:314×50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偏早熟品種,露地栽培全生育期98~102天,果實發育期32天。植株長勢強,第一雌花著生于主蔓第8~10節,雌花間隔4節左右。果實呈橢圓形,果皮淺黃綠色覆深綠色鋸齒狀中條帶,果面光滑;果皮厚1.1厘米,皮韌、不易裂果。平均單瓜重9千克左右,最大可達12千克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8%左右,邊可溶性固形物9.3%左右,瓤紅質細脆,剖面均勻鮮艷,纖維較少,汁多味甜。耐弱光低溫性一般,中抗枯萎病、抗炭疽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797.0千克,比對照金城五號增產13.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850.3千克,比對照金城五號增產10.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砂質壤土和西北砂石地露地地膜覆蓋栽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一般畝栽550~600株,種植前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施用。坐果前應整枝、留蔓,一主二側,留第2~3雌花結果,一株一果,及早摘除其余幼果。瓜坐穩后及時運施速效肥,西北干旱地區一般只噴施葉面肥。果實生長后應注意翻瓜,使成熟一致、著色均勻。在整個生長期,都需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和均勻的肥水供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寧夏等省及相同生態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栽培過程中及時整枝、疏果,防病治蟲,避免低節位留果,防止畸形果、空心果出現。因本品種早熟,瓤色大紅,成熟時要適時采收,成熟后不可在田間放置時間太長,以免瓜瓤變質。
27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世紀金花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365-2×60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4~16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紅色,肉質細脆。剖面籽粒小。果皮厚0.9厘米,單瓜重7千克。全生育期100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33天,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10%,果皮硬度中。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貯運,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920.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4.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860.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3.2%。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6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 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內蒙古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7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籽1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D06-1×D08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4~16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橙色。剖面籽粒中。果皮厚1.5厘米,單瓜重8千克。全生育期120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40天,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8%,邊可溶性固形物6%,果皮硬,肉質口感細膩。抗枯萎病,耐重茬,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560.0千克,比對照甜籽一號增產8.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601.0千克,比對照甜籽一號增產8.0%。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500~7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27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籽3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D03-1×D08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4~16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橙色。剖面籽粒中。果皮厚1.5厘米,單瓜重8千克。全生育期125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40天,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貯運,耐低溫弱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8%,邊可溶性固形物6.5%,果皮硬,肉質口感細膩。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500.0千克,比對照甜籽一號增產7.6%;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608.0千克,比對照甜籽一號增產9.4%。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500~7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27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砂田綠花1號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211-1×326-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全生育期100天,果實發育期32天,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果實長圓形,果面光滑,綠底上有12~16條墨綠色條帶,外觀美麗,果肉大紅色,質肉細脆,多汁。單瓜重7千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10%,果皮硬度中。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619.9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2.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40.9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1.5%。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6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內蒙古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7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綠紅玲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張其安 方凌 嚴從生 江海坤 董言香 王明霞 王艷 劉茂 王朋成
品種來源:W-05-07 × W-08-1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果型早熟品種。果實發育期28天左右,全生育期87天左右。植株長勢穩健,第一雌花節位8~9節,雌花間隔5節左右,坐果節位12節左右,可坐1~2個果,單果重6.0千克左右。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1.1,果皮綠色覆蓋墨綠銳齒條。果皮薄,中等耐裂,皮厚約0.7厘米。果肉紅色鮮艷,酥脆爽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6%,邊可溶性固形物8.5%左右。耐低溫弱光,感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983.6千克,比對照京欣1號增產9.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124.5千克,比對照京欣1號增產10.9%。
栽培技術要點:1.育苗移栽:播種前浸種3~4小時。春季早熟栽培,元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育苗,苗齡30~40天定植;秋季7月份播種育苗,苗齡20天可定植。2.重施基肥:菜籽餅肥100千克/畝,施用有機肥400~500千克/畝,硫酸鉀三元復合肥40千克/畝。翻地前撒施于土壤。3.合理密植:爬地栽培,每畝苗定植700株左右;半吊蔓栽培,每畝定植1000~1100株。4.整枝保果:2~3蔓,留1瓜。5.溫濕度管理:注意生長期加強肥水和溫度管理,忌大水漫灌。采收前一周,停止澆水。極端溫度下,注意保溫,防止裂果。6.防治病蟲害:注意適時防治各種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蘇、山東等省春秋季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忌大水漫灌。采收前一周,停止澆水。極端溫度下,注意保溫,防止裂果。
27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秀麗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張其安 方凌
品種來源:W863×W94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小果型早熟品種。果實發育期26天左右,春季栽培全生育期80天,秋季栽培全生育期75天。幼苗期生長勢較弱,伸蔓后,植株生長勢健壯,第1雌花節位6節左右,雌花間隔4節左右,坐果節位10節左右,可同時坐2~3個果,單瓜重2.5千克左右。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4,果皮綠色覆墨綠色銳齒條。果皮薄,皮厚0.5厘米。瓜瓤深紅色,肉質酥脆,汁多,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邊可溶性固形物10.2%左右。耐濕耐熱,耐低溫弱光,耐裂果,感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523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11.9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939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9.83%。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育苗:春播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秋播7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2.培育壯苗:播種前浸種2~3小時,搓洗干凈后于29℃恒溫條件下催芽,待80%種子露白時將種子播到營養缽或穴盆中。3.施足基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一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2000千克,菜籽餅1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25千克。翻地前一次撒施于土壤。4.科學定植:爬地栽培700株/畝,改良式吊蔓栽培1200株/畝,全吊蔓栽培1500株/畝。5.科學整枝:前期留3~4蔓,待第一瓜坐住后即可不整枝打杈。6.溫濕度管理:生長期內,白天溫度保持25℃~30℃,夜間15℃~18℃。果實膨大期間要追肥澆水,棚內要充分通風換氣,調節溫濕度,提高產量和品質。7.病蟲害防治:注意適時防治病蟲害,禁用菊酯類農藥。8.二、三茬瓜的生產:小西瓜可在頭茬瓜采收后,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條件下生產二、三茬瓜。9.及時采收:該品種在七成熟時即可采收,這樣能提高經濟效益。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蘇、四川、海南等相同生態地區春秋兩季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采收前一周禁止澆水。
27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源5號
申 請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D625×D29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3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紅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1.1厘米,單瓜重9千克。全生育期 105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35天左右,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低溫弱光,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6%,邊可溶性固形物9.8%,果皮硬,肉質口感細脆。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232.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6.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103.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7.0%。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500~7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7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瓤1號
申 請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Z06-4×D08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4~16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橙色。剖面籽粒中。果皮厚1.5厘米,單瓜重 8千克。全生育期125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40天,植株長勢強,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貯運,耐低溫弱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8%,邊可溶性固形物6.5%,果皮硬,肉質口感細膩。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560.0千克,比對照甜籽一號增產8.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601.5千克,比對照甜籽一號增產8.2%。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500~7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 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8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金源6號
申 請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D0819×D275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3條墨綠色條帶,果肉多汁,紅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 1.0厘米,單瓜重10千克。全生育期105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6~7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35天,植株長勢強,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貯運,耐低溫弱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10.2%,果皮硬,肉質口感細脆。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102.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7.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068.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1.7%。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5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陜西、內蒙古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8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富華1號
申 請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D0901×D061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3~14條綠色條帶,果肉汁液多,紅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1.0厘米,單瓜重9千克;全生育期100天,第一雌花在5~6節位,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33天,植株長勢強,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貯運,耐低溫弱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邊可溶性固形物9.6%,果皮硬,肉質細脆。第一生長周期畝產5132.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6.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066.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9.4%。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0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6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或三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強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8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沙漠2號
申 請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D0908×D1216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橢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13條綠色條帶,果肉多汁,紅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0.8厘米,單瓜重9千克。全生育期100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5~6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33天,植株長勢強,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貯運,耐低溫弱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邊可溶性固形物10%,果皮硬,肉質口感細脆。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936.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6.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5021.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9.6%。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500~8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及同類生態區種植,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適應生長溫度為13℃~40℃,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8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名將
申 請 者:福州長豐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福州長豐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W06-1134×W06-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早熟,中果形,生長勢強,春季栽培全生育期約88天左右,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期約30天左右,夏秋季栽培全生育期約65天左右,主蔓第8~10節著生第一雌花,果實高圓球形,果形指數1.05,單果質量約6~7千克,果皮綠色覆墨綠色中寬條紋,果肉桃紅色,肉質致密脆甜,纖維少,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約12.2%,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約9.5%以上,皮堅韌,耐貯運,中抗枯萎病、炭疽病和病毒病,春播條件下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237千克,比對照天王增產5.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006千克,比對照天王增產4.5%。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三年內沒種過瓜類的沙壤土種植,二或三蔓整枝,第二雌花開始坐果,每株留2~3個瓜。種植前施足基肥,坐果前要控制肥水特別是氮肥,開花坐果后重施結瓜肥,加強田間管理并注意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福建和江西平原地區春季和夏季露地種植。
注意事項:1.長時間低溫陰雨或高溫高濕多雨,都會造成坐果不良、果實畸形甚至空心等情況,影響產量和商品性,嚴重者絕收,要及時摘除畸形瓜,采用人工授粉。2.坐果節位過低或過高,也會造成果實畸形,要選擇合適節位坐果。3.采收期遇異常高溫,可能出現肉質惡變,要注意降溫。4.當坐果過多時,要及時疏瓜。
28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新時代99
申 請 者:合肥聯年達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李俊
品種來源:ZLM08115×ZTF27106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小果,果實發育期25天,全生育期86天左右。植株生長強健,葉片灰綠色,主蔓第6~7節著生第一朵雌花,低溫弱光條件下易坐果。單瓜重2.5~3千克,皮薄硬度中等,果實橢圓形,果皮色鮮綠色上覆蓋有鋸齒狀細條帶,果肉紅色,瓤色鮮艷,肉質脆甜爽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8%,邊可溶性固形物8.9%,感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520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9.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340千克,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2.2%。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保護地早熟栽培;2.深翻土壤,施足基肥,培育壯苗,建議畝栽600~650株,三蔓整枝,選留主蔓第2、3雌花或側蔓第1、2雌花坐果,每株留2果;3.施肥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以有機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忌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4.坐果前適當控制肥水供應并及時整枝壓蔓,防止生長過旺影響坐果,坐果后應及時疏果并確保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以確保果實品質;5.適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早春或秋延后栽培。
注意事項:1.栽培過程中及時整枝、打杈、疏果、防病治蟲;2.注意肥水均衡管理,避免低節位留果,防止畸形果、空心果發生;3.本品種不宜重茬栽培,重茬地種植須嫁接。
28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美聯達18
申 請 者:合肥聯年達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李俊
品種來源:ZTM06139×ZTF07324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熟,果實發育期32天,全生育期95天左右。植株生長穩健,葉片綠色,莖蔓粗壯,葉片大而較厚,主蔓第8~10節著生第一朵雌花,低溫弱光條件下較易坐果,一般單瓜重8~10千克。果皮硬度中等,果實橢圓形,果皮綠色上覆有墨綠色鋸齒狀寬條帶,果肉紅色,肉質細脆多汁,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1%,邊可溶性固形物8.3%。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472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4.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38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3.6%。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露地或保護地栽培;2.深翻土壤,施足基肥,培育壯苗,建議畝栽600株,三蔓整枝,選留主蔓第2、3雌花坐果,每株留1果;3.施肥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以有機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忌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4.坐果前適當控制肥水供應并及時整枝壓蔓,防止生長過旺影響坐果,坐果后應及時疏果并確保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以確保果實品質;5.適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露地或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1.栽培過程中及時整枝、打杈、疏果、防病治蟲;2.注意肥水均衡管理,避免低節位留果,防止畸形果、空心果發生;3.本品種不宜重茬栽培,重茬地種植須嫁接。
28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早佳
申 請 者:新疆哈密瓜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葡萄瓜果研究所
品種來源:T5-1×硬皮二號
特征特性:雜交種。鮮食,早中熟品種,全生育期80~90天,單瓜發育35天左右。果實高圓型,綠皮墨綠條帶、寬、中空,有果粉,皮較薄、脆,單瓜重一般在3.0~4.0千克,在土壤肥力好的土壤上種植,單瓜重可達到5.0~8.0千克。果肉深粉紅,質地酥脆爽口,入口即化,品質優,口感佳。皮脆,不耐運輸。抗病性較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0%,邊可溶性固形物10.8%。中抗枯萎病,較耐弱光,適合保護地栽培。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628.0千克,比對照早花增產5.4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720.0千克,比對照早花增產5.92%。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宜在土壤肥力較好的土地上種植,建議采用單蔓一條龍或雙蔓方式整枝。在精細整地的基礎上,適時足墑播種。建議以施農家肥為主,有利于提高品質和耐儲性。苗期適當控水蹲苗,始花期開始灌第一次水,開花坐果期一般灌2~3次水,果實膨大期需肥水較多,后期注意控水控肥,采收運輸過程中需輕拿輕放。全生育期加強病蟲害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南北疆及浙江、江蘇、上海、湖北、海南、山東、河北等地保護地種植,秋冬季和春夏季栽培。
注意事項:品種易裂果,后期注意控水控肥,采收運輸過程中需輕拿輕放。全生育期需加強病蟲害防治。
28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卡其2號
申 請 者:河北神禾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河北神禾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98-13-1×35-21-3
特征特性:雜交種。鮮食,早熟品種,果實發育期26~27天,全生育期80~90天。植株生長健壯,前期生長迅速,易坐果,第一雌花出現在5~6節位。果實大小適度,單果重4~6千克。果皮較脆,果實圓形,花皮,果皮有蠟粉,覆深綠色條帶,條帶清晰美觀,瓤色紅,果肉松脆,味甘美,品質佳,可食率和商品率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邊可溶性固形物10.7%,果皮較脆。中抗枯萎病,中感蔓枯病、炭疽病,較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362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9.6%;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221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9.2%。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在河北早春棚室及春季露地栽培。早春棚室栽培2月25日至28日播種,3月25日至31日定植,5月25日至30日收獲。春季露地栽培3月15日至3月25日播種育苗,4月20日至4月30日定植于露地或加蓋小拱棚,或4月20日至5月10日露地直播。以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最佳。起寬高壟覆寬地膜,育苗移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留苗500~800株,雙蔓或三蔓整枝,第2~3雌花留瓜。坐果期遇連續陰雨應人工輔助授粉,坐果后重施膨瓜肥。注意防治蚜蟲,采收前8天避免澆水可提高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早春保護地及春季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果皮韌性較差,長途運輸易裂瓜。可嫁接栽培提高果實的耐裂性。合理澆水,見濕見干,不可忽干忽濕或澆水過猛。收獲前7天停止澆水,適時采收。
28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早蘭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嚴從生 張其安 方凌 江海坤
品種來源:W-04-8×W-04-6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小果,果實發育期28天左右,全生育期80~90天;植株生長健壯,第一雌花節位6~8節,可同時坐果2~3個,單果重2千克左右。果實圓形,果形指數1.0,果皮綠色覆蓋墨綠色銳齒條。瓜皮薄有韌性,不易裂瓜,皮厚0.6厘米。黃瓤,瓤質細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9.5%,風味好,口感佳。耐低溫弱光,抗逆性強,感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874千克,比對照小蘭增產16.2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902.4千克,比對照小蘭增產15.2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育苗:春播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均可,秋播7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2.培育壯苗:播種前浸種2~3小時,搓洗干凈后于29℃恒溫條件下催芽,待80%種子露白時將種子播到營養缽或穴盆中。3.施足基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一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2500千克,菜籽餅100千克,48%氮、磷、鉀復合肥40千克。翻地前一次撒施于土壤。4.科學定植:爬地栽培800~1000棵/畝,改良式吊蔓栽培1200~1300棵/畝,吊蔓栽培1500~1700棵/畝。5.科學整枝:前期留3~4蔓,待第一瓜坐住后即可不整枝打杈。6.溫濕度管理:生長期內,白天溫度保持25℃~30℃,夜間15℃~18℃。果實膨大期間要追肥澆水,棚內要充分通風換氣,調節溫濕度,提高產量和品質。7.病蟲害防治:注意適時防治病蟲害,禁用菊酯類農藥。8.二、三茬瓜的生產:小西瓜可在頭茬瓜采收后,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條件下生產二、三茬瓜。9.及時采收:該品種在七成熟時即可采收,這樣能提高經濟效益。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河北、陜西等相同生態型地區春季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忌大肥、大水,采收前一周停止澆水。
28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南德先鋒
申 請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南貴忠 梁海 董美麗 李有威 馬妙芳
品種來源:ND1113-11×W12-120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長勢強,果實長橢圓形,花皮,瓤質細,中熟,地膜覆蓋栽培全生育期100天,果實發育期35天左右,耐重茬,果皮堅韌,耐儲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9.8%,果皮硬,肉質脆硬。抗枯萎病,耐低溫和耐弱光性能好,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種植。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281.2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1.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377.7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0.8%。
栽培技術要點:1.露地、保護地均可栽培,需施足底肥,加強肥水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增產潛力大。2.植株生長勢強,建議畝定植600株,及時去掉根瓜,留第2或第3朵雌花,留一個果,坐瓜前輕整枝,三蔓整枝,瓜坐穩后任其生長。瓜坐穩7天后開始追膨瓜肥。3.注意病蟲害防治,不宜采收太早,以免影響果肉色澤及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巴彥淖爾、呼和浩特、鄂爾多斯春季露地和早春保護地種植。早春保護地種植建議4月1日播種育苗。
注意事項:1.注意采收時間,不宜采收太早,以免影響果肉色澤及品質;2.該品種抗枯萎病,耐重茬,可以2~3年重茬,但不宜連續重茬種植,以免影響產量及品質。
29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南德綠秀
申 請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包頭市南德種業有限公司 南貴忠 劉儀鳳 王麗清 馬妙芳 田榮偉
品種來源:ND1113-10×W13-12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長勢強,果實長橢圓形,花皮,瓤質細脆,中熟,地膜覆蓋栽培全生育期98天,果實發育期32天左右,耐重茬,果皮硬,耐儲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10%,肉質脆硬。抗枯萎病,耐低溫和耐弱光性能好,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種植。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331.25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2.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468.58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3.1%。
栽培技術要點:1.露地保護地均可栽培,增產潛力大,需施足底肥,加強肥水管理,才能獲得高產。2.植株生長勢強,建議畝定植600株,去掉根瓜,留第2或第3朵雌花,留一個果,坐瓜前輕整枝,三蔓整枝,瓜坐穩后任其生長。瓜坐穩7天后開始追膨瓜肥。3.注意病蟲害防治,不宜采收太早,以免影響果肉色澤及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包頭、巴彥淖爾、呼和浩特、鄂爾多斯春季露地和早春大棚種植。早春大棚種植,4月1日播種育苗。
注意事項:1.注意采收時間,不宜采收太早,以免影響果肉色澤及品質;2.該品種抗枯萎病,耐重茬,可以2~3年重茬,但不宜連續重茬種植,以免影響產量及品質。
29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西砂寶
申 請 者:民勤縣科信種業有限公司 陳萬靈 王在鴻
育 種 者:民勤縣科信種業有限公司 陳萬靈 王在鴻
品種來源:XLBM×ZG-13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果實圓形或高圓形,果面光滑,綠皮上覆墨綠色條紋,果肉綿軟且汁多,肉質淡黃色。剖面籽粒中,適口性好,果皮厚1.1厘米,單瓜重3.5千克。全生育期約100天,第一雌花著生節位4~5節,從開花到果實發育成熟38天左右,植株長勢強,適應性廣耐旱能力強,極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7.5%,邊可溶性固形物6.8%,果皮硬度中,肉質砂甜。抗枯萎病、炭疽病,耐弱光低溫。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62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8.6%;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441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20.3%。
栽培技術要點:食用最佳時間為采摘后熟30天。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整枝,并及時除去多余枝蔓,防止瘋秧。坐瓜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上,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瓜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也可隨當地習慣懶漢管理。坐果期遇連陰雨天時,應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新疆、內蒙古有效積溫2300℃以上區域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為雜交種,先試種成功后再大面積引種,不可盲目種植。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防止瘋秧。果實達到8成熟時會出現粉紅瓤,后熟20天可變為黃瓤。合理倒茬,避免重茬而引發病害。不得使用對瓜類危害的除草劑,如花期遇高溫、干旱或連續陰雨天氣等因素會嚴重影響結實率,并且會導致病蟲害發生,應注意采取防范措施。果實成熟后,如連續陰雨天氣會出現陰皮和腐爛應及時采摘。防范措施:合理倒茬,加強田間管理,注意引蜂授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適時采收。
29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龍盛佳美
申 請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育 種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王喜慶 賈云鶴 閆聞 付永凱 尤海波
品種來源:KW131×2851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85天左右,植株生長勢中等,果實發育期28天左右,果實圓形,單果重7千克左右,果肉紅色。果皮硬韌,肉質酥脆,口感甜,風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5%,邊可溶性固形物11.5%。抗枯萎病,較耐低溫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3121.1千克,比對照早佳增產3.56%;第2生長周期畝產3202.0千克,比對照早佳增產5.11%。
栽培技術要點:苗齡期25天左右。采用吊蔓栽培,壟寬100厘米,一壟單行,行距100厘米,株距50厘米。采用爬地栽培,行距210厘米,株距60厘米。每公頃施農家肥30000千克,二銨270千克,硫酸鉀270千克,餅肥(熟黃豆)75千克。二蔓或三蔓整枝,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每株留1個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四川、江西、云南、海南春夏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果實成熟期如果遇到久旱之后水分過大或者連續高溫的情況,容易影響品質;果實發育后期應加強水分和溫度管理。
29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龍盛佳甜
申 請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育 種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王喜慶 賈云鶴 付永凱 閆聞 尤海波 陳立新
品種來源:S71385×K1019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9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較強,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果實花皮橢圓形,單果重10千克左右,果肉紅色。果皮韌性好,耐裂,耐運輸。果實剖面均勻一致,果實可食率高,風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1%,邊可溶性固形物10.6%,肉質口感甜脆。高抗枯萎病,較耐低溫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4000.0千克,比對照果王翠寶增產22.92%;第2生長周期畝產2736.9千克,比對照果王翠寶增產7.22%。
栽培技術要點:苗齡期25天左右。爬地栽培,株距60厘米,行距210厘米。每公頃施農家肥30000千克,二銨270千克,硫酸鉀270千克,餅肥(熟黃豆)75千克。三蔓整枝,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四川、陜西、云南、海南春夏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果實成熟期如果遇到久旱之后水分過大或者連續高溫的情況,容易水脫;果實發育后期,加強水分、溫度管理,防止西瓜水脫。
29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龍盛8號
申 請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育 種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王喜慶 賈云鶴 付永凱 尤海波 閆聞 陳立新
品種來源:H35×JM8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75天左右,植株生長勢中等,果實發育期26天左右,果實花皮橢圓形,單果重3千克左右,果肉紅色。耐運輸、果實可食率高,肉質沙脆,口感甜,風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9%,邊可溶性固形物10.9%。抗枯萎病,耐低溫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3390.6千克,比對照黃小玉增產9.09%;第2生長周期畝產3253.5千克,比對照黃小玉增產9.24%。
栽培技術要點:苗齡25天左右。采用地爬栽培,行距140厘米,株距50厘米。采用吊蔓栽培,畦寬100厘米,每畦定植2行,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公頃施農家肥37500千克,二銨600千克,硫酸鉀450千克,餅肥(熟黃豆)150千克。二蔓整枝,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每株留1~2個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南、河北、山東、海南春夏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果實成熟期如果遇到久旱之后水分過大或者連續高溫的情況,容易裂果和影響品質;果實成熟期應加強水分和溫度管理。
29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晨露182
申 請 者:黑龍江中禾種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楊明
品種來源:X42×K74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95~105天,植株生長勢強,分枝性強,果皮底色綠色,果皮厚度約1.2厘米,單瓜重8~10千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3%,邊可溶性固形物9.1%,果皮堅韌耐裂,肉質口感脆甜。高抗枯萎病,抗炭疽病,耐低溫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5027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5.3%;第2生長周期畝產5530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23.2%。
栽培技術要點:室溫下浸種12小時,進行催芽,浸種時間過長,影響發芽。當地氣溫穩定在16℃以上時,可用地膜覆蓋栽培,畝種植密度700~900株,畝施農家肥600~750千克,餅肥80千克左右,復合肥30~38千克。開花坐果期不澆水,采收前7天不澆水。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春季露地、秋季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授粉期間溫度過高不易坐果,要控制好主蔓生長。雨水偏多季節,不能及時采摘,會出現倒瓤現象,要掌握好采收時間。
29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晨露188
申 請 者:黑龍江中禾種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楊明
品種來源:K73×X42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全生育期95~105天,植株生長勢強,分枝性強,果皮底色綠色,果皮厚度約1.2厘米,單瓜重7~10千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邊可溶性固形物9.5%,果皮硬韌性強,肉質脆甜。高抗枯萎病,抗疫病、抗炭疽病,耐低溫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4823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1.67%;第2生長周期畝產5247千克,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19.06%。
栽培技術要點:室溫下浸種12小時,進行催芽,浸種時間過長,影響發芽。當地氣溫穩定在16℃以上,可地膜覆蓋栽培,種植密度600~800株/畝;畝施農家肥500~650千克,餅肥70千克左右,復合肥25~35千克。開花坐果期不澆水,采收前10天不澆水。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春季露地和秋季保護地種植。
注意事項:授粉期間溫度過高不易坐果,要控制好主蔓生長。雨水偏多季節,不能及時采摘,會出現倒瓤現象,要掌握好采收時間。
29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民籽6號
申 請 者:民勤縣恒盛貿易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民勤縣恒盛貿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黃羊大板籽用西瓜變異株中分離選育
特征特性:籽用常規種。生育期115天,屬中熟品種。幼苗頂土力強,出苗整齊,苗勢旺,坐果能力強;植株生長健壯,蔓短,弱分枝,蔓長90厘米;葉小,葉色深綠;雌花單性,第1雌花著生在第2~5節,隔3~4節出現第2雌花。果實圓形,皮色綠黃,皮厚1.3厘米,瓤色黃白。單瓜重2千克左右,結籽多,出籽率3.0%;籽粒長圓形,色澤好,外黑內白,色澤分明,片大皮薄肉厚,片粒橫徑11毫米,縱徑18毫米。一級商品率達90%,千粒重300克左右。蛋白質39.18%,脂肪44.4%,脂肪組成中含亞油酸67.29%。籽用種皮黑色,籽粒長度17.3毫米。中抗枯萎病、炭疽病,苗期怕低溫,結果期怕澇。第一生長周期畝產150.4千克,比對照民籽2號增產15.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163.2千克,比對照民籽2號增產16.7%。
栽培技術要點:1.嚴格輪作倒茬:籽瓜因病害嚴重,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2.適宜密度:旱塘1.1米,水溝0.5米,溝深0.3米,株距18厘米。3.配方施肥、重施鉀肥、增施優質農家肥。4.適量使用化學除草劑。5.科學灌水:控制頭水灌溉時間,這是預防籽瓜病害、高產優質的關鍵。6.病害防治:蔓枯病、枯萎病及早選用3%廣枯靈水劑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猛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進行防治,連噴2~3次,每次間隔7~10天;白粉病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硫磺粉防治,噴施硫磺粉最好用噴霧器噴施均勻。7.收獲:掌握收獲適期,不宜采收過早。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民勤、金昌等地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不耐重茬,需嚴格輪作倒茬。
29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黑豐寶
申 請 者:民勤縣恒盛貿易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民勤縣恒盛貿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靖遠大板的變異株中分離選育
特征特性:籽用常規種。屬中熟品種,生育期98天。幼苗頂土力強,出苗整齊,生長旺盛,坐果能力強。蔓短,分枝多,蔓長90厘米;葉小,葉色深綠;雌花單性,第一雌花著生在第2~5節,隔3~4節出現第2雄花。果實圓形,果皮黑色,皮厚2.5厘米,瓤色黃白,單瓜重2千克左右;籽粒片大殼薄肉厚,外黑內白,色澤分明,酷似龍眼,片形均勻,油多味醇,出仁率高,平均瓜籽縱徑17毫米。瓜大、圓形、結籽多,出籽率3.0%,千粒重300克左右。籽用種皮顏色黑,籽粒長度17.6毫米。中抗枯萎病、炭疽病,耐低溫,怕澇。第一生長周期畝產150千克,比對照民籽2號增產19.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158千克,比對照民籽2號增產21.4%。
栽培技術要點:1.嚴格輪作倒茬:籽瓜因病害嚴重,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2.適宜密度為:旱塘1.1米,水溝0.5米,溝深0.3米,株距18厘米。3.配方施肥、重施鉀肥、增施優質農家肥。4.適量使用化學除草劑。5.科學灌水:控制頭水灌溉時間,這是預防籽瓜病害、高產優質的關鍵。6.病害防治:蔓枯病、枯萎病及早選用3%廣枯靈水劑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猛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進行防治,連噴2~3次,每次間隔7~10天;白粉病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硫磺粉防治,噴施硫磺粉最好用噴霧器噴施均勻。7.收獲:掌握收獲適期,不宜采收過早。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民勤、金昌等地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不耐重茬,需嚴格輪作倒茬。
29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農康懶漢王
申 請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M9995×F9995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植株生長健壯,分枝性較強,葉片中等寬掌狀全裂,葉色深綠,第一雌花著生主蔓7~9節,以后間隔5~6節出現一朵雌花,平均坐果節位15節,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45,果皮墨綠色覆黑綠條帶,果肉紅色。一般單瓜重7~9千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9.8%,果皮硬度中,肉質口感沙、脆、多汁。中抗枯萎病,抗逆性好,較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968.7千克,比對照無杈瓜增產16.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15.4 千克,比對照無杈瓜增產16.0%。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新疆露地栽培一般5月上中旬,采用雙膜覆蓋栽培或露地直播。2.種植密度:一般畝種植740株左右,采用2~3蔓整枝,留主蔓第2~3朵雌花坐果,每株留一瓜。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每畝施優質腐熟廄肥2000千克,二胺100千克,尿素10千克。4.病蟲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黃守瓜、小地老虎及猝倒病,中后期注意防治菜青蟲、蚜蟲等。5.采收:本地銷售以九成熟,外購以八到九成熟時采收為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北地區早春季節種植。
30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華秀
申 請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M-744×F-40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全生育期80天左右(露地小拱棚栽培),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28天左右,生長勢中等,易坐果,整齊,第一雌花節位6~7節,以后每隔5~6節著生1朵雌花,膨瓜快,圓果形,果皮綠色覆墨綠色條帶,果面光滑無棱有蠟粉,紅瓤,皮厚1.0厘米。單瓜重6~8千克,果皮硬度中,耐儲運,適應性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8.5%,肉質脆嫩爽口,汁中多。抗枯萎病,表現耐濕、耐弱光較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5032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9.7 %;第2生長周期畝產5106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9.5%。
栽培技術要點:適用于春季大中棚及小棚覆蓋栽培。3月中下旬播種,4月中下旬移栽,行距1.6~1.8米。株距0.5厘米,畝栽740~800株。施足基肥,適時追肥。該品種長勢較強,需及時整枝壓蔓。2~3蔓整枝,選留第2或3朵雌花坐果。加強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苗期的猝倒病和成株期的蔓枯病,注意防治蚜蟲、黃守瓜、潛葉蠅等。一般在6月下旬成熟時采收,不可采收過早,否則品質易降低。采收前1周應停止灌溉,提高果實含糖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北早春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植株生長較旺,潮濕陰雨處,前期應控肥控水,適當人工授粉直到坐果。
30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麗佳
申 請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M-677×F-377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品種,全生育期88~90天(早春小拱棚栽培),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28天左右,生長勢中等,易坐果整齊,膨瓜快,圓果形,果皮綠色覆墨綠色條帶,成熟時有白質蠟粉,紅瓤,肉質脆嫩爽口,單瓜重6~8千克,耐裂,適應性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8.6%,果皮硬度中。中抗枯萎病,耐低溫弱光。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993千克,比對照早佳增產1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296千克,比對照早佳增產7%。
栽培技術要點:1.適合露地、地膜覆蓋栽培,也可作大、小拱棚保護地栽培。2.選擇排灌方便的中性沙壤土種植,春季育苗栽培,種植密度每畝600~700株。三蔓整枝留一果,科學進行肥水管理,底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合理追肥,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北地區早春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果實膨大期需加強肥水管理。
30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吉佳
申 請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M-759×F-41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植株生長旺盛,開花至成熟30~33天左右,屬早中熟品種,果實圓球至高球型,果實淺綠底,覆墨綠色條紋。果實膨大期如遇低溫,果皮底色和條紋會加深,果肉桃紅色。一般單瓜重5千克,較耐儲,易坐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邊可溶性固形物9.2%,果皮硬度中,肉質脆嫩爽口、多汁。抗枯萎病,表現耐濕性、耐低溫弱光較好。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630千克,比對照早佳增產12.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828千克,比對照早佳增產7.4%。
栽培技術要點:幼苗期及生長前期抗病性弱,不抗枯萎病等病害,注意加強病害綜合防治。育苗注意提高溫度,保證水分均勻供應。定植后至生長前期遇低溫抗性差,連作地及輪作間隔時間不足地塊,易發病死棵。建議采用優質育苗土穴盤育苗或嫁接育苗,幼苗期保持水分均勻供應;生長前期,加強管理,增強植株長勢,采取綜合預防措施,避免病害發生。適宜大小棚覆蓋栽培。大棚栽培每畝300株左右,小棚栽培每畝400~500株。視植株長勢旺弱,選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復合肥,果實發育期應注意肥水管理。栽培技術上宜在15~16節位座瓜,以免果實膨大期遇低溫,引起果實空心厚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北地區早春季節種植。
注意事項:1.坐果節位過低或過高,可能發生果型、果皮變化。2.果實膨大期氮肥使用量過高易發生厚皮、起楞。3.收獲前水分變化過大,可能出現裂果。4.整個生育期內應積極防治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黑斑病、軟腐病、蚜蟲、薊馬、紅蜘蛛等西瓜栽培常見病蟲害。5.收獲期遇異常高溫可能出現肉質惡變果,要注意降溫。6.重茬地栽培,土傳病害發生幾率高,注意倒茬。7.噴灑過除草劑的地塊可能會出現藥害,避免栽培。8.低溫可能會抑制西瓜生長,導致花粉量減少,不易坐果,注意適溫栽培。
30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欣星
申 請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農人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M-210×F-349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長勢中等,易坐果整齊,膨瓜快,第一雌花著生第6~7節左右,以后每隔4~5節再出現一朵雌花。果實圓形,果皮綠色覆墨綠色條帶,成熟時有白質蠟粉,紅瓤,單瓜重6~8千克,耐裂。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邊可溶性固形物8.5%,果皮硬度中,肉質口感脆、松,爽口。中抗枯萎病、炭疽病,表現耐濕性、耐低溫弱光較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4958 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8.1%;第2生長周期畝產4810千克,比對照京欣一號增產8.3%。
栽培技術要點:適用于春季大中棚覆蓋及小拱棚栽培,適宜育苗期在3月上旬至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行距1.6米,株距0.5米,畝栽830株左右。施足基肥,適時追肥。該品種長勢較強,應及時整枝壓蔓。2~3蔓整枝,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植株開花時期遇陰雨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加強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苗期的猝倒病和成株期的蔓枯病、炭疽病,注意防治蚜蟲、黃守瓜、潛葉蠅等。一般在6月成熟時采收,不可采收過早,否則易降低品質。采收前1周應停止灌溉,提高果實含糖量。幼苗期及生長前期抗病性弱,注意加強病害綜合防治。育苗注意提高溫度,保證水分均勻供應,定植后至生長前期遇低溫抗性差,連作地及輪作間隔時間不足地塊,易發病死棵。建議采用優質育苗土穴盤育苗或嫁接育苗,幼苗期保持水分均勻供應;生長前期,加強管理,增強植株長勢,采取綜合預防措施,避免病害發生。適宜大小棚覆蓋栽培。大棚栽培每畝300株左右,小棚栽培每畝400~500株。視植株長勢旺弱,選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復合肥,果實發育期應注意肥水管理。栽培技術上宜在15~16節位座瓜,以免果實膨大期遇低溫引起果實空心厚皮。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北地區早春種植。
注意事項:植株生長較旺,潮濕陰雨處,前期應控肥控水適當人工授粉直到坐果。
30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開抗早夢龍
申 請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開封41號×開封115號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品種,全生育期96天,果實發育期28天。長勢穩健,分枝性中等;主蔓長280厘米,主莖粗0.8厘米,節間7.0厘米;最大葉片長22厘米,寬20厘米,葉柄長7.3厘米,粗0.65厘米;第一雌花位于主蔓第7節,間隔7節;果實橢圓形,果型指數1.27,果皮綠色上覆墨綠鋸齒條,表面光滑,皮厚1.0厘米;瓤色大紅,瓤質脆,纖維少;平均單瓜重4~5千克,單瓜粒平均350粒左右;種子黑褐色居麻紋、中型,千粒重45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邊可溶性固形物8.5%。田間表現有枯萎病,抗逆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2516.0千克,比對照京欣1號增產10.6%;第2生長周期畝產2173.7千克,比對照京欣1號增產8.4%。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和密度:保護地栽培2月中下旬育苗,地膜栽培3月上旬育苗,苗齡30天左右;每畝700株,雙蔓或三蔓整枝;坐果期及時摘除根瓜,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每株1果。2.田間管理:施足底肥,澆足底水,果實膨大期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枯萎病等病蟲害;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九成以上成熟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西瓜產區作早熟栽培。
注意事項:不耐連作,重茬需嫁接栽培。
30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開抗三號
申 請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開封86號×開封169號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104天,果實發育期32天。植株長勢穩健,分枝性強;第一雌花著生節位8節,雌花間隔7節;果型橢圓,果型指數1.3,果皮灰綠色覆隱鋸齒條帶,平均單瓜重6千克,皮厚1.2 厘米;果肉紅色,質脆多汁;種子卵形,麻褐色,千粒重52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6%,邊可溶性固形物8.8%,果皮較硬。田間表現有枯萎病,抗逆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3320.2千克,比對照慶發8號增產18.2%;第2生長周期畝產3056.3千克,比對照慶發8號增產5.5%。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和密度:地膜栽培,于3月上旬育苗或3月底4月初直播;大棚栽培,元月下旬或2月初育苗;地膜栽培每畝600株,大棚每畝500株左右,雙蔓或三蔓整枝,第三雌花留果,每株一果。2.田間管理:施足底肥,重施膨瓜肥,澆足膨瓜水,生育期間防治蚜蟲、棉鈴蟲、炭疽病、病毒病等;重茬地種植時,應采取嫁接換根的方法防止枯萎病的發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種植。
注意事項:不耐連作,重茬需嫁接栽培。
30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菊城綠之美
申 請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開封209×開封211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97天,果實成熟天數29天,長勢穩健,分枝性中等,易坐果。主蔓長296厘米,主莖粗0.92厘米,節間6.56厘米,最大葉片長23厘米,寬21厘米,葉柄長9.2厘米,粗0.68厘米。單性花,第一雌花位于主蔓第7~8節,間隔7節,雌花率16.67%。果實橢圓形,縱徑24.74 厘米,橫徑17.69 厘米,果形指數1.39。果皮青綠色有細網紋,表面光滑,外形美觀,皮厚1.11厘米,瓤色大紅,瓤質脆,纖維少,口感好。平均單瓜重4~7千克。籽小型,黃褐色,單瓜平均136粒左右。種子麻褐,大型,千粒重85克。該品種耐病毒病,果皮韌、抗裂性好,架貨期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10%,邊可溶性固形物9.83%。田間表現有枯萎病,抗逆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3015.54千克,比對照豫星增產15.56%;第2生長周期畝產3105.4千克,比對照豫星增產16.76%。
栽培技術要點:1.保護地栽培,2月中上旬育苗;地膜栽培,3月上旬育苗,苗齡30天左右。重茬地種植時,應采取嫁接換根的方法防止枯萎病的發生。2.密度700株/畝,雙蔓或三蔓整枝,坐果期及時摘除根瓜,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每株一果。3.施足底肥,澆足底水,果實膨大期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九成以上成熟時采收。4.生育期間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枯萎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春季早熟栽培。
注意事項:輕抗枯萎病,重茬種植時應采取嫁接栽培。
30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開抗久優
申 請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開封34號×開封117號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早熟品種,果實發育期28天,全生育期96天。植株長勢穩健,分枝性中等。主蔓長270厘米,主莖粗0.75厘米,節間7.0 厘米,最大葉片長22厘米,寬20厘米,葉柄長7.3厘米,粗0.65厘米。單性花,第一雌花位于主蔓第6節,間隔6節。果實橢圓形,果型指數1.30,果皮綠色上覆墨綠鋸齒條,表面光滑,外形美觀,皮厚1.1厘米。瓤色紅,酥脆多汁,纖維少,口感風味好。平均單瓜重4~5千克。種子黑褐色,中型,千粒重45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6%,邊可溶性固形物10.0%,果皮硬。田間表現有枯萎病,抗逆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2927.4千克,比對照京欣1號增產14%;第2生長周期畝產2754.2千克,比對照京欣1號增產10.8%。
栽培技術要點:1.保護地栽培,2月中上下旬育苗;地膜栽培,3月上旬育苗,苗齡30天左右。重茬地種植時,應采取嫁接換根的方法防止枯萎病的發生。2.密度700株/畝,雙蔓或三蔓整枝。坐果期及時摘除根瓜,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每株1果。3.施足底肥,澆足底水,果實膨大期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九成以上成熟時采收。4.生育期間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枯萎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栽培種植。
注意事項:不耐連作,重茬需嫁接栽培。
30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開優紅秀
申 請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開封226×開封178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96天左右,坐果性較易,長勢中等,抗病性中等。果實圓形,綠皮墨齒。縱徑16.3厘米,橫徑16.1厘米,果皮厚度1.0厘米。果皮脆,果實耐貯運性中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8%,邊可溶性固形物8.3%,瓤色紅,酥脆多汁,纖維少,果皮韌、抗裂性好,架貨期長。田間表現有枯萎病,抗逆性好,耐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3768千克,比對照豫星增產10.5%;第2生長周期畝產3649千克,比對照豫星增產11.3%。
栽培技術要點:1.保護地栽培,2月上中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地膜栽培,3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重茬地種植時,需進行嫁接換根栽培。2.密度700株/畝,雙蔓或三蔓整枝。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3.施足底肥,澆足底水,果實膨大期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九成以上成熟時采收。4.生育期間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枯萎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早熟栽培種植,較適宜中棚、小拱棚、地膜等栽培形式。
注意事項:不耐連作、重茬,需嫁接栽培。
30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開美一號
申 請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霍治邦 吳占清 程志強 張先亮 范君龍 侯晟燦 閆娜 張存松
品種來源:開封327×開封126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98天左右,坐果性較易,長勢中等,抗病性中等。果實圓形,綠皮墨齒。縱徑18.3厘米,橫徑18.1厘米,果皮厚度1.0厘米。果實耐貯運性中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2%,邊可溶性固形物8.1%,果皮韌,瓤色紅,酥脆多汁,纖維少,果皮抗裂性好,架貨期長。田間表現有枯萎病,抗逆性好,耐低溫,耐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3527千克,比對照豫星8424增產11.8%;第2生長周期畝產3458千克,比對照豫星8424增產12.6%。
栽培技術要點:1.保護地栽培,2月中上旬育苗;地膜栽培,3月上旬育苗;重茬地種植時,需進行嫁接換根栽培。2.密度700株/畝,雙蔓或三蔓整枝。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3.施足底肥,澆足底水,果實膨大期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九成以上成熟時采收。4.生育期間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枯萎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早熟栽培種植,較適宜中棚、小拱棚、地膜等栽培形式。
注意事項:不耐連作、重茬,需嫁接栽培。
31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菊城紅玲
申 請 者: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吳占清 程志強 霍治邦 范君龍 張先亮 侯晟燦 閆娜 康宇靜
品種來源:開封288×開封304
特征特性:鮮食型雜交種。生育期80天左右,果實成熟期25天左右,平均坐果節位6節,雌花間隔6節。最大單瓜重4.25千克,平均單瓜重3.21千克。果實橢圓形,果型指數1.15。果皮綠色覆深綠色細齒條,果皮厚度0.7厘米。果實表面有蠟粉。果肉顏色粉紅,無空心。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2%,邊可溶性固形物8.7%,肉質脆沙,纖維少,果皮韌、抗裂性好,架貨期長。田間表現有枯萎病,抗逆性好,耐低溫,耐弱光,生長旺盛。第1生長周期畝產3256千克,比對照金玉玲瓏增產10.2%;第2生長周期畝產3363千克,比對照金玉玲瓏增產11.3%。
栽培技術要點:1.保護地栽培,2月上中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重茬地種植時,需進行嫁接換根栽培。2.密度1500株/畝,雙蔓或單蔓整枝。選留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3.施足底肥,澆足底水,果實膨大期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九成以上成熟時采收。4.生育期間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枯萎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南早熟栽培種植,較適宜大棚、溫室等栽培形式。
注意事項:不耐連作、重茬,需嫁接栽培。
31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玉姑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74-6×521-9
特征特性:雜交種。光皮類厚皮甜瓜。植株生長勢強,適合單蔓或雙蔓式栽培。全生育期80~100天,果實發育期38~45天。瓜高球至短橢球形,單瓜重1.5千克左右,瓜皮白色,表面光滑或偶有少量稀網紋。肉色淡綠色,肉厚,肉質柔軟細膩。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7%。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430千克,比對照西薄洛托增產19.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553千克,比對照西薄洛托增產23.8%。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浙江省冬春季栽培12月至1月開始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 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増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栽植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200~15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浙江、江蘇、山東、安徽、福建、湖南、河南、四川、陜西、新疆、內蒙古冬春季栽培;海南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受氣候或栽培管理原因,果實表面可能出現斑點,可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及時整枝及套袋栽培。
31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蜜世界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74-5×6750
特征特性:雜交種。光皮類厚皮甜瓜。植株生長勢強,適合單蔓或雙蔓式栽培。全生育期85~100天,果實發育期45~50天。瓜圓形,單瓜重2.0千克左右,瓜皮白色,表面光滑或偶有少量稀網紋。肉色白綠色,肉厚,肉質細軟。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1986千克,比對照蜜天下增產4.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121千克,比對照蜜天下增產7.3%。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海南省春季栽培12月開始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増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栽植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200~15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海南、福建、陜西、寧夏、新疆、內蒙古春季栽培,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春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高溫期栽培種腔較大,肉色較白,應避開高溫期栽培。
31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翠甜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27×1284
特征特性:雜交種。厚皮網紋品種。植株生長強健,雌花發生穩定,坐果率高。全生育期75~85天,果實發育期35~40天,適于溫暖期栽培,低溫期瓜較小。瓜高球形,單瓜重1.5千克左右,瓜皮灰綠色,中粗密網紋布滿全瓜。果肉綠白色,肉質細膩,汁水多。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484千克,比對照翠芳增產14.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373千克,比對照翠芳增產7.1%。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海南省春季栽培播種時間1月至2月;秋季播種時間為9月至10月,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増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栽植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200~15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四川、吉林、內蒙古春季栽培;海南適春、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低溫期栽培果較小或果實成熟期遇低溫偶有裂果發生,應盡量避開低期期栽培,提高產量,預防裂果。
31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圣姑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74-9×521-13
特征特性:雜交種。光皮類厚皮甜瓜。早熟,植株生長勢較強,全生育期75~90天,果實發育期40~45天。瓜短橢圓形,瓜皮白色,表面光滑或偶有稀少網紋,單瓜重約2.0千克。肉色綠白色,肉質細爽多汁,品質優良。不易脫蒂,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369千克,比對照西薄洛托增產13.1%;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481千克,比對照西薄洛托增產16.7%。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浙江省冬春季栽培12月至1月開始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増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200~15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浙江、江蘇、山東、安徽秋冬季栽培;福建、四川、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云南春季栽培;海南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高溫條件下栽培,品質較差,建議在溫暖、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下栽培,以提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1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長香玉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3303-910×856-5
特征特性:雜交種。網紋厚皮甜瓜。植株生長勢強,全生育期90~100天,果實發育期45~55天。瓜長橢圓形,單瓜重2.5千克左右,瓜皮灰綠色,稀疏細網紋布滿全瓜。肉色橙紅色,肉質細脆,香味純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4%,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中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463千克,比對照雅典增產2.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620千克,比對照雅典增產10.5%。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海南省冬春季栽培12月開始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増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栽植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200~15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海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湖北、山東、甘肅、陜西、吉林、內蒙古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網紋較不穩定,應避開高溫期栽培,采用立式單蔓單果栽培方式。
31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金姑娘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610-188×1360-80
特征特性:厚皮型雜交種。植株長勢強,不易早衰,中早熟,全生育期70~80天,果實發育期約35天。瓜長橢圓形,瓜皮金黃色,表面光滑。果肉白色,單瓜重約1.5千克,肉質細嫩,不易發酵,風味優良,不脫蒂,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1913千克,比對照伊麗莎白減產14.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1845千克,比對照伊麗莎白減產16.4%。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海南省春季栽培 2月份開始播種育苗,秋季栽培9月份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増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栽植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200~15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海南、福建、廣東、廣西、北京、安徽、江蘇、云南、四川春、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低溫期栽培,果形較小,產量低,應避開低溫期栽培。
31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白玉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357-110×357-128
特征特性:薄皮型雜交種。植株長勢強。全生育期65~75天,果實發育期30~35天。瓜梨形,單瓜重500克左右,瓜形整齊,幼果綠色,成熟瓜皮淡黃白色,表面光滑。果肉白綠色,肉質酥脆,香甜可口,品質優。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1674千克,比對照日本甜寶增產10.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1807千克,比對照日本甜寶增產15.2%。
栽培技術要點:海南省春季栽培1月開始播種育苗、秋季9月上旬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及栽培密度。爬地栽培密度每畝栽植500~600株,吊蔓栽培密度每畝栽植1800~2000株。每畝基施優質農家肥2000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5千克,硫酸鉀20千克。爬地栽培留3~5條子蔓,每株留瓜5~6個,吊蔓栽培采用單蔓整枝,孫蔓結瓜,每株留瓜3~4個。及時授粉,瓜未坐穩時要適當控制水分。果實雞蛋大小時每畝追施高鉀肥(N-P-K為13-13-25)20千克。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福建、江西、廣東、安徽、浙江、山東、陜西、寧夏、甘肅、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四川、重慶、新疆春季栽培;海南春、秋季栽培。
注意事項:應加強整枝,提高坐果率。
31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翠蜜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171×411
特征特性:雜交種。網紋類型厚皮甜瓜。植株生長勢強,全生育期85~100天,果實發育期50天左右,低溫期瓜較小。瓜高球形,單瓜重1.8千克左右,瓜皮灰綠色,細密網紋布滿全瓜,果柄不易脫落,果硬,耐貯運。肉色翡翠綠色,肉質細嫩柔軟,品質優,風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中抗枯萎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064千克,比對照天香增產14.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1721千克,比對照天香減產2.0%。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山東省春季栽培2~3月開始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増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栽植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200~15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山東、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陜西、湖北、云南、四川、吉林、內蒙古春季栽培。
注意事項:低溫期栽培果較小,應避開低溫期栽培,提高產量。
31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中蜜198
申 請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王懷松 付秋實 張志斌
品種來源:2011506×2011533
特征特性:厚皮型雜交種。果實發育期42 天、平均單果重1.7千克左右。植株長勢健壯,坐果性好,果實高圓形,果徑16.5厘米×15.0厘米,果皮黃色、光亮,果肉橙紅色,果肉厚4.0厘米,肉質細膩、濃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肉質緊密、稍軟,清香。感白粉病,感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060千克,比對照伊麗莎白增產30.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988千克,比對照IVF117增產9.2%。
栽培技術要點:避免重茬種植。播種期與當地甜瓜生產播種期相同。播種前種子需進行消毒處理;育苗移栽。設施立架栽培,單蔓整枝,子蔓第11~15節坐果。人工輔助授粉,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不要偏施氮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肥水充足,增施優質鉀肥。果實采收前7~10天停止灌水。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吉林、河南、寧夏春季設施栽培。
注意事項:重茬種植時需進行嫁接;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和及時進行整枝,否則坐瓜少或不坐瓜;慎用坐瓜靈、膨大素等激素類物質,如應用不當,將影響果實品質;本品種不抗白粉病、霜霉病,田間應注意防范白粉病、霜霉病等;持續低溫寡照或極端溫度,可能對植株生長、果實品質等造成不良影響;澆水過多或控水過干,易影響果實商品性;適時采收,過熟采收將使果實品質下降 。
32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唯蜜
申 請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付秋實 王懷松
品種來源:13-005×13-075
特征特性:薄皮甜瓜雜交種。植株長勢健壯,子孫蔓結瓜,易坐果。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果實梨形,果皮淡青黃色,有縱線淺痕,果肉白色。單果重450克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過熟轉軟,濃香。感白粉病,感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1820千克,比對照紅城十號增產6.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1980千克,比對照金妃增產4.2%。
栽培技術要點:應盡量避免重茬種植。播種期與當地甜瓜生產播種期相同。播種前種子需進行消毒處理;育苗移栽。設施立架栽培,單蔓或雙蔓整枝,子蔓坐果;爬地栽培,4或5葉摘心,三蔓整枝,孫蔓坐果。人工輔助授粉,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不要偏施氮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肥水充足,增施優質鉀肥。果實采收前7~10天停止灌水。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內蒙古、河北、吉林、陜西、天津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重茬種植時需進行嫁接;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和及時進行整枝;慎用坐瓜靈、膨大素等激素類物質,如應用不當,將影響果實品質;本品種不抗白粉病、霜霉病,田間應注意防范白粉病、霜霉病等;持續低溫寡照或極端溫度,可能對植株生長、果實品質等造成不良影響;澆水過多或控水過干,易影響果實商品性;適時采收,過熟采收將使果實品質下降 。
32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早甜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張其安 方凌 嚴從生 江海坤 董言香
品種來源:M993 × M005
特征特性:鮮食雜交一代,厚薄皮中間型甜瓜。果實發育期35天,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強,第一雌花節位8節左右,第10~12節位留瓜,可同時座2~3個果,單果重2.0千克左右。果實長橢圓形,果型指數1.45左右,果皮黃綠色。果肉白色,肉質細脆,肉厚3.5厘米左右,中心糖含量17%,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感白粉病、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860千克,比對照中甜1號增產17.7%;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050千克,比對照中甜1號增產15.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育苗:春保護地種植,1月份至2月份育苗,苗齡25~30天。2.培育壯苗:播種前浸種2~3小時,搓洗干凈后于28℃恒溫條件下催芽,待80%種子露白時將種子播到營養缽或穴盆中。3.施足基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一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2000千克,菜籽餅100千克,氮、磷、鉀復合化肥25千克。翻地前一次撒施于土壤,果實成熟前15天增施鉀肥。4.合理密植:爬地雙蔓整枝栽培,畝植600株左右;吊蔓或架栽畝植2000株左右。5.整枝與留果:通常于5片真葉時摘心,留2~3條子蔓,第10~12節位留瓜,爬地雙蔓整枝每株選留3~4個果。6.適時采收:坐果后40天左右成熟,果皮及果柄部轉黃綠色時為采摘上市期。采收前7天到10天停止澆水,以防裂瓜。7.病蟲害防治:生長期間注意降低空氣濕度,綜合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省春季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適合早春保護地栽培或少雨地區露地栽培,不適合雨水多的地區露地栽培;注意設施內空氣濕度,防止病蟲害發生;果實采收前7天到10天停止澆水,防止裂瓜。
32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綠貴人
申 請 者:新疆昌農禾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新疆昌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M5-33×F6-99
特征特性:厚皮型雜交種。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00天左右,開花至成熟38~40天左右,果皮深綠色,上覆灰白色全網紋。果形高圓,果肉青白色,肉質細膩,種腔小,單瓜重2.5千克,坐果整齊一致,商品率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5.8%,邊部可溶性固形物11.6%,肉質口感脆、細。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990.18千克,比對照新蜜40號增產9.5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124.06千克,比對照新蜜40號減產0.8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露地及保護地栽培,要求水肥條件較好的沙瓤土種植,行距1.5米,株距0.4米,每畝留苗1000株,四葉摘心,雙蔓整枝,一般在第10~12節位留瓜,每株留2個瓜即可,蹲苗期控制水肥,坐果后加強水肥管理。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南北疆、江西、江蘇、內蒙古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采收前一周停止澆水,植株生長發育期間注意防治病蟲害。
32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密網伽師瓜
申 請 者:新疆安農種子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新疆安農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inm041×xinm050
特征特性:厚皮型晚熟雜交種。大果型,全生育期80~100天,果實發育期35~45天,植株生長旺盛。果實長橢圓形,果皮深綠密布網紋,果肉桔紅色,肉質粗脆多汁,甘甜,清香,貯后品質轉好,一般單瓜重4~6千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14.0%,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0%~9.4%。感白粉病,感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450千克,比對照伽師瓜增產3.5%;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477千克,比對照伽師瓜增產4.1%。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中等以上肥力土壤,施足基肥。行距3.5米左右,株距0.45米左右,單蔓或雙蔓整枝,第8~10節留瓜,瓜前的側蔓全部去除,采收前7~10天停止澆水。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新疆春季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栽培中要加強防治生長中后期的白粉病、霜霉病,成熟前7~10天停止澆水,謹防裂果。不宜過早采收,以免影響品質。
32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農友金香玉
申 請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610-136×2088-1
特征特性:厚皮型雜交種。植株長勢中等,早熟,全生育期75~90天,果實發育期35~40天。瓜短橢圓形,單瓜重2.0千克左右,不易脫蒂,瓜皮金黃色,肉色白色,肉質脆嫩,風味佳。適合溫暖期栽培。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021千克,比對照伊麗莎白增產23.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675千克,比對照伊麗莎白增產4.4%。
栽培技術要點:1.南方地區適宜小拱棚或連棟大棚栽培,北方地區適宜日光溫室或大拱棚栽培,海南省春季栽培1月至2月播種育苗,秋季栽培9月至10月播種育苗,其他省份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習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2.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燙浸種,對營養土進行消毒。3.注意重施底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在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水肥充足,增施優質鉀肥。4.爬地栽培,每畝栽植500~600株,宜采用雙蔓整枝;吊蔓栽培,每畝栽植1300~1600株,宜采用單蔓整枝。5.留瓜節位為12~18節,每蔓每批次留1瓜,果實成熟前5~7天不澆水,并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海南、福建、浙江、四川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低溫期果較小,果面易起棱溝,應避開低溫期栽培。
32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懶香
申 請 者:沈山林
育 種 者:沈山林
品種來源:DX13×WY
特征特性:薄皮型雜交種。完全免整枝,雄花兩性花同株,極易坐果,早熟,高溫時段從種到始收65天,單株結瓜5~11個,單瓜重500~800克,果實倒卵形,皮色淺黃底,覆綠斑塊,果皮韌性好,香氣濃,軟肉,酸甜汁液豐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7%~13.3%,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還原糖6.35%,維生素C含量3.38毫克/100克,總酸2.26克/千克,鎂177毫克/千克,鉀912毫克/千克,鈣282毫克/千克,超氧化物歧化酶5.02u/g。軟肉、汁液多,酸甜,食味品質優良。中抗白粉病,枯萎病,感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314千克,比對照懶妃增產1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230千克,比對照懶妃增產22%。
栽培技術要點:1.宜選生茬地。2.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5℃播種,河北1米小拱棚雙覆蓋栽培,播種時間為4月初。山東、河南為3月下旬,江蘇為3月中旬。育苗移栽的為當地適宜播種時間向前推1個月為育苗播種時間。由于該品種母本花性型是少見的完全花,雜交制種時需人工去雄,制種成本和種子售價相對較高,建議采用育苗替代直播。3.底肥增施有機肥,施高鉀三元素復合肥。4.根據地力強弱667平方米保苗700~1000株,完全免整枝、自然生長。5.根據墑情、雨情澆水。開花期及成熟前7天不宜澆水。6.宜在果面剛轉黃,瓜柄茸毛脫落,瓜蒂未落時,即八成熟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適宜地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不能在上茬種過甜瓜的地上不嫁接種植,但上茬種過1年西瓜的地可以種甜瓜。不宜選上茬玉米地過量噴施含莠去津除草劑的地,上茬棉花過量噴施過氟樂靈除草劑的地,及上茬紅薯大量噴過多效唑的地種甜瓜,以防上茬藥劑殘留藥害。地爬免整枝栽培不宜隨便加大密度。定植穴內施了“一特片”,遇過分干旱年份,尤其是生長后期也要噴低毒高效農藥,防治蚜蟲、粉虱,以防病毒病(成熟前10天停止用藥)。還可在地邊每1米插一根竹、木棍,綁1米長10厘米寬銀灰膜條,驅避有翅蚜及粉虱潛入(同時有驅鳥作用)。陰雨天多葉面有水膜,注意在剛發現中心病株(一般在低洼處)時防治霜霉病。結瓜后期,雨后暴晴,天干地濕,葉面無水膜,注意在剛發現少量白粉點時防治白粉病,并要多噴水。
32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東方花脆
申 請 者:山東魯蔬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山東魯蔬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花脆×精品羊角蜜]×[先甜6號×精品羊角脆]
特征特性:薄皮型雜交種。果形似羊角、皮色墨綠、有淺綠條紋、果實美觀、耐運輸、產量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皮薄肉脆,香氣撲鼻。抗白粉病,高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700千克,比對照花脆增產5.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100千克,比對照花脆增產9.8%。
栽培技術要點:主要適合保護地吊蔓栽培,吊主蔓,4~5葉以上留瓜。頭茬瓜要做到每株留瓜3~4個,當6~10葉長出瓜碼時,同時掐尖,能同時坐瓜,同期膨大,使果實整齊一致。坐果后留果子蔓瓜前留1葉摘心并摘除其上的全部生長點,一般主蔓長至25~30片真葉距棚頂40厘米左右時主蔓摘心,以促瓜控秧,一般腰節第10~20節位不留瓜,子蔓及時摘除,植株長勢弱時,子蔓可留1片葉掐尖。第1茬瓜雞蛋大,在上部節位生出的子蔓瓜胎易坐時,再掐2~3個,留二茬瓜2~3個,不留果的子蔓及早摘除,頂部留1個生長點不摘心。后期揭開棚膜,在孫蔓上留2~3個果,結第3茬果。注意整枝掐尖應選擇晴天露水蒸發后進行,以利傷口盡快愈合,防止感染。整枝最好用剪刀,并且準備一塊浸有75%百菌清200倍液等藥劑的濕潤藥巾,剪完一棵擦一次剪刀,以防交叉感染。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河北、安徽、浙江、江蘇、陜西、河南等省保護地早春和秋延遲栽培。
注意事項:設施栽培需防范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
32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紅玉脆
申 請 者:山東魯蔬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山東魯蔬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紅菲3號×LSM-213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厚皮和薄皮的中間型。有著梨一樣脆甜的口感,且果肉含糖量高,分布均勻,白皮紅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高抗白粉病,高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200千克,比對照玉紅增產9.5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000千克,比對照玉紅增產17.5%。
栽培技術要點:1.拱圓大棚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延后栽培:“三膜一苫”模式:3月上旬定植,上市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期按育苗苗齡30天向上推算:定植期早的可于果實膨大期結束前留二茬瓜。“雙模”模式:3月中旬定植,最遲不晚于3月25日,上市期在6月上、中旬,播種期按育苗苗齡30天向上推算;定植期早的可于果實膨大期結束前留二茬瓜。秋季延后栽培應以11月上旬果實成熟為準,按果實發育期38余天向前推算授粉期,定植期8月上旬,播種期按苗齡25天向前推算。2.日光溫室栽培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季延后或越夏栽培:春季早熟栽培:定植期以2月中旬至2月下旬為宜,定植至授粉期需50天左右,果實發育期需40天,上市期5月中旬至5月下旬。秋季栽培:定植期自8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可,而適當晚定植對育苗和苗期生長有利,且可于冬季上市,有利于調節市場,獲取高效益。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東、安徽、浙江、江蘇、陜西、河南、河北等省保護地早春和秋延遲栽培。
注意事項:果實生育期在不同季節成熟期不相同,在采收時必須將授粉日期與品種熟性相結合。
32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薄綠1號
申 請 者: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2007-5×2#-1-1
特征特性:鮮食薄皮早熟雜交種。果實發育期32天左右,全生育期95天左右。植株生長勢中等,多蔓整枝,易坐果,單株可坐果3~4個,平均單果重0.5千克;果實為梨形,成熟果綠色,果面光滑,果底部有淺棱溝;果肉綠色,肉厚2.7厘米,肉質脆酥,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耐濕耐熱性較強,感白粉病、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500千克,比對照久青蜜增產6.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360千克,比對照久青蜜增產9.8%。
栽培技術要點:1.育苗:建議育苗移栽為宜,育苗以瓜類商品專用營養基質為佳,采用營養缽或54孔育苗盤,育苗期間注意防止根系木栓化與老化、高腳苗等。2.定植:2葉1心時定植,早春低溫時節可適當推遲定植,秋季高溫時節可適當提前定植,建議定植時間段為1月15日至5月10日,6月1日至7月30日。爬地栽培每畝定植株數為1000株左右,株行距0.5米×1.4米(包溝),定植時要澆足定根水,定根水可視情況添加殺菌劑、不超過0.3%濃度肥水以保護幼苗及促幼苗早緩苗。3.定植后管理:伸蔓期前后以促秧為主,伸蔓期及時、適時灌水,以促苗及確保授粉期不缺水,但切勿澆水過大。授粉后7~10天,果實長到雞蛋大小時,及時疏果和澆膨果水,肥水分要充足,但不宜過量。4.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廣東、安徽春秋兩季保護地及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該品種是子蔓或孫蔓坐瓜,采收過晚會導致口感變差,應注意適時采收;注意白粉病的防治,確保商品品質,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兩次;注意蟲害斑潛蠅的防治,可用斑潛凈1000倍液噴霧兩次。
329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新早蜜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A133-6× A238-1
特征特性:厚皮型雜交種。果實圓形,果皮乳白色,成熟后有黃暈。果肉厚35厘米,肉白色,細膩。單株留瓜3~4個,單瓜重 0.8千克。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抗白粉病,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650.0千克,比對照玉金香增產9.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501.0千克,比對照玉金香增產6.2%。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1000~1200 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 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雙蔓或三蔓整枝,主蔓4~5葉摘心,選留2~3條子蔓,孫蔓5~7節留瓜,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 5~7 葉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果皮乳白色,成熟后有黃暈。及時整枝留瓜,利于坐瓜。防止干濕差過大、水肥過猛、溫差過大等因素,人為造成裂瓜。本品種的適應生長溫度為15℃~40℃,適宜生長溫度為23℃~33℃,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在生育期內必須及時防治可能發生的各種病蟲害。采收前一周控制水肥,利于提高品質。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330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黃金蜜寶
申 請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蘭州金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A201-1× A636-1
特征特性:厚皮型雜交種。果實橢圓形,果皮黃色,帶網紋,在強光下或過熟時有黃暈。果肉厚 4.5厘米,肉綠橙色,種腔中。單株留瓜1個,單瓜重 4~5千克。耐貯運,貨架期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酥脆,汁多清香。抗白粉病,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4820.0千克,比對照甘蜜寶增產6.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952.0千克,比對照甘蜜寶增產9.5%。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種期:西北地區一般于4月25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種。3.栽培密度:畝保苗800~1000株為宜。4.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忌偏施氮肥;畝施腐熟好的優質土雜肥 4000~5000千克或優質人畜糞2000~3000千克。磷酸二銨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條施或穴施。5.澆水及整枝:開花坐果前嚴格控制水肥,單蔓整枝,并及時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瘋秧。選留第12雌花坐果,瓜坐齊后,加大水肥管理。6.防治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蚜蟲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預防,首先采取種子消毒,做好苗前預防;其次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內蒙古、陜西及同類生態區種植。依據當年的具體氣象在4月20日至5月15日適時播種。
注意事項:田間要及時整枝留瓜,利于坐瓜。防止干濕差過大、水肥過猛、溫差過大等因素,人為造成裂瓜。本品種的適應生長溫度為15℃~45℃,適宜生長溫度為 25℃~35℃,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在生育期內必須及時防治可能發生各種病蟲害。采收前一周控制水肥,利于提高品質。該品種為雜交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331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早甜5號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張其安 方凌 嚴從生 江海坤 王朋成 董言香 王明霞 王艷
品種來源:M-09-10×M-08-13
特征特性:鮮食雜交一代,厚薄皮中間型甜瓜。果實發育期40天左右,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植株生長勢較強,第一雌花節位8節左右,第10~12節位留瓜,可同時坐果2~3個,單果重1.4千克左右。果實高圓形,果型指數1.1左右,果皮白色,果面光滑。果肉淺綠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肉質細脆,清香。感白粉病、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680千克,比對照京玉2號增產13.2%;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760千克,比對照京玉2號增產11.6%。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育苗:春保護地種植,12月中下旬育苗,苗齡25~30天。2.培育壯苗:播種前浸種2~3小時,搓洗干凈后于28℃恒溫條件下催芽,待80%種子露白時將種子播到營養缽或穴盆中。3.施足基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一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2000千克,菜籽餅100千克,氮、磷、鉀復合化肥25千克。翻地前一次撒施于土壤,果實成熟前15天增施鉀肥。4.合理密植:該品種長勢旺,定植密度不宜過大,爬地栽培,畝植800株;吊蔓或架栽畝植1200株。5.整枝與留果:單蔓整枝,在主蔓12~16節位的子蔓坐果,子蔓瓜前留1葉摘心,主蔓22~24片葉摘心,待果實雞蛋大小時疏果,每株選留2~4個果,留果數多少依長勢、采收期早晚而異。6.適時采收:坐果后38天左右采摘上市期,采收前7天到10天停止澆水,以防裂瓜。7.病蟲害防治:生長期間注意降低空氣濕度,綜合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春季保護地栽培。
注意事項:不適合越夏栽培;注意降低棚內空氣濕度,防止病蟲害發生;采收前7天到10天停止澆水,防止裂瓜。
332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銀蜜6號
申 請 者:民勤縣德隆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民勤縣德隆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YN05-3×YN17-3
特征特性:厚皮型雜交種。屬中早熟品種,生育期86天,果實發育期35天,植株生長勢中等,株形緊湊,節間短,葉片為圓形狀全緣,葉色深綠,葉背葉脈有刺毛。雌雄同株、孫蔓出現結實花較早,果實高圓形,果皮白色、有稀疏網紋,果肉綠白色,肉厚,質地細膩,清甜多汁。單瓜重2.28千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8%。中抗白粉病,高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075.8千克,比對照銀帝增產26.4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116千克,比對照銀帝增產27.78%。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期4月25日至5月15日為宜,水旱塘覆膜種植,合理密植,畝保苗1380株,株距50厘米,前期控水控肥,坐瓜后增施磷鉀肥以利高產,膨瓜期注意防治白粉病,成熟后適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甘肅武威、金昌等同一生態類型地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長勢旺盛,需及時整枝。
333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紅寶石
申 請 者:民勤縣德隆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民勤縣德隆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DL125×DL04-9
特征特性:薄皮型雜交種。屬早熟品種,出苗整齊,苗勢旺,生育期85天。植株長勢強健,株形緊湊,節間短,葉片為圓形狀全緣,葉色深綠,葉背葉脈有刺毛。坐瓜能力較強,花為雌雄同株異花,第一雄花開放3~5天后開放雌花,從開花到成熟需33~35天。單株坐瓜1~2個,老熟瓜為黃皮,瓜瓤肉厚3~5厘米,肉桔紅色,單瓜重1800~2100克,瓜形為高圓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2%,肉質細膩松脆,清甜多汁。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814.6千克,比對照紅狀元增產27.09%;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796.8千克,比對照紅狀元增產24.94%。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期4月25日至5月15日為宜,水旱塘覆膜種植,合理密植,畝保苗1380~1400株,株距50厘米,前期控水控肥,坐瓜后增施磷鉀肥以利高產,膨瓜期注意防治白粉病,成熟后適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甘肅武威、金昌等同一生態類型區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全期應針對病害進行有效防治,注意白粉病的防治,確保商品品質,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兩次;注意蟲害斑潛蠅的防治,可用斑潛凈1000倍液噴霧兩次。
334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青蜜
申 請 者:河南鼎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河南鼎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DM1105×DM1203
特征特性:薄皮型雜交種。早熟。在適宜溫度及管理條件下,該品種全生育期65天左右,適溫下坐果后23~25天可采收。果實圓蘋果形,皮色亮綠偏深,偶有青肩紋,果肉碧綠晶亮,酥脆清香可口,肉厚2.6厘米左右;適宜管理條件下平均單瓜重350~500克,商品性較突出,貯運性良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5.6%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2.5%左右,口感香脆,脆甜。抗白粉病,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080千克,比對照甜寶增產5.4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940千克,比對照甜寶增產3.89%。
栽培技術要點:春秋保護地吊蔓栽培,雙蔓整枝,建議畝定植1800株左右;爬蔓栽培,子蔓孫蔓均可結瓜,建議畝定植1200~2800株。該品種為豐產性較好品種,每畝需多施優質農家肥3方左右,且減少氮肥用量適當增加過磷酸鈣肥的用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安徽、甘肅、河北、湖北、江蘇、寧夏、山東、山西、陜西、四川等地區保護地及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1.可吊蔓或爬地種植,應合理密植。2.子蔓及孫蔓均可結瓜,一般主蔓不留瓜。3.早春大棚或溫室栽培,需輔助授粉或使用激素以提高坐果率,但激素濃度需試驗后確定。4.各地栽培模式和茬口不盡相同,應在試種的基礎上大面積推廣。5.應全程加強病蟲害的防控。6.南方露地栽培時需要注意排澇及防病,并控制營養生長,以免生長過旺引起坐瓜困難或畸形。
335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白露
申 請 者:河南鼎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河南鼎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DM1101×DM1205
特征特性:薄皮型雜交種。早熟,在適宜溫度及管理條件下,植株長勢健壯,子蔓、孫蔓坐果,雌花多,全生育期85~87天,適溫下坐果后23~25天可采收;果實梨形,白皮白肉,水肥管理適宜條件下單株坐瓜5個左右,平均單果重400~700克;膨果快,轉色快,易坐果,口感好,商品性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5.6%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2.0%左右,質脆,香甜。抗白粉病,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986千克,比對照白沙蜜增產3.1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021千克,比對照白沙蜜增產1.92%。
栽培技術要點:適合春棚多膜,小拱棚,露底種植育苗時間根據茬口從元月到四月,苗齡45~25天不等。大棚多膜采用吊蔓,建議畝定植2000~3000株左右,地爬1200~1500株左右,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3~4葉摘心,留3~4條子蔓。前期控水肥。坐果后及時補水肥,單株留果6~8個。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安徽、甘肅、河北、湖北、江蘇、寧夏、山東、山西、陜西、四川等地區春秋保護地及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1.可吊蔓或爬地種植,應合理密植。2.子蔓及孫蔓均可結瓜,一般主蔓不留瓜。3.早春大棚或溫室栽培,需輔助授粉或使用激素以提高坐果率,但激素濃度需試驗后確定。4.各地栽培模式和茬口不盡相同,應在試種的基礎上大面積推廣。5.應全程加強病蟲害的防控。6.南方露地栽培時需要注意排澇及防病,并控制營養生長,以免生長過旺引起坐瓜困難或畸形。
336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白蜜罐
申 請 者:河南鼎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河南鼎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白沙蜜
特征特性:薄皮型常規種。早熟,在適宜溫度及管理條件下,全生育期85天左右,適溫下坐果后23~25天可采收;果實圓梨形,外觀雪白亮麗,果肉細脆甜爽,食后留香;平均單瓜重在400~500克;轉色速度快,外皮薄韌,較耐貯運,耐重茬,抗病抗逆性較強,早春保護地栽培更易坐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5.5%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1.6%左右。抗白粉病,抗霜霉病。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114千克,比對照白沙蜜增產6.4%;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056千克,比對照白沙蜜增產4.1%。
栽培技術要點: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碳胺20千克,餅肥100千克。3片真葉時定植,6片真葉時主蔓摘心,留4條子蔓,子蔓6片真葉時摘心,孫蔓結瓜,每株留果4~6個果,株距0.6米,行距1.4米,畝植約800~1000株。坐果前注意控水肥,果實坐穩后增強水肥及病害管理。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河南、安徽、甘肅、河北、湖北、江蘇、寧夏、山東、山西、陜西、四川等地區春秋大小拱棚及露地栽培。
注意事項:1.可吊蔓或爬地種植,應合理密植。2.子蔓及孫蔓均可結瓜,一般主蔓不留瓜。3.早春大棚或溫室栽培,需輔助授粉或使用激素以提高坐果率,但激素濃度需試驗后確定。連續低溫下易畸形,應做好保溫管理。4.各地栽培模式和茬口不盡相同,應在試種的基礎上大面積推廣。5.應全程加強病蟲害的防控。6.南方露地栽培時需要注意排澇及防病,并控制營養生長,以免生長過旺引起坐瓜困難或畸形。
337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柑橘
品種名稱:阿香2號蜜橘
申 請 者: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南豐蜜桔中發現的一株芽變株
特征特性:鮮食寬皮橘。樹勢強,枝梢較直立,成年結果樹,一年抽發春、夏、秋三次梢,葉片長橢圓形或狹長披針形,質厚,葉片尖端缺口顯,基部楔形。花小,單生,白色;果實小,扁圓形,縱徑37毫米,橫徑53.3毫米,單果重57.3克,果形指數0.69,果面橙黃色或橙色,光滑,亮澤,無核至少核,可食率71.16%,可溶性固形物14.2%,可滴定酸0.55克/100毫升,固酸比25.82,出汁率56.11%,維生素C含量14.15毫克/100毫升,還原糖4.44克/100毫升,轉化糖13.32克/毫升,蔗糖8.44克/100毫升,總糖12.88克/100毫升。耐潰瘍病,耐衰退病,和南豐蜜桔抗病性類似,抗寒性強、抗旱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2380千克,比對照普通南豐增產3.88%;第2生長周期畝產2430千克,比對照普通南豐增產3.4%。
栽培技術要點:1.苗木繁殖:在苗圃場,按照配方營養土容器育苗技術規程,株系繁殖枳砧嫁接容器苗。2.園地建設:選擇適栽園地,高標準建園。山地建園,必須修筑水平梯土,先用挖機按等高線開挖撩壕,分層埋入山青、土雜肥,再平整梯面。3.苗木定植:春季萌芽前栽植容器苗,原則上一梯一行(3~4米寬),株距3~4米,667平方米栽50~60株。4.土壤施肥:幼齡期勤施薄施,促梢壯梢,結果期看樹勢生長和結果量來施肥,重點施好冬季基肥和壯果肥,結合噴農藥多次進行葉面施肥。5.整形修剪:培養一個主干,3~4個主枝,自然開心的樹形。6.生草栽培:幼樹保持樹干周圍1米見方土壤疏松、無雜草,梯面種植綠肥或任其生草,梯壁長年生草,每年刈割1~2次,將雜草覆蓋于梯面。成年園梯面行間和梯壁任其生草,待草長到30~40厘米高時,割倒覆于梯面,保水防旱,2~3年冬翻一次,將雜草壓埋入土,改土增肥。7.綠色防控:在認真搞好冬季清園的基礎上,抓好春季始發期和夏秋盛發期的防治,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做好病蟲情觀測,突出重點,治主兼次,綠色防控。8.適期采收:在11月上中旬果皮橙黃色至橙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13%~15%,為采收適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南省寬皮柑橘產區,春、秋二季帶土栽植。
注意事項:培管要求比一般南豐(小果系)要高一些,加強肥水管理,注意防治裂果病。
338
登記編號:
作物種類:柑橘
品種名稱:崀豐臍橙
申 請 者:湖南農業大學 新寧縣農業局
育 種 者:湖南農業大學 新寧縣農業局
品種來源:從華盛頓臍橙發現的一株芽變株
特征特性:鮮食甜橙。樹冠半圓形,樹勢中等偏強,樹姿開張,梢短而密,無刺或少刺,大枝粗長,萌芽力強,枝梢叢生,抽梢量大,6 年生冠徑1.15米,13年生樹葉幕厚度1.7 米,果實圓形,果形指數0.99~1.02,單果重202~250 克,閉臍多約占 70%以上,果皮厚度0.42~0.46 厘米,果皮橙紅或深橙色,囊瓣腎形,10~12 瓣,果實中心柱中大,半充實。果實成熟期晚,耐藏性長。可溶性固形物12.52%,可滴定酸含量1.0%,平均單果重220克,維生素C含量54.4毫克/100毫升。耐潰瘍病,耐衰退病,同臍橙的抗病性相類似,抗寒性強,抗旱性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3000千克,比對照華盛頓臍橙增產58.7%;第2生長周期畝產2900千克,比對照華盛頓臍橙增產48.7%。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于壤土和沙壤土,黏性土須改良增加通透性。2.宜在向陽處種植和合理稀植,過于隱蔽時果實品質降低。3.高標準建園,使用無病毒容器苗,適時定植。4.幼樹促梢長樹,擴大樹冠,結果樹采用疏除、縮剪的方法進行修剪。5.幼樹施肥以氮肥為主,結果樹重點抓好促春梢壯花肥、保果肥、壯果促秋梢肥。6.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抓好冬季清園,夏秋盛發期,及時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湖南、湖北、江西、廣西、廣東、福建、云南、四川和重慶臍橙產區種植,春、夏、秋三季帶土栽培。
注意事項:幼年樹果實著色較遲(掛果頭3年),應注意改良土壤,提供有機質含量,合理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