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ming)稱:皖墾麥0622
申請者:宿州(zhou)市農業(ye)科(ke)學院、安徽(hui)皖(wan)墾(ken)種業(ye)股份有限(xian)公司
育種(zhong)者:宿州市農業(ye)科學(xue)院、安(an)徽皖(wan)墾種(zhong)業(ye)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yuan):連麥2號/汴123(煙農19/tai8802)
特(te)征(zheng)特(te)性:半冬偏春性,全生育期221天,較對照皖麥52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長勢壯。春季生長發育穩健,兩極分化較快。分蘗力一般,成穗率高。株高83厘米左右,株型半緊湊,莖稈被蠟粉、彈性好,抗倒伏。旗葉上沖、干尖,穗層厚,落黃及熟相佳。長芒、白殼、白粒、穗長方型。2015/2016年畝穗數平均為47/42萬,穗粒數27/31粒,千粒重47/45克。2015年/2016年兩年抗病性接種鑒定結果:中抗/中感赤霉病(嚴重度2.8/3.2);中感白粉病(病級5級);感紋枯病(病指44)。2015年/2016年兩年品質分析結果:容重838/809g/L,粗蛋白(干基)14.33/14.85%,濕面筋(以14%水分計)31.1/32.9%,吸水量57.1/58.8mL/100g,穩定時間9.2/5.9min。
產(chan)量表(biao)現(xian):2014-2015年度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4.3公斤,較對照皖麥52增產8.38%,極顯著。8點匯總,全部增產。2015-2016年度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8.4公斤,較對照皖麥52增產7.79%,極顯著。8點匯總,8點增產。2016-2017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1.9公斤,比對照皖麥52增產4.86%。7點匯總,全部增產。
栽(zai)培(pei)技術(shu)要點:1.適期播種:適宜播期為10月上中旬。2.合理密植:每畝適宜基本苗為18萬-20萬,晚播適當加大播量。3.科學施肥: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氮、磷、鉀肥配合,基施追施結合,適時追施拔節肥。4.田間管理: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紋枯病等病害。
審定意見(jian):符合安(an)徽(hui)省小麥品(pin)種(zhong)審定標(biao)準,通(tong)過審定。適宜在安(an)徽(hui)沿(yan)淮、淮北地區(qu)推廣種(zhong)植,需要(yao)注(zhu)意對赤霉病(bing)(bing)、紋枯病(bing)(bing)等(deng)病(bing)(bing)害進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