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育種單位: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2. 主要育種人:杜運科、陳三樂、任雅琴、孫軍倉、王 麗
3. 審定編號:陜審麥2017011號
4. 品種來源:B97044-1/淮麥20
5.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種,生育期兩年平均253.4天。芽鞘淺紫色,幼苗匍匐,葉片細長,葉色深綠,生長健壯,分蘗力強。春季返青起身遲,兩極分化快,抽穗較晚。株高86厘米左右,莖稈細硬,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株型緊湊,穗層整齊,旗葉短小上舉,植株薄被臘質,色深,株行間透光好,長相清秀,根系活力強,灌漿快。穗近長方型,穗較大,均勻,結實性較好,穗粒數31.4-36.2粒,長芒,白殼,白粒,角質。飽滿度好,粒重43.5-48.7克。
經抗病性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抗白粉病,抗赤霉病。
經品質檢測:容重792g/L,蛋白質13.76%,濕面筋31.0%,穩定時間3.8min。
6. 栽培技術要點:
5.1播期播量:9月25-10月5日,丘陵山地9月20-30日。一般畝播量8-10公斤。
5.2平衡配方施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氮、磷、鉀肥與微量元素肥結合;底肥深施與追肥相結合。
5.3病蟲草害防治:進入分蘗期的11月中旬睛天化學除草;開春小麥進入起身拔節期注意防治麥紅蜘蛛、小麥蚜蟲;中后期小麥灌漿過程中注意麥穗蚜的控制。
7.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陜西省渭北旱地種植。兩年區試平均345.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