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育種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 主要育種人:孫道杰、王輝、馮毅、李學軍、張玲麗
3. 審定編號:陜審麥2017001號
4. 品種來源:西農4211/西農9871
5.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基生葉中大,幼苗生長量較大;株高77厘米左右,莖稈中粗,莖生葉下、中部大小適中,旗葉稍小且上挺,株型結構為中間型;穗層齊厚,穗近長方形,小穗排列適中,中部小穗結實3-4粒,結實性好;芒中長,白殼;籽粒色白、光亮、中大、飽滿、角質,無黑胚,外觀商品性好,千粒重45克左右。生長勢較壯,越冬抗寒性好;分蘗力中強,成穗率高;中矮稈,莖稈結構好,抗倒伏能力強;較小偃22抽穗期早2-3天,成熟期早1-2天,熟期適中偏早。成熟黃亮,熟性好。
經抗病性鑒定:中抗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
經品質檢測:容重819g/L,蛋白質14.65%,濕面筋30.4%,穩定時間13.6 min。
6. 栽培技術要點:
(1)選用地力水平為450公斤/畝以上的中、高水肥地種植。
(2)精細整地,施足基肥,N、P、K肥配合,基肥中N肥用量占全生育期N肥用量70%-75%,下余N肥結合冬灌或春灌追施。
(3)關中灌區適播期為10月5-15日,機條播畝播量10 公斤左右,基本苗16萬左右/畝,冬前群體60-70萬/畝,春季最大群體畝90萬左右,畝成穗45萬左右。
(4)適時冬灌,酌情春灌,旱年補澆灌漿水。
(5)在小麥抽穗開花期適時進行“一噴三防”,結合“一噴三防”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7.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陜西關中灌區種植。三年區試平均畝產484.4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