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編號:GPD油菜(2017)310122 |
|
作物種類:油菜 |
|
品種名稱:滬油雜4號 |
|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
|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
|
品種來源:滬118A(20118A×M-6029)×04047 |
|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三系雜交種。在長江下游區試中全生育期2007年為228天,與對照相等,2008年為236天,比對照早熟1天。幼苗特性為半直立,葉色綠色,裂葉2對,有缺刻,葉緣有鋸齒,臘粉較厚,有刺毛。花瓣較大呈橢圓形鮮黃色,開花狀態側疊。平均株高158.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6個,單株有效角果數441.3個,每角果粒數為20.8粒,千粒重為4.13克。種子為黑色,分枝類型為勻生分枝。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9.61微摩爾/克,含油量44.63%。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較強,抗寒性和抗裂莢性一般。第1生長周期畝產180.9千克,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5.36%;第2生長周期畝產164.5千克,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5.74%。 |
|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在長江下游地區育苗移栽,9月下旬左右播種,11月上旬移栽,秧齡40~45天,苗床與大田比例1:6;3片真葉期噴150毫克/千克多效唑。直播10月25日之前播種,及時間苗定苗。2.合理密植,該品種株高較矮,株型較緊湊,適當密植有利于提高產量。適宜移栽密度8000株/畝。直播密度以2萬株/畝為宜。3.科學施肥,要求基肥足,苗肥早,苔肥臘施,花角肥少,增施硼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例為80%:20%。4.適時收獲,適宜收獲期為全田85%左右角果呈現淡黃色,主軸角果籽粒轉色呈黑色即收獲。 |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地區種植,秋季播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