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偃高58
申請單位:洛陽市嘉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偃師市金高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王建濤、王磊、王亞楠、呂志宏、姜道威等
品種來源:周麥16/偃高1號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30.1~231.9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蘗力強,成穗率低,春季起身拔節較早,兩極分化較慢,對春季低溫較敏感;株型偏松散,旗葉較小,植株偏高,株高78.4~87.0厘米,莖稈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不耐后期高溫,熟相一般。產量構成三要素:畝成穗數35.7~39.4萬,穗粒數33.9~36.2粒,千粒重48.2~53.4克。
抗病鑒定:2014-2015年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中感條銹病、葉銹病和白粉病,中抗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4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4.48%,容重786g/L,濕面筋含量26.6%,降落數值395s,沉淀指數62mL,吸水量64.4mL/100g,形成時間2.8min,穩定時間1.9min,弱化度196F.U,硬度64HI,白度70.2%,出粉率70.6%。2015年檢測:粗蛋白質含量12.55%,容重820g/L,濕面筋含量23.8%,降落數值406s,沉淀指數70mL,吸水量63.6mL/100g,形成時間3.0min,穩定時間4.3min,弱化度109F.U,硬度66HI,白度76.4%,出粉率71.7%。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試,12點匯總,9點增產,增產點率75.0%,平均畝產571.7公斤,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13%,顯著。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試,10點匯總,7點增產,增產點率70%,平均畝產544.2公斤,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5%,顯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生產試驗,15點匯總,15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34.7公斤,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0%。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播期10月5~15日,最佳播期10月8~10日。高肥力地塊畝播量7~8公斤,中低肥力可適當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種,以每推遲3天增加0.5公斤播量為宜。6~7寸等行距種植。
(2)田間管理:施足底肥,足墑下種,有機肥與化學肥料配合。抽穗揚花期結合天氣情況及時噴施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殺菌劑防治赤霉病,用磷酸二氫鉀、粉銹寧和氧化樂果田間噴灑,防治病蟲害,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加千粒重,提高產量。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長江中下游麥區除外)早中茬地種植。注意防治赤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