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擬參加安徽省2016-2017年度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品種的公示
各有關單位:
現將擬進入安徽省2016-2017年度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品種的條件及參試品種予以公示。公示期9月3日至9月17日。如有異議,請書面反饋至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聯系人:夏靜、劉玉恒,地址:合肥市廬州大道18號,郵編:230051,電話:0551-63436834。
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
2016年9月2日
一、2016-2017年度進入試驗的小麥品種應具備的條件
1、兩年區域試驗結束,進入生產試驗品種
基本符合《安徽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PSJG1001-2011)。赤霉病或紋枯病抗性鑒定一年達標一年不達標,年度間抗性相差2級以上(含2級)的品種,再做一次抗性鑒定。白粉病抗性鑒定一年達標一年不達標,再做一次抗性鑒定。
2、一年區域試驗結束,進入第二年區域試驗品種
基本符合《安徽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PSJG1001-2011)。其中,產量要求,普通品種產量比對照增產≥3.00%,半冬性組品種強筋、春性組品種弱筋比對照減產不得超過3.00%;抗性要求,赤霉病半冬性組品種應達到MS2,春性組品種應達到MR2,白粉病、紋枯病均不得高感。
3、一年區域試驗結束,同步進入生產試驗品種
普通品種增產達到極顯著,增產點率90%以上,半冬性組品種赤霉病達到MR1,春性組品種赤霉病達到R。半冬性組強筋品種、春性組弱筋品種產量達到顯著,增產點率80%以上,抗性同普通品種。
4、品比試驗結束,進入區域試驗品種
根據區域試驗容量,參照《安徽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PSJG1001-2011)執行。產量要求,普通品種產量比對照增產≥3.00%,半冬性強筋品種或春性弱筋品種產量比對照減產不得超過3.00%;增產點率≥50%;抗性要求,赤霉病半冬性組品種應達到MS2,春性組品種應達到MR2,白粉病不得高感;4級及以上倒伏點率<40%。
5、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直接申請區域試驗品種
(1)符合《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申請書》及其附件的填寫要求。
(2)獨立自主選育的品種,品種產量較高,品質較優,抗性較強。
(3)完整真實的不少于兩個年度的多點品比試驗報告,包括品比試驗中的品質檢測報告和抗病性鑒定報告。品質檢測報告和抗病性鑒定報告由法定機構規范出具。
(4)品種轉基因檢測報告。由法定機構規范出具。
二、2016-2017年度進入試驗的小麥品種
1、兩年區域試驗結束,進入生產試驗的品種
半冬性組:HY143、渦麥101(渦麥013001-4)、國瑞0402、恒麥168、中渦22、柳麥618、濉1309、隆平麥6號(LP06)、鑒0622、華麥218、淮核12013、豐麥99、富麥669、天潤327、華成2019、華成2021、安1303、安1302。
春性組:旺嘉麥2號、揚輻麥1229、華齊麥5號、輪選27、皖江麥2號、越紅3號、皖新麥05012、皖江麥4號、皖紅麥759、越紅2號。
2、一年區域試驗結束,進入第二年區域試驗的品種
半冬性組:魯研888(Ly888)、樂麥z807、zm14023(紫麥777)、紫科819、隆平麥9118、輪選146、安科1401、安科1405、渦麥102(渦012002-6)、魯研128、柳麥716、魯研148、華成3077、皖墾麥109( LK109)、天禾麥一號。
春性組:越紅4號、龍麥179、皖墾麥1405、揚輻麥3018、綠雨887、瑞麥3778、皖麥168、瑞麥6號。
3、一年區域試驗結束,同步進入生產試驗的品種
沒有品種符合條件。
4、品比試驗結束,進入區域試驗的品種
半冬性組:登海51308、渦麥168、皖新麥6號、宿4185、阜麥0946、渦0791-3、谷神28、安農15210、濉1596、煙農366、徽研66、淮麥43、淮麥510、LK1506、雨田1067、誠麥1599、徽研3315、煙農1427、阜花11629、中麥578、宿育07021、大地22、青農6號、宿4128、嘉麥989、天麥2號、巡麥118、煙農199、皖科638、科源088、金豐566、L1708、匯麥5816、瑞麥8441。
春性組:喜紅2號、安農1581、廬麥2號、皖西麥0615-4、揚輻麥4138、輪選32、輪選33、綠雨188、東昌802、揚12-145、揚12-144、袁麥688、皖新麥5號、DK5027、農麥158。
5、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直接申請區域試驗的品種
半冬性組:皖墾麥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