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黔審油2016002號
品種來源:濮陽市農業科學院用濮9412作母本,與父本魯花14號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于普通型中粒花生品種,株型直立緊湊,復葉橢圓形,葉色綠,莢果普通型,種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全生育期146天,植株高30厘米,百果重160克,百仁重70克,出仁率67%,粗脂肪含量51.03%,粗蛋白含量24.79%,油酸含量48.4%,亞油酸含量31.3%,油亞比1.55。
產量表現:2013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00.86公斤,比對照黔花生一號增產19.28%;2014年省區試平均畝產279.65公斤,比對照增產17.21%。兩年平均畝產290.26公斤,較對照增產18.25%, 11個試點9增2減,增產點次達81.82%,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51.89公斤,比對照增產16.51%,增產點次為100%。
栽培技術要點:以土層深厚,通透疏松土質種植為宜。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2℃時即可播種(貴州一般地區4月中旬,低海拔地區提前10天左右)。開行點播,行距40厘米,株距17~20厘米(雙粒播種),株距8~10厘米(單粒播種),每畝密度保持在16000~20000株之間。播種時每畝地用磷肥30~50公斤與草木灰50公斤、8公斤鉀肥混合作種肥行施。齊苗清棵后及時畝施10~15公斤尿素或糞水500~1000公斤(加適量尿素)作提苗肥,出苗15天左右中耕除草一次,盛花期培土一次,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花生種植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