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品種試驗 » 正文

201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方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27  來源:  瀏覽次數:306
 

閩種站〔2016〕13號

關于做好201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與生產試驗工作的通知

各承試單位:

      現將《201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方案》寄給你們,請按試驗方案要求,指定專人負責,認真組織實施。試驗結束后,及時做好總結上報工作,于2016年12月25日前,將蓋章后的試驗原始記載本,分別寄到省種子管理總站良繁科(地址:福州市冶山路24號省農業廳(農辦)5號樓927室,350003)和匯總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福州市晉安區新店埔黨,350013),電子文檔發電子郵件至:luo5533@126.com289028020@qq.com

      附件:201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方案

      2016年2月24日


抄送:各設區市種子管理站,品種選育單位,存檔。
 福建省種子管理總站              2016年2月24日印發

附件1: 

201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方案

      一、試驗目的

      鑒定評價甘薯新品種的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性,為我省甘薯品種審定和確定適宜的推廣區域提供準確可靠的科學依據。

      二、承試單位與參試品種

      試驗承擔單位及聯系人詳見表1、2,參試品種及供種單位詳見表3-1、3-2、4-1、4-2。

      三、供苗數量、時間、地點

      1、供苗量及包裝要求:

      每個參試品種及對照種福寧紫3號、廣薯87、金山57分別各提供300株大苗3份、200株小苗6份、100株小苗1份、50株小苗2份。請各供苗單位按要求將苗分裝后,每份裝一袋并掛好內外標簽,將12袋捆綁在一起。

      每個參加生產試驗品種及對照種金山57、福寧紫3號、廣薯87分別各提供500株小苗4份、1200株大苗4份。對照金山57、廣薯87、福寧紫3號分別由福建農林大學、莆田市種子管理站、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提供。

      2、供苗時間、地點:

      各有關單位請于2016年5月25日上午9:30在福州豐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地址:福州市連江北路19號)交換種苗,各供種單位必須按包裝要求按時、足量供苗,否則,取消當年參試資格。

      四、試驗設計與要求

      區域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每一個區組內品種均需要隨機排列,包括第I區組不能夠與試驗方案中的品種順序排列相同),4次重復,第4重復作為動態調查或性狀調查觀察,其它重復實收計產,每小區種兩畦,每畦種一行,小區長方形,面積13.32m2,每個小區插70株,不套種,南平所、寧德所、寧化站點作早薯栽培,種植時間5月下旬,生育期控制在150天左右;其他點作晚薯栽培,種植時間7月1-20日,生育期控制在135-140天。試驗要求田塊土壤肥力均勻,管理水平一致,田間管理按當地習慣進行,做好病蟲害防治。施好夾邊肥,寫明施肥種類、數量、施用日期。同組品種試驗應在同一田塊進行。田塊四周設保護行畦,兩頭保護行種植相應品種,兩邊保護種植對照品種金山57。

      泉州市農科所、福建農林大學、南安市良種場、莆田種子管理站4個點進行動態調查,于種植后60、90、120天和收獲期挖根考種,其他承試點在收獲期進行考種。莆田種子管理站、農林大、龍巖市、泉州市農科所4個點同時進行貯存性鑒定,分別于收獲后30天、60天、90天調查爛薯率%、薯塊發芽率%、食味品質、薯重損失率%、薯皮皺縮。

      生產試驗每個生產試驗品種及對照種植0.2畝以上,每個品種種植5-7壟,生產試驗品種與同類型對照品種應種在同一田塊,畝種植3000-4000株,寧化站、南平所、霞浦站、石獅站作早薯栽培,種植時間5月下旬,生育期控制在150天左右,其他點作晚薯栽培,種植時間7月1-20日,生育期不少于135天。各試點單位應做好試驗地規劃,不得分散。

      五、試驗記載標準及要求

      1、食味、外觀評分:對照金山57定為80分。各試點食味鑒評時間為甘薯收獲后1-2天進行,外觀評分收獲時進行。省農科院作物所作為性狀觀察和品質測定點,并于10月下旬組織部分薯類專業委員會委員進行食味和外觀評分。參試品種食味和外觀評分采取專家評分與試點評分綜合測定,按一定比例權重計算。

      2、干率測定:收獲后1-2天內進行干率測定,每重復測定一次,共3個重復,取平均值。采用烘干法測定:選擇250-500克薯塊,整塊刨絲拌勻后取100克用60℃烘干2小時,90℃烘干至恒重,測定干物率。同一品種不同重復間干率相差2個百分點時,必須重新測定。

      3、其它記載項目與標準按區試記載本說明進行。生產試驗按附表5-1、5-2、5-3進行記載。

      4、出粉率直接由公式折算:淀粉率(%)=烘干率(%)×0.86945-6.34587。

      5、各承試單位應在顯著位置設立標志牌,標志牌內容及格式要求附后。收獲期考種時,各點務必將各項操作過程、各品種田間長勢、產量表現及薯塊性狀用數碼相機拍照后發郵件到省站。

      六、其它事項

      資料整理按本方案品種編號排列填寫。試驗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應及時與主持單位和匯總單位聯系。

      相關附件: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