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存麥11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2
申請單位:河南省天存小麥改良技術研究所、河南豐德康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鄭天存
品種來源:周麥22/周麥24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9.5~233.9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窄長,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春季起身晚,兩極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較松散,旗葉上舉,株高73.8~79.9cm,莖稈彈性好,抗倒性較好;長方型穗,小穗排列較密,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中等;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0.6~41.3萬,穗粒數31.7~34.5粒,千粒重46.4~50.4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兩年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75%,濕面筋30.8%,容重781g/L,白度74.9%,沉淀指數72mL,硬度58HI,降落數值413s,吸水量58.6mL/100g,形成時間3.2min,穩定時間3.5min,弱化度120F.U.,出粉率67.5%;2014年檢測,蛋白質13.78%,濕面筋27.6%,容重782g/L,白度71.2%,沉淀指數66mL,硬度60HI,降落數值510s,吸水量60.7mL/100g,形成時間2.8min,穩定時間2.4min,弱化度157 F.U.,出粉率73.3%。
產量表現: 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域試驗,13點匯總,7點增產,6點減產,增產點率53.9%,平均畝產495.7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號增產1.0%,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7位; 2013~2014年度參加河南省冬水C組區域試驗,12點匯總,9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5.0%,平均畝產589.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5%,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3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51.7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8.0%,居8個參試品種第1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10月8~20日播種,最佳播期在10月10~16日,播量每畝9~13kg,如延期播種,以每推遲3天增加0.5kg播量為宜,6~7寸等行距種植。
2、田間管理:精細整地,足墑播種,一播全苗,科學施肥,N.P.K配施。底施N15.P15.K15復合肥40~50kg,拔節中期追肥尿素10kg左右。遇旱及時澆好越冬水、拔節孕穗水和灌漿水。病蟲害防治,播前土壤藥劑處理+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孕穗期、抽穗期、灌漿期進行一噴三防,應特別防治好蚜蟲、赤霉病、白粉病和銹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