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15015
申請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品種來源:09-17-S-8×01-1-11-19。母本09-17-S-8是從甘肅地方品種資源中選育而成的自交系;父本01-1-11-19為國外F1經多代自交選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籽用型西葫蘆品種。中熟,植株無蔓生長,開展度中等。葉片掌狀,葉片深綠色且有少量白色斑點。生長勢強,結瓜性好,第一雌花節位7~8節,單株結瓜1~2個。瓜長圓形,嫩瓜皮淺綠色,老熟瓜皮黃白色。籽粒大,單瓜籽粒400粒左右,百粒重19.3克,裸仁百粒重16.2克。籽粒皮色白,光澤度好。較抗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抗逆性較強。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山西省籽用西葫蘆試驗,兩年平均畝產籽量143.0千克,比對照早青一代(下同)增產19.3%。10個試驗點全部增產。其中2013年平均畝產籽量143.0千克,比對照增產11.0%;2014年平均畝產籽量143.0千克,比對照增產27.7%。
栽培要點: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適時早播,北方地區一般4月20日前后播種。株行距60×55厘米,畝留苗2000株左右。施足底肥,結瓜前適當控制水肥,結瓜后及時追肥、澆水。盡量避免連作,春提早栽培定植應在二葉一心期,采取點水定植以不緩苗不淹苗為準,避免大水漫灌。加強病蟲害防治,后期及時防治白粉病。成熟期要注意后熟階段養瓜,以利于籽粒飽滿。
適宜區域:太原以北露地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