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bian)號:蒙審麥2015002號(hao)
品種名稱(cheng):巴麥(mai)12號
申請單位: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巴彥淖爾兆豐(feng)種業糧食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巴彥淖(nao)爾(er)市農牧業科(ke)學(xue)研究院、巴彥淖(nao)爾(er)兆豐(feng)種業糧食有(you)限公(gong)司
品種(zhong)來源(yuan):以冀麥31號為母(mu)本(ben)、永良4號為父本(ben)選育而(er)成。
性狀描述(shu):
幼苗:幼苗直立,葉色綠。
植株:株型緊湊,葉姿態為披散,株高(gao)87cm。
穗部:紡錘形穗,長(chang)芒(mang),穗長(chang)10cm。
籽粒:白(bai)粒,千粒重(zhong)48g。
品質:2014年農業部谷物(wu)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shi)中心(哈爾濱(bin))測定,容重(zhong)790g/L,粗蛋白14.31%,濕面(mian)筋(jin)29.4%,沉淀指(zhi)數34.0mL,吸水量(liang)59.8mL/100g,面(mian)團形成時間3.0min,穩定(ding)時間12.0min,延伸(shen)性178mm,最大拉伸(shen)阻力550E.U。
抗(kang)性:2014年中(zhong)國農業(ye)科學院植物(wu)保護研究(jiu)所抗性鑒定,中(zhong)感葉銹(xiu)病和白粉病,高感條(tiao)銹(xiu)病。
試驗情(qing)況:
2012年參加小麥區域(yu)試驗(yan),平均畝產428.0kg,比對照永良4號(hao)增(zeng)產5.8%。平(ping)均(jun)生育期87天,比對照早1天(tian)。
2013年參加小麥區(qu)域試驗,平均畝產409.4kg,比(bi)對照永(yong)良(liang)4號增產0.2%。平均生育期89天,與對照同期。
2014年參加小麥生產(chan)試(shi)驗,平均畝產(chan)480.4kg,比對(dui)照永良4號增產6.4%。平均(jun)生育期(qi)96天,比對照(zhao)早(zao)1天。
栽培技(ji)術要點:
播(bo)種:3月中下旬至4月(yue)上旬(xun)。
密(mi)度:畝保(bao)苗(miao)45萬/畝左右。
注意事項:小麥銹病重發區慎用;注意防治白(bai)粉病。
適宜地區:內(nei)蒙古自治區≥10℃活動積(ji)溫2000℃以上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