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ji)編號:XPD027-2015
作物種類:多花黑麥草
品種名稱(cheng):湘草
選(xuan)育單位(wei):湖南農(nong)業(ye)大學(xue)、婁底市草業(ye)科(ke)學(xue)研究所、漣源(yuan)市畜牧(mu)水產局
品種來源(yuan):野生多花黑麥草
已往(wang)登記情況:無
特征特性:根系發達,須根密集,強大,稈成(cheng)疏叢,直立,葉片(pian)寬,淺綠色,有(you)光澤,
葉片豐富。前期生(sheng)長旺盛,早(zao)熟(shu)。適應性強。秋季播種(zhong),翌年3月可利用。
產量表現(xian):翌年3月中旬第1次(ci)刈割利用,每畝可收(shou)獲鮮(xian)草2520公斤(jin)。
刈(yi)割3次,每畝(mu)全年(nian)鮮草產(chan)量10067公斤(jin),干草產量2200公斤(jin)。
栽(zai)培技術(shu)要點:湖南平原丘(qiu)陵地(di)區于9月中(zhong)下旬至10月中(zhong)旬播種,山區(qu)可(ke)稍提前,以8月下旬至(zhi)9月上旬為宜(yi)。秋播不宜(yi)晚于11月中旬,以(yi)條播(bo)(bo)為(wei)宜,每畝播(bo)(bo)種(zhong)量(liang)1.3~2公斤。播前(qian)每畝施廄肥(fei)1000~2000 公斤或(huo)鈣鎂磷肥25~35公斤。出(chu)苗后,若沒施(shi)(shi)底肥,可每畝追(zhui)施(shi)(shi)氮肥5~10公斤(jin),刈割后3~5天(tian)每畝追(zhui)施氮肥5~10公斤。播種后15天內要保證(zheng)土壤濕潤,以利于(yu)種子萌發;分蘗(bo)期(qi)、拔(ba)節期(qi)、抽穗期(qi)及(ji)每次刈割后配(pei)合追肥適時(shi)灌溉。播后60天或者株高50~80 厘米以上可第一次刈割利用,留茬8~10厘米。以后可根據利用目的,株高50 厘(li)米以上可利用,留茬5厘米。
登記意見(jian):該品種達到登記標準,同意登記。適宜于我省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