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草(認)2014001
申請(qing)單位:山西省(sheng)農業科學(xue)院高寒區作物研(yan)究所(suo)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qu)作物(wu)研究所(suo)
品種來源:中苜一號/(凱(kai)撒、阿爾(er)岡金(jin)、苜(mu)蓿王)。試驗名稱“00-32-5”。
特征特性:多年生豆科苜蓿。根系發達,根瘤多,主根粗長,深達3.0~6.0米。莖直立,株高100.0~150.0厘米。三出復葉,托葉2片,葉綠色,葉量豐富,草質柔嫩。總狀花序,腋生,小花20.0~30.0朵,花冠淡紫色。莢果螺旋形,種子腎形,千粒重2.33克。抗寒性強,休眠級2~3級。
品質分析:2013年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檢測,開花期鮮草粗蛋白質 22.51%,粗纖維 25.8%,粗脂肪13.36%,無氮浸出物21.52%。
產量(liang)表現(xian):2011~2012年參加山西省苜蓿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鮮草2374.3千克,比對照阿爾岡金(下同)增產17.7%,平均畝產干草489.7千克,比對照增產11.9%,兩年10個試驗點,全部增產。其中2011年平均畝產鮮草1462.2千克,比對照增產30.8%,平均畝產干草291.0千克,比對照增產20.7%;2012年平均畝產鮮草3286.4千克,比對照增產12.6%,平均畝產干草688.4千克,比對照增產8.5%。
栽(zai)培要點:播前精細整地,適時搶墑播種,畝播量1.0~2.0千克,播種深度2.0厘米,行距30.0~45.0厘米。適時中耕鋤草、施肥、灌溉。初花期為最佳刈割期,最后一次刈割應在霜凍來臨前一個月完成。
適(shi)宜區域(yu):山西中北(bei)部地(di)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