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浙審棉2013002
品種名稱:浙大6號(原名:ZC175)
作物類別:常規彩色棉(非轉基因)
選育單位:浙江大學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綠-2001-3/TM-1
產量表現:浙大6號經2010年浙江省彩色棉區試平均畝產皮棉57.4公斤,比對照慈抗雜3號減產42.3%,達極顯著水平;2011年浙江省彩色棉區試平均畝產皮棉67.9公斤,比對照慈抗雜3號減產38.2%,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2.7公斤,比對照減產40.2%。2012年省彩色棉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60.8公斤,比對照慈抗雜3號減產37.6%。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早熟棉花品種,植株筒型,莖稈柔軟,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淡綠,果枝上舉,花冠乳白色;鈴型較小,卵圓形,吐絮一般,絮色綠色。兩年省區試結果平均出苗~吐絮天數為126.3天,比對照慈抗雜3號長0.1天。株高124.4厘米,單株有效鈴32.2個,單鈴重4.4克,衣分34.1%,籽指10.0克,霜前花率86.4%。據農業部棉花品質檢驗測試中心測定,上半部纖維平均長度23.6毫米,斷裂比強度22.4cN/tex,馬克隆值3.4。經2010-2011年蕭山棉花研究所枯萎病鑒定,平均苗期發病率為87.2%,蕾期發病率為74.2%,劈桿發病率43.3%,兩年枯萎病綜合病指分別為19.2和22.0。經2010-2011年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轉基因抗蟲性鑒定,兩年平均抗蟲株率為0%。
栽培注意要點:隔離種植,防止串粉。注意防病治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為中早熟非轉基因常規綠色棉,植株較高大,長勢旺盛,結鈴性中等,鈴較小,感枯萎病。具有特殊用途。在浙江省枯萎病輕發棉區適宜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