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驗目的:篩選適宜我市種植的玉米品種,為品種審定和品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二、試驗組別:
1、春、夏玉米品種預備試驗各一組
2、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一組、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2組
3、春、夏玉米品種生產試驗各一組
三、試驗設計
1、春 、夏玉米品種預備試驗采用間比法排列,不設重復,小區面積20平方米,5行區,每隔6個品種安排一個對照,靠邊的小區必須是對照。實收中間3行,產量比較時以參試品種與兩個相鄰對照的平均值比較,所有品種以增產比率高低排序,作為選擇的主要依據。
2、春、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重復三次,小區面積20平方米,5行區,實收中間3行,兩邊設保護行。
3、春、夏玉米品種生產試驗采取間比法排列,不設重復,小區面積300平方米,每隔5-6個品種安排一個對照,同一排首、末小區必須是對照品種,并設不少于3行的保護區。寶坻、武清兩點在生產試驗田中,每品種安排10株(穗)套袋,以備作品質分析。
4、對照品種:春玉米組為鄭單958,夏玉米組對照為京單28。由市種子管理站統一提供。
5、若對照品種出現異常情況,則采用本組試驗所有參試品種(含對照品種)的平均值做對照進行產量比較。
四、播種及管理
1、播種時間:春玉米四月底至五月上旬;夏玉米六月二十至二十五日。
2、留苗密度:
春玉米品種預備試驗、區域試驗密度均為4000株/畝,小區留苗120株,每行24株;夏玉米品種預備試驗、區域試驗密度均為4500株/畝,小區留苗135株,每行27株。生產試驗:原則上按區域試驗密度安排,育種單位有特殊要求請及時書面通知天津市種子管理站。
3、施肥:N、P、K配合施,春玉米70%氮肥和全部磷、鉀肥底施,30%氮肥9—11片展開葉追施;夏玉米全部N、P、K底施或在五葉前描青。遇旱要澆水1—2次,及時防治玉米鉆心蟲、粘蟲。
五、試驗要求
1、承試單位嚴格按方案要求實施不得隨意增減品種,市種子管理站統一印發年終報告。試驗要有代表性,施肥水平與當地生產水平相當,試驗管理應高于當地生產水平,每項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和測定要在同一天內完成;如遇特殊天氣,同一重復必須在同一天內完成。
2、各承試單位在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收獲前三天將具體時間報市種子管理站,由市種子管理站組織實地測產。
3、如遇特殊情況(如缺苗、特殊氣候等)及試驗極值(絲黑穗病、黑粉病>10%,倒伏倒折率之和>15%,莖腐病>30%,其它病害達到7級)要及時與市種子管理站聯系并將相關圖文資料(發生原因和照片)存檔,作為年終總結的重要依據。
六、供種時間、供種量
1、所有參試品種實行密碼編號,供種單位按照試驗要求及時供種,不得進行種子藥劑處理,不進行種子分裝,不得同時提供正反交種子,種子袋內外要有標識,注明品種名稱及要求密度。引種試驗每品種供種15公斤,預備試驗每品種供種2公斤,區試每品種供種7公斤,生產試驗每品種供種25公斤(含標準樣品),大粒種子要適當增加供種量,4月1日之前統一寄到天津市種子管理站(天津市河西區黑牛城道176號 王晨收,郵編300061,電話:022-28450803)。延遲供種時間,責任自負。參試品種必須用送貨上門的郵寄公司寄到指定單位。
2、參加生產試驗的品種需按要求提供雜交種親本樣品,選育單位可以送交種子磨碎粉劑。親本種子磨碎前要降低水分至10%以下,磨碎后裝入密封防濕且不易破損的塑料袋,父母本各100克為一份,一式兩份共400克獨立包裝。親本種子須注明組合名稱、相應雜交一代品種的父本或母本。
七、鑒定和檢測
1、參加區域試驗的品種,由育種單位提供轉基因檢測報告。
2、參加第二年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的品種,由我站統一組織病蟲害的抗性鑒定及轉基因檢測。
3、參加區域試驗的品種,由我站統一組織DNA指紋檢測。
4、寶坻、武清兩承試單位在生產試驗田中,將套袋的10株(穗)混收并取樣一斤,于11月1日送市種子管理站,由市種子管理站統一組織對各品種進行品質分析。
5、寶坻試點負責收集所有參加生產試驗品種圖文資料包括植株田間長勢及穗部性狀。
八、其它
1、承試單位要于11月上旬將試驗總結(重點對品種的抗性、熟期、產量、適應性進行描述和綜合評價,明確品種的處理意見)及田間調查及在本,報天津市種子管理站,田間記載和室內考種項目不得空項,試驗經費按完成情況下撥。
2、因災確需報廢的試驗,請及時于通知市種子管理站。
天津市種子管理站
2014年3月
相關附件:
1.表1-表6.doc











